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臺灣民眾平均壽命80.9歲 其中男性77.7歲、女性84.2歲

2020-12-05 中國電力網

  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發布最新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臺灣民眾平均壽命為80.9歲,其中男性77.7歲、女性84.2歲,皆創歷年新高。

  從長期趨勢看,隨著醫療水平提升、食品安全重視、生活質量提高及運動風氣盛行,臺灣民眾平均壽命長期呈現上升趨勢,從2009年79.0歲增至2019年80.9歲。

  從臺灣各縣市平均壽命觀察,以臺北市83.9歲為最高,臺東縣76.3歲為最低。總體而言,東部縣市平均壽命較西部各縣市低,臺內部事務主管部門稱,原因可能與西部交通較東部方便,醫療資源相對較充足,以及人文生活習慣差異等因素有關。2019年,臺東縣平均壽命增加0.53歲,為各縣市中增幅最高,顯示臺東縣與各縣市的落差正逐步縮小。

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投訴郵箱:353 0106 784@qq.com 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我國居民預期壽命增長到77歲,女性比男性能多活近6年
    追求長壽是每個人的夢想,自秦始皇以來,我國有數不盡的皇帝妄圖追求長生不老,但最終秦始皇也只活了49歲。老百姓更苦,新中國剛成立的時候,我國居民預期壽命只有35歲。 根據衛健委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2019年我國居民預期壽命增長到77.3歲,比1949年增長了42歲,1981年增長了9.5歲,比1990年增長了8.8歲。
  • 81.41歲、87.45歲!2019年日本男性、女性平均預期壽命再度提升
    在經濟不斷發展,醫療水平不在提升,全球和平的大環境下,2019年日本的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又增長了。按照日本厚生勞動省公開的信息,2019年日本男性人口平均壽命由上年的81.25歲,提升至81.41歲。2019年,日本女性人口平均壽命由上年的87.32歲,提升至87.45歲。即,2019年日本男性和女性人口的平均壽命分別增長了0.16歲和0.13歲。
  • 中國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低,但法定退休年齡比女性更晚?
    我國城鄉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歲提高到2018年的76.4歲。2020年中國男性平均壽命為73.64歲,而中國女性平均壽命為79.43歲。男性比女性平均壽命少接近6歲,但為何男性法定退休年齡比女性法定退休更晚呢?
  • 全國各地預期壽命比拼:6地首超80歲 第一名領跑全球
    人均期望壽命也稱人均預期壽命,代表了在當前的經濟、衛生水平下,新出生人口平均預期可存活的年數,因此一般來說較發達或衛生水平較高的地區,一般人均預期壽命更高。據媒體報導,目前我國人均預期壽命超過80歲的已有6地,從高到低分別是:香港、澳門、上海、北京、天津、臺灣,均領先於其他地區。
  • 2019年日本男女平均壽命再創新高 已連續8年延長
    中新網7月31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厚生勞動省31日發布的報告顯示,2019年日本人平均壽命為女性
  • 中國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少3歲 12家機構倡導關注男科疾病
    中國男性平均壽命比女性少3歲 12家機構倡導關注男科疾病 2020-09-30 10:57:31來源:環球網 作者:丁寶秀 責任編輯:丁寶秀 2020年09月30日 10:57 來源:環球網參與互動
  • 去年巴西人平均預期壽命達76.6歲 女性預期壽命超80歲
    【南美僑報網編譯張裕11月28日報導】巴西國家地理與統計研究所(IBGE)26日公布的一項調查數據顯示,2019年巴西人的平均預期壽命達到76.6歲,和1940年時相比增長了31.1歲。數據顯示,去年男性的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2.8歲增至73.1歲,女性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9.9歲增至80.1歲。巴西國家通訊社報導,根據IBGE的數據,1940年國內一名剛滿50歲的居民預計只能再活19.1年,而2019年同樣年齡的巴西人預計可再活30.8年。然而,預期壽命會隨著人的年齡和性別的變化而改變,同年齡段男性的死亡率始終高於女性。
  • 延遲退休65歲,75歲回本,77歲的人均壽命,意味著什麼?
    近段時間,延遲退休成為了熱點討論的話題,相信大部分人對延遲退休都持有反對的態度,畢竟多數人的利益受到了延遲退休的波及,只有極少部分人在其中獲益。那麼,如果實施延遲退休,退休65歲,75歲回本,77歲的人均壽命,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意味著什麼?
