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見習記者 周磊 馬如蘭 通訊員 歐陽林
湛湛汨羅江,「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詩句依舊在水流裡吟唱,那個傳頌2300多年的故事還在人們耳邊迴響。
12月11日至14日,國內外近700位詩人、作家、學者、客商等,相聚詩意盎然的汨羅江畔,感受千年文化脈動。
「那淺淺的一灣汨羅江水啊,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
2300多年前,深思巍峨行吟求索的屈原,在汨羅江懷沙自沉,自此,國之詩魂化身河流,滋潤著浪漫主義詩歌世界。1000多年前,詩聖杜甫漂泊湖湘,追尋屈原行跡,將一葉孤舟永遠泊在汨羅江邊。2005年,著名詩人余光中在汨羅江邊抒懷:「那淺淺的一灣汨羅江水啊,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
時光流逝,汨羅與詩人以另一種名義重逢。2017年,汨羅市委、市政府提出「三年之約」設想:在2020年舉辦「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將其辦成獨具汨羅地域文化特色的全國性、永久性文藝盛事。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3年來,汨羅策劃舉辦了「更有清流是汨羅」文學採風、中外詩人汨羅行、詩歌音樂會、屈原學會年會、溯源汨羅江、《楚辭》章句主題畫展、「香草美人獎」頒獎晚會等一系列活動。去年9月,汨羅市委書記喻文率隊出席第三屆成都國際詩歌周,對接高層、出席訪談、參觀展覽、參與採風、聆聽詩誦、邀約世界。
美景與詩意在「藍墨水的源頭」碰撞,綻放出一朵朵絢爛的花朵。去年,首屆「汨羅江文學獎」全球徵文活動啟動,向世界廣發「英雄帖」。截至今年6月30日,收到應徵稿件15萬餘件。其中,龐小偉以作品《魂兮汨羅》獲現代詩離騷獎(一等獎),周凌雲獲白話散文離騷獎。此外,還頒發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貢獻獎、騷風楚韻獎、「更有清流是汨羅」採風獎等。
12月12日,「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首屆「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宏森等共同啟動2020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吉狄馬加、周文彰、歐陽江河、韓少功、孟繁華、方銘、李少君、王躍文等知名作家、詩人為獲獎者頒獎。
詩歌晚會緊扣屈子、詩歌、音樂等元素編排節目,分詩魂·上下求索、詩脈·滋蘭樹蕙、詩意·香草美人、詩情·鳳鳥飛騰4個篇章。美輪美奐的燈光與古色古香的表演交相輝映,一瞬間,仿佛曆史與現實相融,屈子正踏著滔滔江水、穿越千年風霜而來,為新時代而歌。
「讓詩歌從書齋走向大眾,從書架走向田野和村莊」
「屈原是詩人的靈魂,也是每個中國人的靈魂。汨羅這次舉辦文學獎,喚起了廣大群眾的愛國主義熱情,也喚起了他們心中的詩意,讓詩歌從書齋走向大眾,從書架走向田野和村莊。」首屆「汨羅江文學獎」終評委員會主任、中國作協詩歌委員會主任葉延濱說。
香草美人地,詩韻汨羅江。此次詩歌藝術周由中國作協、省委宣傳部指導,中華詩詞學會、省文聯、省作協、嶽陽市政府主辦。活動成為「嶽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2020年嶽陽國際旅遊節重要組成部分,全程貫穿「詩」的元素,推出了「汨羅江之夜」詩歌晚會暨「汨羅江文學獎」頒獎典禮、中外詩人看汨羅、中外詩人高峰論壇、中華詩詞學會高峰論壇、屈子文化園影視基地篝火晚會等主題活動。
詩人們走進長樂古鎮、屈子文化園、瞭家山社區,品嘗香甜醉人的甜酒,聆聽悠揚婉轉的山歌,邂逅熱鬧非凡的舞龍舞獅表演。「屈原不只是詩人,他本身也是一首詩,他創造了詩的語言。」在詩人高峰論壇上,蒙古國詩人贊丹呼說。
正則學校校園裡,被裝點得詩意滿滿。12日,中外詩人漫步該校詩歌長廊,一系列以楚辭文化、湖湘文化為主旨的詩詞名篇讓人目不暇接。「求索樓」「拿雲樓」等校內各樓棟名稱、道路標誌牌等均由學生從經典詩文中擷詞命名。學校還組織各班學生創作詩歌、製作板報,開展非遺文化學習宣傳,精心籌備詩會節目。詩歌周期間,全校有2000篇學生自創詩歌進入展覽。
「汨羅是詩歌很重要的源頭,我想所有中國詩人來到汨羅都有一種憑弔的心情,去感受偉大的詩歌傳統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的一切。」吉狄馬加說,詩教活動已深入年輕人中,變成一種自覺行為,令他非常欣慰。中國古典詩歌數千年來塑造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也帶來了很多精神上的慰藉和享受。傳承好中國傳統文化,詩詞文化是很重要的內容。
悠悠汨羅江,不僅承載著詩情畫意、愛國情懷,還孕育著一批無私奉獻、捨我其誰的兒女。從「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嶽陽文化的傳承連綿不斷、生生不息。時至今日,這種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已成為一種精神信仰,深深烙印在巴陵兒女的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