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全國。無論是精準檢測技術效能的快速提升,還是多地「火眼」實驗室的陸續建成,華大用成立20年來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為戰疫提供更大力量。
破解疫情困局,實現精準快速檢測1月14日,華大基因宣布完成新冠病毒成品試劑盒的全部研製工作。1月2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應急審批通過4家企業4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產品。華大集團旗下的華大基因和華大智造2家公司的2個產品——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和DNBSEQ-T7測序系統,雙雙正式通過了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程序,成為首批正式獲準上市的抗擊疫情的檢測產品。
據了解,為實現病毒核酸自動化提取,華大智造新冠病毒檢測解決方案提供了MGISP-960及MGISP-100自動化樣本製備系統,自動化程度高,上機後無人工幹預,自動化提取環節僅耗時1小時,可加速大規模人群篩查中的病例檢測。該方案在經過疫情檢測一線「實戰」考驗後,也已在武漢「火眼」實驗室投入使用。
此外,2月14日,華大智造宣布研製全封閉新型冠狀病毒快檢自動儀,1小時內完成病毒樣本核酸提取、檢測和結果判定。截至2月中旬,華大基因在全國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每日通量已達5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提升到8萬人份/日。
攜手社會力量,助實驗室提效升級據悉,在此次抗擊疫情的過程中,由華大集團、萬科集團、松禾創投發起的猛獁基金會收到了7家愛心企業、團體和公益組織捐款,善款全部用於病毒檢測實驗室升級。截至2月7日晚,猛獁基金會總計完成採購和發出9臺全自動核酸提取儀、14臺實時螢光定量PCR儀及3臺生物安全櫃,共支持15家醫院實驗室升級,其中湖北省醫院7家。
同時為了向武漢及周邊城市提供更充足的檢測能力,由華大基因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快速建成與啟動,武漢華大已完成與「火眼」實驗室的產能切換,目前檢測能力已提升至每天1萬人份。截止2月15日,華大基因已經在武漢、北京、上海、深圳等7地布局 「火眼」實驗室並承接樣本檢測工作。另外,重慶昆明、青島、貴陽等地的「火眼」實驗室也正在籌建中。華大基因作為技術支持方,參與共建的無錫「火眼」實驗室也已於2月12日正式啟用。
截至2月17日,華大集團、松禾資本、猛獁基金會等246家科技、創投、公益機構加入抗疫滅毒聯合行動,已為抗擊疫情捐贈了實驗室、儀器、人員、物資、資金等支持,並為廣東、浙江、上海、北京、陝西等22個省市區新冠病毒篩查檢測的政企合作協調聯絡。
吹響集結號,恢復生產馳援抗疫一線1月26日,為了擴大產能和滿足各地醫院檢測需求,華大向休假員工發出緊急徵召令。截至2月14日,共301名華大員工支援武漢,逾千名華大人為抗擊疫情,日夜兼程奮鬥在一線。
截至2月18日18時,華大基因已經完成超過100萬人份的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的生產,極大地緩解了試劑盒供應壓力,並每日持續生產,為臨床確診和患者康復出院提供重要依據,更為決勝武漢及湖北「保衛戰」以及全國復工復產提供科學支撐。
自華大基因宣布向武漢及湖北地區捐贈試劑盒以來,多個愛心機構紛紛加入到試劑盒捐贈隊伍中來,通過向華大基因公益採購試劑盒,向武漢、湖北及全國多地展開試劑盒公益捐贈。截至2月18日,華大基因已向湖北及其他省份捐贈10.25萬人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此外,華大基因還配合第三方愛心機構向各地捐贈試劑盒共計14.69萬人份。華大集合精銳力量,破譯病毒基因組,研製診斷試劑盒,提出應對方案,奔赴前線,為抗疫而戰。
(抗疫企業行動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