  •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77.3歲,是怎麼「被平均」的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當中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2019年,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達87.2億人次,2019年居民到醫療衛生機構平均就診6.2次。
  • 2020全國31個省人均壽命,有一個省的人均壽命達到了85.88歲!
    國家公布的人平均壽命現在是74.83歲左右,可以說沒有任何意義,但又有一定意義。31個省平均壽命中國人平均壽命是74.83歲,男性為74歲,女性為77歲。沒有人能夠知道自己的壽命能有多長,但我們可以用統計學的方法計算某個人群、每個省的平均壽命,這叫做人均預期壽命。2019年世界人口平均壽命為71.60歲,其中高收入國家為79.28歲,中上收入國家為74.83歲,中下收入國家為67.48歲,低收入國家為61.80歲,中國人均壽命還是達到了中上收入國家的標準。
  • 中國人均壽命77.3歲,又是「人均」,有科學有效統計嗎?
    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報告中說,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77.3歲。每次一人均,數字就變得沒有參考價值。別人活了116歲,某人只活39歲,這一平均,就是77.3歲。這39歲和116歲比,後者可是多活77歲,多兩倍壽命。應該進行年齡層次劃分和百分比制度。比如100--105歲死亡多少人,佔比多少。
  • 2019年中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7.3歲
    國家衛健委網站消息,6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
  • 韓國人均預期壽命增至83.3歲
    【新華社微特稿】韓國統計局12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出生的韓國人平均預期壽命達83.3歲,比上一年出生的人平均預期壽命多6個月。韓聯社援引韓國統計局數據報導,2019年出生的女孩人均預期壽命達86.3歲,比同齡男孩多6歲。
  • 日媒稱日本人均壽命創新高 女性活到90歲概率達50%
    參考消息網8月1日報導 日媒稱,7月27日《日本經濟新聞》網站通過日本厚生勞動省編制的「簡易生命表」獲悉,2016年出生、預期能活到90歲的男女比例為女性49.9%,男性25.6%,均刷新最高紀錄。與2015年相比,女性升高0.8個百分點,男性升高0.7個百分點。
  • 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增加近1歲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於學軍表示,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2019年二孩及以上孩次佔比為59.5%。 於學軍表示,從2015年到2019年底,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從76.3歲提高到77.3歲,也就是說4年提高了1歲。
  • 如果工作到80歲,您願意嗎?
    經濟學家馬光遠:60歲之前退休是一種浪費,我本人願意工作到80歲。我不願意老年了牽著狗遛狗,我覺得如果那樣,狗都會同情我。近日,著名經濟學家馬光遠先生發表了以上言論,一石激起千層浪。誠然,隨著我國人均壽命的延長(2019年全國人均壽命已超過77歲),以前執行的男性60歲、女性50歲(女幹部55歲)的退休制度的確應該隨著現實情況的改變而做出相應調整。對此本人堅決擁護。但是馬光遠先生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與公知人物,發表的言論所產生的社會影響力巨大。
  • 日本112歲老人獲健力士確認最長壽男性
    日本女性平均壽命超過87歲,而男性就約為81歲。日本新瀉縣的112歲老人渡邊智哲《日本時報》報導,住在日本新瀉縣的112歲老人渡邊智哲獲金氏世界紀錄,確認為現今世上最長壽的男性渡邊在他居住的老人院接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書,健力士表示,在1907年3月5日出生的渡邊,以112歲344天的年齡成為全球最長壽男性。渡邊育有五名子女,十二名孫子,十六名曾孫和一名玄孫,名副其實的五代同堂。渡邊雖然年事已高,但健康狀況良好,閒時會寫書法打發時間,獲頒認證書當天更展示了的他親手寫的「世界一」書法作品。至於長壽的秘訣,渡邊表示要經常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