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一個奶爸遭遇孩子發燒時經歷

2020-12-04 奶爸養成記NB

家中有孩子的都知道,最讓父母身心俱疲的,就是孩子生病的時候,現在大寶6歲了,我依然她每一次發燒的時的經歷

大概在她6個月大的時候,有一天,一向活潑的小壞蛋突然安靜下來, 家裡是備有體溫計的,一量,果然發燒了,38度。當時第一反應就是送醫院,一家人,水、奶粉、尿不溼、衣服,大包小包的準備了一堆,開車就往醫院趕。初當奶爸的我,說實話,心裡是忘得,開車都有點走神。

到了醫院,抽血看報告,醫生說,血象很高,要住院。這一句話讓我們為難了。這麼小就住院,在我的概念中,住院就說明嚴重了,這是什麼情況。好在,寶媽也是醫院上班的,打了一個電話給認識的醫生,他說:這麼大的孩子發燒,考慮是「幼兒急疹」。因為知道是本院的同事,那個醫生也安慰的說:幾乎每個寶寶都會經歷的幼兒急疹,基本都是自愈的,但是,高燒加上血象很高, 一般的醫院都是建議住院的,但是你住院也很痛苦,那麼小的娃,要媽媽陪著,而且住院肯定是要吊水,孩子太小,只能從額頭上打掛針。

我們權衡再三,準備不住院了,回家自己照顧,關注體溫。那天晚上,我就陪在床邊,每隔30分鐘測一次體溫,在一張紙中記下時間和溫度,然後就是用溫水在她身上、額頭上擦,起降溫的效果,一燒過38.5,立馬餵退燒藥。我和寶媽兩個人換班,就這樣陪了兩天,終於退燒了,謝天謝地,沒再燒起來了。也許是初為人父,沒有經驗,總之是回想起那兩天,真是一輩子的記憶。

後來,大寶長大一點了,心想,大點的孩子,生個病,發個燒,不會那麼緊張了吧。這時小寶又來了。有了大寶的經驗,小寶發燒時,我們少了當初的手忙腳亂,按部就班地餵退燒藥,觀測體溫,雖不說是得心應手,也算可以應付得來吧。

但你以為這就完了嗎!不可能的,家有二寶的悲催不在單獨生病,而是,一生病就是一雙,因為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又玩在一起,兩個人好的時候,會互相喝對方的水杯,還是吸管的,這種環境下,交互傳染可以說是百分百的,我們想管也管不出效果來。這不,就是上個周五,姐姐開始發燒,睡了一晚上,休息了一天,燒退了好些了,接著周日,弟弟就是開始發燒,斷斷續續的燒了兩天後,這才反應過來,看看姐姐的手腳,出現了好多紅色的小紅,這兩天她還一直說嘴巴痛,這不是「手足口」嗎,趕緊帶上兩個娃奔醫院,醫生看了,確診「手足口」,兩個都燒完了,病程都進入下半場恢復期了。萬幸的是這一型的「手足口」不是很嚴重。不然,一中招就是兩個娃啊。

