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研發「黃埔軍校」的新煩惱上汽通用泛亞升級應對本地化競爭

2021-01-09 東方財富網

面臨「新四化」的激烈競爭,跨國車企在華本土化研發布局進一步升級,同時短兵相接的時刻也越來越近。繼唐鎮園區後,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全新的金橋園區也於去年4月份正式啟用,並在近期對媒體開放。據了解,該園區聚焦未來前瞻設計、造型及工程研發能力的提升。至此,泛亞已經形成了1個泛亞、2個園區、3個分中心、4個試驗基地的整體業務戰略布局。而在金橋園區內,越來越多的年輕軟體開發工程師的出現成為新的特色。

成立於1997年的泛亞是國內第一家中外合資汽車設計開發中心。「從成立的那天起,我們就確定了泛亞不是一個國產化的技術中心,而是一個要形成完整的整車開發能力的技術中心。」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執行副總經理劉啟明說道,「今天,泛亞已擁有強大的開發能力來滿足通用汽車全球的需求,參與全球分工,向全球提供服務。」依託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上汽通用旗下賽歐、昂科威等多款車型都實現了出口和反哺。

雖然在傳統整車開發上已經做成了合資體系中的本土標杆,但泛亞同樣面臨著汽車技術變革帶來的巨大挑戰,而新成立的金橋園區的為了核心功能正是應對這一變化。在前瞻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上繼續保持頭部地位,已成為泛亞目前全力以赴的目標。

洞察到汽車產業的變革趨勢,泛亞自2012年就開始啟動數位化戰略轉型,從「產品數位化、研發數位化、業務數位化」三大方向,對業務體系進行全面數位化改造,很多工作從以前按「月、周」計,縮減到以「小時」計。上汽通用內部人士介紹道,除了推進業務運作模式的變革,「數位化」還將為泛亞「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打下基礎,加速推動汽車研發從工業3.0時代的傳統汽車工程開發,向工業4.0時代的未來智能出行開發的升級進化。

在「新四化」中競爭最激烈的領域——電動化領域,泛亞目前已實現覆蓋從微混、全混、插電混動到純電動全類型新能源產品開發能力。其確立的開發路徑是與寧德時代等本土供應商合作開發下一代電池,與北美聯合開發下一代新能源車。同時,同步推進電動車大功率充電、非接觸充電、即停即充等面向未來新能源用戶的服務需求。

寧德時代已經與國內多家車企合作,談及在此情況下上汽通用的優勢時,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驅動系統執行總工程師尹建民介紹,雖然泛亞不搞電芯本身的研發,但是泛亞對電芯本身的性能確認和試驗,對模組和電池包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並不是把供應商的數據直接拿過來用,我們自己要測試相關的數據,建立模型。」尹建民說。2019年,上汽通用汽車將推出別克VELITE 6和雪佛蘭純電動車,並在傳統驅動車型上逐步全面配置48V微混技術。

智能化是泛亞新技術開發的另一個主要方向,據悉,目前泛亞已形成ADAS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全過程開發和本土化試驗認證能力,並在上汽通用汽車三大品牌車型上大規模普及,在今年年中引入的凱迪拉克CT6的部分車型上,已經搭載了通用超級智能駕駛系統Super CruiseTM。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車聯技術執行總工程師謝騁透露,這一技術向通用旗下其他各品牌的延展已經有了明確的時間表。目前,泛亞聯手通用工程團隊與高德地圖等本土合作夥伴,已經完成對中國城際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進行的系統性能評估及其他本地化驗證工作。

如果說在其他板塊泛亞仍處於增強團隊實力和擴展開發項目的階段,那麼在已建立優勢的技術板塊——車聯網上,泛亞正試圖刷新這一領域的新標準。2018年8月23日,上汽通用進行了車聯網戰略升級,推出「OnStar安吉星車聯應用流量終身免費」服務,並規劃2020年旗下車系將實現100%雲互聯。

