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技釣法】世界上最大的八種魚,您敢挑戰嗎

2021-01-20 富源百川釣具


一、鯨鯊


中文學名:鯨鯊

拉丁學名:Rhincodon typus

別 稱:豆腐鯊、大憨鯊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軟骨魚綱

亞 綱:板鰓亞綱

目:鬚鯊目

外形特徵:鯨鯊是最大的鯊,是魚類中最大者,通常體長9-12米。最大個體體長達20米,體重最大達12,500千克,為魚類之冠。體延長粗大,每側各具二顯著皮嵴。眼小,無瞬膜。口巨大上下領具唇褶。齒細小而多,圓錐形。噴水孔小,位於眼後。鯉孔5個,寬大。鰓耙角質,分成許多小枝、結成過濾港狀。背鰭2個,第二背鰭與臂鰭相對。胸鰭寬大。尾鰭分叉。體灰褐或青褐色,具有許多黃色斑點和垂直橫紋。鯨鯊擁有一個寬達1.5米的嘴巴,身體大部分都是灰色,腹部則是白色。每條鯨鯊的斑點都是獨一無二的,鯨鯊的表皮有黃白色的斑點與條紋,厚度達到10釐米。鯨鯊擁有2個背鰭,第1個背鰭比第2個背鰭還大,外觀成三角形。鯨鯊的胸鰭可以長達4.8米,尾鰭則長達2.4米。

生活習性:鯨鯊通常單獨活動,除非在食物豐富的地區覓食,否則它們很少群聚在一起。雄性鯨鯊的活動範圍比雌性更大,因為雌性鯨鯊比較偏好出現在特定的地點。鯨鯊的遊動速度緩慢,常漂浮在水面上曬太陽。雖然鯨鯊擁有巨大的身軀,不過不會對人類造成重大的危害。它們經常被科學家用來教育社會大眾,不是所有的鯊魚都會「吃人」。實際上,鯨鯊的個性是相當溫和的。

 

二、藍鯨


中文學名:藍鯨

拉丁學名:Balaenoptera musculus

別 稱:剃刀鯨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哺乳綱

亞 綱:真獸亞綱

目:鯨目

外形特徵:藍鯨不但是最大的鯨類,也是現存最大的動物,是迄今為止最大的哺乳動物。它的體重相當於25隻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個人的重量的總和。藍鯨全身體表均呈淡藍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細碎斑紋,胸部有白色的斑點,褶溝在20條以上,腹部也布滿褶皺,長達臍部,並帶有赭石色的黃斑。雌獸在生殖孔兩側有乳溝,內有細長的乳頭。頭相對較小而扁平,有2個噴氣孔,位於頭的頂上,吻寬,口大,嘴裡沒有牙齒,上頜寬,向上凸起呈弧形,生有黑色的須板,每側多達300-400枚,長90-110釐米,寬50-60釐米。背鰭特別短小,其長度不及體長的1.5%,鰭肢也不算太長,約為4米左右,具4趾,其後緣沒有波浪狀的缺刻,尾巴寬闊而平扁。整個身體呈流線形,看起來很像一把剃刀,所以又被稱為「剃刀鯨」。

生活習性:藍鯨以浮遊生物為食,一頭藍鯨每天消耗2-5噸食物。攝食時遊速2-6km/h,洄遊中5-33km,被追逐時最大20-48km。一般進行10-20次小潛水後接一次深潛水,淺潛水間隔12-20秒,深潛水可持續10-30分鐘。噴出霧柱狹而直,高6-12m。藍鯨雖然生活在大海裡,但也同其他哺乳動物一樣,用肺進行呼吸,肺的重量達1000多千克,能容納1000多公升的空氣。這樣大的肺容量,使它呼吸的次數大大減少,大約每隔10-15分鐘才露出水面呼吸一次。儘管體型巨大,平時行動緩慢,常常靜止不動,卻能在水中沉浮自如,尾巴靈活地擺動,既是前進的動力,也起著舵的作用,前進的時速高達28公裡。

 

