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茶仙境,品味都江風情。4月13、14日,由60餘名新聞媒體記者及旅行社成員組成的都江採風團走進2019「品古茶風韻·醉古鎮風情」都江首屆古茶節活動現場。
伴著雲霧瀰漫的天氣,採風團一齊穿越古韻飄香的古茶園,走進風情濃鬱的民族村寨,欣賞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品味垂涎欲滴的風味美食,對都江的原生態、民族風、茶文化等留下了深刻印象。
走進涼風坳,雨霧紛飛中品味原生態
1
4月13日上午,採風團乘著涼爽的晨意來到涼風坳茶場,參加2019年都江首屆古茶節開幕式,涼風坳上雲霧繚繞、細雨紛飛,宛如天界仙山,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小夥、特邀而來的領導嘉賓、慕名而來的遊客群眾等讓略顯涼爽的涼風坳也變得格外熱鬧。
開幕式上,在都江鎮、三都縣及黔南州相關領導激情飽滿的致辭後,精彩的文藝演出登場亮相,民歌《都江茶歌》、《妹在茶山等哥來》《最美三都》讓觀眾的耳朵為悅耳動聽的歌聲縈繞;
民族舞蹈《震天鼓》《鬥角舞》《姊妹梳妝》《古瓢舞》《跺月亮》依次上演,神秘而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舞蹈讓現場掌聲雷動,採風團及現場嘉賓紛紛拿出手機定格住精彩畫面。
開幕式結束後,涼風坳上擺起了長桌宴,所有參會嘉賓紛紛入座長桌宴,在仙霧雲繞中品嘗都江香豬肉、農家香腸、醃魚、糯米飯、紫薯、玉米等原生態特色美食。
走進古茶園,雲霧仙境中探尋古茶香
2
4月13日中午,採風團在都江當地人的帶領下來到了古茶園,茶園生長在山林谷地之間,站在鄉間馬路上,遙望古茶園,在雲霧繚繞中,古茶樹若隱若現,雖被雲霧遮擋住視線,不能觀其全貌,但仍然能感受到古茶園面積之大,令人震撼。
順著谷中小道,採風團走進古茶園谷底,谷底白霧朦朧,十米開外不見影,宛若人間仙境;谷間空氣格外清新,透出淡淡茶香;鬱鬱蔥蔥、枝繁葉茂、高大聳立的古茶樹,讓採風團如同置身原始森林。
在一片姿態橫陳的古茶樹中,只見茶樹王格外高大奪目、與眾不同,聽聞對著茶樹王許願很靈,不少採風團成員忙站在面前作揖求願。
據了解,目前涼風坳茶場內現有毛尖茶種植面積1000畝,古茶樹群基地面積約500畝,古茶樹數量約2萬株。近年來通過都江鎮集中力量打造古茶品牌,努力加快推進全鎮茶產業高質量發展、品牌化發展,全力促進鄉村旅遊,古茶產業致富增收的成效日益凸顯。
走進民族村寨,多彩節目中體驗民族風
3
4月13日下午,採風團一行走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怎雷村,走進村中,但見眼前一片綠水青山,風景如畫。如同鏡面般的梯田層層而下,深深的山谷裡是水族的故鄉,再往前走,清一色的青瓦木樓映入眼帘,層次分明。眾人不由得拿出相機紛紛記錄下這個潔淨神秘的村寨美景。
視頻:怎雷村
傍晚時分,風中飄來陣陣誘人的香味,一席富有民族特色的餐宴擺在眾人面前,各式豐盛的特色美食令人垂涎欲滴,一心只想大快朵頤。飯後天色逐漸暗淡下來,水族的夜晚更加精彩。篝火晚會是必不可少的項目之一,在篝火的映照之下,在良辰美景中,舞蹈與音樂接連上演,點燃了大家的激情,男男女女,載歌載舞,歡聲笑語,其樂無窮。
4月14日早晨,採風團,到達苗族跺月亮之鄉——都江鎮蓋賴村,在村門口,蓋賴村男女老少身著盛裝,男人吹笙,女孩跳舞,早早地在寨門口等候,禮迎遠道而來的貴客。一下車,幾個穿著盛裝的苗族小姑娘,端著牛角酒,排成一排,向進寨的嘉賓敬酒。
走進寨內,原生態的「幹欄式」建築,與山腳下層層疊疊的梯田交相輝映,整個寨子在濛濛細雨中,顯得更加清新。採風團一行參觀了蓋賴村的蠟染、織錦、織布、蘆笙製作等非遺傳統手工藝。蓋賴村的蠟染技藝是都江鎮的名片之一,採用靛藍染色的蠟染花布,青底白花,具有濃鬱的民族風情和鄉土氣息。
在蓋賴村跺月亮廣場,大家圍成一個圈,跟隨蘆笙節奏跳起舞。蓋賴村,是被譽為「東方踢踏舞」的蘆笙舞蹈《跺月亮》的發源地。《跺月亮》講述一個信仰月亮的苗族部落,表達對月亮崇敬之情的故事。「苗族是一個遷徙的民族,人們以蘆笙為暗號,晚上在月光中前行,月亮因此與蘆笙結合。」據《跺月亮》編導楊再清老師介紹,《跺月亮》舞蹈中的步法、節奏,都遵循著苗族蘆笙舞的傳統。
在跺月亮廣場,採風團成員在品嘗完當地特產的紅薯酒、野雞蛋、蔬菜、香豬肉等原生態綠色食品後,與蓋賴村民依依惜別,踏上了歸程,為此次都江首屆古茶節採風行劃上了完美句號。歷經如此精彩豐富的採風活動,採風團成員表示,有機會還會再來。
據悉,此次都江採風活動旨在以古茶節為契機,以文旅融合為路徑,充分利用都江鎮悠久濃厚的原生態村落文化、民族文化、古茶文化等,以茶興旅,以節助銷,提升都江鎮旅遊價值與旅遊品牌,吸引更多遊客來都江旅遊,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旅遊經濟發展,帶領村民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