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經查,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在分支機構「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之下,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蛇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大鯢專業委員會」、「鱘魚專業委員會」等三級分支機構。
就在不久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繁育與利用委員會下屬的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發表《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稱野生動物為人類「剛需」,引發公眾質疑,之後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撤銷了該機構。現在來看,這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本就不該設立,不僅只有這一個違規設立的分支機構,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了多個三級分支機構。
《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條例》第十七條規定「社會團體的分支機構不得再設立分支機構」。規章制度俱在,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卻明知故犯,對此,不能簡單責令其撤銷違規設立的分支機構就了事,而有必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問責。
有網友推測,這些違規設立的三級分支機構很可能打著野生動物保護的幌子,行的卻可能是野生動物非法馴養繁殖甚至非法交易的事。而既然這些機構是違規設立,又怎麼能奢望他們保護野生動物呢?如此前就有媒體報導,一些野生動物養殖場「掛羊頭賣狗肉」,拿著合法的證,幹著非法的事。這背後很可能就有一些違規設立機構的身影。身為「國字號」的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對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亂象也要承擔一定責任。
為了禁止非法濫捕濫食野生動物,國家出臺了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法律。各地也加大了對野生動物非法馴養繁殖與非法交易的打擊力度。而令人難以相信的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本是保護野生動物的「國字號」機構,卻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甚至可能成了縱容涉野生動物犯罪的「保護傘」,這樣的結果不由讓人大跌眼鏡。
要能遏制有違野生動物保護的不法行為,要加大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力度,首先就不能讓守門員成了破自己球門而入的對手,要能嚴防「燈下黑」。對此,要整治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的違規問題,就需要徹查到底、追責到底,進行徹底整頓,給野生動物一個安全的「保護傘」,才能更好保護野生動物,遏制野生動物非法交易、非法馴養繁殖等不法現象。(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