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十五種蝙蝠,目前人類已知的物種!

2021-01-09 又見娛樂偶像

蝙蝠屬於哺乳動物系列,是這個系列能在天空飛翔的物種。前肢為翼,主要活動在夜間,以蚊子,飛蛾等等昆蟲為食,部分種類吸動物的血生存,食果類的蝙蝠也有。人類之所以能發明超聲波這種高科技,得益於蝙蝠自身帶有的特殊生物技能。種類繁多,目前常見的就有十五種,比如:

菊蝠

菊蝠生活在深山陰暗潮溼巖洞,群居冬眠是其特點之一,狀態多以倒掛姿勢,距離地面不超過三米。蹤跡分布在陝西、雲南、四川、福建、山東、吉林等地。熱帶、亞熱帶地區是主要能生存的環境。

蹄蝠

蹄蝠特點在於馬蹄型的鼻葉,是以部分昆蟲為食,能捕殺大量害蟲。舊大熱地帶、亞熱帶地區,人類活動地區都是它能生存的環境。

兔唇蝠

兔唇蝠體型巨大,腳長腳大,腳端長而鋒利的構型爪,能抓住生活在水裡的小魚。目前生活在南美的北部深林。

犬蝠

犬蝠,管狀的鼻孔、橄欖褐色的背部、腹部鏽黃是它主要是特點,體型95–103毫米。熱帶樹林與家舍為居,活動範圍主要在南亞與東南亞地區,國內廣西、西藏、雲南、福建、海南、廣東都有蹤跡。

犬吻蝠

犬吻蝠的特點在於翅膀煽動頻率比其他蝠類要更快,飛行快速,同樣生活在熱帶地區與亞熱帶地區。主要蹤跡在於泰國、印尼、中國、孟加拉、印度、斯裡蘭卡等國家。

褐山蝠

褐山蝠主要生活在舊建築物裡,一般不會攻擊人類,以蔬果、昆蟲、蚊子為食,只有夜晚飛行尋食。群居數量稀少。

葉鼻蝠

葉鼻蝠辨別特徵在於身體黑棕色或黃棕色,腹部稍淡,成年的一般頭部有額囊。分別雌雄在於雄性腹部有假乳頭。是臺灣本土折翅蝠與小蹄蝠齊名的三大蝙蝠類其中之一,主要攀附在低海拔地穴、橋梁。

扁顱蝠

扁顱蝠視線不太清晰,常靠聽覺作為信號,自從上世紀80年代發現後至今沒有發現。在蝙蝠類的體型中屬於偏小的一種。

長翼蝠

長翼蝠背部黑褐色,腹部灰黑色為主要辨別特徵,身形長51.5毫米,尾部長53.8毫米,前臂長48.3毫米。頭部較低平,腦顱發達呈球形。

吸血蝙蝠

吸血蝙蝠表面看起來有點醜陋,身體較小,暗棕色的毛色,尾巴短小看不見外露的。覓食往往都是有生物鐘的,時間相對比較準時,天黑之後就出來吸食動物之血。

果蝠

果蝠在蝠類屬於體型偏大的一種,有些能達到2米的體型,眼睛大、尾部較短,在手部第一還有第二都有利爪,主要吸食果類和花粉的葉汁,對果樹造成一定的危害,一般出現清晨和落日前。在國內很少見到。

