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因果,第六天魔王波旬卻不在因果之中?

2020-12-05 七葉講堂

我往昔無數劫中,棄本從末,流浪諸有,多起冤憎,違害無限,今雖無犯,是我宿殃,惡業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見與……

——菩提達摩

所謂「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聖者如佛,躲得過六道輪迴,卻躲不過三災九難的業報。在佛家看來,因果不虛,一切有因,業有三報,誰也逃脫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都是自己種的因,沒有什麼命運主宰,善果惡果,都該自己吞下。

然而,有意思的是,善報惡報得有個執行者,這個執行者是前世的債主麼?如果是,報善不說,如果是報惡,前世他是受害者,今生他是迫害者,來世他是否又該償還罪業,而陷入惡性因果輪迴之中呢?

比如佛陀在自己的「三災九難」中如是解釋堂兄提婆達多推山壓佛一事:佛說那是因為「往昔無數劫中,自己與提婆達多是異母兄弟,為了爭奪家產,佛陀將他從懸崖上推下,並用亂石砸死」,所以今有此推山傷足趾的罪報。然而明明提婆達多是為了報仇討債,結局卻墜入地獄之中。

再說風塵女孫陀利謗佛一事,佛說那是因為自己往昔無數劫中指使相好淫女孫陀利去誘惑一闢支佛,甚至將她殺死嫁禍此佛,所以今世才有孫陀利聲稱懷孕謗佛一事。

然而,這其中的因果在哪呢?往昔孫陀利為淫女,被佛殺了;今世孫陀利仍為淫女,被謗佛者殺了。仿佛,孫陀利只是因果業報的工具,儘管她命運是悲催的,卻有一點特別,她在因果之外。

回到主題,佛陀生命中另一個與孫陀利相似的重要人物,第六天魔王波旬,似乎也不在因果報應之中。

首先來看魔波旬的人物矛盾設定:眾說魔波旬是擾佛、謗佛者,《佛說四十二章經》「天神嬈佛」章有說魔波旬敬仰佛陀,佛為說法,證須陀洹果。《阿含經》則說魔波旬是逆佛亂僧的始作俑者,常常隨逐佛與佛弟子,擾其修行。佛是一個超脫六道輪迴的存在,由此魔波旬也超脫六道,卻不屬於三界六道一切有情眾生的存在。

其次來看魔波旬與佛結下的梁子,眾所周知,魔波旬害怕佛會削弱黑暗勢力,故在菩提樹下整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神魔大戰。結局當然是魔波旬慘敗。根據《正法念處經》記載,戰敗後的魔波旬被迫歸降佛祖,成為欲界之首他化自在天。

最後來看前世來生,《雜寶藏經》記載:佛陀說,波旬的前世曾建寺廟,受過戒,供養過一闢支佛,所以今生有大神通,成大魔王。《大悲經》則記載:佛涅槃時,魔波旬擺酒慶賀,高興過頭一命嗚呼,墜落無間地獄。

