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因果不可改」,究竟什麼是因果?

2020-12-05 水往雲來

佛陀曾經說過,有四樣事情他做不到。它們分別是:「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度。」其它三樣還好說點,為什麼說因果不可改?究竟什麼是因果?

佛陀在世時,曾經遇到一位非常富有的貴婦,這位貴婦剛剛失去了自己的孩子。當時佛陀剛好經過,她於是求佛陀,救活自己的孩子。佛陀沉思片刻,便要求她做到一件事情,如果做到了這件事情,便可以救活他的孩子。貴婦救子心切,於是答應了佛陀的要求。

佛陀讓貴婦去要來一碗粟米。但是,這碗粟米,必須是三代之內,沒有人去世過的人家施捨的,才算達到要求。

貴婦得到了佛陀的要求,於是挨家挨戶去尋找。粟米非常普通,每家都有。但是貴婦尋遍了整個鎮子,沒有一家三代之內沒有人去世的。

貴婦只好回來告訴佛陀,找不到這樣的人家。於是,佛陀為此作了一個佛偈。

相關焦點

  • 佛說:一切福禍得失,皆是因果!
    不論你是否有宗教信仰,你都應該明白世間有一個最真實的法則,那便是因果。何為因果?往小處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因結什麼果,真實不虛。世間萬物皆循此法則,概莫能外。當一個人明白了因果,他就不會有那麼多的抱怨和牢騷,也就沒有什麼想不通的事。
  • 佛說因果,第六天魔王波旬卻不在因果之中?
    聖者如佛,躲得過六道輪迴,卻躲不過三災九難的業報。在佛家看來,因果不虛,一切有因,業有三報,誰也逃脫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切都是自己種的因,沒有什麼命運主宰,善果惡果,都該自己吞下。然而,有意思的是,善報惡報得有個執行者,這個執行者是前世的債主麼?
  • 佛說三世因果,這四種因果都是現世報,真實不虛
    佛說: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欲知前生事,今生受者是,欲知來生事,今生作者是,無論你信不信人生有沒有前生來世, 一個人的因果,就擺在那裡,為什麼有的人生而富貴,有的人生而貧窮,為什麼有的人一生通達,有的人一生困頓?其實一切都是自己的因果,有這個結果,必有它的原因。
  • 佛說:一切皆有因果
    作者:醉紅塵凡事有因果,萬事有輪迴。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俗話說的好,自己因自己了,自己果自己受。既然如此,何不善良,何不慈悲?善良,是一個人做人的根本,而且上天也從來都不會偏袒壞人。無所求而為之善是真善;有所謀而為之善是假善。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出現在你身邊的人一定會讓你經歷一些什麼,有的人帶給你快樂幸福,有的人讓你悲傷不安,一切的經歷是因為一個緣字,前世有緣今生相聚,三世因果,循環不失。紅塵中,從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所有愛的萌芽都是需要經歷種種機緣巧合,因果交替的;所有的恨,皆是你此前種種結下的果!
  • 佛說:世間的一切,都是一場因果
    佛說:世間的一切,都是一場因果。人爭不過天,逃脫不開因果循環。喜歡付出的人,收穫便越來越多;真誠待人的人,真心便越來越多;善良處世的人,回報便越來越多;勤於耕種的人,碩果便越來越多。有因,必有果;什麼樣的因,有什麼樣的果。
  • 佛說:夫妻之間的「因果」關係,看完恍然大悟
    佛說:前世欠下的債,今生都會償還。所以說,今生的相遇和離別,都是命中注定。這世上有一種相遇,是在心裡,而不是在路上。人生無常,緣起緣滅,緣聚緣散,好好珍惜眼前人。愛情,自古都是永恆的話題,美好的姻緣人人嚮往,但是人們總認為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 佛說:緣分有因果,愛情也有輪迴
    佛說:愛情也有輪迴。如今你遇見的人都是和你有緣分的人,今生離開你的人都是和你毫無瓜葛的人,曾經你怎麼對待別人,如今你遇見的人便會如何的回饋於你,你辜負他人的真心,別人也會來糟蹋你的真心,你傷害他人,也會有人來傷害你,一切你遇見的人看是偶人實際是必然的因果,造下什麼因就會有什麼果!
  • 佛說:一切都是註定的因果
    佛說:沒有無緣無故的因,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果,一切都是註定的因果。人在做,天在看,你做的一切,都躲不過老天的「法眼」。善惡到頭終有報,你的善良,別人不懂回報你,天會報你;你的惡行,別人怕你,天必罰你。人生在世,要多行善事,多種善因,多修善緣,才能多得善果。
  • 佛說:前世今生,看了和伴侶的「因果」關係,令你如夢初醒
    佛說:前世今生,我在佛前熟睡了千年,直到有一天遇到你,落下一顆憂傷的淚。佛看到我那憂傷的淚珠,說到:「我因無愛而成佛,你貪戀凡塵如何成佛?」我懺悔。佛說:懺悔無用,你有前緣未了,去吧,去續你的姻緣,我等你回來。為此,我在菩提樹下求了五百年。當我遇到對方的時候,我問:冥冥眾生中,與我有緣,幾經輪迴的那個人,是你嗎?答案盡在,以下紅塵往事中。
