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按照《周禮》推行新政,搞新幣制、又改官制、恢復「井田制」,把鹽、鐵、幣制、山等進行國有制,還把耕田收回進行重新分配,同時還建立貸款制度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很多網友都感覺王莽好似「穿越人」。
那麼這樣一個有改革思想的人為什麼會被人痛罵呢?
從東漢開始、王莽就被人痛罵。班固罵他是「賊臣」,「滔天虐民,窮兇極惡」,比夏桀、商紂王還要殘暴。以後直到清代,王莽都被罵為「亂臣賊子」。至今還有不少人罵他是政治野心家、陰謀家。
王莽挨罵的重要原因是篡奪漢家天下。
王莽的姑母王政君是漢成帝劉驁的母親,因而王氏家族中有九人封侯,五人當過大司馬。王莽為新都侯時,有謙恭、忠誠、正直的名聲。
公元前8年,王莽升任大司馬。哀帝在位時,王莽失勢。哀帝去世後,王莽再任大司馬。王莽以假謙恭的手法,誘使姑母把朝中大權逐步移交給他,先後當上了安漢公、宰衡、假(代理)皇帝。王莽為了鞏固到手的權力,大肆排斥異己,對反對他的人進行無情打擊。與此同時,他又出錢百萬、獻田地30頃扶助貧民,給漢宗室和功臣後裔封爵,擴充學校,騙取了官僚和儒士的擁護。後來,王莽毒死漢平帝,以兩歲的劉嬰為帝。公元9年,王莽又利用爪牙和諂媚者獻的「符命」當上皇帝,建立了所謂新朝。王莽運用手段,陰謀篡奪帝位,因而遭到痛罵。
為了解決漢朝長期積留的社會問題,王莽進行了改制,主要內容有:
實行「王田私屬」,土地歸國家所有,改奴婢為私屬,不準買賣,以此限制豪族官僚地主兼併士地,減少流民和奴婢。實行「五均、賒貸及六管」,即設立五均官控制物價,收工商業稅;政府低息或無息貸款給貧民和小商業者;國家專賣鹽、鐵、酒,國家鑄錢和徵收山澤稅,以增加國家收入,限制土豪富商壟斷物價和高利貸盤剝。實行幣制改革,以加強對人民的剝削和廢除漢朝貨幣。為宣揚王莽的權威,改變少數民族族名和封號。
「王田私屬」觸及了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王莽任用官僚、富商管理「五均賒貸和六管」,這些人卻利用職權,賤買貴賣,從中獲利,增加稅目,榨取百姓。王莽違背經濟規律、多次改換貨幣,貨幣名目繁多,造成極大混亂,貨幣貶值,使「農商失業,食貨俱廢,民涕泣於市道」。
王莽貶句町王為侯,把匈奴單于改為「降奴服於」,改單于「璽」為「章」,又發兵攻匈奴,引起匈奴和句町王與新朝的戰爭。王莽又用殘酷刑法推行改制,使得「陷刑者眾」,「抵罪者不可勝數」。
總之,在王莽統治時期,因戰爭、犯罪、饑荒、瘟疫而死的人幾乎佔當時中國人口的一半。因而王莽在歷史上一直遭到人們的痛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