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抗疫: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如何實踐平戰結合?

2021-01-10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

緊跟「基因科技造福人類」目標的指引,依託自主可控的核心工具與技術、快速高效的反應能力和高質量人才隊伍的支撐,華大為全國乃至全球打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深圳力量」、「中國技術」,多項疫情防控成果獲得世衛組織、國家主管部門及國內外媒體的高度肯定。

據悉,由華大基因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在北京、武漢、深圳、天津等全國13個主要城市落地,全國「火眼」日檢測通量超16萬人份。在海外,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座「火眼」實驗室已啟動或在洽談中,預計總檢測日通量超過30萬人份,持續確保全球抗擊疫情的檢測需求,在全球範圍助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科技抗疫北京大興「火眼」實驗室日檢測通量10萬人份

為進一步落實「應檢盡檢、願檢盡檢」的疫情防控要求,端午假期間,北京大興氣膜「火眼」實驗室啟動升級建設。在保證核酸檢測能力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將原有的9個氣膜艙擴建大至16艙,並完成一系列升級流程。6月28日,實驗室已完成全部升級改造工程,日檢測通量已達到10萬人份,成為當前全球日檢測通量最大的氣膜「火眼」實驗室。該實驗室建成後,極大的提升了北京地區核酸檢測能力,目前,華大基因北京地區檢測總量已達百萬例。

北京大興氣膜「火眼」實驗室

華大集團北區首席代表劉心表示:「北京大興氣膜『火眼』實驗室的搭建僅用了3天時間,在升級改造之後,目前日檢測通量達到10萬例。該實驗室通過氣膜這種方式來搭建,能夠實現快速響應。但其整體的實驗室功能又和傳統的實驗室是一致的,是一個可移動、自動化、大通量的核酸檢測實驗室。」

中國智造賦能「火眼」彰顯戰「疫」硬實力

「火眼」實驗室能夠保持超高通量的檢測能力運行,先進的工具和設備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比如在最影響整體檢測效率的核酸提取環節,「火眼」實驗室裝備了華大智造高通量自動化病毒核酸提取設備MGISP-960,通量達到192樣本/80分鐘,適用於企業、臨檢、醫院等領域的中高通量用戶,一人可同時操作三臺,相比人工提取有50倍的通量提升。在全國抗疫過程中,華大智造MGISP-960已支持包括湖北、山西、北京、天津、南京、深圳在內的全國30餘個城市及地區,成為各地疫情防控的重要科技力量。

華大智造設備也伴隨「火眼」實驗室走向全球,包括支援瑞典、阿聯、加拿大、塞爾維亞、澳大利亞等國家,為全球戰「疫」提供堅實工具保障。

實驗人員正在「火眼」實驗室裡操作MGISP-960

華大智造執行副總裁劉健提到,北京大興氣膜「火眼」實驗室裡,除了有35臺MGISP-960之外,還有由華大智造最新自主研發的自動化樣本分裝轉板儀MGISTP-7000也驚喜亮相,該設備具備自動化開蓋和關蓋,條碼信息錄入、從樣本管分裝轉入96孔板等功能,該系統將大量零碎的人工操作流程進行自動化整合,並可以直接與華大智造自動化核酸提取系統無縫銜接,將大大提升樣本處理通量,且整機配備了負壓過濾系統,有效避免氣溶膠汙染。這也是該設備的首次公開亮相。

海外總檢測日通量超30萬例「火眼」造福世界人民

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華大基因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成為抗疫行動的「中國名片」,從中國走向全球,已在阿聯、汶萊、塞爾維亞、沙特、澳大利亞、菲律賓、加拿大、加彭、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落地,將成為國際社會攜手應對新冠疫情的「前哨」。目前,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火眼」實驗室已啟動或在洽談中,預計總檢測日通量超過30萬例。

華大集團副總裁李寧介紹道,「在海外,我們提供「火眼」實驗室的整體解決方案,帶去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並為當地的實驗室人員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等。我們希望中國的疫情防控經驗能夠幫助各個國家迅速建立這方面的能力,畢竟傳染病本身是沒有國界的,我們本來就是真正意義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幫助別人就是幫助我們自己。」

