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海鮮也能喪命?疾控專家提醒提防海洋創傷弧菌

2021-01-21 騰訊網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通訊員 呂曉萌 濟南報導

夏天令很多人感覺爽快的事情就是喝啤酒吃海鮮。然而近日,濟南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夏天吃海鮮一定要注意將海鮮徹底洗淨煮熟,否則容易感染海洋創傷弧菌。該病菌一旦感染,發病急、病情發展快,發病24至48小時內會出現紅腫疼痛、潰爛、休克等,還可能導致多臟器功能不全,若不及時有效處理和治療,很快就會引起敗血症甚至導致死亡,因此它被稱為「海洋中的無聲殺手」。

「海洋創傷弧菌是一種在海洋環境中自由生長的嗜鹽性弧菌,經常通過人的體表傷口進入體內引發創傷性炎症,最常見的是漁民、牡蠣剝殼者等發生職業性創傷,傷口暴露於港灣水體;其次是水運事故中,傷者的傷口暴露在水體中;近年也多見市民處理海鮮時被扎傷、鉗傷,從而被感染。」濟南市疾控專家介紹,在一些受到創傷弧菌汙染的貝類、蝦蟹等海鮮生物和一些用海鹽醃製的食物中也含有高濃度的創傷弧菌,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吃進肚子裡的創傷弧菌是可以在人體腸道內被殺死進不了血液,不會發展為敗血症,但像肝硬化和其他慢性肝病及免疫缺陷患者,則是感染創傷弧菌或發生敗血症導致高死亡率的危險人群。

