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 2007 年的 Glassdoor 是美國的一個公司評級網站,通過身份審核的公司員工或前員工可匿名評價公司及其管理層。在該網站最新出爐的「百強 CEO」評選中,蘋果 CEO 蒂姆·庫克排名下降至 96 名,去年他排名第 53,前年則位列第 8。
在 12066 名參與評級的蘋果員工中,有 1163 名認為庫克最優秀的地方在於「即使是臨時工也能享受不錯的待遇」;有 903 名則將「工作生活平衡得不好」作為庫克管理方式最大的問題所在。這兩項,成為了庫克收穫的最佳和最差表現的關鍵句。
不過,儘管排名下滑嚴重,但庫克仍然得到了 91% 的支持率。這意味著儘管從排名來看庫克越來越不受員工待見,但對於大部分蘋果員工來說,他是一位合格的繼任者。
與蘋果員工不同,隔著太平洋的國內吃瓜群眾們,對庫克其人並不夠了解。斥責庫克「失去了賈伯斯的產品靈魂」以及對於其「彩虹身份」的調侃,成為大多數人對這位賈伯斯繼任者最大的刻板印象。
然而,拋開這些膚淺的刻板印象之後,庫克到底是誰?他憑什麼獲得賈伯斯的認可?繼任蘋果 CEO 的這些年,他為蘋果帶來了什麼?
勞模庫克
加利福尼亞州凌晨四點,起床的不只有洛杉磯的科比,還有庫比蒂諾的蒂姆·庫克。
《Time》雜誌 2012 年 12 月的一期,彼時已執掌蘋果一年半的庫克成為封面人物。在報導中,《Time》雜誌如此評價這位蘋果 CEO:
蒂姆·庫克不像是蘋果 CEO,而像是蘋果的一款產品。他安靜、整潔,像是賈伯斯精心設計後悉心打磨出的產品,同時散發著奇異的溫暖和魅力。庫克的銀白色頭髮一定是由 Jony Ive 所設計,並且在中國加工廠用拉絲鋁合金製造而成。他也如蘋果的產品一般,流暢而快速地運行著。
這一評價,是《Time》雜誌編輯 Lev Grossman 觀察了庫克的工作節奏之後,從其外表到工作方式的一個全面總結。從他了解到的庫克的工作節奏可以發現,庫克是不折不扣的工作狂。
凌晨 3 點 45 分,是庫克固定的起床時間。他會在早起之後先處理一小時的工作郵件,然後到健身房健身一小時。之後,他會到蘋果總部附近的星巴克邊喝咖啡邊工作,直到 7 點 45 正式到辦公室上班。
在庫克的 Twitter 中,有過那麼一次「懶覺」記錄:「為了今天的大會多休息一會,一直睡到了 4 點半」。當天是蘋果一年一度的開發者大會,這或許是能讓庫克多睡一會的唯一理由。
庫克本人是個工作狂,他對下屬的要求同樣嚴苛。在庫克加入蘋果初期的一次會議上,他聽說位於中國的某一家供應商出了問題,便說:「這應該有人馬上去中國處理這件事」。30 分鐘後,他看著面前的一位運營主管,面無表情地問道:「你怎麼還沒走?」
結果是,這位主管站起來,沒帶行李直接奔赴機場,買票飛往中國。之後,他成為了庫克最信任的副手之一。
從這個角度來看,庫克被多數員工認為「工作生活平衡的不好」是完全合理的。他用自己非常人的工作時間維持著蘋果的運轉,同時也讓手下的一些員工們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吃不消。也正是這個原因,你和我,才都不願意去蘋果上班,你說對嗎?