平戰結合「火眼」支撐公共衛生新基建

規模化、標準化的檢測是戰勝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關鍵。WHO秘書長譚德塞呼籲,「不能蒙住雙眼撲滅大火」——在烈性傳染病的防控策略中,對病原早期發現、鑑別,對疑似病例早期快速檢測甄別並採取適當的隔離措施,是疫情防控的最根本策略,進一步結合對個體的臨床救治以完成對疫情整體防控。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我國以快速檢測、區域隔離、集中收治的方式有效處置正是科學指導的結果,並得到了實踐驗證。

「火眼」實驗室是在中國抗疫中誕生的、用於病原檢測的完整技術方案、成套設備、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正在對外輸出,填補世界病毒檢測短板,為全球抗疫做出立竿見影的貢獻。在疫情發生發展的各個階段,「火眼」實驗室有相應的四大技術體系服務於科研和臨床診療:1)用於病原測序的高通量測序技術;2)用於大規模病原鑑定和臨床診斷的實時螢光定量PCR技術;3)免疫蛋白分析技術;4)單細胞組學技術。

應疫情防控需要,「火眼」在國內的主要任務是承擔新型冠狀病毒的PCR檢測,但「火眼」的本質是一套完整的技術方案、成套設備、服務平臺和標準體系,可動態化地用於多個傳感染疾病的防控,及疫情發生發展的各個階段,承擔起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作用。

華大基因國內「火眼」實驗室總指揮朱師達表示,對於突發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火眼」能在短時間內搭建完成,迅速提升當地高通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而在疫情平穩後,「火眼」實驗室還將會在生育健康、傳染感染疾病、腫瘤等方面的大規模人群檢測上繼續發揮優勢,成為各地醫療衛生體系改造升級中的「標配」,也是改善民生健康,促進生命科學的研究以及發展生命健康產業重要的「公共衛生新基建」。

這樣夯實的技術體系,讓「火眼」不僅能出色地完成新冠疫情的防控需要,在疫情防控結束後,也能迅速為更多公共衛生防控服務。在當前「火眼」落地部分國家或地區中,「火眼」實驗室不僅作為疫情防控的一個重要手段,更被視為當地數位化醫療轉型,以及全面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便是「火眼」,以及「火眼」背後的中國科技所創造出的巨大生命力。

