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在黑暗中看你,用月亮的眼睛。
兩日前,因為某媒體篡改白巖松對李蘭娟院士的採訪,把「如果寵物沒有接觸病人,那麼你的寵物是沒有問題的,寵物接觸到疑似患者,一樣要隔離,主人要對寵物加強管理。」 的視頻,標題起為 《寵物也會感染新型肺炎》。一些人看到了這樣聳人聽聞的標題,不去求證,甚至都不去看視頻裡專家到底怎麼說的,就……趁著凌晨小區裡四下無人的時候,把自家養的貓狗,直接從高樓窗口扔了出去。
天津國和園 一隻法鬥被扔下樓
上海汽車城附近 被摔死的5隻貓
疫情當前,為了避免這些無知的人造成恐慌和社會動蕩,世界衛生組織、人民日報、央視新聞,都明確闢謠,強調「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貓狗等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有人猜測,這些人會後悔吧?
不,他們不會的。也許他們會表現出懊悔的樣子,聲稱都是謠言的錯,而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麼。
當他們輕率地相信寵物也會得這種病,然後不求證、不思考,有個避著人的機會,就把寵物往窗外扔,他們不會覺得這是在犯錯。
如果你身邊有這種人,請你離他們越遠越好。哪怕他們在闢謠後譴責無良媒體譴責得多麼義正詞嚴、哪怕他們事後哭得梨花帶雨多麼楚楚可憐、哪怕他們為了粉飾自己說了很多冠冕堂皇的話,也不可以再信任他們了。他們就是典型的平日很符合主流價值觀,標榜自己善良、有愛心、值得信賴,一片歲月靜好,一出事馬上把身邊人賣光的那種人。
為什麼這麼說?請想一想,人養寵物,是為了什麼?
我也有很多朋友養貓養狗,我們不一定是因為空虛寂寞,而是照顧毛孩子,會給自己帶來很多很多的快樂和滿足。
它們的依賴和親暱,能給人們成就感與滿足感,照顧它們,陪它們玩耍,會讓人感到單純的快樂;它們不會撒謊,相處起來簡單得很;它們會一直陪伴你,等候你,把人類當成最重要的夥伴。
是人類需要它的陪伴,才願意成為它的依靠。好漢護三村,好狗護三鄰,做為人類,理應有保護弱者、幫助弱者的自覺吧。
扔貓摔狗這一行為,表面上是聽信謠言,處理染病風險,背後卻是這個人對生命缺乏敬畏,毫不在意地漠視和虐待弱者,所以他們才能下手傷害比自己弱勢的生命。
一個人如何決定某件事做不做,怎麼做,反應的是他的為人處世,也就是他的價值觀和基本原則。當網絡上有傳言說「貓狗可能染病"時,我們明明有很多種應對的方法。
一般人會先去求證:真的嗎?為什麼?怎麼辦?如果我家寵物會生病,我該怎麼做才能保護它?如果它已經在風險中,我該怎麼救助它的同時,隔離它以避免更大規模的傳播?如果它得病了,我要送到哪裡去治,有沒有救?
大多數人,面對一個陪伴自己生活多年、和自己有情感連結的小生命,腦海裡會自然而然地浮現這些想法。哪怕最後,人仍然要面對「影響健康我不得不…」,但第一反應絕不是越過以上種種考量,直接決定「那就摔死吧。」
秉持這種不顧弱者,恃強凌弱的價值觀,對他個人而言,短期可能獲益;但對他身邊的人而言,就會非常痛苦。
往大基業說,劉邦在逃亡途中三次把自己的兒女推下馬車,成事後良弓藏、走狗烹,誅謀臣、夷三族,倒黴的是陪他的功臣,損人利己並不影響他開國;往小衝突說,南京那對把發燒的一兒一女扔在機場自己上飛機,隨便你怎麼罵,他們達到了「不影響行程」的目的;這樣的人,為了短期自保,常常給身邊的人帶來災難。非常時期,如果真的有什麼萬一,那些極度自私的人,只顧自保的人,生存機率是比扶危濟困的人高。
而你相信善意,你是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願意照顧身邊人,乃至為社會出力的普通人,所以你以為人們都很好很善良;你以為你可以無條件相信他,把後背交給他;你本以為和他構建的關係是穩固的,可以共同分享利益的,結果發現他只是試圖站在高處掌控一切;你為他設身處地,而他行事只顧最大化他自己的利益;你以為他在維護你,到頭來卻發現他在利用你,一遇波折便只求自保,絲毫不在乎傷害你;你以為他會為此愧疚,他卻咄咄逼人:「那我還能怎麼辦?」 ;你以為有雙贏的可能,他卻除了傷害別人外,不做其他考慮。
這樣的人,令親者痛,仇者快,長期來看,也未必獲益。劉邦威加海內,卻一生焦慮於「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八個兒子六個因正妻的籌謀而死;大鬧機場且拋下兒女的夫妻,其行為獲得了數億的曝光,他們的工作社交必受影響;只顧自己,侵害他人的人,最後誰能留在他身邊?不可能是善茬的,只能是和他一樣擅長製造痛苦恐懼的人。
做人負起責任,做事思慮後果,成本並不高。但仍有一些人做不到這一點,他們並不在意整體利益的最優解,而是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能有一點點損害。跟這樣的人在一起呆久了,要麼被他們佔了便宜,推進了火坑,要麼受其影響,自己的格局和心胸也變得狹隘。
該丟掉的不是貓狗,而是自私殘忍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