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外傳",也就是一些遊戲角色參與非主業、非正統遊戲的統稱。我們這裡要說的僅限於超出原先遊戲模式的遊戲類型,並非遊戲類型不變、只是故事劇情與原作不同的"外傳"。本期的主角索尼克就是一個有著豐富外傳經歷的遊戲角色。
其實有關索尼克在世嘉乃至整個遊戲界的地位已經無需再多費口舌,從其擁有外傳的事實就可以證明了。為什麼這麼說?大家想想,馬裡奧受歡迎吧?他有多少外傳。再說得遠一點,《最終幻想》和《勇者鬥惡龍》的主角們在一起玩過"大富翁"、陸行鳥自己也在賽車等遊戲中單獨出場過、還有口袋妖怪、銀河戰士、吃豆小精靈等等......今天,我們就來簡要的盤點一下索尼克的一些外傳性質作品吧!
《索尼克格鬥》
本作又叫《索尼克冠軍爭奪戰》,是索尼克在街機上的首個外傳,而且是大大偏離原作遊戲模式的對戰格鬥美作品。2012年官方推出了PS3和Xbox的重製版。本作的推出也和當時的大環境有關,因為那時候的3D格鬥逐漸興起,人們對於該類型非常熱衷。而且《索尼克》中敵我雙方的角色也算是比較豐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技,這些特點都完全符合一款格鬥遊戲的基本要素,於是就在96年的MODEL2基板上誕生了《索尼克格鬥》這款輕典的作品。
《索尼克格鬥》中的人物都是Q版造型,因此在MODEL2基板上已經顯得非常華麗了,其中的人物招數也都是中規中距,並且借鑑了《VR戰土》的一些系統。在96年推出的時候,這個遊戲並沒有在諸多的3D格鬥作品中佔得十分重要的位置,原因主要是因為這個遊戲還有太多小品級的成分,很難與主流的格鬥畫上等號。起碼玩家看到其中的Q版敵人物形象就很難將其歸類為主流。另外,其戰鬥系統較當時流行的《VR戰土》、《鐵拳》之類還存在差距,本作在戰鬥中稍顯簡單。所以這款作品通常會成為系列粉絲的消遣,而很少有人去認真研究。
《索尼克格鬥》是該系列的一次大膽嘗試,其改變之大在其後的數年內都沒有能夠出現徹底超越它的作品,而即便後來GBA上也推出了《索尼克戰鬥》,但素質卻不及這一作。
《索尼克R》
這款遊戲推出的時候,索尼克正值事業的巔峰期,世嘉此時選擇在家用機上推出首個外傳類遊戲也是出於對市場需求的考慮。前面的幾款正統作品還有當時正在熱播的動畫已經將這個角色上升成為世嘉最傑出的代表,而如果只在動作過關類型上下功夫似乎很難給人帶來新鮮感,此時急需的是用新遊戲保持人們對索尼克的關注。藉助土星的真正3D圖像處理能力,類型為競速賽跑的《索尼克R》應運而生了。
本作是索尼克在32位電視遊戲主機上登場的第一個非過關類遊戲,而且這隻刺蝟的超音速奔跑能力一點兒也沒有精蹋,並且因為本作突出的就是那種疾速飛馳的感覺,因此索尼克和他的同伴們在本作中都得以大展身手。不過對於一款競速類遊戲來說,本作依然有非常重的過關遊戲的痕跡。因為其中每一條賽道都不是封閉的空間,而是可以朝任意方向奔跑,按照指定路線跑是很不明智的,自己去探索又有可能誤入歧途,所以這雖然是一款競速類遊戲,但也需要玩家背過版面上的所有地形要素,才可能獲得成功。不管怎麼說,本作在遊戲的類型上是一個新的嘗試,而且也算是初步獲得了成功。這些成功的經驗為後來的《索尼克英雄》還有《索尼克飛板》都帶來了不小的幫助。
《索尼克彈珠檯》
本作最早曾推出過名為《索尼克Spinball》的彈珠檯遊戲,不過當時這款遊戲的素質並不理想,場景的單調和操作的僵硬完全讓人找不到索尼克的感覺。時隔9年後的2003年6月1日,GBA上再次推出了《索尼克彈珠檯》這款作品。與前作相比,本作的進步不只是畫面看起來華麗了許多,包括場景的設計還有遊戲的過程也都有不小的提高。