三、巨魾


中文學名:巨魾

拉丁學名:Bagarius yarrelli

別 稱:老鷹坦克、坦克鴨嘴、老鷹鴨嘴、木瓜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硬骨魚綱

目:鯰形目

科:鮡科

外形特徵:巨魾是真正的大型魚類,體長可達到200釐米。它們在湍急的河流中生存,所依靠的就是自己的體重,還有強健有力的身體以及適合高速遊泳的身形。巨魾的皮膚棕慄色,身體流線形,頭部寬大、略扁。並且它的頭部很長,俯視大約是一個長腰的梯形。巨魾非常好分辨,它的吻部前凸,上唇覆蓋下顎,尤其口邊一對鬍鬚和普通的鯰魚不同。一般的鯰魚須子大家都會說「一根鬍子」之類的,但巨魾的口須基部扁平,質感也頗強韌,向外擴出一個半弧,好似嘴唇邊上延伸出的兩把鐮刀。也是正是這個威風的頭顱與口須,使它被認定為鯰魚家族中勇猛激進的「鷹派」人物,從而得到「老鷹鴨嘴」這個名字。

生活習性:巨魾棲息於主河道,常伏臥流水灘覓食。食物以小魚為主。性遲鈍而貪食,可用拉網或沉鉤捕獲。個體很大,可超過50kg。肉呈黃色,俗稱面瓜魚,概源於此,是產地主要食用魚。


四、湄公河巨鯰


中文學名:巨無齒鯰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輻鰭魚綱

亞:綱新鰭亞綱

分布區域:分布於湄公河沿岸、東南亞地區

保 護:極度瀕危,是瀕臨滅絕的動物。

外形特徵:目前記錄中最大的淡水魚是於2005年在泰國北部捕獲的一條湄公河巨型鯰魚,它重293千克,長2.7米。最大尺寸118英寸(300釐米),661.4磅(約合300公斤)背鰭棘2,背鰭條7-8,臀鰭條35,椎骨48,體無紋,前後鼻孔接近,背鰭分支鰭條7,鰓耙弱或無,鰭灰,無黑色,幼體口亞下位,亞成體與成體口下位,幼體鬚髮達,隨生長頜須減弱,幼體有鰓耙和擴大的犬齒,30-50釐米時消失,背鰭腹鰭和胸鰭無延長鰭條,區別於湄公河其他鯰魚在於無齒和幾乎無須和相似種低眼巨鯰的簡易區分方法,身體粗壯。幼體無條紋,眼較大。

生活習性:草食;平均壽命:30年不等;尺寸:一般可達3米;體重:最重可達到300千克。

 

五、黃貂魚


中文學名:赤魟

拉丁學名:Dasyatis akajei

別 稱:鯆魚、草帽魚、蒲扇魚、黃貂魚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軟骨魚綱

分布區域:湄公河沿岸、東南亞地區

外形特徵:赤魟是食用魚類和觀賞魚類,尾刺有毒腺,是危險的海洋生物。為暖溫性近海底棲中小型次要經濟魚類。赤魟個體較大,海洋中最大個體重可達65-70公斤,一般多為5-8公斤左右;淡水中常見個體全長約50-70釐米,重1.5公斤,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體平扁,亞圓盤狀,尾極細長,鞭狀,其前部有扁平尾刺。眼小。具噴水孔。胸鰭甚寬。鰓孔5對,與口、鼻同位於腹面。成體背正中至尾刺具1縱行結刺。體赤褐色。體長可達200釐米。

生活習性:赤魟屬底棲魚類,常匍伏於江河深潭,夜間活動。以軟體動物為食。大者15kg。赤魟尾刺有毒。活體常揮動尾部進行刺擊,人撈捕或處理魚貨時常被刺傷。在世界自然保護紅名單瀕危程度排名中屬於易危,由於過度捕撈、環境汙染,因此種群數量不詳。


六、世界上最大的魚——匙吻鱘


中文學名:匙吻鱘

拉丁學名:Polyodon spathula

別 稱:美國匙吻鱘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綱:輻鰭魚綱

目:鱘形目

外形特徵:匙吻鱘的顯著特點是吻呈扁平槳狀,特別長。魚的體表光滑無鱗,背部黑藍灰色,有一些斑點在其間,體側有點狀赭色,腹部白色。個體大,這種大型淡水魚可以長到220釐米,重達90公斤以上。匙吻鱘亦稱匙吻貓魚。產於北美洲的原始魚,為槳吻鱘的一種。屬鱘形目、匙吻鱘科,是北美洲的一種名貴大型淡水經濟魚類,魚皮可製成優質皮革。匙吻鱘還可以作為觀賞魚出售。

