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氣轉涼,想知道寶寶冷不冷,該不該添衣,摸摸身體這倆部位

2020-12-06 上官育兒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

一到冬天家長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凍著了,一些年齡偏小的寶寶對溫度的感知能力太差,即使他們說自己不冷,也可能會出現感冒或凍得發抖的情況。

因此,父母除了會根據外面的氣溫給他們增減衣服外,還喜歡通過觸摸孩子身體的某些部位,來判斷他們冷不冷。

但許多父母撫摸的地方不一樣,得出的結果就不一樣,給他們添了衣服,可能讓本就感覺暖和的孩子,又覺得燥熱,反而容易感冒。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無關

案例

小怡的孩子快兩歲了,去年冬天是奶奶帶娃,給孩子穿衣服的任務自然也在奶奶身上,小怡也沒操心他在什麼樣的溫度,穿什麼樣的衣服,什麼時候增減衣物。

今年冬天,小怡的小姑子剛剛生了孩子,需要婆婆照顧一下,於是給孩子穿衣的重任就落到了小怡身上。由於陪孩子過第一個冬天,小怡也很緊張,就怕孩子凍著了。

她時不時摸摸孩子的手,覺得有點涼就給他添衣服,直到手熱起來,最後孩子在室內依然裹得像個球。

幾天後,孩子開始咳嗽不止,小怡嚇得給婆婆打電話,婆婆不得不向女兒請假回來照顧一下孫子。一進門就看見孩子裹得像個球,婆婆忍不住批評小怡你怎麼給他穿這麼多。

小怡委屈地說孩子的手一直是冷的,加這麼多衣服才能熱起來。

「你這是胡鬧。」婆婆說著就把自己溫熱的手,放在孩子的頸後,果然發現頸後又熱又潮溼。

婆婆告訴小怡,小孩子的手一般都是涼的,摸手看溫度是不正確的,應該摸摸後頸,如果涼了就真的代表他穿少了。

最後婆婆給孩子換了乾燥、合適的衣服就和小怡送他去醫院了。

摸這兩個部位,判斷孩子冷不冷,該不該加衣服

1、觸摸寶寶的頸部、背部

寶寶的頸部和背部是離心臟較近的地方,此處供血充足,一般是溫熱的。

如果這裡比較涼,就代表孩子的衣物不保暖,他的熱度都散出去了;如果這裡溫度過燙,還有潮溼感,就代表寶寶此時的衣物過多。

因此,寶媽想判斷孩子冷暖時,首先應觸摸它的頸部或背部。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用涼手去摸,這會讓孩子覺得更加寒冷,可以把自己的手捂熱了去摸,也可以用額頭觸碰。

另外,如果孩子的後背出了汗,除了減少衣服外,也要幫孩子換乾燥的貼身衣物,或用吸汗巾墊住,否則寶寶身體的熱量很容易被帶走,風一吹就會著涼。

2、觸摸寶寶的腳

雖然孩子的心臟比較小,心臟泵收縮一次出的血,很少能到達四肢末梢,導致小孩子的手腳基本是冰涼的,但腳底有很多穴位,也是寒氣最容易入侵的部位之一,要注意保暖。

孩子的腳底溫度可以偏低,但一定不能是冰冷的。如果冰冷還有一點虛汗,就表示他身上也是涼的,此時該及時給寶寶添衣。

除此之外,寶媽還可以看寶寶睡覺的睡姿,判斷他晚上冷不冷。

育兒專家陳博士介紹過:「孩子睡覺時呈蜷縮的樣子,很可能是心理恐慌或身體寒冷。」

家長可以給孩子增添被褥,看他的睡覺姿勢能否改變。

也需要摸摸孩子額頭的溫度,以及觀察寶寶有沒有表現出焦躁不安、多動、身體發抖等狀態,判斷他是否在發燒,如果發燒,就要去醫院檢查了。

家長冬天急著給孩子添衣的最主要原因,就是怕他們感冒,其實除了增添衣物,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預防孩子冬季感冒。