狐蝠

長相酷似狐所以被稱為狐蝠,口部長而伸出,體型較大,兩側翅膀舒展開來能達到90釐米的長度,對野果與花蕊情有獨鍾,整日成群倒掛樹枝。胎生一種,一般生活海外地區。

南蝠

南蝠一般築巢在巖洞中,海拔400–1700米的距離,棲息在1500米左右,主要遍布於東南亞地區。

粽蝠

粽蝠的特點在於比蝠類飛行較慢,一般棲息在建築物與樹洞中,一樣頭部朝下的睡覺方式,只有在夜間活動。

彩蝠

彩蝠的辨別方式在於它毛色呈現淡黃與灰黑的色彩結合,體型偏小的一種。在東南亞地區出現的蝠類,一般棲息在深林與樹枝上,同樣以昆蟲與蚊子為食。

相關焦點

  • 1300種已知的蝙蝠種類中,最可愛的蝙蝠品種
    在大約1300種已知的蝙蝠種類中,很少有可被描述為可愛而可愛的蝙蝠,但是小小的宏都拉斯白蝙蝠無疑是這些罕見的例外之一。這種可愛的飛行哺乳動物也被稱為加勒比白帳篷蝙蝠,可以在宏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大黎加和巴拿馬西部等中美洲國家的熱帶森林中發現。它具有獨特的白色皮毛,僅是其他五個已知蝙蝠物種的特徵,並且其屬很小,記錄的最大個體的長度在5釐米以下。
  • 盤點2009-2011年30大新物種:尤達蝙蝠受熱捧
    據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物種勘測協會主任昆汀-惠勒(Quentin Wheeler)介紹,十大新發現物種名單每年發布一次,以表明人類對地球生物多樣性的了解是多麼的有限。惠勒說:「目前我們已經確認了大約190萬個物種。據保守估計,地球上一共有1000萬至1200萬個植物與動物物種,當然,如果將微生物種類也包括在內,那將是一個截然不同的局面。」
  • 盤點地球上比人類存活更久遠的20種動物
    在地球超過4十億歲,這是毫不奇怪,有一直生活在很多不同的物種,包括人類。但是,我們並不是在地球上行走時間最長的人。今天仍然有活著的動物與恐龍相遇,甚至在5種主要物種滅絕中倖免於難 。
  • 國外科學家在蝙蝠身上發現了六種新的冠狀病毒
    史密森全球健康計劃的科學家從緬甸的一隻大黃蜂蝙蝠身上採集樣本 史密森學會全球健康項目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身上發現了六種新的冠狀病毒,這是世界上首次在任何地方發現這些病毒。
  • 盤點世界上4種滅絕後又被發現的物種
    盤點世界上4種滅絕後又被發現的物種地球上很多物種經歷過數萬年乃至數億年以後,便會相繼滅絕。由於人類對大自然的破壞,溫室效應的加速,據說現在物種滅絕是過去的1千倍。有很多我們熟知的動物滅絕後,讓人感到惋惜。但是自然界也會發生讓人難以解釋的現象,有的已經被定性為滅絕了,但是此後又發現了。滅絕動物再次現身?盤點世界上4種滅絕後又被發現的物種。
  • 蝙蝠體內發現6種新的冠狀病毒!不會被自己毒死嗎?
    關於2020冠狀病毒的起因,蝙蝠已經被鎖定為「罪魁禍首」。然而近日一則令人震撼的消息再次傳來,科學家在緬甸發現了六種潛伏在蝙蝠體內的全新冠狀病毒。這些病毒與目前正在全球傳播的SARS-CoV-2病毒屬於同一科,但研究人員說,這些新出生的人與SARS-cov-2或另外兩種導致人類嚴重感染的冠狀病毒沒有密切的遺傳聯繫。
  • 西媒盤點蝙蝠的五個秘密:堪稱「天然病毒庫」
    參考消息網2月3日報導西班牙《先鋒報》網站1月31日發表文章稱,全世界目前已知的蝙蝠有1200多種,包括從體長不到4釐米、體重僅2克多的凹臉蝠,到翼展超過1.5米、體重可達1.2千克的鬃毛利齒狐蝠。
  • 蝙蝠身上究竟有多少種致命病毒,人類今後和蝙蝠如何共生?
    2020年4月10日消息,史密森學會全球衛生項目的研究人員,在緬甸的蝙蝠體內新發現6種冠狀病毒,這些病毒之前沒有在其他地方發現過。他們將對這些病毒跨物種傳播的可能性進行研究,以評估它們對人類健康的威脅。
  • 古老的物種——蝙蝠
    到目前為止,古生物學家也從未在中生代地層發現過蝙蝠化石。但實際上,在1390種蝙蝠中,只有3種會被動食血,其中只有一種針對哺乳動物,而且僅限於拉丁美洲。  蝙蝠物種中,絕大多數以昆蟲為食,其中包括危害極大的農業害蟲。其它則以果實、花朵、花蜜等為食,間接為植物進行授粉,以確保植物代代生長,每年有67科約528種熱帶植物通過蝙蝠授粉,而其中300多種是水果植物。
  • 盤點世界上「最酷」的9種蝙蝠
    近距離觀察蝙蝠,你會發現它們在顏色、面部特徵、體型、棲息地和進食習慣等方面大不相同,有著驚人的多樣性。世界的蝙蝠種類超過1200種,這樣一來,要選出「最酷」的那些蝙蝠,就會帶有很多主觀色彩。先看看這9種小自認為「最酷」的蝙蝠,希望你們會喜歡!在開始介紹前,小自溫馨提示大家:蝙蝠需要你的幫助。
