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早的動物

2020-08-09 大科技雜誌社

地球上最早的動物

海綿可能是地球史上最早進化出來的動物,但要確切地確定它是何時出現的卻很困難。現在,一項對遠古巖石和石油的分析,發現它在海洋出現的時間可能比我們原先估計的至少要早1.2億年。

在動物出現之前,在海洋佔統治地位的是細菌或微生物。所以動物出現在這樣一個世界裡,首先要學會利用微生物,並與之共生。這也許能說明為什麼海綿會生產大量甾醇(類固醇的一種),因為甾醇具有抗菌作用,可以使海綿與微生物生活在一起而不受傷害。當甾醇分解之後,會以甾烷分子的形式長久地保存在巖石中。我們不妨說這是一種「分子化石」。

一個美國研究小組最近從阿曼、西伯利亞和印度的巖石和石油樣本中找到了大量這種「分子化石」。其中有一種叫「26甲基麥芽甾烷」,據我們所知,這種甾烷只有海綿才能製造。這些「分子化石」的形成時間可以追溯到6.35億至6.6億年前。

但這一發現暗示了一個巨大的難題。現在的海綿是有「骨架」的,它由矽纖維組成,為其多孔的身體提供支撐。海綿死後,其「骨架」可以保存下來,形成微型化石。但迄今我們找到的海綿「骨架」化石最早只能追溯到5.4億年前——寒武紀早期,與甾烷提示的時間相比,晚了1.2億年左右。

也許是更古老的海綿「骨架」還沒被我們發現?但是,許多人多少年來一直在尋找啊,怎麼可能漏掉呢?也許最近發現的這些甾烷不是海綿製造的?也許歷史上曾經有其他生物獨立於海綿,進化出製造甾烷的能力,後來這種生物滅絕了?這些情況都是可能的。

