近日,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河北省企業產融結合示範研究課題組宣布,困擾多年的中小企業夭折、早亡的生命周期密碼,有望近期在河北省解密。課題組組長、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楊德勇博士介紹說,目前,河北省滄州市中小企業平均壽命已從3年提升至13.4年。
過去我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僅在3年左右,與國外發達國家企業平均壽命相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近年來,該課題組在河北省滄州市等多地展開調研,數據表明,截至2019年底,滄州市在多層次資本市場上市掛牌的中小企業達156家,其中,河北燕趙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推薦在石家莊股權交易所等四板市場掛牌的中小企業達73家,目前96%以上企業規範誠信,發展運營良好,平均穩定運營13.4年。
2018年以來,北京工商大學區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課題組赴京津冀、內蒙、山東等地調研,借鑑河北省支持阜平縣實施金融扶貧「政金產學研」五位一體發展的經驗,在河北省金融辦的指導、支持下,確定實施資本助推企業發展「百千萬工程」,打造河北省產融結合示範科研課題,解密中小企業夭折、早亡的生命周期密碼。
按照「應改盡改,應掛盡掛」「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的河北省特色資本市場做法,課題組確定了實施資本助推「百千萬」工程,打造河北省產融結合示範科研課題。力爭通過三至五年努力,實現「百家」年營業收入10億元以上特色龍頭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千家」年營業收入1億元以上傳統規規模以上企業轉型升級;「萬家」小微、特色、集群、高新成長型企業通過規範改制、境內外多層次資本市場掛牌上市融資,為企業依法參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築牢基礎。
經過比選,課題組選擇在經濟發展潛力較大、金融生態環境基礎優良的濱海城市河北省滄州市先行示範。經多方論證,制定了示範實施方案,首批選擇100家示範企業在石家莊股權交易所掛牌,通過股權投資、銀行授信、政策性擔保等綜合性措施,投貸聯動,使股改掛牌企業正常經營發展不差錢。
滄州市中小企業代表表示:「這一舉措切實解決了融資難、融資貴的難題,幫助我們順利跨越企業生命周期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