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為302醫院醫務人員在藏北高原為牧民普查包蟲病期間,到部分貧困包蟲病患者家中走訪。 |
美哉,玉樹巴塘!
碧草無垠滿眼綠,遠山含黛雲錦簇——巴塘草原之美,讓每一位初上高原之人讚嘆不已。
就在這田園牧歌、如詩如畫的美景下,隱藏著一種嚴重危害藏區草原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傳染病——包蟲病。
作為一種人畜共患性寄生蟲病,它在西藏、青海等部分牧區發病率較高,有「蟲癌」之稱,更是導致當地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為讓藏區包蟲病患者早日解除病痛,2015年11月,中華慈善總會發起「藏區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倡議,解放軍第302醫院等單位積極響應,組織多批次專家醫療隊赴西藏、青海等地開展包蟲病篩查和防治工作,並將疑難重症患者接到北京免費治療,使大批貧困藏民得到幫助,在萬裡高原之上譜寫出一曲「軍民團結一家親、人民生命高於天」的時代讚歌。
軍民情深——
「物質扶貧只能扶一時,健康扶貧才能扶一世」
2015年國慶剛過,解放軍302醫院接到中華慈善總會的電話:藏區包蟲病嚴重,急需醫療力量予以救助。
在隨後查閱資料中,一段文字更讓他們揪心:有「蟲癌」之稱的包蟲病,病死率高達94%。在西藏、青海等部分牧區,發病率高達10%以上,受威脅人口5000多萬。
然而,一個包蟲病手術要花費好幾萬元(由於當地技術問題,無法根除和痊癒)。這對於不富裕的藏區農牧民患者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物質扶貧只能扶一時,健康扶貧才能扶一世。」302醫院黨委一班人形成共識:「扶貧先扶人,救貧先救病。」
2015年11月,302醫院率先響應中華慈善總會發起的「藏區貧困家庭包蟲病患者救助行動」倡議,部署安排專家醫療隊分赴西藏、青海等地開展包蟲病疑似病人篩查和救治。
11月的西藏,已經非常寒冷。302醫院愛心醫療隊驅車正前往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日喀則市昂山縣普查篩查。越野車行駛在崎嶇的山路上,當車行至一處盤山路時,突然起了大霧,能見度不足3米,車子誤入了雪坑,車輪只能原地打轉,走不動了。
「走,鏟雪推車!」帶隊的醫療隊隊長、肝膽外科二中心主任劉振文第一個跳下車,掄起鐵鍬鏟雪。
大家紛紛下車,前鏟後推,車子以每小時1公裡的速度挪動。海拔越來越高,積雪越來越厚,隨隊的司機不敢前進。
「我們往前一步,也許有死的危險,但帶給患者卻是生的希望。不要怕!繼續走!」醫療隊員心中信念堅定。
不管路有多險,有患者的地方都要去;不管人有多累,絕不遺漏一個患者。今年7月,302醫院又抽調肝膽外科、肝衰竭、放射科、超聲科專家組成醫療隊赴那曲篩查包蟲病,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的尼瑪縣連續奮戰9天,包村入戶、一個不漏為全縣百姓普查。
兩年來,302醫院先後派出6批專家醫療隊,赴西藏自治區的日喀則、山南、林芝、那曲和青海省玉樹州等地,帶領當地及駐地部隊醫院篩查藏族群眾7100餘人。
生命讚歌——
「如果我們退縮了,患者連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都沒了」
27歲的小夥子安靜地躺在手術臺上。
他就是體內查出9個包蟲囊,4個長在肝上、2個長在腹腔、3個長在盆腔的重症患者藏族牧民多吉。
多吉是拉藏鄉久噶村人。2013年夏天,他在家鄉醫院做了首次包蟲病手術,由於手術沒有徹底清理乾淨,兩年間包蟲囊迅速長滿了胸腔和腹腔。
這是一起複雜的包蟲病案例。做吧,需要進行腹腔鏡下盆腔包蟲切除、腹腔包蟲切除、肝包蟲外囊剝離、膽囊切除術等多項綜合手術,難度大、風險高;不做,等待多吉的只有死亡。
「如果我們退縮了,患者連最後的一根救命稻草都沒了。」軍人的天職,讓劉振文主任做出決定。隨即,一場與死神搶奪生命的戰鬥悄然打響。
小切口、游離、剝除、創面止血,柳葉刀在密如「織網」的血管間翩翩起舞。經過15個小時的奮戰,多吉體內9個包蟲全部切除。
「是解放軍第302醫院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半個月後,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面色紅潤的多吉出院了。
藏族少年扎西多傑,是青海玉樹州稱多縣民族中學一名初三學生。
去年,醫療隊在篩查中確認扎西多傑患有包蟲病。在當地衛計委的安排下,他被安排到醫院接受治療。
檢查時,醫務人員大吃一驚:扎西多傑體內竟有一個足球大小的巨型包蟲囊,直徑長達20釐米,如不及時摘除,隨時有生命危險。
肝膽外科二中心針對包蟲囊張力大,與膽囊粘連緊密,嚴重影響手術的實際,採取先用吸引器將囊內液體吸出再手術的辦法進行治療。經過8個小時奮戰,終於將這一足球大的肝包蟲囊成功摘除。
以責任託起大義,用擔當挽救生命。兩年多來,軍地的友誼之花在藏區綻放,302醫院已為從藏區來北京的19個批次124名患者進行了治療,為99名疑難重症患者實施手術,手術成功率100%,無1例復發。
大愛無痕——
「我們的使命就是把健康中國戰略落到實處」
31歲的旦增玉珍是不幸的,又是幸運的。
