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項新型製冷劑技術打破國外壟斷

2021-01-11 製冷快報

       項目團隊經過多年的深入研究,主要開展氫氟烴(HFCs)及氫氟烯烴HFOs生產中的核心技術——高效催化劑的研發,通過對氟化及氟氯交換反應機理的深入研究,研製出新型氟化催化劑的配方及微納結構構造、製備及成型工藝和氟化方法。該研究突破了關鍵共性技術卡脖子難題,實現了新型

製冷劑

技術國產化,提高了我國新型製冷劑技術水平,為同類產品開發提供了理論依據和借鑑。


  在項目中,

浙江

師範大學主要負責氟化催化劑機理和配方研究,利用微納結構調控技術,調控助劑行為、孔道結構和比表面積,研究氣相催化生產HFCs 和HFOs 的氟化催化劑的

材料

物理和化學工程問題。確定了氟化催化劑製備和表徵方法,分析了催化劑的微觀結構,為氟化催化劑的工業化應用奠定了理論基礎。



  據悉,

巨化

集團有限公司與浙江師範大學還建立了科技合作ODS替代品催化劑聯合研發中心,近五年來承擔各類科研項目37項,累計科研經費1200餘萬元,共獲各級科研獎6項,其中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項。


  項目主要負責人巨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周黎暘告訴記者,該項目近三年實現銷售收入近30億元,銷售利潤近6億元,出口創匯1億美元。同時還獲得中國發明專利5件、美國發明專利2件、日本發明專利1件,巨化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3項。


  此外,項目承擔單位在節能降耗、提質增效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利用自主研發技術建成了國內第一套國產化氫氟烯烴系列產品工業化生產裝置,助推了中國氟製冷劑產業再次轉型升級,產品應用後的溫室氣體排放降低了97%,為我國履行國際公約、實現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提供了技術保障,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和環保價值。

