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囟門的5種「異常狀態」,和常見的3個問題!

2021-01-20 欣媽育兒經

新生兒出生後,顱縫尚未長滿,形成一個菱形空間,沒有頭骨和腦膜,醫學上稱之為「囟門」。

新生兒的頭頂有兩個囟門,位於頭前部的叫「前囟門」,斜徑約2.5釐米,6~7個月骨化後逐漸縮小,1~1.5歲閉合。位於頭後部的叫「後囟門」,約0.5釐米,出生後2~4個月自然閉合。

只有極少數寶寶,在出生時就已閉合,這也屬於正常情況。

囟門可以反映新生兒頭部,以及身體的發育情況,所以媽媽在照顧新生兒時,要細心觀察新生兒的囟門,以便及早發現異常,並及早做出對應措施。

新生兒囟門的5種「異常狀態」

1、囟門凹陷

如果新生兒出現大量出汗、嚴重腹瀉或發熱、體內嚴重缺水等現象,可導致囟門凹陷,這種情況需要立即補充體液。如果新生兒長期飲用不良,體重明顯低於正常兒,也會出現囟門凹陷的情況。

2、囟門凸起

如果新生兒的囟門忽然凸起,用手摸上去感覺緊繃繃的,同時新生兒伴有嘔吐、發熱、抽搐等情況,多半是由於顱內壓增高所致,這種情況很可能是新生兒患有腦膜炎、腦炎等疾病,導致了顱內感染,這時需要儘快就醫。

如果新生兒的前囟門變得飽滿,在硬膜下可見積液、積血等,很可能是新生兒顱內長了腫瘤,應該去醫院做詳細檢查。

另外,用藥不當也會導致囟門凸起,比如新生兒長期大量服用魚肝油、四環素等。如果新生兒使用腎上腺素,突然停藥也會導致囟門凸起。

3、囟門閉合過早

對於前囟門閉合過早的新生兒,首先應該檢查一下新生兒的頭圍,是否在正常值的範圍內。如果頭圍正常,則不會影響新生兒的智力發育,無需太過擔心;如果頭圍明顯低於正常值,只要不是骨性閉合,就不會影響頭圍生長,但需要請醫生來診斷。

4、囟門閉合過晚

如果新生兒生長到2歲後,前囟門還是沒有閉合,則很有可能患有佝僂病、呆小病。這種情況通常需要儘早發現、儘早治療,而不是盲目的認為新生兒是缺乏某種物質,而隨便給孩子補充。

5、囟門過大

如果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前囟門開始逐漸變大,增大4~6釐米,一旦出現這種情況,首先要檢查新生兒是否存在腦積水。患有先天性腦積水的新生兒,囟門很難閉合,而且會影響智力發育,這時需要帶寶寶去做腦部CT檢查,並且及時治療。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新生兒患有佝僂病,主要的症狀不但是前囟門大,後囟門也大,前後兩個囟門還有可能連通在一起。

關於囟門的3個常見問題

1、囟門可以清洗嗎?

很多人認為,新生兒囟門是禁區,不能摸、不能碰。當然,必要的保護肯定是應該的,但如果因此而不敢清洗,反而對新生兒的健康有害。

新生兒出生後,皮脂腺的分泌加上脫落的頭皮屑,經常會在前後囟門部位形成結痂,不及時清洗會使其越積越厚,影響皮膚新陳代謝,還會引發溢脂性皮炎。如果媽媽忍不住去摳,很容易損傷新生兒的頭皮,引發毛囊感染。

所以,適當用溫水清洗,是完全可以的。讓寶寶頭皮保持乾乾淨淨的狀態,寶寶也會很舒服。

2、囟門閉合晚,是因為缺鈣嗎?

有不少家長認為,囟門閉合的晚,肯定是因為缺鈣的關係,這是完全錯誤的認識。

家長不應該把囟門閉合的早晚,關注的太多,而是應該重點關注頭圍的增長。如果寶寶頭圍,在整個階段增長正常,那麼早閉合一些,晚閉合一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千萬不要隨便給寶寶補鈣,補鈣過多會導致寶寶身體浮腫、多汗、噁心、便秘、消化不良,繼而引發缺鋅和缺鐵。

3、要不要戴帽子給囟門保暖?

