囟門是寶寶的健康「指向標」,若出現這4種情況,家長要重視

2021-01-20 寶貝好媽媽

剛出生的小寶寶頭頂,有一處摸起來很柔軟的地方。那裡沒有頭骨,仔細觀察,還能發現它會隨著呼吸有輕微的波動。老人通常告訴年輕的父母,那裡叫「滷門」,不能隨便摸,不然寶寶會變笨。於是,一知半解的父母只會小心地護著,卻不知,滷門還是寶寶的發育及健康情況的「指向標」。

1、滷門早閉:囟門閉得早,既有可能是先天發育差,也有可能因為媽媽孕期營養好,小寶寶出生後發育較好。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況如何鑑別?主要看孩子頭圍是否按照正常的速度增長,全身的發育水平是否與同月齡寶寶相吻合,如果吻合,一般都無需太擔心。如果孩子頭圍明顯低於該月齡的正常值,其他方面的發育也明顯比較遲,比如到了四個月還不會抬頭等,則還是及時儘早檢查幹預為好。

2、滷門發脹:在正常情況下,滷門微微凹陷,若某天寶寶的滷門突然發脹或鼓起,父母就應該警惕。這意味著寶寶腦壓在增高,可能是因為受到了驚嚇。但同時還伴有發燒、嘔吐等情況,必須立即就醫,這一定是出現了病理上的問題。通常顱內壓力增高是由於顱內感染所引起,要警惕寶寶患各種腦膜炎、腦炎等疾病的可能。

3、囟門凹陷:營養不良、體格消瘦的寶寶,有出現囟門凹陷。如果寶寶的囟門,在短時間內凹陷下去,最常見的原因是體內缺水,小兒腹瀉導致體內水分及電解質從腸道丟失,出現小便量明顯減少或無小便,口乾,前囟及眼窩凹陷,皮膚乾燥,甚至出現花紋、手腳冰涼等情況,此時要儘快就診、治療。

4、囟門過於大:剛出生的嬰兒,由於身體要從母體的產道裡分娩出來,這個時候囟門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它可以讓胎兒的頭部變小,方便分娩,新生兒的頭部就會受到一定的擠壓,他們的前囟門看起來比較小,有我們正常人的拇指那樣寬。囟門過大,首先的可能是寶寶存在著先天性腦積水,其次也可能是先天性佝僂病所致。

寶寶的滷門該怎麼呵護:

1.在滷門沒閉合期間,這裡是非常脆弱的,因此,一定要注意日常保護。別讓這裡被磕碰、按壓,也不要用手去撫摸。

2. 眾所周知,曬太陽是解決新生兒黃疸的好辦法。但要注意的是,不要讓滷門被暴曬,容易導致中暑,最好用帽子或頭巾,把頭部蓋好。

3.冬天天冷,為了以防萬一,最好不要在這時給寶寶剃光頭,可以在滷門處留些頭髮,也是一種保護方式。

父母應注意保護寶寶的囟門,避免受暴力或堅硬的物體衝撞,使大腦遭受損傷。洗頭時,囟門處也可以洗,但動作要輕柔,不用手指抓撓。如果寶寶有頭皮垢,千萬不要硬摳,否則會容易損傷寶寶的頭皮,引起感染。一旦囟門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帶寶寶就診。