作為奶爸,孩子的每一次發燒,都會經歷一次煎熬,網上常可以看到的,誰誰誰家孩子,又發燒住院了,又有很我孩子高燒後的風險,哪一個詞,都扯動著父母的懸著的心

相關焦點

  • 《爸爸快長大》編劇於飛 「奶爸」經歷兄弟情
    電視劇《爸爸快長大》於飛與總製片人秦麗  搜狐娛樂訊 隨著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在全國熱播,「帥爸萌娃風」席捲全國,講述80後奶爸成長的大型都市情感劇《爸爸快長大》一經開拍便引發廣泛關注,該劇由著名編劇於飛擔任擔綱編劇兼製片人
  • 《爸爸快長大》李晨「奶爸初長成」17
    《爸爸快長大》顛覆一般育兒劇 上演奶爸成長史  隨著主打育兒牌的家庭情感劇的盛行,各色奶爸、辣媽、萌孩兒應接不暇的充斥著觀眾的視野。  談及創作初衷,總製片人秦麗表示,「80後作為計劃生育政策以後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到了『為人父母』的年齡,而這一代人自出生起便背著各式各樣的標 籤,從小就過慣了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活,而當他們真正要成家立業的時候,相當一部分人還沒完全從孩子過渡到大人,升級奶爸是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80後這一代仍需要被關注被理解被鼓勵,《爸爸快長大》就是這樣一部從孩子入手,關註解析80後奶爸生存狀態
  • 《爸爸快長大》顛覆育兒劇 李晨「奶爸初長成」
    而《爸爸快長大》筆鋒一轉,顛覆普通育兒劇「一切以如何育兒」為主線的故事結構,講述了三個已為人父的男人,在經歷了婚姻的破裂、事業的挫折,在突如其來的生活變故後,他們用內心的堅定維繫自己的平衡,用對不斷變動的社會生活的體悟與理解收穫內心的堅強,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標,最終獲得人生蛻變的故事,譜寫了一個「我家有爸初長成」的嶄新篇章。劇情更是用崔朕、孫強和宋大楠三個鮮活的案例深度聚焦了80後男人的生存狀態。
  • 孩子發燒時怕冷怎麼辦?
    眾所周知,孩子的抵抗力偏低,容易發燒感冒,這時候家長的作用就必須體現出來了。體溫升高的兩種機理(體溫調定點上調和外界環境溫度高)、發熱的分期(體溫上升期、高溫持續期、體溫下降期)。如何處理孩子發熱呢?孩子發熱怕冷又該怎麼辦呢?
  • 《爸爸快長大》開播 李晨升級當奶爸手足無措
    劇中,李晨初當「奶爸」,戲裡戲外從「手足無措」到「輕鬆自如」。他更自曝很喜歡孩子,通過這部戲學會了不少和孩子相處的方式,如此言語讓人很期待現實生活中李晨晉升「奶爸」後的表現。    談及創作初衷,製片人秦麗表示,80後作為計劃生育政策以後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到了『為人父母』的年齡,這一代人從出生起便背著各式各樣的標籤,從小就過慣了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活,當他們真正要成家立業的時候,相當一部分人還沒完全從孩子過渡到大人,「升級奶爸是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爸爸快長大》就是這樣一部從孩子入手,關註解析80後奶爸生存狀態、鼓勵支持80後奶爸成長的電視劇
  • 《爸爸快長大》開播 李晨「奶爸」自曝手足無措
    劇中,李晨初當「奶爸」,戲裡戲外從「手足無措」到「輕鬆自如」。他更自曝很喜歡孩子,通過這部戲學會了不少和孩子相處的方式,如此言語讓人很期待現實生活中李晨晉升「奶爸」後的表現。  談及創作初衷,製片人秦麗表示,80後作為計劃生育政策以後出生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到了『為人父母』的年齡,這一代人從出生起便背著各式各樣的標籤,從小就過慣了以自己為中心的生活,當他們真正要成家立業的時候,相當一部分人還沒完全從孩子過渡到大人,「升級奶爸是他們的成長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步,《爸爸快長大》就是這樣一部從孩子入手,關註解析80後奶爸生存狀態、鼓勵支持80後奶爸成長的電視劇。」
  • 【新知】奶爸給孩子取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結果……
    【新知】奶爸給孩子取了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結果…… 2020-11-06 18: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最深情奶爸」火了,原來愛一個人的眼神,是這麼清澈溫柔
    很多東西只有經歷了之後,感受才是最為真切的 什麼是深情,是全神貫注關注某一件事,把自己全部的精神,全部的情感都投入了進去?其實很多情感的表達,在沒有經歷的時候,是很難能夠情真意切感受得到的。而對於一個男人來說,不斷長大到成家,再到有自己的孩子,可能每一個階段的心態和情感波動都是有所不同的。
  • 疫情當前,孩子發燒就醫指南
