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2月,天氣是越來越冷,有不少魚友反映,家裡的魚活動能力大不如前。雖然原理上說金魚是變溫動物,在0-39攝氏度的水溫中她們都能生存。但是過低的水溫會影響不少魚的觀賞和生長,今天盤點幾種建議冬季加溫飼養的金魚類型,冬天讓他們補一補,開春打老虎!
秋苗是指秋季孵化的魚苗,體長一般較小。由於秋季找不到鮮活水蚤,所以常有金魚秋苗不如春苗的說法,但實際上秋苗裡面也有好魚。要帶大秋苗最好採用加溫措施,特別是蘭壽泰獅等快魚品種。
此外還有一些體長未達標的當歲魚,比如國壽一般最小需10公分,如果冬眠前未達到這個尺寸也建議加溫飼養,不然當年體格未撐開,明年就很容易變成老頭魚。帶苗常用的飼養水溫是25度-28度,具體還需看不同品種,可以關注公眾號後在對話框輸入「新手」字樣查詢。
帶快魚品種的小苗,加溫是常用手段
有益菌在攝氏15度的水溫中活性開始明顯降低,如果水溫低至10攝氏度,有益菌就處於休眠狀態,完全停止工作。然而金魚在這樣的水溫條件下仍然會進食和排洩,但水族箱中卻沒有有工作能力的有益菌可以處理這些垃圾。這會引發氨的含量逐漸上升,直至把金魚毒死。
所以我們建議冬季水溫低於15攝氏度,以觀賞為主(沒有做綠水)的魚缸都要配備加熱棒,即使您養的是蝶尾,鶴頂紅等國粹金魚。把水族箱中的水加熱到有益菌所需的溫度,非常簡單,花費也不是非常多。建議飼養水溫:18-25度。
魚友分享的冬季加溫飼養蝶尾:10度的水溫一個個趴的趴,飄的飄,躺的躺,一動不動,上了加熱棒,一個個生龍活虎,食慾大增,遊速都快了!
冬季的金魚如果不幸染病或者是新買回家未調理好的金魚,必須加溫治療,不要抱僥倖心理,因為低水溫下金魚的恢復會很慢。
合理的升溫範圍應該是,以每天升溫3-5℃為宜,升溫過快會對魚造成不適。升溫必須配合大氧,要保證氧氣的充足供應。因為升溫後魚的呼吸作用會加強,菌的繁殖會加快,需氧量會加大。
常見治療水溫在20-25度左右,具體要看不同的病情,再投入相應的鹽或者藥物。這裡不再展開,可以關注公眾號後在對話框輸入「魚病」字樣查詢。
常見老三樣操作
泰獅的形成根據不同泰國魚場的繁殖手段不同而有很大區分,混有珍珠、鎏金、文魚等血統,並根據顏色要求引進國內獅子頭而培育出近期才有的丹頂、紅白、五花、虎皮的顏色。
泰國地處熱帶,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炎熱,全年溫差不大。泰國一年中的最低溫度都在20度左右,因此有不少養泰獅的玩家缸冬季保持著18度以上,甚至是25度的水溫。
冬季加溫的泰獅生龍活虎
普遍認為,泰壽是由日壽和文種獅頭長期雜交融合的產物,兼有國壽和日壽的一些特點,同時又融入了泰國養殖家和玩家所追求的風格特徵。彎刀型的誇張背弓和極易辨認的誇張龍頭型頭瘤(吻瘤特別發達)是泰壽的標誌。加溫理由同泰獅。
泰壽是喜歡高水溫的金魚品種
國壽金魚於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從日本引進,按照中國金魚藝人的審美和挑選,經過幾十代的繁衍選育,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國壽(中國蘭壽),最早的國壽和現在大部分的國壽都產自我國的南方福建省,國壽也被大家叫作福壽。
目前市場流行的國壽,有不少是小尾短身體型,在低水溫情況下較容易出現栽頭現象,冬季建議加溫飼養。
公元十八世紀末,中國的文魚經由琉球傳入日本,得名琉金。上世紀70年代日本的長尾琉金傳入國內,由廣東漁場從其中培育出了短尾琉金。短尾琉金遊動迅速,飼養水可較深,適宜側面欣賞,迅速流行起來,成為現代家庭缸養金魚的首選之一。
短尾鎦金要想起背長成高身子,就必須用深水,淺水不利於出體型。鎦金喜歡新水,所以魚缸要保持清潔勤換水,此外不少鎦金在低水溫下較容易栽頭,冬天建議加溫飼養。
元寶獅是以泰獅和短尾琉金為主,各種雜交,最後漸漸定型下來的一個金魚品種。其特點是高頭、高背、翹尾,側視有點像個可愛的元寶,所以也有人喜歡把琉金獅叫做元寶獅。此外還有短尾獅,背部比元寶要低一些,這些大多是來自廣東地區的漁場,是熱帶氣候條件下培養出來的金魚品種。
元寶獅和短尾獅的飼養可以參考泰獅和蘭壽的手法。當歲魚必須靜水飼養,過大的水流會遏制頭瘤和身體的生長,導致尾巴過分生長,致使身體比例失調,失去觀賞價值。餵食上注意少食多餐,生長季節需要密集投喂。
後記:幾個關於加熱棒的小貼士
1、小缸的情況下,加熱器應該安裝在過濾器的出水口旁邊,在此處它可以接觸來自過濾器的水流,從而可以更均勻地把熱量散布到水族箱各處。大缸的情況下,加熱棒建議放在過濾最後一格的清水倉中。
2、為了更有效地工作,加熱器必須避開可能與之接觸的物體,比如沉木底砂等等,因為這會影響熱量的傳播。
3、由於加熱器大多裝在一個玻璃管裡,所以它屬於易碎設備,需要小心對待。避免接觸有元件的一端,那兒很燙。在水中移動加熱器或把它取出水族箱時,應事先關閉一段時間,因為,如果在仍很熱的情況下將其突然移出水面,玻璃可能會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