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分,考古學家在思縣一個有著400多年的明朝古墓中發現了一個小塊形狀像表的金屬,在表上的時間定格在十點零六分,這座古墓此前並沒有被人盜掘過,那這件現代仿製品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否有可能是一位上時空旅行者留下的?這名時空旅行者為何在歷史上籍籍無名呢?
而另一位被質疑是穿越者的人就不一樣了,他是西漢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此人的名字就是王莽。王莽生於漢初元四年(前45年),一出生就是一個自帶光芒的人。
王莽的姑姑是是孝元皇后王政君,整個王氏家族是當時權傾朝野的外戚世家,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的重要官職,是不是有很多人都幻想過穿越到古代這樣的大家族?
而王莽家族的人和穿越小說中的別無二致,大都生活奢靡,聲色犬馬甚至是攀比,唯有王莽是一個另類,他能獨守清淨,生活簡樸,為人也十分的謙恭。
在對待家族中的人,王莽能認真服侍母親及寡嫂,撫育兄長遺子。他性格作風嚴謹,侍奉諸位叔伯也十分周到,口碑很好。漢成帝陽朔三年(公元前22年)24歲的王莽便被推舉到了中樞開始做官。
當時的王家在朝中可謂是如日中天,入朝還未滿一年王莽便被推舉成為了黃門郎,之後又升為了射聲校尉。王莽的叔叔王商甚至上書表示願意將自己的封地讓一部分給王莽,由此可見王莽的名聲究竟有多好了,包括漢成帝對王莽也十分的信任。
王莽的升官之路只怕能夠與乾隆時期的大貪官和珅相提並論了,(公元前16年)王莽30歲,被封為新都侯,以及騎都尉。他的叔伯父王根更是大司馬。
綏和元年(公元前8年)王根,臨終之際便舉薦王莽代替自己大司馬的位置獲得了同意,這一年王莽38歲,已經是朝堂之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物。
不過王莽卻依舊和以前一樣清廉儉樸、禮賢下士,甚至常常把自己的俸祿分給平民,賣掉馬車接濟窮人,深受百姓的愛戴。
正因如此,在漢成帝之後漢哀帝繼位,傅太后、丁皇后的黨羽得勢。而王莽主動的辭去了大司馬位隱居了起來,可是百姓們不幹了,這麼好的官怎麼能隱居?於是紛紛為王莽打抱不平,漢哀帝見此情此景只能將王莽召回了京城。
不過在元壽二年(公元前1年),漢哀帝去世了,朝政大改王莽在大部分人的支持下再次擔任大司馬,王莽親手擁立了9歲的漢平帝繼位,從此大權在握。
元始五年(5年),漢平帝病逝,王莽再次擁立了2歲的劉嬰。王莽更是成為了大家口中的「攝皇帝」。
王莽終究是被權利迷住了眼睛,或者他之前的所有善行都只是為了受到支持,如今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王莽逼殺了是所有得到政敵和外戚實力,初始元年(8年)更是逼迫劉嬰禪讓而自己稱帝。
在王莽之前還沒有任何臣子篡奪的先例,而王莽便做了這第一人。是不是很有穿越最小說中「扮豬吃老虎」的意思?不過,王莽稱帝後還沒完。他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才是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的地方,正是這些改制讓他被質疑是「穿越者」。
第一條改革就是實行王田、私屬制
王莽掌權後於公元9年一道著名的詔令:「今更名天下田曰『王田』,奴婢曰『私屬』,皆不得買賣。其男口不盈八,而田過一井者,分餘田予九族鄰裡鄉黨,故無田,今當受田者,如制度,敢有非井田聖制,無法惑眾者,投諸四裔,以御魑魅。」意思很簡單就是廢除土地私有制,其次還不得買賣奴婢。作為一名貴族,王莽竟然要提出廢除奴隸制度,這不是穿越過去是什麼?
第二條改革就是改革幣制
王莽執政期間下令鑄大錢、契刀、錯刀,嗎,並在公元8年廢除了刀幣和五銖錢,另鑄小錢,9年,實行寶貨制,公元14年,王莽又廢大、小錢,另作貨布、貨泉,有點類似於紙幣的意思了。不過由於幣制複雜混亂,導致民間交易很不順暢。並且每次改制的錢幣大小不斷縮小,價錢卻越來越高,實質上是變著法的剝削普通民眾的財富,自然是引起了百姓極大的不滿,王莽的幣制改革也是王莽新朝迅速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第三條改革就是實行五均、賒貸及六筦
始建國二年(10年),建興帝王莽下令在長安及全國五大城市邯鄲、洛陽、臨淄、宛、成都設立五均官,負責管理市場的物價,收取工商業稅。還搞了個「賒貸」就是說如果百姓姓辦理祭祀、喪葬或欲經營工商業但是沒有資金的,就是可以向政府借貸,但是要按期歸還,西漢時期的「貸款」實在是讓人懷疑王莽是怎麼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