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萬年前猛獁象化石入駐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

2021-01-10 中國青年網

480萬年前猛獁象化石入駐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王乙 攝

  人民網哈爾濱6月16日電 近日,位於東北林業大學文博樓的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添了一位新成員,它高大的化石骨骼幾乎充塞了整個展出空間,古銅色的彎曲象牙向上揚起,似乎還能聽到一聲聲高亢的象鳴,在急切呼喚著同伴。這具猛獁象化石將已經消逝的遠古世界,帶到了觀眾面前。

  博物館館長張光賢介紹說,猛獁象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其中草原猛獁體重可達12噸。猛獁象和亞洲象是在480萬年前,由相同的祖先分支下來的;而非洲象則是在大約730萬年前,更早從這個族譜中分離出來的。成年猛獁象身高體壯,有強壯的大腿和粗壯的腳趾,頭部碩大,在其嘴部長出一對彎曲的門牙。一頭成年的猛獁,身長達5-6米,體高約3-4米,比非洲象還大,門齒在1.5-2.5米左右,它身上披著黑色的細密長毛,具有極厚的脂肪層。最後一批猛獁象大約在人類出現後滅絕,曾是石器時代人類重要的狩獵對象,在歐洲的許多洞穴遺址的洞壁上,可以看到早期人類繪製的猛獁象圖案。

  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展出的這具化石標本,長達6米,高度為3.5米左右,發掘於俄羅斯雅庫茨克地區,其85%的化石骨骼為真品,尾椎骨、趾骨等一些細小骨骼化石因年代久遠,無法完整保存,現為復原品。猛獁象化石標本需要定期維護保養,為了這個新成員的「健康」,博物館專程請教了省內專家,保證讓這頭猛獁象維持在最佳狀態,給遊客最完美的參觀體驗。(楊海全、郭楠楓)