1、堅持戶外運動

一到冬天,有的父母就怕孩子凍著,於是不讓他們出門;還有的父母,為了孩子有一個好身體,逼著孩子出門跑步、鍛鍊。

但這都是不可取的,孩子冬天長期不出門,呼吸道受不到外界的刺激,以後可能耐不了寒,稍微接觸冷空氣就感冒,不運動的話,免疫力也會降低,感冒的機率也大。

而冬天一直讓孩子在戶外鍛鍊,也可能會使孩子感冒。因為人在運動的過程中,免疫力是先下降然後上升的。因此,每天讓孩子鍛鍊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了。

鍛鍊時,也要挑選陽光充足、風少的時候,以免孩子出汗後再吹風,出現感冒的情況。

2、注意衛生

孩子生病,很多時候都是細菌從手上傳到嘴裡。因此,一定要讓孩子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大人在給孩子拿食物吃,也要洗乾淨手,以免細菌傳給他們,導致孩子感冒。

3、保持充足的睡眠

研究表明,睡一個充足的覺,可以使人的免疫細胞保持活力

因此,1歲左右的孩子每天要睡足15個小時;2歲的要睡足14個小時;3~4歲的要睡足13個小時;5~7歲的睡足12個小時;8~12歲的睡足10個小時。

4、飲食均衡,補充水分

維生素、礦物質、蛋白質都可以提升孩子的抵抗力、免疫力,因此,父母需要讓孩子保持均衡的飲食,每天都要有水果、蔬菜,肉奶蛋魚也要攝入足夠,才能讓他們有個好身體。

冬季水分的補充也是很重要的,它可以保持孩子呼吸道的溼潤。

5、避免去人聚集的地方

人們在冬天非常容易感冒,因此,家長更應該避免帶小孩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比如,商場、電影院等,儘量避開已經感冒的人。

