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氣溫驟降,前線軍隊吃什麼?數萬士兵填不飽肚子

2021-01-17 辰龍觀察
圖為印度士兵

近日,據媒體報導,拉達克地區氣溫驟降,數萬士兵面臨著填不飽肚子的窘境,對此有網友表示好奇,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印度前線軍隊都會吃什麼?隨後印度山地兵曝光了自己的夥食,從圖片中可以看出,食物相當簡陋,簡直無法直視,不由得讓人感嘆難怪印軍打不贏仗。

世界上每個國家都非常注重建設軍隊,一個軍隊最重要的就是士兵,如果軍人的素質或者能力有所欠缺的話,那麼這支軍隊的整體作戰力都會受到影響,因此各國都非常注意士兵們的日常訓練,而訓練通常都是非常辛苦的,所以必須確保士兵能有充足的體力,這意味著在飲食上一定要讓軍人們吃得飽並且吃得好,一直以來,各國都將這一理念踐行得很好,但只有一個國家例外,它就是印度。

圖為印軍夥食

前不久,印度看到鄰國用無人機為士兵送上豐富的熱湯熱菜,羨慕的不得了,為了估計一下自己的面子,也搞了一次士兵聚餐,根據網上的圖片來看,餐桌上只有一盤花生,一盤餅乾,以及2份麵條,連水果都沒有,網友見狀紛紛大呼寒摻,實際上這只是印軍的日常飲食而已,一般來說,印軍的日常三餐取決於當季盛產的蔬菜,早餐通常是一種薄餅,口感類似於煎餅餜子裡的脆餜子,它是以小麥為原料,經過油炸做成的,這就是底層士兵的早餐,而軍官的早餐種類會豐富一些。

圖為印軍夥食

午餐和晚餐通常也是一種用麵粉製成的大餅,配菜一般是豆製品或者是咖喱肉湯,通常能吃肉的機會並不多,主食除了餅之外,也會有米飯,由於印度人有很深的信仰,所以部分士兵是素食主義者,在不能吃肉的情況下,只能喝牛奶補充營養,按理說吃得這麼簡樸,印度士兵應該都很瘦才對,但可以從照片中看到,很多年級較大的軍官全都是肥頭大耳,因為雖然他們以素食為主,但是這些麵餅或者是配菜都是以油炸為烹飪方式的,這些食物熱量極高,吃幾口就飽了,這也就是軍隊中為什麼會出現那麼多肥胖者。

圖為印度山地兵拍攝的夥食

上述菜單只是印軍的日常飲食,而駐紮在邊境的大軍可就沒那麼幸運了,現在已經是9月份,高原地區的氣溫已經非常低了,距離邊境地區進入冬季只剩半個月時間,網上曾流傳出印軍前線士兵拍攝的視頻,視頻中顯示,他們吃的薄餅硬得根本咬不動,喝的橙汁也已經被凍成冰塊,好幾天連一頓熱的飯菜也吃不上,這還只是目前情況,等到10月份大雪封山,外面的物資運輸不進來,士兵們很可能連凍硬的食物都吃不上了。

除了飲食跟不上以外,前線的取暖設備也非常稀缺,每年都會有不少印度士兵凍死在邊境地區,自古以來,就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從這能看出糧食對軍隊來說有多麼重要,而在現代戰爭中更是如此,在二戰時期,德國便是深入蘇聯腹地,導致補給線被拉的太長,士兵們的溫飽需求得不到滿足才加速了潰敗過程,印度老給士兵們吃這樣的夥食,誰肯心甘情願為其賣命呢,如此一來,印軍戰鬥力不高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相關焦點

