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的意義是什麼呢?這是我多年以來思索的一個問題。
而在拍劇的過程中,「還原」與「改編」之間的「適度」這一臨界點在哪?又是另一個問題。
畢竟在我看來,這兩個詞並不需要非此即彼走向極端。這種疑問,在我近期看網劇真人版《畫江湖之不良人》時,變得十分強烈。
我是看過動畫版的,真人版與動畫版畫風之相似,簡直令人髮指。有時候一晃神就會忘了我是在看動漫還是看真人版。主角們都穿著與動畫一樣的服裝,片頭曲與BGM也與動畫版相似,主角的配音也沿用動畫版班底,劇情雖然進行了一些調整,但是大體脈絡主要橋段都和動漫一致。究竟有多還原,網友們已經各種截圖對比過了,不多贅述。
比起那些掛了個原著名兒卻改的親媽都不認識的劇,不良人簡直將大家感動得熱淚盈眶涕泗橫流。這年頭瞎改的作品實在太多,大家被荼毒的實在是辛苦啊。
不但畫風神似原動畫,在真人的演繹下,動畫裡略嫌僵硬的表情和動作也變得一顰一笑活色生香起來。尤其是星雪凡軒這兩對CP,真是十分有愛。
連動畫裡妖豔詭譎少兒不宜的那對黑白無常兄妹,劇裡都給還原了。
主演的演技都算在線,無論是前陣子熱播的《微微一笑很傾城》裡的美人師兄,還是網劇版《匆匆那年》裡的林嘉茉,亦或是《花千骨》中的霓漫天,都是清新可人的高顏值新鮮面孔。
扮演幼年版小師妹陸林軒的小演員,是最近很火的小戲骨白蛇傳裡面扮演白娘子的小姑娘小櫻桃。
畫風是醬嬸兒的,認出來了嗎?
總之,看到自己喜歡的動畫被拍的如此還原,我還是十分感動與欣慰的。在翻拍作品裡真是很良心了。
不過,在感動與欣慰的同時,我心底產生了一絲疑問,那就是本文開頭那個問題:翻拍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比如一部久負盛名的小說,要拍成電視劇,那麼這件事的意義就是要把文字變成畫面,變成活生生的場景。
在這種情況下,所謂「還原」就是要尊重原著的精神,用嚴謹的態度去體現小說文字裡描述的方方面面。比如小說裡描述誰胖誰瘦誰穿什麼顏色衣服。然後臺詞橋段什麼的也大致按照書裡來,這就差不多是很還原的表現了。因為畢竟文字和影像是兩種不同的載體,即使全部照搬,看小說與看電視也是兩種不同的體驗。
再比如一些老劇翻拍,例如金庸每本書都被拍了N遍。且不提借著大IP圈錢這種翻拍理由,單從創作的角度講,那必然是不同的人對作品有不同的理解,每一次翻拍可能都帶了創作者新的理解,或者對前作遺憾的彌補與修正,或者是由於時代發展,攝影剪輯技術的發展,用新的光影效果去講以前的故事。因此,無論翻拍多少遍,每一版總歸是不一樣,總有一款適合你。
但是,假設出現這樣一種情況:我去翻拍一部老劇,用了原先的劇本,原先的場景,原先的音樂,穿了和原先一樣的衣服,只是換了一波人來演,那麼,這種翻拍就有點失去意義了。
有點遺憾的是,真人版不良人除了讓我覺得良心和還原,也帶給了我一點這樣的感覺。
其實一部動漫改成真人版電視劇,這件事的意義是一個二次元的東西要變成一個三次元的東西。不良人的動畫片是符合二次元審美的,但是當它進入三次元,就起碼要向著三次元的審美靠攏一下。比如看動漫的時候我絲毫不覺得,但是看劇卻覺得小師妹穿著一身cosplay裝走在街上(街上其他人穿普通古裝)時顯得十分奇怪。
看動漫覺得張子凡的白毛很帥且沒有什麼不妥,看劇卻覺得有點殺馬特。
當然這些只是畫風問題,並不是什麼大問題,最關鍵的就是真人版和動漫版賣相如此相似,就真的像我之前所說的那樣,類比翻拍一部老劇什麼都不改,只換了演員。這觀劇趣味在哪裡?只是因為真人版擁有比動漫版更漂亮的姬如雪女神嗎?(她確實很漂亮,舔屏不止)
當然,當時動漫是一周一集,一集十分鐘,看了下集忘了上集,劇情也有點磨嘰。真人版劇情調順了不少,李星雲和姬如雪的相遇也改了。
畫風雖然cosplay了一點,但配上青山綠水和舒服的色調,還是賞心悅目的。表揚,加雞腿。
其實不良人這樣的動漫,體量很小,改編劇的時候發揮的空間還是很大的。雖然我不贊同瞎改到親媽不認識,也不贊同於媽所謂「保留經典橋段,其他全部打碎重來」的謬論,但是圍繞主題和精神內核,適度的發揮,充實,我是舉雙手歡迎的。太過拘泥有的時候反而縛住了自己的手腳,這是神還原的不良人有點遺憾的地方。
不過這畢竟只是個網劇,能做到這份上已經是不錯的開始,再大的野心,可能就不是一個小小的網劇所能負擔得起的了。
最後,最怨念的一點,既然你服裝不變音樂不變配音也不變,為什麼換掉我最喜歡的片尾曲《原點》啊啊啊啊,捶地撓牆!不過新片尾曲《昂貴的眼淚》也挺好聽的,這幾天正單曲循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