相關焦點

  • 寶寶的囟門很重要,如果出現這4種情況,家長千萬要注意!
    老人通常告訴年輕的父母,那裡叫「滷門」,不能隨便摸,不然寶寶會變笨。於是,一知半解的父母只會小心地護著。滷門看起來不大,但是卻有著很大的作用,相信寶寶每次體檢的時候,醫生都會檢查的。不僅醫生檢查的時候要查看,寶媽在平時的時候也要格外注意這個地方。如果有下面這幾種情況發生,就要趕緊去醫院。
  • 囟門是寶寶健康的「指向標」,出現這些情況時,家長一定要注意!
    囟門是什麼呢?所謂的囟門就是寶寶顱骨之間沒有緊密結合,形成了間隙。寶寶的囟門有兩種:分為前囟門與後囟門。老人通常告訴年輕的父母,那裡叫「滷門」,不能隨便摸,不然寶寶會變笨。如果有下面這幾種情況發生,就要趕緊去醫院。
  • 新生兒囟門:出現這6種異常情況需要看醫生!
    寶寶出生後,我們仔細看孩子的頭部,會發現頭頂上有一處一開一合,這就是囟門。有的家長覺得寶寶太小,在給孩子洗頭的時候不敢動這個地方,其實可以輕輕地平行洗或者擦的。不光頭頂,在腦後部也有一塊兒沒有骨頭覆蓋摸起來軟軟的部位,這就是後囟門。
  • 囟門關乎孩子的聰明程度?囟門的6種表現,與寶寶健康有關係
    摸了囟門,孩子可能會殘疾等等。而以上說法,其實都沒有科學依據。它們更多的意義,估計就是嚇唬家長們,一定要小心保護孩子的囟門。囟門與孩子健康的關係不過,囟門確實跟孩子的健康有一定的關係。寶寶剛出生時,身體各部位都沒有發育完全,頭骨也是預留了未來生長的空間,這就是囟門。
  • 嬰兒被摸囟門影響智力?囟門的4個冷知識,再粗心的家長也得知道
    其實這是沒有道理的,雖然孩子的囟門確實脆弱不能亂摸,但是正常撫摸是可以的,不會影響智商。由此可見,關於孩子的囟門我們有很多認知是錯誤的。為此幫媽查閱了不少資料,給大家總結了4個關於囟門的冷知識,再粗心的家長也得知道囟門的正常閉合時間正常情況下,孩子出生後後囟門就已經閉合了或者已經相當小了,沒有完全閉合的後囟門一般會在孩子出生1-4個月後閉合完畢。
  • 新生兒的囟門,一點都不能摸嗎?通過囟門怎麼判斷寶寶的身體情況
    導語:新生兒的囟門有前囟門和後囟門。一般我們關注的是前面的,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囟門一開一合,總聽老人說,這個地方不能摸,會把孩子摸傻的,這種話你信嗎?我們給新生兒洗澡的時候肯定會碰到這個地方,難道碰一碰就把孩子碰壞了?如果帶寶寶去孕嬰店裡洗澡的時候,你會發現那裡的工作人員拿著一個頭刷在孩子的頭上來回刷,她們也碰到了囟門,但是寶寶還是好好的。
  • 寶寶後天出現偏頭、歪頭情況怎麼辦?家長別著急,試試這4招
    發現這種情況,家長首先要帶寶寶去醫院檢查,醫生通常會先檢查寶寶頸部,有沒有腫脹的肌肉,或者是有血腫塊的情況。如果有的話,需要理療。家長在家庭護理方面,也可以對寶寶進行頸部肌肉的按摩,平時要及時糾正寶寶頭向患側偏斜的習慣,經過這樣的治療大部分寶寶可以恢復正常。
  • 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
    如果再多頓大量餵養,勢必會造成過度餵養,不僅不利於健康,還可能帶來健康的隱患。寶寶出現這四種症狀,暗示可能被過度餵養了,家長要重視!1、經常吐奶基本上每個孩子在小時候都會有吐奶的情況,但是如果孩子出現經常性吐奶,寶媽就要放在心上了,這極有可能是由於孩子被過度餵養了。
  • 小寶寶的囟門,總是忽閃忽閃的,對寶寶有什麼影響?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照顧寶寶會小心翼翼,更是無微不至,這一切都是為了寶寶能夠健康成長。而且寶寶出生之後,大部分時間會和媽媽在一起,對於這個小人兒,其實媽媽也會感覺到好奇,所以沒事的時候,可能會經常觀察寶寶身體的一些細節。
  • 新生寶寶囟門凸出或凹陷,有什麼區別?這些小知識,寶媽要早了解
    要知道在寶寶剛出生之後,其實身體並沒有發育完全同時,寶寶的囟門也是非常脆弱的,而做家長的更應該仔細呵護,避免孩子的囟門被觸碰到,以免傷害到孩子的身體健康,其實寶寶的性格也是分為兩部分的一種是前囟門,一種是後囟門,在寶寶一歲之前其實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的囟門情況來判斷寶寶的身體狀況。
