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我國歷史非常強大的王朝。縱觀唐朝200年滅東,西突厥,高句麗,薛延陀等30國,但有一王朝始終與唐朝紛爭不斷,這個王朝就是--吐蕃。
唐朝滅西突厥之戰,是控制西域,保障絲綢之路的重要一戰
唐朝曾向強大的東突厥稱臣,後來只用三年,就滅掉東突厥
吐蕃是統治青藏高原地區的少數民族政權,其來源至今沒有一個得到各界廣泛認同的觀點,「吐蕃」一詞至唐朝才見諸史料,之前史籍中並無相似讀音部族出現,因此吐蕃可能是中華文明中一個獨立發展的支系,早期可能局限於西藏南部地區,因山河隔絕與中原文明幾乎沒有交流,直至初唐時期,吐蕃勢力才發展到青藏高原邊緣。
與匈奴、突厥等典型遊牧聯盟不同,吐蕃是一個農牧二元複合體,經濟結構相對穩定,既能組織強大騎兵,也能自力生產配備精良武器,甚至有一定文化輸出能力。
松贊幹布,西藏歷史上最重要、最廣為人知的藏王。他遷都邏些(今西藏拉薩),平定吐蕃內亂,降服羊同,統一西藏,正式建立奴隸主統治的吐蕃王國。促進了吐蕃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發展。
吐蕃為了發展,松贊幹布盯上唐朝的的廣大疆土,開始攻略大唐的青海道。青海道,比鄰安多藏區,向北可通西域、向東可就河西。
638年秋,松贊幹布藉口唐朝屬國吐谷渾從中作梗,親自指揮大約20萬吐蕃軍,開始攻擊唐朝的松州(今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並要求唐朝送嫁公主。唐太宗派侯君集為當彌道行軍大總管指揮5萬軍隊,援救松州。打敗吐蕃軍。
松贊幹布在恐懼中退出唐境,派特使到長安道歉,但再次要求和親。李世民考慮到還要面對薛延陀、西突厥、高句麗等強敵,希望穩定次要方向形勢,同意公主下嫁。
641年,文成公主下嫁到吐蕃,松贊幹布非常高興,為文成公主建立了一個宮殿,還在見公主時穿漢服。並為公主免除了一些討厭的習俗。
此後唐太宗在位期間,唐朝與吐蕃進入蜜月期。並在攻打龜茲國時唐太宗就徵用了吐蕃軍隊。在王玄策在印度時,還向吐蕃借過兵,打敗了印度國王阿羅那順。
直到太宗和松贊幹布去世10幾年後,吐蕃和唐之間因吐谷渾和西域,衝突再起。
663年,吐蕃吞併吐谷渾,引起唐朝不滿。公元670年,薛仁貴率十萬唐軍西徵吐蕃,爆發了大非川之戰。此次西徵,先鋒出擊,連戰連捷、快速推進到烏海地區(今青海瑪多縣境內)。但是,吐蕃卻以二十萬大軍猛攻唐軍後方輜重所在的郭待封所部。唐軍輜重盡毀,薛仁貴只能從烏海撤向大非川。
而吐蕃則集中四十萬大軍追殲唐軍。名將薛仁貴頓首大非川,所率大唐戰甲全軍覆沒。這次戰役後,唐朝軍隊再也未曾涉足烏海今託索湖以西地區。
公元678年,中書令李敬玄掛帥出徵,差點兒又一次搞得全軍覆沒。還好,部將黑齒常之率五百敢死隊從後方猛攻吐蕃大軍,挽救了覆沒的敗局。
公元681年,黑齒常之奉命出擊,取得良非川大捷。公元682年,出使吐蕃的監察御史婁師德臨危受命,迎戰進犯河源的吐蕃大軍,八戰八捷,在白水澗痛殲吐蕃大軍。此後,黑齒常之和婁師德駐軍河湟地區,抵禦吐蕃。
在西域,從670年-692年,20年間,安西4鎮在吐蕃和唐朝中反覆易手,武周長壽元年(692年),武威軍總管王孝傑大破吐善,復收四鎮,重置安西都護府於龜茲,駐唐兵3萬。
武則天在收復安西四鎮後,開始在青海積極反擊吐蕃。694年,王孝傑在青海湖附近的冷泉,打敗吐蕃。699年,吐蕃內亂,贊婆和論欽陵的兒子論弓仁投奔武周。吐蕃實力開始衰落,唐朝與吐蕃之間出現短暫和平。
直到唐玄宗時期,714年,唐朝與吐蕃戰事又起,這段時間的基本上是吐蕃邊境襲擾,唐朝擊敗吐蕃,吐蕃求和,吐蕃再到邊境襲擾,再被擊敗,再求和。733年,唐朝與吐蕃訂立了赤嶺之盟。
755年,吐蕃趁唐平息安祿山叛亂期間,西北邊防虛弱,攻略隴右諸州。
763年十月,吐蕃聯合吐谷渾與党項20萬軍隊,逼近長安,唐代宗倉皇出奔陝州,吐蕃軍隊佔領長安,因吐蕃軍不適應長安秋季的酷熱,吐蕃軍中疾病流行,加上唐朝勤王之軍逼近,吐蕃軍入據長安15天而退出長安。至此,隴右道東段的十三個州全陷入吐蕃之手。
此後,吐蕃軍隊開始向西行,取黃河西北地區的隴右諸州,亦稱河西道。764年,吐蕃陷涼州;766年,陷甘州及州境的居延海(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吐蕃北邊界拓至回紇,至781年吐蕃軍勢達到鼎盛,唐朝長安以西已盡歸吐蕃之手,與西域的聯繫已完全被割斷。
因河西走廊被吐蕃控制,安西大都護郭昕、北庭大都護李元忠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受命繼續堅守西域。楊襲古在李元忠去世之後繼任北庭節度使,直至北庭被吐蕃攻陷。
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隨著龜茲被也吐蕃攻陷,安西大都護郭昕殉國,西域的兩大都護府在堅守了四十多年後,最終沒能撐下去,大唐王朝的徹底勢力退出西域。
而每年的「秋防」也拖垮了唐朝軍隊。唐朝軍隊疲於應付吐蕃的擾邊,無力處理安史之亂的善後,導致了河北三鎮的做大,藩鎮割據的形成。
唐朝與吐蕃總共八次會盟,次次吐蕃背盟,使唐朝在經「安史之亂」後,始終無法全力於國內恢復生產,經濟建設。使得國力日漸衰退,藩鎮割據做大,中央已管不住地方勢力。在唐朝中後期,吐蕃已成了帝國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