生活習性:匙吻鱘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緩慢流動水域,對溫度變化的適應能力強。匙吻鱘主要以浮遊動物,也以甲殼類和雙殼類生物為食。匙吻鱘每年春季在特定流域的淺灘上產卵,產卵數量在300-600萬之間。雄魚性成熟在7歲,雌魚性成熟在9歲,野生匙吻鱘壽命可達55歲,但是通常只存活到20-30歲。


七、世界上最大的魚——巨骨舌魚


中文學名:巨骨舌魚

拉丁學名:Arapaima gigas

別 稱:海象魚、象魚、大頭巨骨舌魚,軍艦龍,巨龍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輻鰭魚綱

目:骨舌魚目

科:骨舌魚科

外形特徵:巨骨舌魚是一種老的魚種,它生活在世界上最原始的熱帶叢林水域中,它們常見於巴西、秘魯的亞馬遜河流域,以及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境內的亞馬遜水系的支流中。這種龐然大物長著尖而長的頭、青色的金屬般的背、古銅色的側部和大塊的鱗片,有的鱗片邊緣顯出鮮豔的紅色。巨骨舌魚主要棲息在水流緩慢的河裡,甚至能在含氧量很低的水域生存,因為它有巨大的氣囊,這種氣囊是由肺葉的組織構成,可以充當附加的呼吸器。它也能像大西洋的大海鰱一樣浮到水面吸氧。

生活習性:巨骨舌魚生活在世界上最原始的熱帶叢林水域中,主要以小魚為食,但偶爾也捕食蛇、龜、青蛙和昆蟲、甚至也會捕食小鱷魚。由於天氣酷熱,流速緩慢的河水含氧量降低,巨骨舌魚需要不時浮上水面吞咽空氣來呼吸。在旱季,它也能靠在泥沙裡鑽洞來自保。巨骨舌魚具有強大的蠻力,利用尾巴作為武器,可以輕易擊倒成年的男性,並擊碎骨骼造成大量內傷。 


八、世界上最大的魚——鱷雀鱔


中文學名:鱷雀鱔

拉丁學名:Atractosteus spatula

別 稱:幽靈火箭,福鱷魚,大雀鱔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輻鰭魚綱

科:雀鱔科

分布區域:墨西哥到美國的墨西哥灣沿岸,密蘇裡河和俄亥俄河,尼加拉瓜。

外形特徵:鱷雀鱔學名大雀鱔,體長1~1.6米,體重30~137斤,雌性比雄性略大,是現存7種雀鱔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魚身呈長筒形,密布青灰色菱形鱗片,帶有暗黑色斑紋,吻部前突,上下顎密布利齒,因此得名。用輪竿釣上來的雀鱔的世界紀錄是279磅,由比爾·弗爾瓦德於1951年在德克薩斯州釣獲。

生活習性:鱷雀鱔沒有咀嚼的功能,它們進食只能靠吞,最大可以吞下身體1/4的食物,主要以其它魚類為食。白天通常浮在水面上曬太陽,隆冬季節潛入深水區休眠。鱷雀鱔是一種異常兇猛的肉食性魚類,幾乎所有水裡的活物它都吃,包括各種魚類、甲殼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中小型哺乳類以及腐肉。