    最令人擔憂的便是孩子的身體了,生怕孩子發燒。因為孩子的免疫力比較低,家中一旦有孩子發燒一家人就會手忙腳亂!疫情期間有些家長對於是否到醫院給孩子看病非常茅盾。一方面擔心孩子的病情會加重另一方面更擔心到醫院後會感染到其他病菌!孩子生病發燒了到底要不要去醫院呢?答案是肯定的。現本人帶孩子看病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我家孩子前幾天因扁桃體發炎發燒到37.5℃。
  • 孩子曬太陽發燒 有可能中暑了
    然而,兒科門診的接診記錄卻告訴媽媽們:孩子們眼裡沒有火焰,身體卻不耐熱。近期柳州不少高燒患兒,就是熱出來、曬出來的。只是孩子玩性大過自我保護意識。酷暑中,該禁足的還得禁足。兒科門診熱出來的患兒增多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柳州多個微信群裡的媽媽們,都在抱怨:天氣太熱,寶寶又發燒了,兒科門診的號早早就掛滿了。
  • 【電視節劇獻】《爸爸快長大》八零後奶爸成長史
    新型時尚育兒劇講述我家奶爸初長成 隨著親子節目《爸爸去哪兒》在全國的爆紅,各種「爸爸」紛紛走到臺前,都市時尚親子育兒劇《爸爸快長大》,顛覆了育兒劇「一切以如何育兒」為主線的故事結構,譜寫了一個「我家奶爸初長成
  • 孩子發燒怎麼物理降溫 小孩發燒吃什麼食物
    3、把孩子手腳搓熱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很燙,手腳冰涼,家長要引起注意了,這種情況說明孩子的體溫還可能繼續上升,所以需要趕緊為孩子進行物理降溫。家長要不斷的為孩子搓手心和腳心,直到把手腳搓熱為止。4、用溫水擦拭全身如果孩子發燒時頭和手腳都很燙,就說明需要散熱。
  • 超級奶爸聖彼得堡獨自帶娃的三個月……
    經歷過獨自帶娃的頭三個月,感覺爸爸一定是歷盡了千辛萬苦。臨行前大家留影才發現,這狂野的髮型,可能只有奶爸自己知道這幾個月經歷了什麼。愛優選康康:孩子媽媽沒辦法赴俄接寶寶,您要獨自一人照顧寶寶,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 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燒效果 孩子發燒時應該怎麼做?
    孩子發燒時,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貼。圖自水印醫生表示:退熱貼和用涼毛巾敷腦門效果差不多,無法真正幫助退熱。發燒是指體溫在調節時超過了正常體溫,但關於正常體溫,目前醫學界並沒有一致意見,通常說的體溫是指腋溫,正常範圍為36.0℃~37.3℃之間。我們的大腦裡有一個叫作「下丘腦」的地方,它是人體體溫調節中樞的所在地。
  • 孩子發燒 這些坑不要踩
    有的家長諮詢,發燒時是否可用退熱貼或是用高濃度酒擦拭額頭?晉江市婦幼保健院兒科醫生陳宗炎為大家解答—— 疑問發燒用退熱貼退燒? 「最近早晚溫差大,沒有及時給娃添加衣服,娃半夜突然有點發燒,燒到38℃。我就先給他喝了一些溫水,再觀察觀察,後來溫度降到37.9℃。」
  • 孩子發燒急壞媽媽 寶寶發燒避免8個護理誤區
    常聽一些家長說:「吃點藥,捂一會,等汗出來就不燒了」,也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孩子發燒怕冷,因此要穿多點、蓋多點,於是裡三層、外三層地把孩子包裹得嚴嚴實實的,只露出一個憋得紅彤彤的小臉蛋,通過捂熱出汗來退熱的家長也不少,其實,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
  • 孩子發燒3天,身體竟然發生如此驚人的變化
    實際上,發燒並非一種疾病,而是孩子對抗疾病的一種方式。與全家手忙腳亂相對應的是,孩子感冒發燒的這段時間裡,他的身體正在經歷一場有條不紊的戰役。第一回合病毒入侵,拉開戰爭序幕呼吸道開始難受不得不說,人體真是一個偉大的構造。
  • 孩子半夜發燒,到底該用冷毛巾還是熱毛巾?別搞錯了讓孩子受苦
    文|秘籍君寶媽最怕的就是半夜孩子發燒,前一段時間我剛經歷過,我兒子一歲多,我習慣性晚上醒來看看孩子,摸摸孩子的頭有沒有出汗,那天晚上我正在睡,然後孩子一隻手搭過來了,感覺冰冰涼涼的,我還在疑惑孩子平時手都是熱乎乎的,今天怎麼這麼涼,隨手一摸孩子的額頭,燙的厲害,原來是發燒了,真的是怕什麼來什麼
  • 給藏羚羊當「奶爸」:形影不離 真跟帶孩子一樣
    他的臉龐被可可西裡的陽光曬成古銅色,捲髮黝黑,微笑時嘴角輕輕揚起。  二十七歲的阿洛,還沒有女朋友,人稱青海可可西裡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索南達傑保護站「站草」。但他已當過十幾個「娃」的「奶爸」,對「育兒經」頗有心得,奶起「娃」來是一把好手,體貼備至、柔情無限,養的「娃」個個健康。  阿洛的「娃」,是藏羚羊。
  • 《聖騎士奶爸》:奶爸,我是認真的
    我,奶爸,聖騎士, 星空之下第一帶娃PK強者, 不服來戰!《聖騎士奶爸》。其實光看這個名字,聖騎士、奶爸,兩個詞都沒法吸引我。加上簡介,已經知道這本書主要是講聖騎士帶娃的故事。因為對這個類型不感興趣,所以光看名字已經勸退了我。 那為什麼我會點進這本書呢? 因為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