  • 科學家在蝙蝠身上又發現 6 種全新冠狀病毒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結果將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蝙蝠體內冠狀病毒的多樣性,並為全球發現、預防、應對可能威脅公共健康的傳染病提供更多信息,特別是在目前 COVID-19 大流行之際,這一結果尤為重要。在最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著重研究生活在緬甸的人類社區附近自由活動的蝙蝠,檢測它們體內的冠狀病毒。為此,研究人員從 11 個物種的 400 多隻蝙蝠身上收集了 750 多份唾液和糞便樣本。
  • 熱河生物群發現已知最早的會飛的哺乳動物化石疑為蝙蝠的祖先
    在這塊遠古翔獸化石出現之前,蝙蝠曾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飛行哺乳動物,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蝙蝠化石歷史可以追溯到5100萬年前。從外觀上看,遠古翔獸綜合了松鼠和蝙蝠的特徵。它的全身覆有毛髮,四肢之間有翼膜,可以在樹叢之間滑翔。
  • 蝙蝠和嚙齒類動物是人類病毒的主要來源,病毒數量與物種多樣性成正比
    蝙蝠和嚙齒類動物是人類病毒的主要來源,病毒數量與物種多樣性成正比  Emma Chou • 2020-04-15 11:46
  • 科學家在西非發現罕見橙色蝙蝠新物種
    據外媒報導,在西非國家幾內亞工作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新的橙色蝙蝠物種。這一罕見的發現是在與世隔絕的寧巴山脈進行實地調查時發現的。這一發現發生在2018年初,當時科學家們正在對生物多樣性異常豐富的寧巴山區的蝙蝠種群進行保護性調查,寧巴山區是西非一個橫跨幾內亞、賴比瑞亞和象牙海岸邊境的地區。
  • 上海的蝙蝠是菊頭蝠嗎?要對蝙蝠「趕盡殺絕」嗎?
    1400種,物種多樣性極高。蝙蝠和蝙蝠之間的形態、習性差異簡直天上地下,是否攜帶病毒、攜帶什麼種類的病毒也天差地別。「上海地區常見的蝙蝠種類包括了東亞伏翼蝠、中華山蝠、大棕蝠等,它們和新冠肺炎潛在的天然宿主中華菊頭蝠、中菊頭蝠不僅不是同一個物種或者同一個屬、甚至不屬於同一個科,這在分類學上是相當巨大的差異。」王放介紹。
  • 上海居民家裡接連出現蝙蝠,飛到手臂上「毛茸茸」的……
    於是盛先生找來一隻鐵罐頭,精準控制好力氣後,將蝙蝠砸暈,然後趁機套上塑膠袋請出家門。不過當天過了沒多久,家裡又出現了第二隻蝙蝠。知道蝙蝠怕光,盛先生打開了燈,蝙蝠就飛進了家中的紙箱,於是盛先生連著盒子再次把蝙蝠「請」了出去。正當全家都以為沒事了的時候,晚上睡覺,又一隻蝙蝠飛進來了。
  • 從蝙蝠到穿山甲,病毒是如何來到人類世界的?
    蝙蝠是已知60多種可引起人畜共患傳染病病毒的自然宿主,堪比病毒的「潘多拉魔盒」。除了前面提到的幾個大角色,其攜帶的病毒還包括馬爾堡病毒(伊波拉病毒的近親,平均致死率約50%)、尼帕病毒(可導致腦炎,致死率約40%)等,個個都是狠角色。 為何蝙蝠可以與這些病毒長期相安無事?
  • 除了蝙蝠,還有哪些哺乳動物可以飛行?
    比方說企鵝,它明明不會飛,卻是鳥類;又比方說蝙蝠,它明明是天空中的健將,可是卻與我們人類一樣,都屬於哺乳動物。那麼,在自然界中,除了蝙蝠之外,還有其它哺乳動物也可以飛行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在國外,有一種叫做鼯鼠的小寵物,它們非常的聰明,而且被人們認為它們非常的「通人性」,性格溫和,很是可愛。
  • 要特別小心蝙蝠、老鼠與野禽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龍錕 通訊員周穎冰  蝙蝠被認為是攜帶病毒最多的哺乳動物。目前全球科學家已經從12科295種蝙蝠中發現了包括18個RNA病毒科和9個DNA病毒科的80多種病毒。我國有蝙蝠135種,我國科學家經過多年研究,已經在蝙蝠中發現至少有5種冠狀病毒。  野禽是高致病禽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
  • 上海居民家裡兩天出現四隻蝙蝠 晚上飛到人身上毛茸茸
    作為本地品種在上海已經生存超過1000年了上海動物園中的蝙蝠與此前新冠期間進入大眾視野的中華菊頭蝠不同,這種東亞蝙蝠目前沒有已知的帶病毒細菌感染人類的情況,>蝙蝠自己就會出去了家中出現蝙蝠該怎麼辦作為所有哺乳動物中第二龐大的類群,蝙蝠在全球分布有1300種,物種多樣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