  • 印軍高層趕赴拉達克前線,慰問士兵加油打氣:不要懼怕嚴寒和死亡
    據《印度時報》報導,巴達烏裡亞當天抵達拉達克地區後,首先視察了一線戰機的備戰情況,然後還專門弔唁了在去年6月15日的流血衝突中死亡士兵的墓地。巴達烏裡亞聲稱,印軍當前包括法制「陣風」、幻影2000和俄制蘇-30MKI等頂級戰機在內的大部分戰機都集中在克什米爾等一線地區,印軍戰機數量上具有優勢,還望前線士兵和後方民眾「對祖國放心」。
  • 拉達克氣溫驟降,印軍準備撤兵?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
    拉達克氣溫驟降,印軍準備撤兵?現在想走都走不了了自從之前夏天印度和中方發生衝突以來,印度就不斷向拉拉克地區增援兵力,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中印邊境地區部署了數十萬士兵,但是印度後勤系統嚴重落後,無法滿足這數十萬士兵的需求,眼看現在拉達克地區馬上就要大雪封山了,如果在大雪封山之前不能夠存夠過冬物資那麼印度想要平安度過這個冬天,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據了解現在出現凍傷的印度士兵已多達1萬多人,在這種情況下莫迪不得不考慮撤兵
  • 拉達克地區寒冬已至,氣溫接近零下40度 考驗中印後勤的時刻來了
    隨著11月進入下旬,拉達克東部的中印對峙地區氣溫降至-20至-30度。一輪復一輪的軍長級會談並沒能緩和雙方的關係。眼看數米深的積雪開始形成,雙方的第九次軍長級會談正在計劃展開,這意味著數萬名雙方士兵12月將在零下40度的高寒雪域繼續對峙。
  • 拉達克氣溫要降到零下40度了,印度才想起來為士兵建「庇護所」?
    隨著天氣轉涼,拉達克等地進入了「入冬模式」,在不久之後,這個全境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天險之地」,即將迎來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以及長達數月的「大雪封山期」。不過,即便嚴寒天氣即將到來,但當地印軍也沒有停止「放風」。為了讓印度士兵能在零下40度的極寒天氣下度過冬季,同時保證作戰效率,印軍為士兵建造並升級了一部分「特殊庇護所」。
  • 印防長「空降」打氣也沒用,喊口號填不飽肚子
    印度軍隊在衝突後的表現可以說用首鼠兩端再恰當不過。印度在會談中,甚至對抗無望同意將一線部隊後撤1.5公裡,雙方脫離接觸,不過印度方面似乎不滿足,提出了所謂班公湖地區非軍事化提議,要求班公湖地區所有軍事部署撤出,顯然這只是印度的幻想,沒有人會同意在自家領土上撤兵的決定。
  • 印度牛皮被戳穿,邊境氣溫驟降,大批印軍還未出戰就已凍傷
    近來印度不僅派出大批精銳部隊前往拉達克地區,同時還動用了各種戰機,坦克,這足以看出印度對高原作戰的重視程度。然而,隨著邊境氣溫急劇下降,拉達克地區也步入嚴寒環境。印度的後勤保障能力也成為了大家茶餘飯後熱議的話題,雖然印軍高層多次揚言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後勤保障充足。事實卻是大批士兵均出現凍傷,一槍未開就已經送進醫院,可以說是徹底戳穿了印軍吹噓的牛皮紙。
  • 拉達克地區大雪封山!列城醫院凍死者激增,印軍開始從班公湖撤離
    據悉,拉達克寒冷的天氣已經對印軍一線士兵產生了影響,列城醫院凍死者人數激增,印軍即便是想要從班公湖地區撤離都已經失去了機會。高原地區冬季氣溫一般會達到零下四五十度,如果出現降雪等天氣,氣溫將會更低。中印邊境對峙已經持續了幾個月的時間,雖然我國與印度進行了八輪軍長級會談,但是這麼多次會談依然沒能取得突破。
  • 拉達克地區印軍少將訴苦:每天都在死人,10萬人不知道能回去多少
    尤其是最近開始出現的罕見暴雪天氣,讓印度士兵不得不24個小時維持清雪工作,防止大雪將帳篷壓塌和堵塞重要交通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報導中還提到了一個人,印度陸軍常年駐紮在拉達克前線的第14軍後勤官辛格少將。據其介紹,印度軍隊的冬季防寒措施一直存在問題,往年來說因為極端天氣、大風、缺氧等因素,印度前線駐軍的非戰鬥減員十分誇張,非戰鬥減員率達到了驚人的20%以上。
  • 邊境氣溫驟降40度,3萬印度士兵苦等棉衣,軍方下令:不許離開高地
    11月5日,據印度ANI通訊社報導,印度軍方已經接收到從美國訂購的禦寒服,目前已經下發到克什米爾周邊的部隊中,從10月下旬開始,克什米爾地區進入降溫季節,不少地方的氣溫在1個月時間內驟降
  • 印軍在邊境部署「駱駝」,我軍用無人機給戰士們送外賣,氣不氣?