囟門看起來軟軟的、薄薄的,很多家長會擔心凍到寶寶的大腦,因此就算大夏天,也給寶寶戴個帽子保暖。

在這裡明確告訴大家,這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囟門雖然看起來很薄,但沒有那麼容易凍壞大腦,只要是正常穿著,在寶寶不會被凍感冒的情況下,大腦是不會被凍壞的,大腦的禦寒能力還是很強的。

關注「欣媽育兒經」,有任何母嬰育兒方面的問題,都可以發私信給我。

相關焦點

  • 新生兒囟門:出現這6種異常情況需要看醫生!
    【囟門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1、頭頂的為前囟門,形狀類似菱形,寶寶剛出生時前囟門差不多成人拇指大小,大約1.5到2cm。2、腦後的為後囟門,呈三角形比較小,不容易被發現。囟門對寶寶來說很重要,囟門的異常反應寶寶的健康情況,常見的異常類型有以下六種情況:1、囟門鼓起(1)前囟門正常情況下是平的,如果發生囟門感染。比如腦膜炎、腦炎等,囟門就會鼓起來。(2)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囟門硬邦邦的,有緊繃感。(3)如果服用大量的維生素A,四環素等,也會導致前囟門鼓起。
  • 新生兒的囟門,一點都不能摸嗎?通過囟門怎麼判斷寶寶的身體情況
    導語:新生兒的囟門有前囟門和後囟門。一般我們關注的是前面的,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囟門一開一合,總聽老人說,這個地方不能摸,會把孩子摸傻的,這種話你信嗎?我們給新生兒洗澡的時候肯定會碰到這個地方,難道碰一碰就把孩子碰壞了?如果帶寶寶去孕嬰店裡洗澡的時候,你會發現那裡的工作人員拿著一個頭刷在孩子的頭上來回刷,她們也碰到了囟門,但是寶寶還是好好的。
  • 兒科醫生說--寶寶囟門有什麼奧秘?
    門診中經常碰到家長問寶寶囟門的問題,如寶寶的囟門正常嗎?什麼時候能閉合?可以摸甚至洗囟門局部嗎?囟門有什麼重要的作用嗎?歡迎參考:兒科醫生說-寶寶囟門的奧秘1.什麼是囟門?寶寶顱骨之間的連接處,有2個骨頭缺損區,醫學上稱為囟門,較大的一個位於頭頂,稱為前囟,較小的一個位於腦後,稱為後囟。前囟出生時較小,以後隨著顱骨的生長而增大,寶寶6個月後隨著骨化而逐漸變小,大多於寶寶1歲至1歲半時完全閉合。後囟較小,多於出生時或出生後8周內完全閉合。2.家長們如何正確看待寶寶囟門?
  • 娃頭頂的「菱形縫隙」,預示了娃的健康狀態,6種變化寶媽要注意
    在醫學上,這個部位被稱為「囟門」,是新生兒頭上獨有的特殊區域。可別小看了這個不起眼的「天窗」,事實上,通過囟門的閉合狀態,醫生可以輕鬆準確判斷出娃的健康狀況。之後醫生又摸了摸露露的囟門,然後在醫生的詢問下,露露媽把孩子的情況都跟醫生說了。 「露露出生時足月,是順產,平時的生長發育和其他同齡娃沒差啥,就是運動發育和語言發育比同齡孩子遲了2、3個月吧。」 醫生建議露露媽帶孩子做個腦部核磁共振檢查,以便確定一下孩子是否存在「腦積水」的情況。因為現在還沒結果,所以露露媽很忐忑。
  • 囟門關乎孩子的聰明程度?囟門的6種表現,與寶寶健康有關係
    現在二寶已經2歲8個月了,從各種表現來看,其腦力還是挺好的,看來,當初奶奶和姥姥的擔憂確實是有點多餘了。關於囟門的奇怪說法囟門,指的是寶寶頭頂位置沒有被骨頭覆蓋,有點軟的部位,這是前囟門。此外,還有一個後囟門。囟門是嬰兒出生時就有的,它對寶寶順產有很重要的作用。從我們老祖宗開始,就特別注重保護囟門。
