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天氣炎熱,室內空調有開的很足。稍有不慎,寶寶就很容易發燒感冒。多數家長擔心高燒會燒壞寶寶腦子,急著給孩子退燒。可是孩子剛退燒,寶寶又出現了不足36度的低體溫,媽媽更上火。
「我的寶寶前2天發高燒,38.5度。這幾天又低溫了,只有35度,怎麼辦啊」
「孩子體溫低,需不需要看醫生啊?」
「孩子體溫很低,我整夜不敢睡覺。」
其實,關於寶寶體溫異常,每天我都會收到這些諮詢信息。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孩子為什麼高燒退後,會有一段時間的低體溫。
1、高燒中也會有低溫期
孩子高燒後,很多家長會給孩子物理降溫,吃一些退熱藥。但是孩子本身身體也會自行調節,降低體溫。藥物和孩子自身調節功能疊加,就會出現低體溫。很多家長埋怨醫生用藥過猛,其實是對醫生的誤解。醫生用藥都會根據孩子的體重和年齡精確計算的,低體溫出現多是藥物和免疫力的共同作用導致的。
很多媽媽說:是不是不吃退燒藥,讓孩子自身調節,就可以避免低體溫了。這個說法沒錯,但是當寶寶高燒39度的時候,身體沒能及時調節體溫,誰還有那個理智啊,先降溫再說。
2、退燒後的低溫期
很多孩子退燒後,還會有3到5天的低溫期。主要原因是,孩子病好了,爸爸媽媽擔心疾病反覆,讓孩子吃藥鞏固,自然就有了低體溫。
另外,孩子在發燒期間,出汗多,身體水分流失過大,孩子康復後出現低體溫屬於正常現象。只要孩子休息和食慾沒有異常,媽媽就可以放心了。
3、異常低體溫
如果寶寶體溫低,食欲不振,精神很差,這時候媽媽就不能掉以輕心了,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接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