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8月26日晚間,華大基因(300676.SZ)披露2020年半年報。報告期內,公司營收淨利雙增,實現營業收入41.08億元,同比增長218.08%;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16.05億元,同比增長801.46%。與此同時,公司經營現金流量淨流入20.38億元,同比增長1760%。
對於業績亮眼的原因,華大基因表示,2020年上半年,面對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蔓延,公司憑藉在基因組學及感染防控領域多年研發與業務經驗積累,市場對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的需求大幅增長,公司整體經營業績實現了大幅增長。
高質量跨越式增長,夯實未來發展基礎
報告顯示,2020年上半年,華大基因的精準醫學檢測綜合解決方案業務增長幅度領先其他業務,實現營收29.92億元,同比增長1230.36%,主要由於公司推出了「火眼」實驗室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服務並順利推向全球對業績增長起到拉動作用。
在感染防控業務上,公司的業績增長幅度亦十分顯著,報告期內該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84億元,同比增長429.94%;此外,儘管新冠疫情對整體宏觀經濟造成了一定的衝擊,但公司的生育健康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服務等業務均保持了一定的規模,業務韌性強勁。
在業績增長的同時,華大基因上半年的盈利質量亦十分出色。報告期內,華大基因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達20.38億元,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760%,表明公司當期營收和利潤增長「含金量」較高。截至報告期末,華大基因的貨幣資金儲備達到了31.12億元,償債能力顯著提升。堅實的資產增幅與資金儲備也為公司未來擴大業務規模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加強研發創新力度,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上市公司的研發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業有無持續發展力。華大基因作為中國基因行業的奠基者,高效的研發體系為公司技術成果有效轉化為經營成果提供充分條件。
報告期內,華大基因研發投入總金額為1.7億元,同比增長11.72%,佔營業收入比例為4.14%。公司已形成產品、技術、資料庫、資質等較為完善的產品閉環布局,產生多項重大研發成果和良好的社會效益。
從研發產品布局來看,華大基因在遺傳性耳聾、孕前遺傳病、無創產前檢測、腫瘤、病原感染等多個檢測服務領域,以及多組學大數據服務領域均有相關重點研發項目。報告期內,公司繼續深耕單基因遺傳病診斷領域,並對全外顯子檢測產品進行大幅優化與升級;發布了基於甲基化快速靶向測序的肝癌早篩技術EpiPlex,率先推出同源重組缺陷(HRD)評分檢測,相較於BRCA檢測可有效篩選出更大的PARP抑制劑潛在獲益人群;新增高敏版PMseq病原微生物高通量基因檢測產品,根據不同病原類型(DNA或RNA病原體)以及不同檢測靈敏度進行了細化。各領域新產品的持續推出有望對公司未來業務開展產生積極影響。
從數據分析來看,華大基因在所建立的高性能計算、雲計算、一體機等多種形式的數據分析平臺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平臺的場景應用。在近期突發的新冠疫情中,公司研發的用於火眼實驗室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平臺HALOS-HUOYAN(火眼一體機),旨在將火眼實驗室各環節實現線上自動化管理,加快報告交付效率,為抗疫貢獻科技力量。
從資質申報來看,報告期內,公司的遺傳性耳聾基因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成為國內該領域基於測序法率先獲批的檢測試劑盒。除已獲資質外,公司的BRCA1/2基因檢測產品資質申報已進入最後的攻堅階段;HPV基因檢測試劑盒(聯合探針錨定聚合測序法)研發以及泛癌種大panel產品的研發階段已完成,目前已進入進行中試階段。
多項不同領域的資質獲得充分證明華大基因具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基礎和潛力,有能力不斷進行產品的推陳出新,為各業務市場的先發產品優勢打下基礎。
深化全球布局,「火眼」成為推行精準醫療重要抓手
在此次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中,憑藉自身成本可控的先進技術及平臺,華大基因實現了助力全球範圍內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檢測試劑產品以及「火眼」實驗室遍及全球。同時,在疫情中,核酸檢測以及基因檢測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普及和認知,對不少民眾來說,核酸檢測與基因檢測已經不再是一項「神秘」的技術。
考慮到目前我國防疫工作進入常態化與精準化,且分子診斷產品的認知度和使用率的提升,將進一步打開檢測相關企業的成長邊界,華大基因的業務前景十分光明。更重要的是,「火眼」實驗室有望作為醫療衛生領域的新型基礎設施代表,成為推行和普及精準醫療的重要抓手。華大基因曾表示,未來將繼續推動「火眼」實驗室在生育健康、腫瘤防控、感染防控等方面的大規模人群檢測上繼續發揮優勢,力爭其成為各地醫療衛生體系改造升級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開源證券表示,此次新冠疫情,展現了公司IVD領域多技術平臺的優勢和潛力。新冠試劑對公司而言不僅是一次性的業績貢獻,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和思考。
憑藉檢測試劑盒產品和「火眼」實驗室的遍地開花,華大基因已對海內外市場進行了深入布局,並有望在政策持續利好、產業發展空間巨大以及技術平臺優勢等內外部驅動因素的助力下,保持業務的持續發展,在全球範圍內樹立自身行業龍頭的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