有很多著名的遊戲都推出了"彈珠檯"這樣的外傳類作品,但成功與否就要看遊戲中是否包含有該系列的特點在內。舉例來說,《口袋妖怪彈珠檯》中將傳統遊戲與捕捉怪獸融為一體,雖然表面上是比較傳統,但內容極其豐富,也非常耐玩。還有《馬裡奧彈珠檯》,乾脆將舞臺簡單化,以單純的打擊和隱藏要素取勝。《索尼克彈珠檯》則缺乏自身的特色,除了將索尼克蜷縮成球狀打來打去外,幾乎沒有什麼讓人印象深刻的特色,而且遊戲的速度比較慢,基本上反映不出索尼克的飛馳感。另外就是這軟遊戲將畫面放得過大了,屏幕只能顯示一小部分,而在遊戲中頻繁的上下移動屏幕也讓人覺得眼花繚亂。
《索尼克彈珠檯》這個遊戲與前作相比,提高雖然明顯,但也僅限於視覺效果等細枝末節的改進。至於遊戲的內容還有耐玩程度就不是十分理想了。
《索尼克英雄》
2004年1月,《索尼克英雄》的推出為系列的粉絲帶來了新的希望。因為自從DC時代結束後,索尼克系列就逐漸走下坡路了,像《索尼克大冒險》這樣的好遊戲也沒能為世嘉挽回敗局。本作的推出讓當時的人們有機會看到新一代主機上索尼克的颯爽英姿了。本作涵蓋了PS2、Xbox、NGC這三大主機,其畫面效果也是有史以來最精緻的,並且該遊戲沒有採用傳統的模式,而是有些類似《索尼克R》那樣的競速賽跑類。
本作的一大革新是玩家同時操縱3個角色,另外也新增了"小組戰模式",也就是說,玩家可操縱的角色實際達到了12個,這些角色分為4組,除了適合一般玩家的索尼克組之外,還有以刺蝟小姐AMY為主,最適合新手練習的玫瑰組等。該模式的最大特色在於可自由變更領隊,而且依照領隊的不同,整個小隊也會擁有相應的能力,例如以速度型角色為領隊,則整個小隊都會有驚人的速度,甚至在狂奔後,還會留下殘影。而以飛行型的角色為領隊的話,則該角色便可以帶領小隊員在空中翱翔。而若是以威力型角色作為領隊,則可以山阻穿山、巖擋碎巖,而其爆發出來的那股威力感,將不是言語所能夠形容的。這個遊戲在類型上基本屬於傳統過關和競速的組合,也很難準確界定其到底應該歸屬於哪類,鑑於本作的優良品質還是值得在這裡提一下的。
《暗影刺蝟》
《暗影刺蝟》(也叫《刺蝟陰影》,登錄平臺為PS2)其實不能算是索尼克系列,因為索尼克在其中只是個配角,因此我們姑且將這個作品算在外傳的範疇中。和歷代以索尼克作為主角的那種以追求高速刺激的風格不同,本作基調為黑色,主角也是曾在以前登場過的索尼克的競爭對手"陰影"。遊戲內容更是一反原來那種輕鬆愉快的氣氛,取而代之的則是破壞、毀滅,火藥味十足。
本作在遊戲系統上和歷代前作大相逕庭,原來的《索尼克》基本都是高速動作遊戲,即使遇到敵人,往往也用踩、撞、以及躲開等方式來應對,這次的主角陰影卻配備了大量重型火力,遇到敵人就直接轟飛,可以說本作的"爽快感"和歷代是截然不同的。
該遊戲比以前的系列更自由一些,打破了傳統的結構設計。另外在遊戲中你也能看到索尼克和其他的那些夥伴,不過你只能控制陰影,而索尼克僅僅是作為NPC角色來協助你完成任務。藉助全新的圖像引擎,遊戲中的場景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環境非常龐大。再加上所有的動作都是快節奏,你會體驗到令人興奮的速度感和瘋狂的特殊效果。
將這一作歸為索尼克的外傳其實比較勉強,因為目前索尼克的人氣已經大不如前了,世嘉正需要用新的要素來挽救這個遊戲系列,於是大幅革新的《暗影刺蝟》成為了索尼克正統系列的首個分支作品。
如今可能有很多新一代玩家不認識索尼克這一形象了,在其他角色大放異彩的這段時間裡,索尼克系列也確實沒出太多作品,最新的一作也只有《索尼克 力量》而已,但是這系列帶給玩家們的爽快感是很難被遺忘的,希望世嘉在今後的日子裡能夠多出一些索尼克的新遊戲吧。
關注"碎碎念工坊",每天分享更多精彩遊戲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