相關焦點

  • 華大基因 「火眼」實驗室抗疫項目獲第十五屆人民企業社會責任獎...
    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抗疫項目獲「年度案例獎」。武漢「火眼」實驗室(受訪者供圖)科技抗疫,義無反顧今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人心。破解疫情困局,精準檢測與診斷和臨床搶救具有同等重要性。華大基因憑藉其久經考驗的科技隊伍和自主產權技術平臺,率先確定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研製出檢測試劑盒,成為國家衛健委指定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 華大戰「疫」槍再擦亮,基因科技助力決勝武漢保衛戰
    無論是精準檢測技術效能的快速提升,還是多地「火眼」實驗室的陸續建成,華大用成立20年來積累的技術和經驗,為戰疫提供更大力量。破解疫情困局,實現精準快速檢測1月14日,華大基因宣布完成新冠病毒成品試劑盒的全部研製工作。
  • 華大基因上半年扣非淨利增長超800% 持續研發助力釋放增長潛力
    加強研發創新力度,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有無持續發展力。華大基因作為中國基因行業的奠基者,高效的研發體系為公司技術成果有效轉化為經營成果提供充分條件。從數據分析來看,華大基因在所建立的高性能計算、雲計算、一體機等多種形式的數據分析平臺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平臺的場景應用。在近期突發的新冠疫情中,公司研發的用於火眼實驗室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平臺HALOS-HUOYAN(火眼一體機),旨在將火眼實驗室各環節實現線上自動化管理,加快報告交付效率,為抗疫貢獻科技力量。
  • 國際莊10餘小時煉就「火眼」金睛
    國際莊的市民們迅速被這個搭建在體育館裡一頂頂的充氣大帳篷吸引了眼球,這個號稱「石家莊火眼實驗室」的神奇存在是如何在一夜之間誕生的呢? 為了以最快速度完成對全市1100萬人口的核酸檢測工作,石家莊僅用10餘個小時在河北體育館裡建成了火眼實驗室,這個實驗室能滿足每天100萬人份的核酸檢測需要。
  • 華大基因副總裁劉娜:基因科技迎來快速發展期 低成本企業將佔領高地
    會議期間,華大基因(300676)副總裁劉娜接受搜狐等媒體訪問。華大基因主要通過基因檢測、質譜檢測、生物信息分析等多組學大數據技術手段,為科研機構、企事業單位、醫療機構、社會衛生組織等提供研究服務和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  新冠疫情發生後,華大基因成為國內首批獲批核酸檢測試劑盒的公司,並打造應急檢測平臺「火眼」實驗室,助力一線疫情防控。
  • 石家莊「火眼」實驗室「速成」背後的力量:建設工人連夜施工
    戴浩說這話時,已經在河北體育館「火眼」實驗室的施工現場連續工作了10多個小時。  自2日河北石家莊新增一例本地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河北本輪疫情目前形勢嚴峻。為應對疫情,6日,千萬級人口城市河北省會石家莊開始對全部小區實行閉環管控,同時啟動全員核酸檢測。圖為工人們在施工。
  • 香港科大與深圳華大基因將合作成立生物科技研究中心
    新華社香港8月2日電(記者 張雅詩)香港科技大學2日宣布,該校將與基因組學研發機構華大基因合作設立研究中心,為新一代基因序列及研究工作構建平臺,致力開拓具深遠影響的新型醫療診斷和治療方法。  香港科大表示,研究中心將致力促進生物科技與工程學的互利合作,解決醫療保健、保育和環境等問題,以改善人類生活。
  •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領導到湖南漢壽考察貨櫃養殖項目示範...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領導到湖南漢壽考察貨櫃養殖項目示範基地2016-07-06 16:04:00  、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總裁楊等爽、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餘德健、&nbsp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財務副總經理、深圳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分公司總經理羅靖兮一行5人來漢壽考察貨櫃養殖項目示範基地。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58期:華大基因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獲歐盟...
