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著口罩的肖建森機長在起飛前舉起攥著的拳頭。攥拳,已成為機組之間傳遞必勝信心的「暗號」。 東航江蘇公司供圖 攝
(抗擊新冠肺炎)中國機長空中戰「疫」送醫抵鄂:「一個都不能少,接你們凱旋」
中新網南京2月14日電 題:中國機長空中戰「疫」送醫抵鄂:「一個都不能少,接你們凱旋」
記者 朱曉穎
「等你們凱旋,再相聚藍天!」13日晚,同機隊一起將江蘇300多名醫療隊員、大批物資送抵武漢天河機場的中國機長肖建森,抓起手中的話筒對所有「乘客」廣播。
機組人員一同為武漢加油。 朱曉穎 攝
湖北戰「疫」正酣,進入大決戰階段。全國各地萬名醫療隊員搭乘飛機火速馳援。如果說新冠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是人類健康的敵人,連日來,肖建森正執行著戰「疫」時期南京-武漢這條特殊的「駝峰航線」。
59歲的肖建森有42年的飛行生涯,曾在空軍服役17年,在東航江蘇江蘇公司執飛客機26年,曾參與「非典」時期、汶川地震救災飛行保障任務,如今是東航江蘇公司的五星機長。
機組人員一同為武漢加油。 朱曉穎 攝
13日下午,4架包機在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停機坪上「列隊」。時間緊迫,300多名醫療隊員集結登機。一包包醫療設備、物資迅速裝機完畢。
4架飛機就像一隊空中編組。每間隔10分鐘,就有一架助跑、加速、滑入天空。肖建森排在第二個出發。
機組人員一同為武漢加油。 朱曉穎 攝
「我機上有119位醫療隊員、5.3噸物資。隨行物資把前後貨艙裝得滿滿當當。」14日他在受訪時對記者說。
「東航200,可以起飛,你們辛苦了。」傍晚16時47分,接到塔臺指令,駕駛艙內帶著口罩的肖建森,和年輕的副駕駛張若潮對視了一下。他們不約而同回頭,對全體機組人員舉起攥住的拳頭。攥拳,已成為機組之間傳遞必勝信心的「暗號」。
機組人員一同為武漢加油。 朱曉穎 攝
這次任務特殊。江蘇已派遣醫療隊前後共7批、近2500人馳援湖北。其中,東航江蘇公司4次派飛機18架,運送近1800人及物資飛抵戰「疫」前線。在東航的這20多年,如此大規模的專機運輸保障任務,肖建森還是第一次遇到。
為搶時間,東航申請了南京-武漢直飛航線。空中路程較短,僅550公裡。
「距離短,意味著準備時間短,工作量更大。天氣會怎樣變化、飛機會不會結冰、要飛多高、帶多少油、管制員要有什麼要求……所有細枝末節都必須反覆計算、推敲、比對、確認,要制定多種突發情況的應對預案。」他對記者說。
出發前,人貨裝載數據在時刻變動。在落地即返航、中途不加油的情況下,到底要裝多少油量,才能既保障燃料充足,又滿足飛機落地時不「超重」?「油加了10噸多,也是在最後一刻才定下來,接近我們落地的最大重量限制」,肖建森說。
和以往航班在萬米高空平流層一路滑翔的「坦途」相比,此次全程飛行高度在6000米-6500米,行程中充滿顛簸。「顛簸指數達6左右」,肖建森和副駕駛交流。輕微的顛簸,讓客艙中水杯中的水輕輕晃動。
「最讓我擔心的是飛機上裝載的酒精,萬一發生洩漏或是碰撞,後果不堪設想。這讓我壓力很大。」他說。
醫用酒精,是平時航班上禁帶的「違禁品」,被列入「易燃易爆品」行列。但這次,飛機上保障運輸的大批醫用酒精,是湖北前方急切需要的醫療物資之一,必須送到,且萬無一失。
肖建森不斷關注著駕駛艙錶盤中變動的顛簸指數。「飛機馬上要下降了,請再去檢查捆綁的酒精是否有鬆動……」他撥打內部電話給乘務長,要求密切關注。
經過1小時05分飛行,13日傍晚18時03分,肖建森的飛機安全降落在武漢天河機場。看著醫療隊員們漸漸遠去的背影,肖建森心中默念:「一定要平安,一個都不能少,會接你們凱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