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20年,比特幣經歷了4年一次的減半行情,也一路從年初的7800美元狂飆至年尾的28000美元上方;2021年初,比特幣在不斷突破歷史新高達到40000美元後急劇下挫。作為投資者,能控制的恐怕只有自己的內心
文|嚴沁雯
編輯|袁滿
「這一波下跌,有誰預料到?」暴跌的比特幣再次將「區塊鏈投資群」的人「炸」了出來。
近期搭上「高速列車」的比特幣,在昨日迎來大幅下跌。據Bitstamp交易平臺數據顯示,北京時間1月11日晚間,比特幣一度跌破31000美元/枚。
圖源:Bitstamp交易平臺
據Cointelegraph報導,Nexo執行長AntoniTrenchev認為,散戶投資者可能是下跌背後的部分原因。「一旦比特幣的價格超過4萬美元,收益就會達到一個高點,這引發了小型投資者快速拋售,這是可以理解的。最近幾天出現大量拋售交易,比特幣價格下跌是這些交易積累的結果。」
火幣分析師胥彤告訴《財經》記者,BTC出現了大幅回調,雖然現在仍有大量機構入場,但在BTC突破4萬之後,仍然面臨著比較強的拋壓。
「並且,經過周末兩天的高位橫盤以及一周的連續上升,多方的力量相較於前一周來說有所減弱,轉而今天早上空方先小幅下探一次,成功被多方攔截,但是再之後回升幅度比較小並且成交量沒有放大,機構可能短時內以此為確認信號,轉向空方以了結前期大量積累的獲利盤。並且由於前期漲速過快,而且幾乎沒有回調,市場的其他散戶可能認為比特幣現在的價格過高導致不敢入場或者在儘快了結前期的獲利盤。」胥彤表示。
《財經》記者注意到,在兩天之前(1月10日),比特幣還在41000美元上方。而價格的起起伏伏,已經成為了近段時間比特幣行情的常態。1月12日,比特幣重回35000美元上方。
「大家應當清晰地認識到比特幣是一種高風險類資產,其價格波動非常高,對於比特幣而言,暴漲暴跌並不是偶然,而是常態。」歐科雲鏈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煉炫表示。
距離第一枚比特幣誕生已經過去超過十年,期間震蕩的行情牽動著每個「炒幣者」的神經。有人早早入場收穫頗豐,有人在虧損中總結經驗。箇中滋味,或許能從他們的經歷中得以體現。
老幣圈人的修養:
「從不告訴別人我炒幣」
「我是老韭菜了。」談及自己的比特幣經歷,Pika第一句就感慨道。
Pika與比特幣的「緣分」始於2014年,通過國際金融專業老師的課題,Pika與他的同學對比特幣有了初步印象。
「真沒想到後來會為了它痴迷。」據Pika回憶,當時班上男生幾乎都在討論如何用電腦挖比特幣,他自己也在網上收集比特幣的資料。在此過程中,Pika註冊了OKCOIN(記者註:現在的OKEX)的帳號,不過,當時還是學生的他擔心安全問題,並沒有正式入場。
等到正式開始」炒幣「,Pika已經大學畢業。經歷過2014年至2015年從「小牛」到「崩盤」的股市,也曾因為炒倫敦金遭遇虧損,在家準備考研的他已經無心複習。
某一天,Pika無意中看到了比特幣上漲的新聞,回想起大學時研究比特幣的經歷,他果斷選擇了入場。
「當時OK上只有四個幣種:比特幣、萊特幣(LTC)、以太坊(ETH)、以太經典(ETC)。比特幣的價格是6000-7000美元左右,萊特幣價格20-30美元,以太坊也就60美元。」在當時的Pika看來,比特幣的價格已經很高了,便宜的萊特幣成為了他首次買入的幣種。
2016年末至2017年初,比特幣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當時比特幣狂漲,而我手裡的萊特幣硬是橫盤不動,我心裡就急了。」Pika開始在四個幣種之間來回操作,最初投進去的錢很快虧光。
而在此期間,他對交易流程更加了解,同時還接觸了當時三大所中的另外兩個交易所:火幣和比特幣中國(BTC-China)。
想要翻盤的心促使Pika再一次投入資金,通過借網貸、甚至編造用錢買考研資料的謊言從父母處拿錢,他又向三大交易所充了幾千元。
「這些錢對於當時沒有收入的我來說已經是一筆巨款。」Pika回憶道。
