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後,顱縫尚未長滿,形成一個菱形空間,沒有頭骨和腦膜,醫學上稱之為「囟門」。
新生兒的頭頂有兩個囟門,位於頭前部的叫「前囟門」,斜徑約2.5釐米,6~7個月骨化後逐漸縮小,1~1.5歲閉合。位於頭後部的叫「後囟門」,約0.5釐米,出生後2~4個月自然閉合。
只有極少數寶寶,在出生時就已閉合,這也屬於正常情況。
囟門可以反映新生兒頭部,以及身體的發育情況,所以媽媽在照顧新生兒時,要細心觀察新生兒的囟門,以便及早發現異常,並及早做出對應措施。
新生兒囟門的5種「異常狀態」
1、囟門凹陷
如果新生兒出現大量出汗、嚴重腹瀉或發熱、體內嚴重缺水等現象,可導致囟門凹陷,這種情況需要立即補充體液。如果新生兒長期飲用不良,體重明顯低於正常兒,也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況。
2、囟門凸起
如果新生兒的囟門忽然凸起,用手摸上去感覺緊繃繃的,同時新生兒伴有嘔吐、發熱、抽搐等情況,多半是由於顱內壓增高所致,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新生兒患有腦膜炎、腦炎等疾病,導致了顱內感染,這時需要儘快就醫。
如果新生兒的前囟門變得飽滿,在硬膜下可見積液、積血等,很可能是新生兒顱內長了腫瘤,應該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另外,用藥不當也會導致囟門凸起,比如新生兒長期大量服用魚肝油、四環素等。如果新生兒使用腎上腺素,突然停藥也會導致囟門凸起。
3、囟門閉合過早
對於前囟門閉合過早的新生兒,首先應該檢查一下新生兒的頭圍,是否在正常值的範圍內。如果頭圍正常,則不會影響新生兒的智力發育,無需太過擔心;如果頭圍明顯低於正常值,只要不是骨性閉合,就不會影響頭圍生長,但需要請醫生來診斷。
4、囟門閉合過晚
如果新生兒生長到2歲後,前囟門還是沒有閉合,則很有可能患有佝僂病、呆小病。這種情況通常需要儘早發現、儘早治療,而不是盲目的認為新生兒是缺乏某種物質,而隨便給孩子補充。
5、囟門過大
如果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前囟門開始逐漸變大,增大4~6釐米,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檢查新生兒是否存在腦積水。患有先天性腦積水的新生兒,囟門很難閉合,而且會影響智力發育,這時需要帶寶寶去做腦部CT檢查,並且及時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新生兒患有佝僂病,主要的症狀不但是前囟門大,後囟門也大,前後兩個囟門還有可能連通在一起。
關於囟門的3個常見問題
1、囟門可以清洗嗎?
很多人認為,新生兒囟門是禁區,不能摸、不能碰。當然,必要的保護肯定是應該的,但如果因此而不敢清洗,反而對新生兒的健康有害。
新生兒出生後,皮脂腺的分泌加上脫落的頭皮屑,經常會在前後囟門部位形成結痂,不及時清洗會使其越積越厚,影響皮膚新陳代謝,還會引發溢脂性皮炎。如果媽媽忍不住去摳,很容易損傷新生兒的頭皮,引發毛囊感染。
所以,適當用溫水清洗,是完全可以的。讓寶寶頭皮保持乾乾淨淨的狀態,寶寶也會很舒服。
2、囟門閉合晚,是因為缺鈣嗎?
有不少家長認為,囟門閉合的晚,肯定是因為缺鈣的關係,這是完全錯誤的認識。
家長不應該把囟門閉合的早晚,關注的太多,而是應該重點關注頭圍的增長。如果寶寶頭圍,在整個階段增長正常,那麼早閉合一些,晚閉合一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千萬不要隨便給寶寶補鈣,補鈣過多會導致寶寶身體浮腫、多汗、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繼而引發缺鋅和缺鐵。
3、要不要戴帽子給囟門保暖?
囟門看起來軟軟的、薄薄的,很多家長會擔心凍到寶寶的大腦,因此就算大夏天,也給寶寶戴個帽子保暖。
在這裡明確告訴大家,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囟門雖然看起來很薄,但沒有那麼容易凍壞大腦,只要是正常穿著,在寶寶不會被凍感冒的情況下,大腦是不會被凍壞的,大腦的禦寒能力還是很強的。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