專家提醒,一旦感染了創傷弧菌,切記一定要儘快就醫,特別是有嗜酒習慣的人,一旦出現紅腫疼痛、淤斑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治療,目前,醫院臨床對創傷性弧菌的治癒率已在80%以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警惕海鮮中潛伏的「殺手」!
    吃個海鮮、喝個啤酒,仿佛是夏天的最愛。很多人認為蝦蟹類吃的就是一個新鮮,熱衷於醉蝦、醬蟹等生食做法,或者處理時不注意,被鋒利的蟹鉗蝦尾等劃傷後不消毒。然而,這些朋友們要注意了,當心海洋創傷弧菌找上你!我國每年都有因為感染「海洋創傷弧菌」而生病、去世的事故發生。
  • 被蝦刺傷也能致命? 專家稱免疫力差需防範海洋弧菌感染
    被蝦刺傷也能致命? 專家稱免疫力差需防範海洋弧菌感染2012-10-16 08:3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新京報        瀏覽量: 2867 次 我要評論   手上有傷口時不要接觸海鮮等產品,因為其帶有的病菌很可能會通過傷口長期植入人體,一旦進入血液,就會造成各種感染。
  • 較真丨男子被蝦刺了一下三天後去世,日常吃海鮮謹防創傷弧菌感染
    在本案例中,創傷弧菌是引起壞死性筋膜炎的罪魁禍首。在所有壞死性筋膜炎病因當中,鏈球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更為常見,創傷弧菌感染只佔其中一小部分。 二、什麼是創傷弧菌?日常吃海鮮要注意什麼?
  • 手抓牡蠣會感染創傷弧菌
    據悉原來手抓牡蠣感染創傷弧菌,下面就詳細去看看。  手抓牡蠣會感染創傷弧菌  近日,85歲王大爺去菜市場買菜,經過一家賣牡蠣的攤位時,他用左手抓了幾個牡蠣,但看著牡蠣不太好就又放了回去。據王大爺回憶,當天回家大約過了3個小時左右,其左手的無名指就開始莫名刺痛。
  • 男子剝蝦喪命!三種抗生素都壓不住的「超級細菌」,究竟是什麼?
    海洋創傷弧菌,能讓七成感染者喪命! 海洋創傷弧菌,又稱海洋弧菌、創傷弧菌,是一種棲息於海洋中的革蘭氏陰性嗜鹽性弧菌,它分布於近海和海灣的海水、海底沉積物及內陸鹹水湖中。臨床上常造成嚴重的敗血症及肢體壞死,發病急,病情發展快,死亡率極高。有研究發現,75%的患者在入院48小時內會出現下肢腫痛、潰爛、休克,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 老伯吃了生魚片後雙腳疼痛 最終因多臟器衰竭去世
    炎炎夏日,到海邊戲水遊玩或是吃海鮮成了不少市民的選擇。不過市民一定要做好相應保護措施,警惕「海洋無聲殺手」——海洋創傷弧菌。近日,市區一六旬老伯在外就餐,回家後出現雙腳疼痛,家人隨即送他到醫院治療,被告知感染上海洋創傷弧菌,最終因多臟器衰竭搶救無效去世。
  • 疾控專家:當心危險
    一些網購平臺,土撥鼠銷售非常火熱,有的商家一年能賣上千隻。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易咬人,野生的還有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 外形可愛!但土撥鼠喜群居、警惕性高
  • 安徽男子手被蝦頭扎破,險些喪命,醫生:處理海產品最好戴手套
    安徽男子手被蝦頭扎破,險些喪命,醫生:處理海產品最好戴手套說到吃這一方面,我們中國應該是在世界上面數一數二的國家啊,我們的美食享譽國內外,並且有很多國際友人來到中國之後就不想回去了,不想繼續回去吃那些糟糕透頂的漢堡和意面了,我們中國人去外國的話大都會受鄰居的歡迎
  • 疾控專家:小心,有危險!
    在一些網購平臺上,土撥鼠銷售也非常火熱,有的商家一年能賣上千隻。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容易咬人,野生的還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疾控專家:野生土撥鼠或攜帶鼠疫病毒南京市疾控中心急性傳染病防制科的專家表示,目前在售的土撥鼠主要為人工繁殖,一般不太可能傳播鼠疫病毒,但要提防野生土撥鼠。
  • 疾控專家:當心危險
    一些網購平臺,土撥鼠銷售非常火熱,有的商家一年能賣上千隻。不過,疾控專家提醒,土撥鼠易咬人,野生的還有可能攜帶鼠疫等病毒。外形可愛!但土撥鼠喜群居、警惕性高挖土、鑽洞、嗑瓜子、放哨……眼前這些小動物正是土撥鼠。圓滾滾的形態,讓人一看就忍不住心生喜愛。
  • 警惕登革熱 提防恙蟲病 三水區疾控中心發布7月傳染病風險提示
    三水區疾病控制中心發布7月份傳染病風險提示,市民需小心提防新冠肺炎、登革熱以及恙蟲病。目前,廣東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保持穩定態勢,疫情風險整體不高,境外輸入、國內中高風險地區輸入風險仍然存在。隨著氣溫升高,雨水頻繁,溫溼天氣十分適合伊蚊繁衍。近期,三水區監測數據顯示蚊媒密度逐漸增大,登革熱發病和傳播風險也隨之增加。
  • 蛭弧菌怎麼裂解弧菌
    蛭弧菌怎麼裂解弧菌蛭弧菌是寄生於其他細菌並能導致其裂解的一類細菌。它雖然比一般的細菌小,能經過細菌濾器,有相似噬菌體的作用,但它不是病毒,確確實實是一類能「吃掉」細菌的細菌。寄生型蛭弧菌成長,要求pH6.0~8.5;溫度23~37℃,低於12℃、高於42℃時均不成長;能安穩分化蛋白質,一般不利用碳水化合物,而以肽、胺基酸作碳源和動力;能液化明膠;嚴厲好氧;在人工培養基上則產生黃色色素,細胞色素a、b、c,還能產生各種酶類。蛭弧菌的生活史有兩個階段。
  • 南昌疾控緊急提醒:這種螺不能吃
    南昌疾控緊急提醒:這種螺不能吃!】夏季來臨,夜宵火爆。許多市民都喜歡在這個時節吃點螺類食物。但是注意,不是所有螺都能隨便吃的。南昌疾控提醒:福壽螺作為廣州管圓線蟲的宿主,一隻可藏寄生蟲6000隻,生食或半生食福壽螺,很有可能會感染疾病,比如引起腦膜炎等症狀。
  • 南充兩名疾控專家進駐武漢醫院發熱門診
    南充兩名疾控專家進駐武漢醫院發熱門診不問歸期 只要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楊帆、趙林在武漢一家養老院檢查(受訪者供圖)3月24日, 記者從武漢抗疫一線獲悉,隨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疾控隊馳援武漢的南充市疾控中心專家趙林
  • 未煮熟的福壽螺會引起寄生蟲感染 省疾控專家:建議大家不要吃!
    本報記者羅歡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近日,記者從貴州省疾控中心獲悉,有專家在貴陽市郊阿哈水庫發現福壽螺及大量卵塊。對此,省疾控專家提醒,天氣轉涼,福壽螺繁殖加快,建議大家不要吃福壽螺,非要吃的話一定要高溫處理10分鐘以上,要學會區分福壽螺和其它螺類。
  • 23歲海鮮店主被海魚刺後,手指像根「臘腸」差點截肢
    醫生也因此提醒,售賣海鮮攤(店)主及吃貨們,處理海鮮時最好戴上厚手套!王亮醫生查房了解李先生病情被海魚刺後手指像根「臘腸」,經久不愈「有沒有被魚蝦蟹等海鮮刺過?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的,但一般都沒事,這次卻倒大黴了!」提起此次「失手」, 已動過手術的李先生神色黯然。
  • 村民農田裡抓到18斤大龜想上交,專家:最好快殺了吃掉
    現在大家的動物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了~村民農田裡抓到18斤大龜想上交 專家:最好快殺了吃掉前兩天,湖南岳陽,村民張立光給農田抽水時,在溝渠中抓到了一隻重達18斤4兩的龜,性情兇猛。有的村民說吃了它,張立光擔心是保護動物不敢吃,準備上交給動物園。
  • 這些常見海鮮很致命!廣東一男子被刺傷後在ICU搶救了8天……
    為什麼海鮮刺傷的小傷口後會引發休克呢?入院時,吳伯被確診為致死率快、致殘率高的「傷後感染伴感染性休克」,醫院立即開通「綠色通道」,為患者進行急診手術,顯微創傷骨科醫生為吳伯開展了傷口切開膿腫引流術+負壓引流術。術後,吳伯被轉入重症監護室,因為右前臂感染面積大、循環差,組織缺血缺氧嚴重,右前臂組織繼續發生壞死,進行了第二次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