相關焦點

  • 究竟「秋凍」還是添衣服?摸寶寶這個部位就知道!
    現在天氣漸漸轉涼,有不少家庭該上演「你媽覺得你冷,外出要多穿一些」「外婆覺得你冷,再套一件衣服」的爭論。換季時,有很多寶寶經常生病,家長就會認為他是凍著了,趕緊給他多套一件衣服,然後衣服穿太多了,脫掉時反而更容易感冒。究竟該「秋凍」還是添衣服?寶媽摸摸寶寶這個部位就知道!
  • 這幾個表現說明BB冷 該添衣了
    這幾個表現說明BB冷 該添衣了2016-11-14 11:48:28出處:其他作者:朵媽親子時光  寒流來了,前幾天南方的寶寶們出門也是裡三層外三層了。今天早上,看到個小女孩穿成肉粽子,進了地鐵後一直喊熱,抱怨媽媽給她穿太多了。
  • 怎麼判斷寶寶冷不冷?可以摸一下這個部位,涼的話就要給寶寶多穿
    很多家長此時犯愁了,天氣變冷,到底應該怎樣給娃添衣呢?穿多了怕寶寶熱,穿少了怕寶寶著涼。其實家長要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是否給寶寶添衣服,首先要做的就是學會判斷寶寶冷不冷。判斷寶寶冷不冷,家長容易走進這個誤區很多家長不知道寶寶是不是冷了,在判斷寶寶冷不冷的時候,會去摸寶寶的小手和小腳,發現寶寶的手和腳比較涼,就認為寶寶很冷,所以就開始給寶寶增添衣物,其實這種判斷方法是錯誤的。寶寶手涼腳涼,不一定就是冷了,很有可能是因為血液循環不好,或者是袖口和褲腿太緊,造成血液循環不流暢,這是很正常的現象,家長別太緊張。
  • 2020天氣轉涼微信群候語及關心話 天氣轉涼最溫暖的祝福語
    1.天冷了,就想著多穿衣服,颳大風了就想著帶上口罩,下雪了就想著帶把傘,拿起手機就想著給你發信息,入冬了要注意保暖,健康才是最重要的。2.寒冷天氣轉眼到,問聲好友你可好:天冷記得多添衣,隨身備點常用藥;覺要睡足飯吃飽,不要忙碌熬通宵。願君多些鍛鍊身體好,愛情事業步步高。
  • 如何判斷孩子冷不冷?這2個部位發涼就可證明,寶媽別不當回事
    相信不少寶媽一至認為是孩子生病的時候,沒錯,當孩子生病,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家長們基本上都是忙得一團糟,既心疼有悔恨,總是埋怨自己沒有照顧好孩子。然而冬天是孩子生病的高發期,尤其是感冒,只要稍不注意,就會給孩子「惹禍上身」,因此很多寶媽在冬天來臨之際,都會給孩子穿上厚厚的棉衣,生怕孩子穿得少,著涼感冒。
  • 寶寶身體這4個部位很怕冷,媽媽要知道!
    小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鬧,但是這衣服穿多穿少、感到冷了熱了,ta可是完全說不出來呀!那怎麼辦?就只能憑感覺了唄!也就是那句「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其實,洋蔥穿衣法和基本溫度疊加穿衣法,媽媽們都熟記於心,但卻經常忽略一些小細節,比如小寶寶身上有4個部位是非常怕冷的,一定要注意保暖!
  • 冬天寶寶的這2個部位發涼,說明孩子身上已經很冷了,家長別大意
    這樣的打扮雖然好笑,但是仍舊有不少長輩樂此不彼,因為是大冬天的,又不知道孩子冷不冷,只能拼命給孩子加衣服聊表關愛了。但是兜媽需要提醒各位家長,冬天穿衣服,真的不是越多越好,在這裡分享一位寶媽的經歷,大家看完就知道為什麼了。寶媽李雪,從父母身份來說,還是一位新人,沒有什麼經驗,眼見溫度越來越低,天氣越來越冷,寶媽便聽婆婆的話,給孩子多穿一點。
  • 天氣涼了擔心寶寶晚上睡覺冷?出現這三個信號,媽媽該加被子了
    秋意漸漸深了,媽媽們開始擔心寶寶晚上冷,現在的北方氣溫溫差比較大,外面比室內冷多了,尤其是晚上,寶寶還會踢被子,就更容易著涼了。可是寶寶們的體質都是不一樣的,如何判斷寶寶冷不冷呢?這三個信號都能輔助媽媽判斷。
  • 冬天寶寶的兩個部位發涼,寶媽別忽視了,說明寶寶身體已經很冷了
    冬天天氣寒冷,寶寶很容易受涼感冒。媽媽不僅會給寶寶穿上厚實的衣物,還經常會摸一摸寶寶身上涼不涼,就怕寶寶被凍到。但有時候寶寶身上某個部位涼,並不是冷的表現。 案例最近剛下了一場雪,氣溫下降,忽然就冷了起來。
  • 天氣漸涼,寶寶身上這三個部位不能受涼,媽媽守護好寶寶不感冒
    作者:寶寶知道 梓love入秋多日,天氣漸涼,寶寶身上這三個部位是不能受涼的,媽媽要多花心思守護好,寶寶遠離感冒!一:寶寶的小肚子不能著涼咱們從小到大接觸的教育就是:晚上睡覺的時候一定要蓋住小被子,否則就會著涼拉肚子。其實這一點真的是很有必要的。
  • 寶寶身體的這4個變化說明他冷了,媽媽要及時給孩子添衣服
