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海龜放歸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中新網廣州9月10日電 (程景偉 林蔭)據廣東省林業局10日消息,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近日正式啟用,首批放入15隻身體狀態良好的綠海龜。據悉,該基地於2019年8月啟動建設,佔地總面積約35畝。
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目前中國大陸僅存的一處海龜產卵繁殖地。
海龜野化是海龜救護繁育、增殖放流中重要的一環。2019年,該保護區啟動了人工養殖海龜野化項目計劃,在廣東惠州考洲洋出海口附近選定惠東縣黃埠鎮鹽洲望鬥村牛渡灘作為海龜野化基地,這裡潮汐落差明顯,且海水可以隨潮漲潮落而進出圍堰池。經過場地優化改造和海龜投放試驗,該保護區科研人員發現,海龜能在自然水體環境下生存和繁殖。
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據介紹,該基地總體環境比較接近海洋自然環境,且基地內要有較多的藻類植物、水母、小魚小蝦等海龜主要覓食對象。此外,基地外圍的公共海域一直有野生海龜活動的蹤跡。
目前,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繁育基地內現有大小海龜1500多隻,約佔全球人工馴養海龜總數三分之一,其中大部分為野外救護暫養及全人工繁殖。這些海龜將被分批送往海龜野化基地進行野化訓練。
廣東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海龜野化基地。廣東省林業局 供圖
野化條件下的海龜不採用分隔養殖,不投餵食物,讓其自由覓食,每隔3個月進行一次體長、體重、體型的數據測量,觀察其發育情況並做記錄,掌握海龜在自然水體環境下的適應度、發育狀況、體能狀況和自我生存能力。
該保護區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野化,海龜適應大海生存的能力逐漸強化,回歸海洋大自然後的存活率有望升高。未來,這些放流的海龜在自然中順利成長至成年後,將回到它的出生地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海灘產卵繁殖,有望使得保護區的海龜資源也得以恢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