供應鏈管理大師
1998 年,庫克正式加入蘋果。此前他曾在 IBM 供職 12 年,剛剛轉投當時的全球最大電腦製造商康柏,負責材料採購和庫存管理。
當時的蘋果,早已在混亂的管理下變得風雨飄搖。賈伯斯回歸之後,用「Think Different」和全新的 iMac 將蘋果拉回了正正軌。但是,對於一向理智謹慎的庫克來說,放棄康柏選擇蘋果,並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日前,庫克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對當時面試蘋果、與賈伯斯見面的情景做了回顧:
史蒂夫面試我的那天是個周六,當我和他聊了幾分鐘後,我就想,我要加入蘋果!我當時整個人都被震撼了,我從來沒在一個 CEO 眼中看到過那樣的火花,當所有人要向右走的時候,他選擇向左。
賈伯斯超前的眼光徵服了庫克,而庫克也用自己的能力徵服了賈伯斯。在他加入蘋果之前,賈伯斯炒掉了運營主管親自負責運營,並將蘋果的庫存期從兩個月縮短到了一個月。庫克加入之後,用 8 個月的時間將庫存縮短到了 6 天——這還不夠,又過了一年,這個數字達到了驚人的兩天,有時僅僅是 15 小時。
在庫克的帶領下,蘋果的供應鏈管理水平也獲得了國際調研機構的認可。
全球知名調研分析公司 Gartner 每年都會發布一項「全球供應鏈管理 Top 25」榜單。2007 年到 2014 年,蘋果連續 7 年蟬聯排行榜冠軍。2015 年這組榜單上,蘋果卻消失不見——Gartner 在標準版榜單之外,增加了「New Masters Category」,即「新大師級分類」,將七年冠軍蘋果和常年進入榜單前十的寶潔,共同放入了新的種類中,不再參與排名。
時任 Gartner 調研副主席的 Stan Aronow 評價道:「蘋果定義了供應鏈「解決方案」的概念,以其創造需求的能力開拓了新的道路。」
庫克,名符其實的供應鏈管理大師。
背著印鈔機的慈善家
2011 年 5 月賈伯斯去世時,蘋果市值為 3510 億美元。如今七年過去,蘋果市值已超過 9000 億美元,成為最有希望突破萬億市值的科技公司。
不久前,蘋果發布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蘋果目前擁有的現金儲備為 2672 億美元,這意味著蘋果的現金儲備,足以買下一個可口可樂,後者目前的市值約為 2000 億美元。在財報中蘋果還表示計劃拿出 1000 億美元回購股票,而從 2012 年至今的幾年裡,蘋果已經為股東回饋了超過 2700 億美元。
作為蘋果的 CEO,庫克在繼任後的幾年時間裡,將蘋果打造成了全球最大的印鈔機之一,而他在即也從中收穫了巨額財富。去年 5 月,彭博社發布企業高管薪酬排行榜,庫克位列第二,僅次於沃爾瑪執行長馬克·洛爾,而後者最大的一部分收入來自於此前沃爾瑪收購其公司所支付的費用。
蒂姆·庫克,基本工資 300 萬,獎金 537 萬,股票獎勵超過 1.4 億,總收入超 1.5 億美元。
不過,早在 2015 年,這位背著印鈔機的慈善家,便宣布在為其十餘歲的侄子支付完大學學費之後,會將總價值約 7.85 億美元的個人財產全部捐獻給慈善事業。當然,他的捐獻額與巴菲特、比爾蓋茨、扎克伯格等人還無法相提並論,但是也算是貢獻出了自己全部的努力。
巨人陰影下
庫克勤奮,是個供應鏈管理大師,是讓蘋果市值翻倍的魔術師,是願意捐獻所有財產的慈善家,就是這麼一個優秀的企業領袖,卻永遠無法逃脫人們的批評。
這一切都是因為,賈伯斯的形象太過高大。蒂姆·庫克從賈伯斯手裡結果蘋果公司的那一刻,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的同時,也被覆蓋在巨人的陰影下。
人們津津樂道的,是賈伯斯偏執、極致、狂熱卻天才的產品理念。時至今日,支撐蘋果睥睨全球吸金無數甚至改變世界的產品系列,全都出自賈伯斯之手,包括 Mac,iPod,iPhone 和 iPad。蒂姆·庫克只是順著賈伯斯的思路,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順水推舟地將蘋果推向了神壇。
庫克卻沒有賈伯斯那樣的產品魔力。過去幾年,他和團隊推出的 Apple Watch、HomePod 等新的硬體產品均表現平平,唯一能夠令人讚嘆不已的,只有 AirPods 了。
與此同時,庫克也缺乏賈伯斯的演講能力和個人魅力。賈伯斯是一個包裝大師,他知道一款偉大的產品,要如何用光芒去襯託它的魅力。
他讓 Mac 對著世界打招呼;他用檔案袋裝著 MacBook Air 再在全世界注目之下取出來;他讓人們看他牛仔褲的小口袋並從中拿出了一臺 iPod mini;他對世界說今天要帶來三款設備最終合三為一推出 iPhone。
這樣的營銷創意、演講能力和個人魅力,庫克都不具備。他召開的發布會缺少驚喜,缺少起伏,缺少讓這個世界為之癲狂的戲劇性。他在賈伯斯的巨人陰影下,顯得如此平凡而無趣。
但是,蒂姆·庫克稱得上是一個優秀的蘋果 CEO,他沒有賈伯斯那樣的魔力,卻仍然是一個不錯的繼承人。他知道賈伯斯要讓蘋果去向何方,並努力帶著蘋果走向那個地方。
如庫克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談及公司收入,他說道:
我們把股票價格、收入和利潤,看作是推動創新和創造力、關注優秀產品、視用戶為珍寶以及看重用戶體驗所帶來的結果。
我們以長遠的視角經營著蘋果。我總是很奇怪為什麼很多人關心 90 天內銷售了多少產品。我們是用多年的觀察做決定。我們很清楚,不能為追逐短期利益的人經營一家公司。
我們站在更遠的地方,引領蘋果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