    作者:寶寶知道 親子陪伴冬季來到,室內外溫差大,小寶寶容易感冒。外出時,裹成小粽子的孩子真不少。有的老人說:寶寶小、體質弱,就是要多穿。而年輕一代的父母則認為,寶寶火力壯,尤其是男寶,更要比成人少穿一件。在寶寶的穿衣問題上,也是新老育兒理念容易衝突的問題。
  • 天冷別亂添衣,如何判斷寶寶冷不冷?「摸」對4個部位,更準確
    最近的天氣是越來越冷,我國很多地區並沒有地熱和暖氣,甚至開空調也感覺不到溫暖,尤其是部分南方地區。不過,對於家長來說,自己冷點倒沒什麼,關鍵是不能凍壞小寶寶。可寶寶太小,他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很冷,如果不會說話,只能用哭發洩,家長不能及時發現,很可能影響寶寶健康。
  • 天氣轉涼簡短關心人的句子
    1.天氣轉涼,送你一條神奇的簡訊,它具有「防寒保暖」之功效,凡是收到之人,寒風吹不到,感冒夠不著,如果轉發效果更加,快快行動吧。2.天一冷,祝福到,說來說去還是朋友好,牽掛時時圍你繞,如今天涼氣溫降,問候馬上就送到,雖然無法送外套,溫暖的話語少不了,願你身體健康心情好!
  • 寶寶睡著後,身上這三個部位很涼,說明他們凍著了,父母趕緊添衣
    但其實,在小寶睡覺時常摸身上的這三個部位,就能知道他冷不冷。2、屁股此外,還有很多家長會通過摸小寶的屁股來判斷他冷不冷。因為人體主要是通過屁股這麼部位來向外界散發熱量的,所以通常情況下,小寶的屁股問題是要比身體其它部位低一些的,這就造成家長誤以為小寶是因為冷,屁股才不暖和,所以就給小寶亂加衣。
  • 氣溫轉涼寶寶睡覺冷嗎?這些信號提醒媽媽該加被了,不然小病不斷
    文/貝貝豆(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入秋天氣轉涼,家長們開啟了「捂娃」模式,晚上睡覺時給寶寶裡三層外三層地裹住,這樣孩子是暖和了,但是暖和過了頭就要生病。入秋轉涼,寶媽怕寶寶睡覺冷蓋三層被子,果然「不負眾望」感冒了楠楠是一名新手媽媽,寶寶剛剛7個月。進入到秋季,天氣轉涼,家裡也是涼颼颼的,楠楠覺得孩子冷,把懷孕時為孩子準備的被子都拿了出來,一層層地把孩子裹住。兩條初秋的小薄被外加寒冬三月才用得上的大棉被,足足給孩子蓋了3床被子。看著睡夢中的寶寶,楠楠這才覺得放心:「蓋這麼多肯定不會感冒了。」
  • 天氣轉涼的微信問候語合集 暖心的問候送給大家
    現在的天氣已經是有些寒冷了,在這個略帶寒意的時節中大家都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可以給自己的朋友送去一句天氣轉涼的問候,既可以提醒他,也是為了聯絡感情。   1、天氣轉涼,多加衣服多暖炕。季節降溫,多吃蔬菜少吃葷。預防感冒,睡覺加被很重要。注意保健,食粥吃蒜很關鍵。
  • 天氣漸涼,給寶寶添衣服寶媽要「三捂兩不捂」,寶寶才不會生病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已經入秋了,天氣慢慢的涼了下來,在換季的時候孩子是最容易生病的,所以天氣稍微一變涼,寶媽們就會趕快給孩子天衣服,生怕孩子凍到,但是讓孩子穿太多,也不一定吧對,孩子身上有的地方是需要捂好,但有的地方是不能捂太嚴實的,捂得太嚴實寶寶只會更加的不舒服
  • 溫度驟降,不想寶寶感冒咳嗽,這4種穿衣守則必須遵守
    一、給寶寶穿衣的四大原則1、不要你覺得冷,要寶寶"覺得"冷對於尚不能表達的寶寶,我們應該如何知道,他"覺得"冷呢?孩子的身體就是最好的"語言",家長可以通過不同部位的觸摸確定寶寶的穿衣是否合適。寶寶後頸、後背等都是不錯的選擇。如寶寶的後頸溫熱,則說明穿衣合適;如已經出汗或黏糊糊的,說明穿多了。而當我們的寶寶後背發涼,且四肢涼涼的,家長就需要儘快給孩子需要添衣了。此外,單純以寶寶的手腳溫度去判斷,這是不正確的方式。
  • 判斷寶寶冷不冷,不要再摸手,摸這個部位就對了!
    判斷寶寶冷不冷,該不該添加衣物,許多家長習慣都是摸手。其實,這樣的判斷方法並不完全正確。 為什麼冬天給寶寶穿好多衣服怎麼手還是冰的,是穿不夠還是什麼?這是因為嬰幼兒的手腳末端的血液循環系統發育不完善,所以有時候衣服雖然穿了很多,身體都冒汗了,但是手腳卻是冰涼的!
  • 天氣轉涼,想讓寶寶少生病,穿衣時堅持「三不要」原則很重要
    天氣轉涼後,小侄子更是各種不適,最近十幾天已經住院兩次了,幼兒園那邊嫂子更是連著給老師請了半個月假,這中間一家老少也都跟著各種操心。前幾天陪嫂子去聽了市裡中醫院舉辦的一場講座,講座的教授指出,天氣轉涼後,在有關小寶寶的護理方面,家長們有很多細節都是需要注意的。尤其是對一些體質本就弱的寶寶來說,若家長希望寶寶少生病,單說穿衣這一個方面,家長們就要注意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