2017年1月到9月,Pika看著手中的萊特幣從30美元一路上漲,最高漲到了500美元。受暴漲行情刺激,Pika幾乎將所有精力都花在了「炒幣」上,在此期間還收了一些貸數字貨幣(ICO)。
「當時一些社區流傳著一句話『一入幣市深似海,從此股期是路人』。」Pika坦言,當時的自己已深有體會。
直到2017年9月4日,Pika迎來印象最深刻的一天。在這一天,央行等7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禁止代數字貨幣,並將其定義為非法集資。
「那年的大牛市由ICO引領,被禁止後幣圈崩盤,比特幣在3天內就跌了5000美元,所有人都以為要完蛋了。」
就這樣,Pika目睹了小交易所集體關門跑路,大交易所發布關網停服公告,甚至看見「虧錢的投資人將比特幣中國創始人楊林科打了」這樣的新聞登上行業頭條。
不過,當時的他並沒有絕望。「因為我在一些炒幣群和社區裡經常會看到一些人大量收幣,老韭菜說不用怕,比特幣是全球性的,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中國禁了把幣提到外網去照樣可以交易。」
在此期間,退無可退的Pika又賭了一把:他把部分幣賣掉,剩餘的放進了當時他自己都覺得不太安全的什幣網和CEO交易所。
「事實證明,我賭對了。」監管風頭過後,大大小小的交易所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okcoin、火幣網相繼復出,幣安(binance)取代比特幣中國成為新的三大所之一。Pika也將剩餘的代幣從小所提到了大所。
此時的OK和火幣不再只是單純交易比特幣、萊特幣和以太坊,相繼上線了各種「山寨幣」,引發了後續項目方重新的上幣潮。與此同時,幣圈生態已經悄然發生變化,「整個行業開始把區塊鏈帶入主流,說到底就是找個噱頭繼續炒。」據Pika回憶,當時充值提現已經變成了買賣泰達幣(USDT or Tether),計價方式則變成了以BTC、ETH和USDT作為本位幣計價。
「所有的交易所和項目方都回來了,賭場開門就差賭徒進場,吸引賭徒的唯一方式便是拉盤讓行情上漲。」
就這樣,數字貨幣市場如脫韁的野馬瘋狂上漲,吸引無數人進場。「我帳戶總額一度翻了8倍,欣喜若狂。」Pika回憶道。
當泡沫越來越大,芝商所比特幣期貨合約的上線為行情劃定了尾聲。比特幣沒能衝破2萬美元新高而崩盤,行情急轉直下。在1個月的時間離,比特幣從2萬美元跌至7300美元附近,市場哀鴻遍野。
此時,Pika帳戶總資產盈利已經完全抹去,並處於虧損狀態。「一開始小博,嘗到甜頭加倉,瘋狂時失去理智想要更多,最終被割。我只是惋惜沒有抓住這次機會,卻沒意識到快速進入社會成長的重要性。」他後悔沒有投更多錢進去,不然也不會一直握著不拋。
2018年,一心炒幣的Pika終究沒能考研成功,他陷入了迷茫。然而,此時Pika炒幣的熱情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痴迷於比特幣的他只身前往上海的一家區塊鏈公司工作。
在此期間,比特幣經歷了漫長的熊市,Pika並沒有掙到太多錢,反而背上了外債。不過他依舊沒有放棄,仍堅持從工資中拿出一部分用於投資。
2020年初,看見比特幣行情尚可的Pika決定做多合約。然而,3月比特幣暴跌至4000美元,Pika最終爆倉,他決定從此不再碰槓桿。
到此時,Pika投機的想法已經消磨殆盡,取而代之的是將比特幣當作長線投資。
談及最近堪稱「瘋狂」的比特幣行情,Pika表示此前早有預期,「目前我沒精力去關心幣價。許多知道我手裡有幣的朋友不時來問我比特幣漲到多少了,我也不想再給過多回復。就算我預計比特幣登上十萬、甚至百萬美元那又如何呢,當下不如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雖然心態已經發生了變化,Pika並不會就此退出。「我已經離不開它,但我並不建議一些沒有經驗的人進來。」Pika表示,「我從不主動告訴別人我炒比特幣,本身這個東西就是反人性,被它吸引就成為了奴隸。」
激進投資者的心理素質:
「大虧小賺是常態」