    華大基因全國核酸檢測21萬人份開通復工復產新冠檢測服務據華大基因最新透露,截至2月24日12時,武漢華大醫學檢驗所團隊及其運營的「火眼」實驗室已累計接收包括武漢在內的湖北地區檢測樣本數超5.7萬人份,並累計完成5.6萬人份;在全國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已完成21.5萬人份,全國每日通量可達5萬人份,根據需要整體可提升到8萬人份/日。
  • 子公司擬上科創板 華大基因來「造勢」?
    「且不管基因編輯嬰兒是否是在合法情況下做的實驗,如果真有這麼一項技術,那麼華大基因和擬上市科創板的華大智造,在估值上至少能翻好幾倍!」上述財經人士稱。再加上,「Nature」自然雜誌又是國際上頂尖的科技期刊,能在該雜誌上露面,並參與項目中的一環,該財經人士稱,「這可謂是榮耀加身,自我封神。」
  • 科技簡訊(第十六期)|嫦娥四號喚醒,星月童話將臨
    來源:新華網 03 「火眼」10小時建成,這就是中國速度! 8日,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人份的「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在河北體育館網球館建成投用。當日零時許,實驗室開建,僅用10小時基本建成,21小時投入使用。當日21時45分,檢測人員準備進入實驗室開始工作,為石家莊核酸檢測工作提供重要助力。
  • 安哥拉小哥哥用中國之所學,在非洲抗疫
    今年23歲的秦朋和來自安哥拉,是華大基因援建非洲「火眼」實驗室技術員。近日,秦朋和在中國日報新時代大講堂上分享了他在新冠疫情期間回非洲抗擊病毒的故事。他說:「言語無法表達我對中國的感激。」秦朋和(Valdemar Rodrigues Augusto Tchipenhe)華大基因援建非洲「火眼」實驗室技術員「新時代大講堂」英文演講
  • 華大基因吳昊:剛從武漢凱旋而歸 又將奔赴海外「戰場」
    一周前,在位於武漢光谷的華大基因,一個簡單卻熱烈的歡送儀式正在進行,主角是32位即將「援外」的抗疫戰士,他們將在深圳接受14天的隔離觀察後,奔赴海外抗疫戰場。作為華大基因馳援海外帶隊人之一,今年剛滿30歲的吳昊心中無限感慨,在這之前,他才剛剛在武漢結束一場長達2個多月的基因抗疫戰。在這個陽春三月裡,武漢春風裡的櫻花燦若雲霞,深圳暖陽下的簕杜鵑繁花似錦。
  • 華大基因董事長:我們的員工不允許有缺陷,必須活到100歲
    近些年,生物醫藥「高科技」「高成長」的特性,讓華大基因等公司屢受資本追捧,華大基因更是得到紅杉、軟銀等知名機構的投資。而除了行業火熱,華大基因語出驚人的高層也是華大一抹亮色。汪董事長多年前就宣稱,「活到100歲是有可能的,信的跟我來」,所以活到100歲在華大基因還真是個「小目標」;此外,公司高層尹燁2017年曾贊成「喝王老吉可以延長10%的壽命」。
  • 華大基因掌舵人汪建:世界歸根到底屬於活得長的人
    如何消褪廣大中小投資者對於華大基因的質疑,如何處理好公司長遠使命與投資人的關係,如何將宏大願景轉換為切實可行的商業方案,這些命題都考驗著汪建和華大基因。 誕生於1999年的華大基因,長期在爭議中前行。在讚譽者眼裡,它是「生物界的騰訊」,是A股最亮的未來之星;而在看空者眼裡,它僅僅是披著生物高科技概念的「富士康」。 當高新生物概念開始興起之際,汪建和華大基因撞上了時代的風口。在過去五年時間中,包括紅杉、軟銀、雲鋒基金、光大控股在內的50家投資方,通過關聯、非關聯的方式入股華大旗下的華大科技、華大醫學共計72.15億元。
  • 中美貿易戰波及基因行業 在美開展業務的基因企業或受影響
    隨著貿易戰的不斷升級,美國的一意孤行,波及的行業越來越廣泛,先是中興、華為,接著農業和能源,而生命科學領域也無法倖免。  於山平是埃默裡大學醫學院終身教授、麻醉科的主任,實驗室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體外缺氧和缺血以及動物模型中神經元和癌細胞死亡和神經保護的機制。
  • 華大基因(300676.SZ):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三聯檢」產品完成CE認證
    華大基因(300676.SZ):華大因源製造的兩項「三聯檢」產品完成CE認證 2020-09-23 18:52:48 來源:格隆匯
  • 華大基因BGI Online負責人金鑫主講:基因大數據的起源、現狀與未來...
    對此,業內人士認為,當今基因測序行業面臨最大的挑戰已不再是基因測序技術,而是處理巨大的數據量以及如何從巨大數據中獲取臨床指導。據雷鋒網了解,生物信息分析服務是目前業界公認的最具發掘潛力以及盈利能力的環節,但目前國內還處於起步階段。那麼,基因數據與其他數據有何異同?處理基因數據又何難點和挑戰?基因數據的未來是怎樣的?
  • 華大基因老師帶孩子們探索「花花世界」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黃順  日前,鹽田外國語小學家長學校校長彭智宇給一年級全體同學上了一堂生命科學課,帶孩子們一起走進奇妙的「花花世界」,探索基因的奧秘
  • 河北移動完成對石家莊「火眼」實驗室5G網絡覆蓋
    河北新聞網訊 近日,在石家莊市中心的河北體育館網球館,一座每日最高可檢測樣本量達100萬份的「火眼」實驗室(氣膜版)建成投用。「火眼」實驗室是規模化、標準化的核酸檢測平臺,可提供一體化的病原檢測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