謝騁介紹,在車身大屏以及車聯網層面,泛亞成立了自己的專業化軟體開發隊伍和開發體系,擁有自己的硬體平臺和軟硬體測試隊伍。「傳統的汽車企業,往往將硬體開發工作交給供應商,開發出來的硬體五花八門,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在本土化開發當中,很早建立了自己的硬體平臺,進行體系化的產品開發。」 對於有觀點認為車內互聯體驗將會是新造車企業相比傳統車企的優勢所在,謝騁表示並不認同,「我們未來所推出來的這些產品,都是大大優於現在的新勢力造車的用戶界面和用戶體驗。」謝騁說。

但隨著所有新造車企業和汽車科技公司的興起,泛亞很難在某一領域繼續擁有獨有的競爭優勢,更重要的是,同行不斷增多,如何保證團隊的穩定性成一大難題。「泛亞被業界稱為汽車開發人才的黃埔軍校,這是我們泛亞執委會成員最高興也最擔心的事情。」劉啟明說。據了解,整個泛亞的業務分為設計、驅動系統和整車三大塊,所擁有的3300名員工中,本科以上學歷佔比為100%,團隊平均年齡為32歲。在新四化趨勢下,傳統車企的研發人員結構向智能網聯化和電動化調整。「泛亞軟體開發團隊員工人數超過300位以上,在合資企業中處於領先地位。」上汽通用內部人士告訴經濟觀察網記者。

作為代表著國內汽車研發最高水平的技術機構,泛亞在人才結構上的快速調整,以及巨資打造的全新技術中心,映射出的是「新四化」變革趨勢下,近幾年跨國車企均加強在華研發布局的行業新態勢。

2018年5月9日位於北京順義的寶馬(中國)研發中心揭幕,聚焦新能源、無人駕駛等領域的核心部件研發。2018年廣州車展,大眾汽車集團(中國)總裁兼CEO海茲曼表示,2019年計劃與合作夥伴在中國共同投資超過40億歐元,用於電動汽車、互聯互通、移動出行服務等領域。日系車企業同時在加強本土研發投入,日產汽車公司首席績效官何塞·穆諾茲2018年表示,將在中國的電動車市場加大投入和研發,包括進行電動車型的全本地化生產,從車輛到電池,再到配件都會實現全面本地化。

而隨著後補貼時代的到來以及我國車聯網技術標準的進一步完善,跨國車企為應對「新四化」進行的在華研發布局也將加速,在市場壓力之下,短兵相接的時刻也越來越近。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網)