  • 囟門是寶寶的健康「指向標」,若出現這4種情況,家長要重視
    但同時還伴有發燒、嘔吐等情況,必須立即就醫,這一定是出現了病理上的問題。通常顱內壓力增高是由於顱內感染所引起,要警惕寶寶患各種腦膜炎、腦炎等疾病的可能。3、囟門凹陷:營養不良、體格消瘦的寶寶,有出現囟門凹陷。
  • 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異常表現 寶媽知道多少
    原標題:新生兒時期常見的異常表現 寶媽知道多少 現在寶寶久而久之就會出現些寶媽們意想不到的問題,從新生兒時期開始就普遍存在著一些異常的表現。每700~1 000個新生兒中,就會出現一個唇裂嬰兒,這已成為先天缺陷中最普遍的病症之一。 由於胚胎早期胎兒口腔唇部在多種因素影響下,正常組織發育受阻所致,嬰兒出生後表現為嘴唇上「缺肉」,主要為上嘴唇出現一條狹小的裂縫,常在一側鼻孔的中央直下方,唇裂大小不一,嚴重者可從嘴唇一直延伸到鼻孔,影響鼻軟骨、鼻中隔及齒槽。
  • 新生兒不能勤洗澡,尤其3個地方不能亂洗,媽媽不要好心辦壞事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生兒不能亂洗的3個地方,媽媽注意,不要好心辦壞事。 新生兒這3個地方不能亂洗,媽媽們要牢記 肚臍部分 新生兒的臍帶殘根是需要
  • 新生兒「囟門」有多重要?多久能閉合?兒科醫生囑咐這些事不要做
    , 而且,新生兒大家都知道,出生之後幾乎都會帶有少量的胎毛,很少有孩子出生後有茂密的頭髮,都是後天靠著營養才能長出的, 而沒有頭髮的寶寶,家長可以一眼就看到寶寶的頭部比較靠前的位置有一個凹陷的地方,而這個地方會有明顯的起伏,這就是「前囟門」。
  • 囟門閉合的時間,對大腦發育有什麼影響?如果是第三種就該注意了
    大家主要觀察的就是前囟門了,前囟門是在頭頂,面積相對後囟門也較大,曝光度也大,所以需要更加的注意以及保護。通過觀察寶寶囟門的閉合時間和閉合情況,來了解寶寶顱內大腦的發育情況是否正常。關於寶寶的囟門寶寶出生以後的頭顱是沒有完全閉合的,在兩邊的額骨和兩邊的頂骨之間會有個四邊形的小裂縫,這就是上面提到過的前囟門。
  • 新生兒喘氣呼哧呼哧響,原來是這3個原因,分別處理,媽媽安心
    偶然看到這一個問題「新生兒寶寶鼻子裡總感覺有痰還是什麼的,呼哧呼哧的響,應該怎麼辦啊?」感覺這個問題很普遍,所以科普一下!新生兒鼻子呼哧呼哧響是很常見的。我家二寶小時候也出現過這樣的問題,但是只是響,還沒有嚴重到影響呼吸。這種情況一般有3種可能:鼻子內有異物、著涼感冒了、喉軟骨發育不全。
  • 嬰兒被摸囟門影響智力?囟門的4個冷知識,再粗心的家長也得知道
    說起囟門,我想很多準爸媽了解的並不多。所以幫媽在這裡有必要給大家普及一下囟門的概念,人的顱骨是由七塊骨骼構成,成人的顱骨是緊密抱和在一起的,但是剛剛出生的孩子顱骨並不是緊密咬合在一起,他們頭頂有部分區域摸起來軟軟的,這部分區域稱為前囟,而後囟是後腦勺上面摸起來柔軟的部分。囟門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所以老人們常說:「不要摸孩子的囟門,會影響智力」。
  • 新生兒現「橙紅斑」?10個特殊異常父母要學會護理,避免發育異常
    10個特殊異常父母要學會護理,避免發育異常 1、橙紅斑 有不少新生兒,會如昊昊般,長有橙紅斑。這種斑,也叫作"賀咬痕"、"微血管痣"。
  • 嬰兒的「小囟門」,有「大學問」