    由於本土有將近14億的人口,所以按人均計算,印度依然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之一,因此給平均海拔超過4500米的拉達克守軍運送補給,就是一個非常令印度頭疼的問題。儘管拉達克地區有2條公路和1座大型飛機場,但是這三條交通線的終點都是拉達克的列城,而光把軍用後勤物資運到列城顯然是不行的,還必須分發到更偏遠的印軍各前線哨所,交到士兵的手裡,才算是真正的"補給"。
  • 抗戰時國軍士兵吃什麼 看完想哭 有的吃得還不如日本軍狗
    這就使得國軍不但武器落後、缺乏訓練(部分蔣介石嫡系部隊除外),還常常面臨著吃不飽、穿不暖的艱巨問題。那麼,抗戰時期國軍能夠吃些什麼呢?我們首先來看一份國軍的夥食單。1935年,國民政府軍政部制定了一份陸軍的戰時夥食標準:每人每天大米1.5斤,罐頭肉4兩、乾菜2兩、鹹菜2兩、食鹽3錢、醬油4錢。
  • 印度為嘴硬嘗到惡果,拉達克迎來艱難時刻
    據環球網報導,隨著印度邊境對峙局勢仍然僵持不下,如今隨著冬季來臨,印度邊境深受極端天氣困擾,如何生存成為當下重要問題。隨著深冬來臨,遠在邊境的拉達克地區降雪冰凍擴大,其中,最先受到影響的莫過於部署在邊境的20萬印軍,他們的後勤補給問題嚴峻,特別是在海拔5000米左右山脊高地上對峙的5000多名特種兵,目前已得不到有效保障,經常斷水斷糧。而且,據報導,目前還沒有達到拉達克地區最冷的時候,也就是接下來印軍將會面臨更大考驗。
  • 野戰時戰士吃的都是什麼?真的有炒麵可以吃嗎?可算是知道了
    導語: 野戰時戰士吃的都是什麼?當時的炒麵真的是面嗎?說出來你都不一定相信在以前打戰的時期,由於環境艱難,生活拮据,部隊缺少食物,士兵們經常食不果腹,可以吃的只有麵食,更困難時甚至只能挖野菜、樹根等東西來填飽肚子。現在的條件和以前大不相同,如今便利店有很多可以直接吃的食物,各種各樣任你挑選,馬上就能解決飢餓問題。對於野戰時期的炒麵,你是否知道它是種什麼食物?
  • 印度唯一退路被切斷,數萬士兵心如死灰
    印度今年的舉動一直都讓人捉摸不透,而自從印度往邊境派遣兵力開始,就一直有爭議的聲音。隨著寒冬季節的來臨,位於邊境地區的士兵就更發愁了,雖然印度政府對外宣稱已經往邊境地區運輸了至少15萬噸的物資,但是就實際情況來看,這些物資根本不夠用,而且隨著冬季的到來,拉達克地區普降大雪,距離封山的日子也就不遠了,而如果在這之前,邊境的士兵仍然沒能收到足夠的物資,這個漫長的冬季對於他們來說將是十分痛苦的。
  • 印度軍方緊急向西方採購:千頂頂級禦寒帳篷,誓言長期部署拉達克
    印度前線帳篷 確實簡陋了印度陸軍向拉達克地區,緊急下達派發擁有抵抗極端寒冷天氣帳篷的命令。此前為了展示自己的態度態度,印度向拉達克地區增派了45000多名士兵,隨後印度陸軍還向前線士兵緊急下達換裝極端寒冷天氣帳篷的命令。這是繼印度向加勒萬河谷增派蛙人,為印度前線士兵購置防水服後,印度後勤部隊再度向拉達克地區增加後勤保證物資。
  • 氣溫驟降至零下30度,印度邊境部隊苦不堪言,要求撤至平原休整
    據《印度時報》報導,印度東北部地區的邊境地區氣溫驟降,已經達到零下30度以下。印軍許多士兵發生凍傷,後勤物質補給也越來越困難,讓5萬多駐所在邊境地區的印度軍隊苦不堪言。前段時間,一直叫囂著要在邊境跟對手死磕的印度軍隊,如今卻要求撤退到平原進行休整,他們呼籲印度軍方派其他部隊到高原,與他們進行輪換。目前,印度軍隊駐紮的位置,大部分都在海拔4000,5000米以上的地區,在冬季來臨後,駐紮在這些地區的印度部隊,面臨著非常惡劣的生存環境。當地不僅異常寒冷,而且還缺氧,許多印度士兵還患上了高原病。
  • 穿越種田文,兒子餓得面黃肌瘦,她山裡覓傻狍子、野豬,填飽肚子
    穿越種田文,兒子餓得面黃肌瘦,她山裡覓傻狍子、野豬,填飽肚子各位小仙女們好,今天小編又來給大家推薦好看的書籍了,這次要推薦的小說全都是穿越小說,住房漏雨,米缸無糧,身邊還有個面黃肌瘦的包子管她叫娘,只能咬牙挺胸賺錢把兒子養,山裡覓傻狍子、野豬
  • 拉達克暴雪凸顯中印差距:印軍「放棄抵抗」,我軍3天清通運輸線
    拉達克地區的氣溫逐日新低,班公湖我方一側的淡水區域已經全部封凍,印度控制的鹹水區域也大面積漂浮冰凌,距離完全封凍也時日無多。這意味著拉達克地區最冷的季節已經來臨,對於該地區部署的雙方軍隊都是極大的考驗。
  • 男友請我到船上吃飯,3個菜花了1000多,我卻是白開水填飽了肚子!
    我和男友就是相親認識的,我對他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他不像其他的男孩,除了手機聊天還是手機聊天,聊再久也不會增加彼此的認識,你在北方他在南方的,他卻是經常過來找我面對面的聊聊天,不吃什麼山珍海味,見面更加側重於彼此的認識和了解,認識差不多的時候,就在昨天他忽然決定請我去船上吃飯,他說第一次請我吃飯一定要吃貴的,男友點了3個菜竟然花了1000多,可是我卻是白開水填飽了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