不過,還有另一種可能:第一批出現的海綿可能缺少矽纖維的「骨架」,這種「骨架」是後來進化出來的。

相關焦點

  • 地球上最早的恐龍可能已經被發現了
    最早的恐龍化石揭示了一種大約2.45億年前生活在泛大陸的狗一樣大小的野獸。 這隻恐龍現在被命名為「帕林頓尼」,它可能會在一個與今天不同的地球上行走。它生活在2億4千萬到2億4千5百萬年前,那時地球上的大陸還在縫合形成新的大陸。坦尚尼亞應該是泛大陸南端的一部分,那裡還包括非洲、南美洲、南極洲和澳大利亞。
  • 探秘地球最早的動物世界,到埃迪卡拉紀看看
    我們從課本中學過生命起源於海洋,那麼,地球上最早的動物出現在什麼時候?又長著什麼模樣呢?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動物化石記錄,是在6.35億~5.41億年前的埃迪卡拉紀。科學家由此推測,動物最早的祖先可能出現在7.2億~6.35億年前的成冰紀。在起源後,動物經歷了一系列重要的演化過程,並最終在寒武紀早期發生動物門類大爆發,佔領了從淺海到深海的廣闊生態空間。
  • 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專家團隊​發現地球上最早動物寄生現象
    6月4日17時52分中央電視臺《新聞直播間》欄目報導了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專家團隊發現地球上最早動物寄生現象距今已有5.2億年由西北大學地質學系教授張志飛帶領的早期生命研究所專家團隊發布地球寒武紀生命大爆發時期的生物演化研究重要成果
  • 最早稱霸地球的動物!外表酷似外星生物,最後為何滅絕了?
    地球是人類誕生的搖籃,我們在地球上誕生也只不過幾百萬年,我們對它來說只是一個匆匆的路人,說不定在我們之前也有過類似的文明,和我們現在一樣遍布地球的每一個角落,後來因為生物大滅絕和其他各種原因,就全部消失不見了。
  • 在恐龍剛出現的時代,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當然,如果找出恐龍剛出現時地球上最大的動物,那應該是巨大的魚龍類了,不過它們生活在海洋之中。那麼在2.43億年前的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呢?尼亞薩龍(Nyasasaurus)的一種復原,體長可達2-3米要找當時地球上最大的動物,就要看看現在地球上體積最大的動物是什麼。
  • 地球上最早的「農夫」凹頭臭蟻,300萬年前就懂得農業種植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人類農業耕種的歷史可追溯至1.2萬年前,而科學家僅在過去50年才意識到人類並非地球唯一鑽研農業耕作的物種。目前,最新一項研究表明,一種生活在斐濟不起眼的螞蟻物種是地球上最早的「農夫」,它們的農業耕作歷史可追溯至300萬年前。
  • 最早稱霸地球的生物——三葉蟲,為何突然間全部滅絕?
    三葉蟲是生活在古生代的海洋中的一種無脊椎動物,它們被認為是最早稱霸地球的生物,誕生於大約5億年前的寒武紀,是寒武紀裡數量最多的動物,約佔化石保存總數的60%。在那個時代,三葉蟲還沒有遇到有力的競爭對手,也因此稱霸了整個寒武紀,然而,它們卻在2.5億年前二疊紀末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全部消失。這是為什麼?
  • 最早地球上沒有泥土,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呢?看看專家怎麼說
    種豆得豆種瓜得瓜,這句話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吧,在地裡面種什麼東西就會長出來什麼東西,不過咱們說的地指的都是土地,土地裡面到處都是泥土,有了泥土農作物才能茁壯成長,陸地上所有的植物才能蓬勃發展,所以泥土簡直是地球極其珍貴的寶藏,那麼問題來了,地球剛誕生時產生的物質就是泥土嗎?
  • 盤點地球上比人類存活更久遠的20種動物
    在地球超過4十億歲,這是毫不奇怪,有一直生活在很多不同的物種,包括人類。但是,我們並不是在地球上行走時間最長的人。今天仍然有活著的動物與恐龍相遇,甚至在5種主要物種滅絕中倖免於難 。
  • 地球上九種著名的已滅絕野生動物
    後來,隨著月亮和太陽的引力以及地球自轉的影響,部分海水向兩極凝結,陸地開始顯現。5億年前左右,地球開始孕育出第一批生命體,在這期間,地球不斷遭受小型隕石的撞擊和地質的劇烈運動,前後經歷了5次大的物種大滅絕,無數動物都在經歷誕生、進化到滅絕的過程。
  • 中國發現地球上最早的樹棲和地穴哺乳動物化石
    中國發現地球上最早的樹棲和地穴哺乳動物化石 2015-02-13 新華網華 林小春 【字體:   中美研究人員2月12日說,在中國北方地區發現的兩件化石顯示,在距今約1.6億年前由恐龍統治的侏羅紀,早期哺乳動物就已學會在樹上攀援、在地上挖洞,表現出多元的生態適應,從而在地球上成功搶佔了一席之地
  • 地球上唯一長生不老的動物,竟是在飢餓中實現返老還童,長壽永生
    想不到,世界上還真有長生不老,長壽永生的動物!在本文中將為你詳細介紹這種神奇的動物。我們的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太陽形成於50億年前,地球大約形成於46億年前。46億年前,剛誕生的地球,就是一個炙熱的火球,表面主要是由熾熱巖漿構成,只有少量固態地表。隨著時間的推移,表面慢慢的冷卻,才出現了完整的固態的地球表面,就是早期的地殼。
  • 最早腕足動物在華南伴生最早三葉蟲—新聞—科學網
    研究團隊在陝西鎮巴燈影組西蒿坪段發現了華南地區最早的三葉蟲和舌形貝類腕足動物。10月17日,該成果在線發表在國際地學綜合期刊雜誌《岡瓦納研究》上。 寒武紀大爆發是地球上已知最早的兩側對稱動物爆發事件,在這次生命創生事件中,突然出現了具眼睛、帶附肢的三葉蟲。作為寒武紀演化動物群的典型代表,該生物也成為了傳統前寒武系—寒武系重要的分水嶺。
  • 地球上最古老的12個動物,中國一個上榜,全都是「活化石」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 世界上有很多的動物比人類出現的要早的多,有許多動物的化石是我們研究以前地球的很重要的東西。
  • 地球上最短命的動物,最多活一天,剛出生就為死亡做準備!
    地球上最短命的動物,最多活一天,剛出生就為死亡做準備!在自然界內,每種生物的壽命長短有所不同,如果烏龜是地球上最長壽的動物,那你知道地球上最短命的動物是什麼嗎?最多活一天,剛出生就為死亡做準備,這種生物便是蜉蝣,它們最早起源於3.5億年前,這悠久的歷史甚至比恐龍還早2億年,但它的生命和歷史相比,卻根本不值得一提,作為地球上最早出現的有翅昆蟲。
  • 地球上各種動物重量排行榜 細菌排名第一人類第六
    人是地球上最優秀、進化最完善的動物(物種),就這一點而言,人排在所有動物的前面。然而從各種動物在地球上的總重量來看,人類卻落在了第六位,因為有的物種儘管個體重量(單重)很小,但數量很多,加在一起,總重便超過了人;還有的物種雖然數量不及人口,可它們的單重是人的好幾倍,於是總重也超過了人。不妨先來說說細菌。
  • 精彩圖說:地球上仍然存活的「活化石」動物
    但它們通常已經經歷了多個大滅絕事件,而且許多科學家將它們視作了解地球古代生命的罕見證據。科莫多龍:大多數人都認同的是世界上沒有任何蜥蜴看起來能夠比科莫多龍更加古老。它們能夠追溯到大約4千萬年前的巨蜥屬。科莫多龍最早出現在亞洲,後來遷徙到了澳大利亞,並且長到現在這樣的體型。它們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重的蜥蜴。
  • 地球上第一個「人」是如何產生的?
    當然,從已知的靈長類化石看,地球上確實原本沒有人,那麼,第一個「人」是如何產生的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生命的起源地球誕生於距今約46億年前,而這個數據並非空穴來風,而是根據地球上放射性物質的衰變速率得來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鈾,平均一克鈾的每年就會損耗1/75億,這些鈾會轉變成氮和鉛。因此,只需要測定巖石中鈾鉛比例,大概就能推算出巖石存在的年月。
  • 恐龍是世界上比較早出現的動物,那麼最早的一批恐龍是什麼樣?
    地球上第一批恐龍恐龍在化石記錄中最早出現於晚三疊世早期。其中的一小部分恐龍化石保存非常完整,但許多都只有零碎的遺骸保存下來。在大多數情況下,對早期恐龍的了解都是很不完整的。雖然早期恐龍的化石記錄零散,卻足以表明它們大概在同一時期,生活在相隔甚遠的世界各地,包括現在的巴西、美國和印度。
  • 最新研究稱動物視覺能力最早形成於7億年前水母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近日,英國的一項研究發現,包括人類在內,地球上的動物最早於7億年前形成視力,當時的一種古老水母生物首先具備了感光能力。英國布裡斯託地球科學學院最新研究了一種名為「Oscarella carmela」的海綿體和一種7億年前水母類型的刺胞生物,認為後者進化形成了世界上最原始的視覺能力。在科學研究中,使用計算機模型可提供何時以及如何進化形成視蛋白的詳細圖像數據,大衛-皮桑博士最近進行的一項計算機模擬分析,測試了迄今提出的每一種視蛋白進化假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