相關焦點

  • 汽車研發「黃埔軍校」的新煩惱 上汽通用泛亞升級應對本地化競爭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幹群芳 面臨「新四化」的激烈競爭,跨國車企在華本土化研發布局進一步升級,同時短兵相接的時刻也越來越近。繼唐鎮園區後,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全新的金橋園區也於去年4月份正式啟用,並在近期對媒體開放。
  • 探訪上汽通用泛亞技術中心,一流全球汽車研發中心是如何打造的?
    說到國內汽車行業的領頭軍,無疑是上汽通用集團。多年來憑藉不菲的實力,多項車型在國內都取得不錯的佳績。尤其是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不管是從實力還是從銷售業績,都穩穩站在了中國汽車市場合資品牌的第一陣營,獲得這樣都好成績,背後自然離不開優秀的產品研發能力、高標準的研發質量等因素。而在這背後給予支持的,就是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
  • 從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 預見未來出行之路
    不過這種現象沒發生在體育賽場,而是發生在汽車行業:在過去的21年裡,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以下簡稱「泛亞」),憑藉「初生牛犢」的勇氣與毅力,匯集中美汽車科技的精華,從一歲開始就與國際大牌的研發團隊同場競技,在上汽和通用汽車雙重呵護下,泛亞從1997年開始起步,到2002年就首次獨立主擔了第二代賽歐的研發,並實現了出口……非常之路,造就非常未來,如今的泛亞,已是扛鼎中國汽車設計界的龍頭
  • 保衛泛亞通用、上汽平衡中國「研發權」
    10月29日,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華格納宣布通用將在華建立兩個新能源車研發中心,並將把一系列新能源車型引入國內。這距中國發改委的新能源車準入辦法公布僅4天。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華格納此舉表明通用和上汽在此前一系列的研發分歧上已經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妥協:通用將建立獨資研發體系,同時繼續維持和上汽在研發上一定程度的合作,而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泛亞)不再是通用在華唯一的研發中心。
  • 上海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研發中心竣工
    2012年9月22日 今天,上海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研發試驗中心(廣德)正式竣工。歷時兩年半建設的廣德研發試驗中心擁有世界先進、國內領先的綜合性試驗設施及先進配套設施,無論區域面積、試驗道路總長、路面種類,還是功能設施、技術水準,都在國內首屈一指,並填補了國內試驗道路及設施方面的多項空白。
  • 只有21年的堅持,才能實現上汽通用泛亞的地位
    理論上,在中國市場上幾乎所有暢銷的通用汽車,都源於一個地方——泛亞前瞻設計與造型中心。我們不止一次在各種新聞稿上見到「泛亞」二字,就此上汽通用的高層還調侃過,以前泛亞剛創建的時候,人們以為是那個賣玻璃的泛亞,而現在,人們都知道泛亞做汽車是一流的。他所說的那個「剛創建」的時候,是在21年前。那時泛亞還是中國最早的汽車設計中心。
  • 艾仕得為上汽通用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新能源概念車定製「新裝」
    上海2017年1月18日電 /美通社/ -- 在前期落幕的廣州車展上,上汽通用汽車別克品牌全球首發別克Velite新能源概念車,攜手別克旗下高檔舒適車型、高檔轎跑車型、高檔SUV車型共四大產品線14款主力車型,憑藉別克鮮明的綠色智能科技和對高品質駕乘體驗的全新探索與產品實力,成為此次車展的一大亮點。
  • 去通用的大腦裡走一圈 車鏡探訪上汽通用泛亞技術中心
    12月12日,上汽通用汽車泛亞汽車技術中心金橋園區全新落成後首次正式向媒體開放,隨泛亞金橋新園區的啟用,上汽通用汽車研發體系已形成1個泛亞,2個園區(金橋園區-工程協同、造型設計及軟體開發園區;唐鎮園區-整車及子系統、零部件開發驗證園區),3個分中心(瀋陽、煙臺、武漢),4個試驗基地(廣德試車場
  • 鬥轉星移,日月如梭,上汽通用的20年營銷哲學
    的確,上汽通用在營銷領域的造詣在業內可謂眾人皆知,也為國內汽車行業培養了不少營銷人才,甚至被稱為汽車營銷人才的「黃埔軍校」。不過,從1997年進入中國市場至今20年裡,上汽通用真的只靠「營銷」在市場徵戰、與競爭對手過招嗎?
  • 科技測丨上汽通用eConnect 2.0:一輛有10寸屏的「蘋果手機」
