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長江網11月11日訊 琵琶、古箏、長笛……11月10日,在2019 年武漢市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個人終極展示環節上,2000名中小學生各展所長「花樣演說」,現場比拼國學底蘊。
經典誦讀活動現場。
作為武漢市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重點活動之一,武漢市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已經舉辦了四屆,不僅檢驗著中小學生對傳統文化的日常積累,更是培養他們用國學經典知識與世界打交道的文明素養。今年,活動採用網絡報名、答題、兩兩對戰等交互參與方式,成功吸引500多所學校的31萬名中小學生關注,最終2000名選手層層通關,走到了終極展示環節。
經典誦讀活動現場。
11月9日至10日,終極展示的選手們以花樣演說的方式把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通俗易懂地表達出來。活動展示現場,有的同學身穿唐裝,配樂朗誦;有的同學用長笛吹出美妙的旋律,講述自己是如何愛上民樂的故事;有的同學表演了自創的快板《黃鶴樓》;有的同學亮出自己準備好的道具,以畫為媒,闡釋自己如何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的感悟。
經典誦讀活動現場。
經過激烈角逐,前40強選手將分獲武漢市藝術小人才一、二、三等獎(一、二年級除外)。據了解,從2016年舉辦首屆以來,武漢市中小學生經典誦讀活動經過4年推廣和普及,「誦經典、傳美德、育新人」的活動主題已經深入人心。活動引導孩子們從誦經典、感悟經典再到踐行經典,在廣大師生中不斷掀起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記者劉嘉 通訊員鄒永寧 曾穎楓)
【編輯: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