  • 薛丁格的佛與深度學習中的因果
    這也是印度教意義上的佛。統計學家眼中的佛這些表述出現在薛丁格1944年出版的書《What is Life?》,薛丁格說,生命是由負熵餵養大的,後來更正為,自由能才是生命的源泉。薛丁格眼裡的生命就是一團活生生的自由能,也是普裡高津世界裡,不斷獲取自由能的開放的耗散結構。他既是《人民日報》鼓勵年輕人做的、不屈不撓的「鬥戰勝佛」, 也是悲憫眾生、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
  • 佛說,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一定不要做!
    學佛的人都知道要以因果為學修基礎,因果是這世間最公平的裁判。佛門裡有句話叫作「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所謂命運都是我們自身因果業力的感召,隨業流轉,自己造什麼因,將來就要承受什麼樣的果報。
  • 佛說:因果不饒人,這4種行為,折損陰德,別再做了!
    一個人可以不信佛,但不能不信因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做好事就會有好報,做壞事就會遭惡果,「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是時間早晚而已。「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一個人做好事壞事,其果報會像影子一樣隨業流轉,給人帶來福禍。
  • 不落因果 不昧因果——野狐身公案的哲理妙趣
    這叫做因果業報。印度佛教認為,因果報應,毫釐不爽。一般佛徒信佛行善,圖的是善有善報,來生投胎出生到一個享福人家。而佛教的根本理論認為:只有修成正果而進入涅槃寂靜,從而完全超脫生死輪迴,才是至高無上絕對圓滿的境界。這也叫做成佛。成了佛,就再也不會在人道、鬼道、畜生道、地獄道、天人道這五道中轉生輪迴了。成了佛便在西天佛國裡呆著,永生不死,或者說無生無死。
  • 佛說:凡事有因果,萬物有輪迴!
    這裡的畏是畏懼的意思,也就是害怕的意思,在生活當中,無論是工作也好,上下級關係也好,還有人際關係都有因果,凡事都去自己身上找到不足和缺點,發現對方的優點向他們的優點學習。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思想和觀點,當自己放下自己的心態,向別人學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你是成長最快的那個人,也是最優秀的那個人。
  • 從因果的理論推斷人有來生
    人有來世在佛教來說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來世去哪兒從性上因果造作上介紹的也特別詳實。佛教認為不修行不覺悟的人死後有六種去向,不止天堂和鬼道。六種去向是:升天、做阿修羅、做人、做鬼、做畜牲、下地獄。六種去向都不是佛認為應該去的,這是六道輪迴,苦不堪言。
  • 這個世界只有「因果」,沒有如果,我們都活在自己的因果裡
    讓我們看看歷史上的一些事,細思極恐,又無不慶幸,如果沒有了因果,那將成為一個什麼狀態,我們會有怎樣的生活,怎樣的生命體徵,很難勾勒出來。這世界上有沒有天譴?《史記·殷本紀》記載:武乙,是商朝第28位君主。武乙在位時已經是殷商末期,王朝戰亂四起,風雨飄零。武乙更是變態狂悖的存在,先天的皇命使他肆無忌憚,人神不敬。
  • 佛說:緣分有深淺,因果有輪迴!
    文/飛魚雪小禪說:「最想念一個人的時候,一定是無意間想起,比如聞到一種舊日的味道,比如聽到一首舊日的老歌。」時光相冊,收藏著一幀幀靜音的圖畫,連起來就是曾經的過往人生。佛說,緣分有深淺,它來了,誰也擋不住,它走了,誰也留不住;因果有輪迴,誰也逃不過輪迴的美好或折磨。人活一世,總有一些情勝過千山萬水,但人生如過客,何必千千結,再好的感情,也會有分開的時候,人與人之間最好的回憶,當然是回到當初見過的第一面。
  • 《慧燈之光》:淺談因果關係
    關於因果的解釋,一切有部和唯識宗有很多不同的觀點,但在名言諦中比較究竟的,還是唯識宗所闡述的觀點。他們認為,每一個人從無始以來到成佛之間,都有一個心的相續,此心相續有時候有眼耳鼻舌等五識,有時候沒有,但無論它有怎樣不同的分別,總有一個恆時不滅的存在,就叫阿賴耶識。造了業以後,就會在阿賴耶識裡播下一個種子。
  • 佛說: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經典)
    命運究竟可不可以改?算命到底有沒有用?相信看完這篇文章,大家能夠明白。提起命運,很多人都會想到那句:命裡一尺,難求一丈。命運給你多少,再多求一點都是妄想。人生難道真的是宿命論,只能聽從上天安排嗎?當然不是,不要相信所謂的消極宿命論。「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人的命不由天定,而在人自己決定,「福禍無門,惟人自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