在比特幣的價格上下波動時,有人的投資方式更為激進,炮哥選擇的便是Pika「不敢再碰的」槓桿。
不同的是,儘管經歷多次「爆倉」,他心態依舊平靜,不斷總結經驗。然而市場瞬息萬變,在2020年12月比特幣正經歷瘋狂行情時,他再次爆倉。
「我玩這個的時間不長,大概也就是在2020年的3月份,(我玩的)屬於期貨合約。」在炮哥看來,對於他們這種「小資金」玩家來說,投資比特幣賺的錢並沒有做合約來的快。
在最開始,炮哥是嘗過甜頭的,「那時候幣價波動很大,一天賺的錢可能比一周的工資還多,當時就覺得工作都沒意思了。」加槓桿的玩法讓他有些沉迷。
然而,炮哥最初的快樂只持續了幾天,2020年3月12日,比特幣價格迎來暴跌。
「我記得一開始從9000多(美元),一下子陰跌到7000多(美元)。當時覺得回調得差不多了,就決定做多。」炮哥把本金和之前賺的錢全部投入。
然而,幣價的走向與他的預期完全相反,炮哥回憶道「我記得我開的是5倍槓桿,而且還補倉了,當時真的太快了,7000多(美元)的價格一直跌,最低到了3800(美元)左右。當時想平倉又覺得會反彈,就這樣眼看著自己的保證金率歸零,直接爆倉。」
炮哥一度懷疑自己被莊家盯上了,「因為那天的最低價就比我的爆倉價低了一塊錢。」據他介紹,過去莊家操盤的現象在幣圈很常見,「莊家可以看到你所有的數據,包括你的爆倉價,只要你一直不止損,會一直盯著你,直到給你定點爆倉。」
當天的行情不止刺激著炮哥這樣的「多頭」,在跌到3800美元之後,幣價又開始攀升,「空頭」也未能逃掉被「爆」的命運。「那天總共爆了600多億人民幣吧我記得。」炮哥回憶道。
「在最近這輪比特幣牛市之前,那些大的交易所都是華人控制的,交易所持有最多的比特幣,交易所去控制價格的可能性會比較大。有時候遇到一個『插針』(記者註:人為幹預期貨交易行情的以此影響盈利情況),短時間內跌個5%-10%,高槓桿的人想補倉都來不及。」
對於接下來的行情,炮哥依舊看好,「我個人覺得雖然現在有回調,但是後面還是得往上漲。比特幣是去年增長最快的資產,這一輪主要就是美國那邊的機構帶起來的,現在也沒有要停止進入的信號。」
目前為止,炮哥處於虧損狀態,「我也認識那種在2018年虧了1000萬刀,但是這一輪賺了2、3個億的人。」在他看來,「少部分的人賺錢,大部分人虧錢」才是幣圈常態。
機構投資者:
放棄情懷,追趕價值
「 加密貨幣交易,就像網際網路股票泡沫一樣,非常像。」1月11日,億萬富翁馬克•庫班(Mark Cuban)在推特上寫道。
李煉炫告訴《財經》記者,本輪比特幣牛市的根本原因,是高通脹、低增長的經濟環境下,為了規避名義本金的受損,以及追求更高收益的需要,投資者囤積現金的需求自然演變成對黃金和比特幣的需求。大量海外的機構投資者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積極購入比特幣,並帶來了比特幣牛市。
在他看來,對於機構投資者,在乎的是資產的保值和增值,而非「比特幣信仰」或「區塊鏈革命」這類情懷。從中長期看,在今年下半年,在疫苗上市,疫情得到逐漸緩解後,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貨幣政策也將逐漸由寬鬆轉為適度緊縮。屆時,機構投資者很可能會拋售比特幣,比特幣市場將陷入蕭條。
「短期看,目前比特幣市場已經累積了足夠大的泡沫,風險很高,不建議投資者再在此刻加過高的槓桿投資比特幣。」李煉炫表示。
胥彤分析稱,今日灰度再次開放了BTC和ETH的信託申購,對市場也是明顯的利好消息,當前全球灌水機構增持的邏輯沒有破壞,後市仍可期待。但BTC是高風險資產,波動十分劇烈,建議散戶謹慎操作。
2020年,比特幣經歷了4年一次的減半行情,也一路從年初的7800美元狂飆至年尾的28000美元上方;2021年初,比特幣在不斷突破歷史新高后急劇下挫,如今在35000美元上方徘徊。
可以預見的是,從2020年尾延續至今的比特幣行情,在日後將會被一次次提及。在起起落落的市場行情中,作為投資者,能控制的也只有自己的內心了。
「大家也許都在等一個點,但是未來的價格,現在有誰能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