    在這兩方面,反倒是當初率先搶佔先機的上汽通用,在產品形態轉型的過程中被競爭對手甩開了距離。上汽通用以這樣的方式將本地化服務內置到系統中的做法可謂新穎,但在現階段下,其實缺乏了對產品服務的整合,對提升用戶體驗並沒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 通用泛亞的野心 數據解讀新賽歐車型細節
    個性是產品尺寸旗幟鮮明地以4米為界區分陣營——金鷹、同悅RS、炫麗(圖庫 論壇)、凌傲、瑞麟X1的車身長度均小於4米,風雲(圖庫 論壇)2、駿捷FRV(圖庫 論壇)、比亞迪F3(圖庫 論壇)、海鋒(圖庫 論壇)三廂和悅翔三廂的車身長度則普遍超過4.2米,正是新賽歐(圖庫 論壇)的直接競爭對手。
  • 探秘泛亞NVH實驗室,靜音背後暗藏黑科技
    而此次缸哥探訪的泛亞實驗室,隸屬於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是一家由通用與上汽集團合資組建的一家國內汽車設計開發中心。國內市場上眾多上汽通用別克與雪佛蘭等上汽通用相關車型均在這裡做了設計、研發和測試。在二期試驗中心建成之時,泛亞也具備了整車獨立開發的能力。此次缸哥參觀的也正是今年月才落成並投入使用的泛亞振動噪聲試驗室二期樓。
  • 從「探路者」上汽通用到「鯰魚」特斯拉 而立浦東30年的「車輪記憶...
    「探路者」 1997年,由上汽集團、通用汽車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而成的上汽通用廠房在浦東金橋園區打下第一根基建樁,吹響了浦東發展汽車產業的「號角」。在這之前的3年時間,上汽集團曾走訪了日本、韓國、法國、美國、德國等多家汽車公司,最終選擇與通用汽車籤約,攜手建造一個先進的中高檔汽車生產基地。23個月後,第一輛別克轎車成功下線。
  • 上汽通用/泛亞 校招求職經驗分享
    最近看到很多應屆畢業生諮詢我們關於車企求職的問題,想想就索性系統的說說,不一定對,但是希望對你們有幫助;一、上汽通用網申會不會卡學歷?(但是到底是選平臺還是選崗位,這個要考慮清楚,畢竟整車廠之間跳槽也是很看重你的工作經驗的,很可能你以後都是待這個崗位了,如果是認準了做研發的同學,還是建議崗位優先);其次,如果能夠爭取到暑期的實習機會,也會給你的求職加上很大的概率,這個真的強烈推薦,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爭取暑期實習的(不知道實習項目,沒有時間,導師不同意等等),我那一批,基本上實習的除非是自己有其它想法的,基本上最後都給了
  • 新的裡程碑,上汽大眾ID.4X到來標誌上汽大眾進入電動新時代
    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蓬勃發展,在政策支持下不斷創新,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迎來了巨大變化。上汽大眾ID.4X是一款基於MEB平臺研發的純電動SUV。在此前的廣州車展上,已經有不少消費者近距離感受了大眾ID.4X的魅力。今年,國家先後出臺了全方位的激勵政策。
  • 十四五,「巨象」上汽要如何站在確定性一邊?
    中汽協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汽車累計銷售2531萬輛,同比減少1.9%。推動上汽在市場上升期不斷「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的巨大體量,也成為其在存量競爭中快速調整應對的掣肘。中國車市轉入存量競爭對企業的影響早在2015年開始便明顯起來。
  • 告別複製型本土化 合資車企研發越發自主
    新一輪投資高潮  通用汽車董事長兼執行長華格納曾表示,要贏得中國市場的勝利,就要建立一個完整的流程鏈,其中不僅包括生產與銷售環節,也包括工程技術、產品研發以及測試等環節。從時間上分析,合資車企研發中心投資高潮出現在兩個階段。  上世紀90年代,合資汽車企業開始建立研發中心或技術中心。
  • 黃埔軍校和保定軍校相比,2者在歷史上是什麼地位,誰的地位高?
    軍校服務於軍事,軍事服務於政治,所以,最終在政治上取勝的人,其軍校也備受推崇,這應該也是為何一直很多人黃埔軍校優於保定軍校的原因吧!黃埔軍校究竟是一所什麼樣的學校?黃埔軍校只是聽起來高大上,並且是孫中山建立的,在黃埔軍校創建之後,又成立了國民革命軍,北伐取得節節勝利,北伐中高級將領是黃埔軍校的教官老師,而中下級軍官則是黃埔畢業生。
  • 記2020庚子鼠年——我看到的上汽通用五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近日河北突增新冠病例,疫情緊急且局況不明,其情甚系華夏之心。一地有危,八方支援,先有武漢眾志成城之抗疫大捷,而今同樣,各地皆在有組織的馳援河北抗疫。天災浩劫,世道之常也,而萬千物類生存鬥爭之所勇對者,必也增其堅毅集慧之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