相關焦點

  • 480萬年前猛獁象化石入住東林森林博物館
    央廣網哈爾濱6月17日消息(記者遲嵩 通訊員郭楠楓)近日,位於東北林業大學文博樓的中國(哈爾濱)森林博物館添了一位新成員,它高大的化石骨骼幾乎充塞了整個展出空間,古銅色的彎曲象牙向上揚起,似乎還能聽到一聲聲高亢的象鳴,在急切呼喚著同伴。這具猛獁象化石將已經消逝的遠古世界,帶到了觀眾面前。博物館館長張光賢介紹說,猛獁象又名毛象(長毛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
  • 罕見猛獁象化石骨架現身博物館 曾經是地球霸主如今僅存骨架
    北京市中國古動物館中,正在展出的猛獁象和鏟齒象骨架。作為地球上曾經的霸主,猛獁象是一種適應寒冷氣候的動物。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象之一,在陸地上生存過的最大的哺乳動物之一,其中草原猛獁象體重可達12噸。觀眾正在觀看猛獁象和其他象類的骨骼化石。
  • 俄羅斯北極地區發現猛獁象化石,骨骼、皮膚、腳、軟組織保存完好
    這些猛獁象化石在永久凍土層中凍結了數萬年。另據猜測,這附近可能還有其他幾隻猛獁象的遺骸。一支由亞馬爾科學家組成的團隊正飛往該地區,準備進行考察,並取回這次發現的猛獁象化石。俄羅斯北極研究中心主任Dmitry Frolov說:「我們發現了完整的頭、肋骨、各種骨頭,還有腳的碎片、軟組織和皮毛。
  • 俄羅斯北極地區發現猛獁象化石,骨骼、皮膚、腳、軟組織保存完好
    這些猛獁象化石在永久凍土層中凍結了數萬年。另據猜測,這附近可能還有其他幾隻猛獁象的遺骸。>圖:這次發現的猛獁象化石根據科學家們的發現,那頭猛獁象內部器官、眼睛、軀幹和部分毛髮完好無損,是一頭幼象,大約在4萬年前去世,當時只有一個月大。
  • 俄羅斯發現1萬多年前猛獁象骨骼及軟組織 這些猛獁象化石在 凍土層...
    俄羅斯發現1萬多年前猛獁象骨骼及軟組織 這些猛獁象化石在 凍土層中凍結了數萬年時間:2020-07-31 0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俄羅斯發現1萬多年前猛獁象骨骼及軟組織 這些猛獁象化石在 凍土層中凍結了數萬年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2020年7月22日報導
  • ...1萬多年前猛獁象骨骼及軟組織 這些猛獁象化石在永久凍土層中...
    俄羅斯發現1萬多年前猛獁象骨骼及軟組織 這些猛獁象化石在永久凍土層中凍結了數萬年時間:2020-07-31 0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俄羅斯發現1萬多年前猛獁象骨骼及軟組織 這些猛獁象化石在永久凍土層中凍結了數萬年 據俄羅斯《西伯利亞時報》2020年7月22日報導,近日,
  • 揭秘國內發現的最完整且個體最大的真猛獁象化石骨架
    大慶博物館是我國首家以東北第四紀古環境、古動物與古人類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作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特色鮮明、館藏豐富,但知者卻不多。該館建築造型莊重大氣,展廳面積為12000平方米,分為三個基本陳列——「東北第四紀自然環境陳列」「東北第四紀哺乳動物陳列」「大慶地區古代人類文明陳列」,完整展現了大慶地區古自然環境變遷史、古動物生息演化史和古人類發展活動史。
  • 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中國最大的森林公園,被譽為「天然氧吧」
    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阿城東南部的鴿子洞地區、距哈牡高速46公裡處,是我國最大的森林公園。主要樹種有落葉松、樟子松和紅松等,野生動物有候鳥、鳥,野兔、狼、鼬、狐等數十個種類,區內水源豐富、水質良好,常年陽光充足、空氣新鮮,環境一流,適宜各類動植物的生長和繁殖,被評為「中國八大綜合動物園之一」,是「野生動物王國」。
  • 哈爾濱世紀汽車歷史博物館獲評國家二級博物館
    近日,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了第四批國家一、二、三級博物館名單。本次評估中共有153家非國有博物館踴躍參評,哈爾濱世紀汽車歷史博物館入選國家二級博物館,也是本次評選中黑龍江省唯一一家非國有博物館。為推進博物館高質量發展,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博物館定級評估辦法》《博物館定級評估標準》《評分細則計分表》(文物博發〔2020〕2號),中國博物館協會於2020年7月至12月組織開展了第四批全國博物館定級評估工作。該館針對「綜合管理與基礎設施」「藏品管理與科學研究」「陳列展覽與社會服務」三大項內容積極開展了升級完善與評估申報工作。
  • 中國吉林網帶您探營長春博物館,先睹為快!
    這些,在長春博物館都能看到!  中國吉林網帶您探營長春博物館,先睹為快!  5月18日,是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這一天,也是長春又一地標建築「城市之花」——長春博物館開館試運行之時!  長春博物館都將為咱長春觀眾展出些什麼「奇珍異寶」?有哪些好展品值得您體驗鑑賞?這恐怕是很多長春市民都非常想知道的。
  • 博物館有請抗日石碾子
    抗戰期間擴建新津機場使用的兩個石碾子被建川博物館正式收藏,成為該館最重的文物  目擊:石碾子比人還要高  昨(14)日下午,在建川博物館聚落的工地上,兩個黑黢黢的石碾子靜靜地聳立在陽光下,「這是剛從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運來的。」建川博物館副館長何新勇站在石碾子旁邊,個頭比石碾子矮了一截。
  • 現實版森林「桃花源」!黑龍江這條自駕線路美到窒息
    「探秘小興安嶺」自駕遊線路由哈爾濱出發,一路向小興安嶺進軍,串聯由哈爾濱到綏化,伊春自駕廊道的森林、濱水等生態景區,中俄邊境口岸及界江黑龍江秀美風光等景區、景點,抵達小興安嶺密林深處,如同走進了現實版的森林「桃花源」,每一站都有新的驚喜與發現,可以看到小興安嶺層次豐富、多變的不同側面。
  • 哈爾濱一大型公園走紅,森林覆蓋率98%,被稱為「冰城後花園」
    今天小編就帶著哈爾濱的一個自然景觀走來了,大家可以大概的了解一下哦。黑龍江香爐山國家森林公園,可能很多人聽名字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景區在黑龍江,其實不是,是在哈爾濱,具體位置在賓縣平坊鎮,處於松花江的右邊,它的總面積是3955公頃,這是在長白山系張廣才嶺西坡餘脈,主要是以低山丘陵為主,整體的地勢是呈南高北低的走向,這裡的土壤大多是黑土、暗棕壤、白漿土這三種。
  • 青岡「中國猛獁象故鄉」獲國家正式命名
    東北網綏化7月13日訊 為進一步叫響猛獁象化石品牌,青岡縣於今年6月正式向國家古生物化石保護基金會提出申請,經基金會專家委員會專家組實地踏勘及最終評審,7月12日,在黑龍江青岡「中國猛獁象故鄉」評審會上,青岡以平均分96.18分順利通過評審,正式被命名為「中國猛獁象故鄉」稱號,此榮譽為全國唯一。自此,青岡猛獁象化石源頭地位得到國家正式確立。
  • 中國國家博物館建立的意義
    中國國家博物館位於中國北京天安門廣場東側。博物館的任務是教育中國的藝術和歷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領導。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之一,2017年有800多萬遊客,中國國家博物館是僅次於羅浮宮的世界第二大參觀藝術博物館。
  • 1萬年前猛獁象化石現身我國東北(圖)
    黑龍江發現完整猛獁象骨骼化石,距今已有1萬多年(CCTV視頻截圖)黑龍江發現完整猛獁象骨骼化石,距今已有1萬多年(CCTV視頻截圖)資料圖片:西伯利亞發現的萬年猛獁乾屍  新華網哈爾濱3月31日電 (記者 梁冬) 中國東北省份黑龍江的兩位村民在採沙時無意發現一批遠古動物化石,包括猛獁象牙、猛獁象門牙、古犀牛角和其他古代動物骨骼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