相關焦點

  • 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我省攻克PTT新型化學纖維核心技術
    東北網4月16日電 在服裝面料上如果添加一種叫PTT的新型高分子材料,就會使顏色更加新鮮,而且抗紫外線,低靜電。這種材料在國外非常昂貴,如今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3-丙二醇生產技術在我省研發成功。該項目攻克了長期制約我國PTT(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產業發展的核心技術,打破了國外公司的技術壟斷,為該行業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技術基礎。
  • 華科大這項研發打破國外壟斷
    作為首臺為行業部門研製的量子重力儀,其成功交付,將打破高精度重力儀國外技術壟斷的局面,為我國高端量子裝備的發展提供新途徑,也為行業部門的儀器使用提供了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選項,更能夠保障核心數據的安全。
  • 濟南這家企業拿下兩個核電領域核心技術許可,打破國外壟斷
    12月2日上午10點,美核電氣(濟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李蘇在坐落於濟南高新區齊盛大廈的研發中心內,正帶領團隊展開對主給水超聲波流量計測試方案的討論。這又將是一款打破美國壟斷的核電關鍵儀控裝備。
  • 打破關鍵原料國外壟斷!平煤神馬集團將實現己二腈自主生產
    河南商報記者 孫超 通訊員 張宏怡12月30日,河南商報記者從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神馬股份獲悉,註冊資本為3億元的河南神馬艾迪安化工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建設年產20萬噸(一期5萬噸)己二腈項目,這標誌著該集團尼龍產業鏈補上了己二腈自主生產這一關鍵環節,項目投產後,將打破我國尼龍66
  • 我國光學薄膜精密微複製技術取重要突破 破國外壟斷
    經過3年科技攻關,我國光學薄膜精密微複製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成功打破國外技術壟斷。這是記者10日從湖北省國防科工辦和湖北航天化學技術研究所獲得的消息。據介紹,光學薄膜精密微複製技術是在光學薄膜基材表面精密塗布特定配方樹脂,然後在擁有特定設計納微尺度幾何結構的雕刻輥上成型的技術。其廣泛應用於液晶平板顯示器背光模組增亮膜和擴散膜、道路交通標識微稜鏡反光膜、液晶顯示器保護用防反射膜和防窺膜、裸眼3D顯示功能膜以及家電用仿金屬拉絲高光膜等。這些產品附加值高,市場需求大,關鍵技術一直掌握在國外公司手中。
  • 中核集團首創,打破核電技術壟斷,003航母換裝核動力是否有希望?
    據環球網11月27日援引中核集團官方微信公號文章,11月27日00時41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華龍一號全球首堆首次併網成功標誌著中國成果打破國外核電技術壟斷,正式進行核電技術先進國家行列,從核電大國轉變為核電強國。核電重器試驗成功,正逢003航母在建,003航母能否藉此機會從常規動力轉變為核動力?
  • 歐美尋找新型製冷劑
    近日,新的有關汽車空調系統製冷劑排放問題的歐洲指令2006/40規定,自2011年起禁止新型汽車使用GWP值超過150(如HFC-134a)的含氟氣體(F-gases);加利福尼亞通過立法針對HFC134a的淘汰問題向企業施加壓力。
  • 打破尼龍66產業關鍵原料國外壟斷!平煤神馬集團將實現己二腈自主生產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張建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張宏怡 通訊員張砥石12月30日,記者從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神馬股份獲悉,註冊資本為3億元的河南神馬艾迪安化工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建設年產20萬噸(一期5萬噸)己二腈項目,這標誌著該集團尼龍產業鏈補上了己二腈自主生產這一關鍵環節,項目投產後,將打破我國尼龍
  • 八億時空:打破壟斷 急需資金與德日企業競爭
    打破德日壟斷 獲京東方、LG認可資料顯示,全球主流的液晶顯示屏用到的液晶材料主要有以下集中液晶材料:TN—LCD、HTN—LCD、STN—LCD及TFT—LCD。目前默克、智索(Chisso)和DIC三家壟斷TFT液晶市場,市場份額分別為50%、40%和6%。2015年,八億時空打破了這一壟斷局面,其高性能薄膜電晶體混合液晶系列產品中的IPS-TFT率先對我國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規模化供貨。近年來,TFT混合液晶已成為八億時空的主力從,助力公司業績大幅增長。2018年TFT混合液晶的銷售收入已佔公司全部銷售收入的79.85%。
  • 飼料機械打破國外市場壟斷 實現生產全流程智能化控制
    該項目組在國家「863」計劃和科技支撐計劃等10餘項國家級項目的支持下,歷經14年深入研究,形成了覆蓋全產業鏈的重要食源性人獸共患病原菌集成防控創新技術成果。該項目創製了重要食源性人獸共患病原菌有效幹預技術,研製出在國際上最先批准上市的癸甲溴銨碘複合型消毒藥,廣譜高效、低毒環保、無殘留,有效降低畜禽飼養環境中彎曲菌和沙門菌等90%以上載量。開發有機酸、低溫減菌技術,有效降低肉品生產過程中的帶菌量90%-98%。