旦增玉珍是西藏措美縣哲古鎮哲古村人,8年前,她在當地醫院篩查中查出體內有包蟲,由於當時經濟比較困難,一直沒有錢做手術。
今年7月,當她攢夠錢正準備做手術時,11歲的女兒彭瓊在學校組織的篩查中也查出了包蟲病。
就在悲傷欲絕的旦增玉珍走投無路之時,302醫院愛心醫療隊敲開了她家的門,經過詳細詢問病情和複查,劉振文主任決定將母女倆帶到拉薩免費進行手術。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20多名醫生現場觀摩了手術過程。
「我們的使命就是把健康中國戰略落到實處」,302醫院的醫護人員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他們注重在思想上立起藏族同胞「防」的意識,在技術上打牢藏區醫院「治」的基礎,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黨「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的莊嚴承諾。
臧紅是醫療隊裡的一名女醫生,她的主要任務是宣傳包蟲病防治知識。每次出發前,她會針對不同人群,從生活習慣、到飲食衛生等等,準備各類卡片、宣傳單,讓藏族同胞看後就明白。
「我們醫療隊既是戰鬥隊,也是宣傳隊,走一路,宣傳一路,普及一路。」院長姬軍生、政委葉宏志告訴記者,專家醫療隊還與當地醫院、衛生院等單位同行一起工作,邊篩查病人,邊根據病人情況講解包蟲病防治技術。
「救治一名患者,溫暖一個家庭;普查一個縣城,影響一方群眾」,302醫院明確要求醫療隊員不僅要做治病救人的專家,還要做健康宣傳的使者。同時,醫院還充分發揮自身獨特技術人才優勢,聯合中華慈善總會,在西藏自治區第二人民醫院成立了第一家包蟲病治療中心,牽頭舉辦了全軍藏區包蟲病篩查診斷與治療技能培訓、西藏自治區包蟲病外科規範化診療技術培訓,並承擔了全軍藏區包蟲病救治「樣板工程」創建任務,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培養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從2017年至2020年,軍隊衛生系統計劃利用近4年時間,聯合西藏自治區、青海省衛生計生委等相關部門,集中優勢力量,重點突出邊遠艱苦牧區的貧困人群,免費救治西藏自治區800例以上、青海省玉樹及果洛藏族自治州400例以上包蟲病貧困患者。對於手術難度和治療風險較大的患者,還將繼續送302醫院、聯勤保障部隊部分醫院等相關具備條件的軍隊醫院免費接受治療。
時光如梭。今天,200多名包蟲病患者經解放軍第302醫院治癒後,無一不演繹著美麗的新生。
在山南,曾經對生失去希望的卓瑪,如今變成美麗的大姑娘,自信樂觀,開起了小超市;
在那曲,曾經被包蟲病折磨得不成人形的扎巴,笑聲爽朗,幹起活來不輸小夥子;
在玉樹,曾經談「蟲」色變的牧民們,自覺從點滴做起,開始防治,決心以新時代的新面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新徵程……
救治一名患者,溫暖一個家(快評)
初冬的北京,解放軍第302醫院肝膽外科二中心的病房裡暖意融融。這裡有已康復做回訪的旦增玉珍母女,有正在接受治療的7歲藏族小朋友吳堅……醫護人員的悉心呵護,讓藏族同胞把醫院當成自己的家。
這是一種溫暖,潤物無聲,卻惠及人民;這是一種奉獻,默然無語,卻豐碑永存;這是一種力量,看似無形,卻感天動地。這溫暖,就是黨的溫暖;這奉獻,就是愛的奉獻;這力量,就是人民的力量。
「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新中國成立後,我們黨始終把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生命健康作為重大任務,加強血吸蟲病等地方傳染病的疫控。然而,受自然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生產生活方式等多重因素影響,包蟲病在我國西藏、青海等部分牧區仍發病率較高,嚴重威脅著農牧民的生命健康,在今天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頭,更成為當地群眾因病致貧返貧的主要原因之一。能否有效防治包蟲病,已經成為關係藏區廣大農牧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大計。
以解放軍第302醫院為代表的部隊醫院,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用大無畏的勇氣和人民至上的情懷,深入青藏高原腹地、跋涉廣袤雪山草原、克服高寒缺氧危險,將黨的關愛實實在在送到了藏區牧民群眾的家門口,讓疑難重症患者在首都北京享受到了最高水平的及時有效救治。
功績寫在萬裡高原,溫暖留在人民心底。在中央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在西藏、青海地方黨委政府全力推進下,源頭管控、保障覆蓋、診療幫扶,必將打贏藏區包蟲病防治攻堅戰;軍民共建、軍地聯合,必將為藏區千家萬戶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 人民日報 》( 2017年11月16日 09 版)(責編:馮粒、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