    人們常常提起的新生兒的「天窗」,其實就是孩子的囟門。那麼什麼是囟門?囟門哪些學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先來認識一下囟門:囟門分為:前囟門和後囟門一:前囟門:位於頭頂中心線前後各有各一開口,它是頭顱上最大的骨縫交點,前段的稱為「前囟門」。菱形狀,會有輕微的搏動。摸的時候軟軟的,記得要輕點哦!二:後囟門:位於寶寶的腦後方,尺寸較小,有的甚至摸不到。
  • 建議:新生兒多久洗一次澡比較好?洗澡時儘量少碰這3個部位!
    眾所周知,對於新生兒來說,由於他們剛剛出生,所以對於皮膚來說是比較嬌嫩的,但是他們剛剛來到這個世界上,新陳代謝比較的強悍液和其他的排洩物也比較的多,所以適當的給新生兒洗澡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既能夠排除身體上的一些細菌預防感染的發生,同時還能夠使新生兒更加的乾淨,看起來更加的可愛!
  • 寶寶的囟門多大時關閉?
    在新生兒檢查中,我們經常會看見醫生用手來摸孩子的頭骨,確認囟門閉合的程度。那到底什麼是囟門呢?新生兒的顱骨由五片骨頭組成,骨頭間由很堅實的纖維組織連接,幾片顱骨相遇的地方就是囟門。囟門有前囟及後囟,後囟一般在2-4個月閉合。前囟一般在18個月左右閉合。
  • 8個新生兒的常見問題 你懂多少_新生兒護理_育兒_太平洋親子網
    對於沒有育兒經驗的新手爸媽來說,護理新生兒的過程就像一次長久的修行,這期間充滿了未知和挑戰。寶寶突然哭了、突然拉肚子了、出現黃疸了、吐奶了……這一系列的現象,都會讓爸媽們變的很緊張甚至手足無措。  比如下面這8個新生兒的常見問題,你知道多少呢?
  • 什麼是寶寶囟門?囟門一般是什麼時候閉合?
    囟門(xìn mén )指嬰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的「天窗」,醫學上稱為「囟門」。後囟門一般在出生後3個月閉合,前囟門要到1歲半才閉合。人們常說的「天窗」或「囟門」主要是指前囟門。   (一)前囟門   沿著頭頂的中線前後觸摸寶寶,會發現寶寶的頭骨在前後各有一個開口,摸起來軟軟的,前端的稱為前囪門,呈菱形。
  • 黃疸、溼疹、吐奶、眼屎、紅臀、腸絞痛……新生兒十大問題一次講
    新生的寶寶總會出現各種各樣新手爸媽們沒應對過的問題,比如黃疸、溼疹、吐奶、眼屎、紅臀、腸絞痛等,都該怎麼處理?你要的解答全在這!01黃疸黃疸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理性黃疸,另一種是病理性黃疸。母乳性黃疸通常在生後2-3個月內完全消退。02奶癬奶癬即嬰兒溼疹,是嬰兒期的常見問題,多在生後1~2月開始,1~2年內消失。表現為皮膚的小米粒大小紅色丘疹、表面可有小白點,嬰兒可無自覺不適。嚴重者可出現滲出、結痂,甚至繼發感染,嬰兒可能有煩躁不安症狀,甚至影響睡眠和進食。寶寶奶癬部位:A、最先出現部位— —面頰(小紅疹),再是額、頸、胸部。
  • 兒科門急診常見的5個疫苗問題,家長鬚知
    兒童疫苗接種前後會遇到很多與疾病和健康相關的急慢性問題,經常需要到兒科門急診諮詢。一、被動物咬/抓傷後狂犬疫苗的接種問題喜歡小動物、喜歡和小動物密切接觸是兒童的天性,但也增加了被咬傷、抓傷的意外傷害風險。因此,兒童家長和兒科醫生都需要提高對動物意外傷害的防範意識和處理技能,知曉狂犬疫苗接種的相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