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蹲時在腳後跟墊上槓鈴片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深蹲,穩定膝關節,避免受傷,槓鈴片墊在腳後跟的情況比較多。這是深蹲時很重要的小技巧之一。
一、墊高腳後跟的好處。
1.提高膝關節穩定性。
墊高腳後跟後可以提高大腿股內側肌發力,提高膝蓋穩定性。墊高腳後跟做深蹲時膝蓋很容易超過腳尖,這時候不要使用過大的重量,這時候深蹲身體重心更容易轉到後腳跟,而不是更容易轉移到腳尖。當身體重心在前腳掌或者說在腳尖的時候膝蓋承受更大的壓力,當身體重心在腳後跟時膝蓋承受的壓力要稍小。再加上墊高腳後跟之後使用的器械重量有所下降,只要動作標準,一般不會增加受傷的風險。
2.增加深蹲深度。
墊高腳後跟之後,膝蓋與腳踝的彎曲度增加,自然就加大了深蹲時的深度,對於腳踝活動度受限,不能完成深蹲的鍛鍊者來說,墊高腳後跟更容易完成全程深蹲。對髖關節活動度受限的人來說也可以墊高腳後跟增加深蹲幅度。
3.減輕腰椎壓力
墊高腳後跟之後,在深蹲時會減輕腰椎和豎脊肌的壓力,減小軀幹前傾幅度,有利於挺直腰背,減輕彎腰或眨眼的發生。對於腰椎承壓能力和豎脊肌力量較弱的鍛鍊者來說更加安全,會明顯降低受傷機率。對腰肌勞損的鍛鍊者來說也能夠降低腰部肌肉疼痛感。
4.身體後鏈肌群發力更多。身體可以分為前鏈和後鏈兩部分,前鏈肌群可以簡單理解為身體前面胸、腹、股四頭肌等肌肉,後鏈肌群可以理解為背部、臀部、膕繩肌、小腿肌肉等肌肉。想提高垂直跳躍能力、衝刺速度、後鏈肌肉力量和爆發力的鍛鍊者,可以通過墊高腳後跟的方式做深蹲鍛鍊。
5.提高身體後鏈肌肉力量,在做普通深蹲時能夠提高整個深蹲重量,提高鍛鍊效果。
二、墊高腳後跟適合什麼人。
1.健身新手。
新手在剛開始鍛鍊時膝、髖和踝關節承壓能力和活動度都較差,深蹲時容易給膝、髖、踝帶來較大壓力,對於各關節活動度較差的人來說很難完成全程深蹲,或者在做深蹲時由於踝關節活動度受限,下蹲時腳後跟容易抬高;髖關節活動度受限容易導致動作變形、骨盆失去中立位,動作幅度受限;膝關節活動度受限則會影響整個深蹲,非常容易受傷。
2.肌肉力量不對稱的人。
深蹲涉及到全身很多肌肉,不僅是臀腿肌肉,還包括核心力量、上肢力量等多個部位肌肉。深蹲時核心力量對於完成深蹲非常重要。核心力量不足時做深蹲,很容易導致骨盆前傾或後傾、弓背等現象。腰部豎脊肌也容易受傷。
缺乏鍛鍊經驗的人做深蹲時,臀腿通常感覺不是特別強烈的時候,腰部已經過度發力,無法繼續鍛鍊下去,這是典型的肌肉力量不對稱。
3.控制不好身體重心的人。
墊高后腳跟時身體重心很容易轉移到腳後跟,鍛鍊時會感覺稍微輕鬆一點。
4.墊高腳後跟並不會增加膝蓋受傷的機率,不必過分擔心,只要重量適合、動作標準即可。
5.有一部人認為墊高腳後跟深蹲更適合女性。女性力量較弱,大約有80%的女性存在骨盆前傾,平時穿高跟鞋較多,小腿肌肉容易緊張,足背屈容易受限,這些原因有一定道理,但我並不認為這些理由成立,除了穿高跟鞋較多這個原因之外,其它原因在男性身上有的也是存在的。所以我認為所有存在這些問題的人都可以通過墊高腳後跟的方式做深蹲。
腳後跟踩槓鈴片,一般使用較小的槓鈴片,厚度較薄,大槓鈴片重量大,厚度也大,除非踝、髖關節活動度受限非常嚴重,否則2.5或5公斤,最多10公斤的槓鈴片即可。
通過一段時間的鍛鍊,提高膝關節穩定性和活動度,提高踝關節和髖關節活動度和穩定性之後,就不需要墊高腳後跟做深蹲了,這時候做普通深蹲即可,鍛鍊要循序漸進。#動態知識創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