  • 摸寶寶囟門會不會影響智力發育?這4個冷知識,是很多父母的盲區
    如果在大街上遇到一對寶爸寶媽,你跟他們聊起寶寶的吃、穿、用也許他們會津津樂道、有條有理地跟你說上好一會兒。有的夫妻甚至在懷孕以前就針對如何照顧一個小寶寶進行了細緻地學習。但是,這個時候你提到寶寶的囟門,大多數的父母就會是一臉茫然、無法應答,這就是大部分寶爸寶媽的知識盲區。
  • 新生兒囟門的5種「異常狀態」,和常見的3個問題!
    新生兒出生後,顱縫尚未長滿,形成一個菱形空間,沒有頭骨和腦膜,醫學上稱之為「囟門」。新生兒的頭頂有兩個囟門,位於頭前部的叫「前囟門」,斜徑約2.5釐米,6~7個月骨化後逐漸縮小,1~1.5歲閉合。位於頭後部的叫「後囟門」,約0.5釐米,出生後2~4個月自然閉合。只有極少數寶寶,在出生時就已閉合,這也屬於正常情況。
  • 寶寶囟門很重要,2點教你判別是否閉合?囟門發展需遵循這個規律
    自從寶寶出生後,寶寶的健康就是父母最大的心願。寶寶剛出生時,很多家長會發現寶寶全身都軟軟的,大多父母都不敢輕易下手去抱,怕折騰到寶寶,但除了身上軟軟的之外,寶寶的頭上有一處位置才真正算得上是軟軟的,因為這裡真的沒有骨頭,這個位置就是囟門。囟門在什麼位置?
  • 兒科醫生說--寶寶囟門有什麼奧秘?
    門診中經常碰到家長問寶寶囟門的問題,如寶寶的囟門正常嗎?什麼時候能閉合?可以摸甚至洗囟門局部嗎?囟門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嗎?歡迎參考:兒科醫生說-寶寶囟門的奧秘1.什麼是囟門?寶寶顱骨之間的連接處,有2個骨頭缺損區,醫學上稱為囟門,較大的一個位於頭頂,稱為前囟,較小的一個位於腦後,稱為後囟。前囟出生時較小,以後隨著顱骨的生長而增大,寶寶6個月後隨著骨化而逐漸變小,大多於寶寶1歲至1歲半時完全閉合。後囟較小,多於出生時或出生後8周內完全閉合。2.家長們如何正確看待寶寶囟門?
  • 寶寶囟門的那些事兒?你都了解清楚了嗎?
    囟門會揭露寶寶最近的身體狀況,也會暗示家長寶寶是否健康成長?更重要的是它直接關係到寶寶智力的發育。更有許多人會對你說,摸了囟門會讓寶寶變傻等話語……那麼,你對囟門了解了多少呢?相信許多人都關注著寶寶的囟門,可又並不是很了解關於囟門的知識,我曾查閱了很多次才了解清楚。
  • 娃頭頂的「菱形縫隙」,預示了娃的健康狀態,6種變化寶媽要注意
    囟門大約會有6種變化,不同的變化都代表了孩子不同的發育情況。有些娃因為先天發育差出現了囟門早閉,這就不是什麼好事,在醫學上被稱為「先天性小頭畸形」。 不過,並非所有囟門早閉都是不良情況,如果孕媽孕期營養補充的好,孩子出生後發育的也不錯,也會出現一定程度囟門早閉的情況。
  • 孩子囟門太窄會影響智力?
    4大護理謠言,滿分家長必看 1、寶寶的囟門不能摸,否則會變成啞巴 這種說法一聽就是危言聳聽的,目前沒有任何研究成果可以證明寶寶的囟門會影響寶寶說話。囟門雖然摸起來很軟,但是在軟軟的囟門下面其實有一層很硬的腦膜在保護著寶寶的大腦。
  • 寶寶洗澡致腦部感染?6 種情況,千萬別給孩子洗澡
    老人常說,小寶寶的囟門不能隨便碰,否則會變成「啞巴」,雖然這都是迷信,但是小寶寶的囟門確實碰不得
  • 寶寶洗澡致腦部感染!遇到這幾種情況,千萬別給娃洗澡!
    因為寶寶的身體狀況和發育情況和成年人是不一樣的,稍有不當,就會影響寶寶的健康。前段時間,小區裡有個寶寶,因為洗澡的事情,突發高燒,被送進醫院急救。原因是在洗澡的時候,媽媽發現寶寶的腦袋上有好幾塊黃色的汙垢,一邊扣一邊拿搓澡巾揉擦,結果汙垢沒消失,腦袋上方越來越紅。
  • 寶寶睡覺打鼾,睡得香?或是這4種情況導致,父母要重視
    因此,才會很多人覺得這種現象是正常的,就算是小孩子打呼嚕也是好的表現,意味著孩子睡得香,這樣才能夠促進身體生長發育,維持健康狀態。那麼,寶寶睡覺時總是打呼嚕,是否說明睡得香呢?寶寶在睡覺的時候總是打呼嚕,不是身體健康的標誌,因為打呼嚕並不是正常人身體會出現的表現。在打呼嚕的情況下,有可能已經有某些健康隱患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