魔波旬的人物履歷如上,但其中的因果呢?前世魔波旬為大善人,今生而成大魔王,這難道是「善有善報」,從生活條件上看的確是善報,大魔王嘛,享盡世間榮華富貴。

可既然成魔,那就該恪盡職守,嬈佛是魔的職責與使命。魔波旬這樣做了,他卻備受摧殘、打壓,果報是墜入大地獄接受懲罰。

這就奇怪了,明明是魔波旬前世種善因,卻得了惡果。由此看來,因果有時會失誤,第六天魔王波旬只是成就他人因果的棋子,但他自己卻不在因果之中。

相關焦點

  • 佛說三世因果,這四種因果都是現世報,真實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無論你信不信人生有沒有前生來世, 一個人的因果,就擺在那裡,為什麼有的人生而富貴,有的人生而貧窮,為什麼有的人一生通達,有的人一生困頓?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有這個結果,必有它的原因。
  • 佛說:一切福禍得失,皆是因果!
    不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你都應該明白世間有一個最真實的法則,那便是因果。何為因果?往小處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真實不虛。世間萬物皆循此法則,概莫能外。當一個人明白了因果,他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和牢騷,也就沒有什麼想不通的事。
  • 佛說:夫妻之間的「因果」關係,看完恍然大悟
    佛說:前世欠下的債,今生都會償還。所以說,今生的相遇和離別,都是命中注定。這世上有一種相遇,是在心裡,而不是在路上。人生無常,緣起緣滅,緣聚緣散,好好珍惜眼前人。愛情,自古都是永恆的話題,美好的姻緣人人嚮往,但是人們總認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 佛說:一切都是註定的因果
    佛說:沒有無緣無故的因,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一切都是註定的因果。人在做,天在看,你做的一切,都躲不過老天的「法眼」。善惡到頭終有報,你的善良,別人不懂回報你,天會報你;你的惡行,別人怕你,天必罰你。人生在世,要多行善事,多種善因,多修善緣,才能多得善果。
  • 佛說:一切皆有因果
    作者:醉紅塵凡事有因果,萬事有輪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俗話說的好,自己因自己了,自己果自己受。既然如此,何不善良,何不慈悲?善良,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而且上天也從來都不會偏袒壞人。無所求而為之善是真善;有所謀而為之善是假善。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佛說:世間的一切,都是一場因果
    佛說:世間的一切,都是一場因果。人爭不過天,逃脫不開因果循環。喜歡付出的人,收穫便越來越多;真誠待人的人,真心便越來越多;善良處世的人,回報便越來越多;勤於耕種的人,碩果便越來越多。有因,必有果;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
  • 佛說:緣分有因果,愛情也有輪迴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如今你遇見的人都是和你有緣分的人,今生離開你的人都是和你毫無瓜葛的人,曾經你怎麼對待別人,如今你遇見的人便會如何的回饋於你,你辜負他人的真心,別人也會來糟蹋你的真心,你傷害他人,也會有人來傷害你,一切你遇見的人看是偶人實際是必然的因果,造下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
  • 佛說「因果不可改」,究竟什麼是因果?
    它們分別是:「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度。」其它三樣還好說點,為什麼說因果不可改?究竟什麼是因果?佛陀在世時,曾經遇到一位非常富有的貴婦,這位貴婦剛剛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當時佛陀剛好經過,她於是求佛陀,救活自己的孩子。佛陀沉思片刻,便要求她做到一件事情,如果做到了這件事情,便可以救活他的孩子。貴婦救子心切,於是答應了佛陀的要求。
  • 薛丁格的佛與深度學習中的因果
    《第一批90後已經出家了》稱,辦公室的90後已經找到人生的新方向,宣布成佛,「有也行,沒有也行,不爭不搶,不求輸贏」,這是真真正正的梵境,是物我兩忘、無生無死、無真無假的量子存在。這已經無限接近薛丁格心目中的生命體驗(life):「......
  •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野狐身公案的哲理妙趣