  • 打破壟斷!中國對美英日等30國企業課以重稅,最高徵收達131.7%
    據了解,間甲酚屬於化學用品,主要應用於農藥以及醫藥等行業。因為行業技術壁壘較高,之前一直被美、英、日等國家掌握,壟斷了全球80%的生產量。中國與這些國家相比,間甲酚生產以及應用技術相對落後。 但是間甲酚應用範圍廣泛,並且中國有強大的市場需求,所以在掌握核心技術之前,中國一直從國外進口相關產品,十分依賴他國的供應。但是2016年海華科技突破技術,實現間甲酚大規模生產後,我國也能夠實現部分自給自足,不完全依靠進口了。
  • 浩歐博:過敏檢測龍頭 酶聯免疫法產品打破國外壟斷
    酶聯免疫法產品打破國外壟斷,過敏檢測業務支撐業績增長目前,過敏檢測的主要市場為IgE檢測領域。研究顯示,由於人體血液中IgE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僅為IgG免疫球蛋白的四萬分之一,因此導致過敏IgE檢測難度較大,使過敏原檢測技術具有一定壁壘,因而此前國內過敏的大部分市場份額均被歐美進口品牌產品所佔據。
  • 中海油尚捷:用「貪吃蛇」打破西方石油公司壟斷
    來源:中國青年報原標題:尚捷:用「貪吃蛇」打破西方石油公司壟斷11月24日,迎著冬日陽光,參加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的尚捷從人民大會堂走出來,習近平總書記「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的話語還在耳邊迴響。他由衷感到,自己獲得的「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屬於團隊的每一個人。
  • 美國都始料未及,「新型」衛星技術突破壁壘
    但在早年間,還沒有充分的研發技術上,都是十分依賴著國外的先進技術,還有購買國外的尖端科技產品來使用,這就會陷入較為被動的經濟發展狀態。中國突然宣布!美國都始料未及,「新型」衛星技術突破壁壘。這樣的新型衛星技術,也是是關於航天事業上,必須具備的一項的研發技術。沒有這項技術的支持,航天事業也不會發展得如此的迅猛。
  • 國產14nm晶圓倒片機打破國外壟斷?倒片機是臺什麼設備?
    眾所周知,這幾年國內一直就是晶片熱,任何與晶片有關的產品,只要提到突破、打破壟斷等,就會有大量的關注。這不,近日網上爆出一則重大消息,那就是國產首臺高速晶圓倒片機誕生了,這臺由北京京儀自動化裝備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倒片機,能夠以每小時300片以上的倒片速度,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可用於14nm晶片,打破了國際壟斷。所以一時之間,網上歡呼不已。
  • 打破技術壟斷!中國獲得晶片突破,光刻機再也不是關鍵
    再次打破技術壟斷這是因為EUV所製造出來的晶片能夠直接帶來計算能力上面的提升,使得產品的良品率達到更高,但我們都知道晶片的製造工藝遵循著摩爾定律,以每兩年的速度提升一代。其實這項技術就是量子計算。有消息稱,騰訊已經獲得了一項量子晶片,量子處理器以及量子計算機專利,主要涉及到的是量子技術領域,也就是說我們在量子晶片上實現了突破。有相關報告顯示,在量子計算專利申請方面,中國已經有了將近200個專利申請要複雜,導致很多而在計算能力上更是非常的強勢。
  • 國產關鍵應用主機上市 天梭K1打破國外壟斷
    這標誌著我國成為美、日之後第三個掌握該技術的國家,我國信息化建設自主可控戰略完成了關鍵布局,打破了信息網絡核心裝備受制於人的局面。      突破美日技術壟斷   核心裝備不再受制於人   浪潮天梭K1的正式上市,讓我國計算機泰鬥、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非常興奮:「過去我國關鍵應用主機全是進口,現在浪潮天梭K1填補了這個空白,對保障我國的經濟安全、信息網絡安全意義重大。」
  • 本土製造「止血粉」打破國際壟斷
    產品填補國內空白,且打破了目前市場上僅美國一家公司壟斷的局面,完全可替代進口滿足國內臨床需求。據悉,現在該產品已完成註冊檢測和臨床試驗,並提前取得了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項目研發出的另一產品—玉米蛋白人工骨,也已顯示了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機械強度,產品上市後,將填補目前臨床骨修復有機材料的空白,且有效降低成本,惠及眾多骨缺損患者。
  • 第六屆「創業江蘇」科技創業大賽總決賽落幕 打破國外壟斷中高階...
    魏佳星介紹,未來,他們還將在技術上細分領域,通過圖靈測試。  中高階晶片中國造,打破國外企業壟斷  說到存儲,現在手機幾乎人手一個,存儲對於大家來說應該不陌生,而手機裡有個主控晶片,就是所有存儲的大腦,大家手機裡信息的讀取,讀取的速度及穩定性,還有很重要的信息安全,加密等,都是由主控晶片來完成。
  • 將打破國外工業氣體壟斷,「現場制氣及氦氣充裝」項目籤約落戶合肥...
    該項目建成後,將打破國外企業對我國大宗工業氣體供應的壟斷,進一步提升集成電路產業鏈國產供給率。據了解,2020年3月6日,廣州工控屬下企業廣鋼氣體氦氣購買業務順利籤約實現交割,標誌著廣鋼氣體正式完成收購林德集團剝離的每年9000萬標準立方英尺(約425噸)的氦氣資源,成為國內最大的內資氦氣供應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