    這叫做因果業報。印度佛教認為,因果報應,毫釐不爽。一般佛徒信佛行善,圖的是善有善報,來生投胎出生到一個享福人家。而佛教的根本理論認為:只有修成正果而進入涅槃寂靜,從而完全超脫生死輪迴,才是至高無上絕對圓滿的境界。這也叫做成佛。成了佛,就再也不會在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天人道這五道中轉生輪迴了。成了佛便在西天佛國裡呆著,永生不死,或者說無生無死。
  • 佛說:前世今生,看了和伴侶的「因果」關係,令你如夢初醒
    佛說:前世今生,我在佛前熟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落下一顆憂傷的淚。佛看到我那憂傷的淚珠,說到:「我因無愛而成佛,你貪戀凡塵如何成佛?」我懺悔。佛說:懺悔無用,你有前緣未了,去吧,去續你的姻緣,我等你回來。為此,我在菩提樹下求了五百年。當我遇到對方的時候,我問:冥冥眾生中,與我有緣,幾經輪迴的那個人,是你嗎?答案盡在,以下紅塵往事中。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
  • 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佛說,萬事萬物皆有因果,要想福報連連,就要敬畏因果,守持戒律,清淨自己的身口意三業,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一、不孝父母、不懂感恩一個不懂感恩的人,他的路不會越走越寬。「百善孝為先」,古代仁人志士一再強調孝順的重要性,不論是道教、儒家還是佛教,皆是如此。
  • 佛說:因果從不負誰,懂了這三句話,自然會提得起,放得下
    豈不知佛說因果從不負誰,懂了這三句話,自然會提得起,放得下:傷害你的人,都是前世你欠他們的《華嚴經》:一切諸報皆業生起,一切諸果皆從因生。業報皆由己造,傷害你的人,是因前世業力所感的。佛經上說世間緣分有四種:報恩、抱怨討債、還債。而人生來,便是還債的,特別是傷害你的人,都是前世你欠他們的。
  • 從因果的理論推斷人有來生
    人類對新生的嚮往依靠追求將全線崩塌,現有的人類社會秩序也將一片混亂,人類精神也將陷於漫漫長夜的黑暗之中。人類對惡的縱容,對欲的放縱將突破任何價值體系的束縛,人類社會將變成什麼樣,說是無間地獄也毫不為過!西方人的宗教信仰主體認知是人死後去天國,去見上帝。這是西方人基於對基督的信仰,普遍認知,來生去天國。
  • 佛說:凡事有因果,萬物有輪迴!
    佛說:「凡事有因果,萬事有輪迴。」人生,種因得果,至於好壞,都是自己造成的。《親愛的自己》中李思雨經過了7年的拼搏,不知道喝了多少酒,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個城市,出過多少次差,應酬多少次,她憑藉著自己的不甘心和努力,為自己的人生贏得了機會。七年後,她從一個普通職員到升為了組長,又因為跟別人的組長競爭而成為了銷售總監,她的一生中,唯有一個字,那就是「拼」。
  • 這個世界只有「因果」,沒有如果,我們都活在自己的因果裡
    細讀歷史,深究起來,就是一部因果史,無論王侯將相還是平民百姓,國家的興亡,歷史的更替,都不能脫離這個因果,雖然有時候看不到,但總會有蛛絲馬跡,讓我們探知一些真相,不至於迷失真理,不然就會墮落。到底有沒有鬼神?可以說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大部分人雖然沒有見過鬼神,但是都相信鬼神的存在,因為在冥冥之中會有一些感應。
  • 佛說:緣分有深淺,因果有輪迴!
    文/飛魚雪小禪說:「最想念一個人的時候,一定是無意間想起,比如聞到一種舊日的味道,比如聽到一首舊日的老歌。」時光相冊,收藏著一幀幀靜音的圖畫,連起來就是曾經的過往人生。佛說,緣分有深淺,它來了,誰也擋不住,它走了,誰也留不住;因果有輪迴,誰也逃不過輪迴的美好或折磨。人活一世,總有一些情勝過千山萬水,但人生如過客,何必千千結,再好的感情,也會有分開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最好的回憶,當然是回到當初見過的第一面。
  • 為什麼說佛祖是毗溼奴的第九化身?其餘化身還有誰?
    根據因果法則,無論你胎生、卵生、溼生、化生,都得有個源點,不可能無中生有。佛也不例外!佛非創世主,他何以能號令三界,超脫六道呢?不禁讓人生疑,佛的真實身份到底是什麼?孩子沒娘,說來話長。不過,從三界六道的護法天神中,我們可以很快看出端倪:梵天是創世神,溼婆(大自在天)是毀滅神,阿修羅王是地界始祖,此外還有個不明出處、與佛抗禮的第六天魔王波旬(他化自在天)……都是些人類產生之前的上古魔神,怎麼可能給人族進化的佛祖甘心當小弟呢?由此推測,佛祖的真實身份不簡單,而且,起碼在這些大神之上!刨開種種不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