相關焦點

  • 紅尾魚的釣技釣法,湖北省吳嶺水庫,當地釣友的分享
    遊釣湖北第一站,我來到了湖北省荊門市京山市,吳嶺水庫,這個水庫淡水魚的品種非常豐富,由於現在的季節已是深秋,目標魚定位紅尾,連續垂釣了三天,收穫並不理想,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與當地釣友交流學習,今天就整理出一套簡單的,針對紅尾魚,當地比較流行的釣法,其實釣紅尾魚有很多方法,每一個地區都會有各自不同的方法
  • 釣魚百科,斑點非洲鯽,淺談釣技釣法及餌料的使用
    羅非魚,別稱,非洲鯽魚,南鯽,越南鯽,吳郭魚,福壽魚,金鳳魚,羅非魚原產非洲,屬熱帶性魚類,羅非魚屬包括亞種,共有100多個品種,這種魚繁殖能力強,產量高,食性雜,疾病少,適應環境能力強,自從我國引進這種魚之後,在中國的南方,這個外來物種幾乎泛濫成災,這其中比較典型的,叫尼羅羅非魚,這是我國1978年從泰國引進並推廣養殖,現已被我國列為外來入侵物種目錄,這種羅非魚是體型最大的品種,喜歡高溫
  • 【釣魚技巧】特色傳統釣進階釣法溪流釣
    時下釣魚領域以臺釣最流行和普及,傳統釣七星漂除了一些臺釣無法勝任的環境才會被釣友們臨時使用外,就是老一輩釣魚人還在廣泛使用。一提到傳統釣很多臺釣釣友第一反應就是:不就是「大跑鉛」和「長竿短線朝天鉤嗎?」,「去黑坑你釣一個給我看看」,「有啥技術可言」?可以說傳統釣現在處境是相當尷尬。
  • 【釣魚技巧】夏季手竿釣馬口魚,就用這兩種釣法
    比較喜歡在有水草和砂礫底的水體中生活,所以選擇釣點注意說草和砂礫底。雖然喜歡流水,但是不喜歡激流,所以經常躲在水流緩慢的河灣、石碓後面、水草背後等水流比較緩慢的地方,水流緩慢才比較適合馬口的覓食。馬口的釣法比較多,根據溪流和水庫有不同的釣法,下面就介紹介紹。順便說一下,馬口跟寬鰭鱲是有區別的,這兩種魚經常生活在一個水體中,還一起成群遊動,區別方法就是看嘴巴。
  • 這個夏天一雙釣魚人真正的(釣「魚」拖鞋)問世
    東莞釣友會是以東莞為中心的釣魚人溝通平臺,QQ群:218834153(1群)、548790870(2群),微信公眾號、美拍、秒拍、小影、快手、映客直播、鬥魚直播、上魚APP等帳號均為:東莞釣友會;熱忱歡迎愛好且熱衷釣魚的朋友加入,請同時關注微信公眾號,將定期推送釣魚相關資訊。
  • 民間串鉤釣翹嘴魚的兩種方法,沒釣過大翹嘴,可以試試這些釣法!
    翹嘴魚學名翹嘴紅鮊,民間的叫法較多,例如白魚、翹嘴巴、鮊魚、翹子等。分布十分廣泛,全國大小水域均有分布。大翹嘴主要分布在水面廣而且深的水域中,最大可以長到20斤。翹嘴魚善於跳躍和遊泳,非常善於追擊獵食,有翹嘴分布的水域經常可以看到大翹嘴在水面追擊小魚的上面,泛起層層炸水水花。
  • 釣紅尾魚再也不打醬油的幾種釣法,用過的都說好!
    提起紅尾魚,想必釣友們想到則是它鮮美的肉質,因此被很多的釣友所鍾愛。紅尾的體型偏長,外表呈銀白色,嘴巴尖尖,尾部呈淺紅色,因此得名為紅尾,也叫紅尾鯝。紅尾屬中等體型的魚類,最大體重可達約5kg,肉質十分鮮美,且無多少腥味,有十分高的食用價值,而且在我國多個水域中都可見到紅尾的身影。
  • 什麼釣法釣鯝魚 鯝魚的幾種多變方式釣法
    鯝魚吃食的方式和中魚的概率鯝魚的嘴巴是朝下的,上嘴唇比較厚,所以如果按照尋常釣魚的調釣方法來釣這種魚,不容易吃"正口",往往掛魚身上的情況比較多。那麼要怎麼才能釣到正口呢?鯝魚的幾種釣法詳解1、底釣鯝魚底釣就是大家最普遍的釣魚方法,風大浪大的情況下線組都拋不出去,餌料一到水面都全被風浪打散,談不上釣行程,因此這時採用釣浮可能幾個小時什麼魚也釣不到,有經驗的釣友這時採用底釣法就會不斷上魚。底釣鯝魚的浮漂信號一般都是黑漂。
  • 日本竹莢魚釣法,從釣魚的技巧、釣具全面解說
    竹莢魚「不就是竹莢魚嗎?文章正文一、竹莢魚釣法的基礎知識:雖然簡單但是也有技術差別的輕型釣法竹莢魚釣法是用小型路亞釣竹莢魚的釣友最簡便的釣法。去附近的釣場,用手裡的輕型釣具就可以簡單開始的事情!一般可以釣幾條20cm的竹莢魚,根據地區能釣上(40~50cm)(50cm以上)等的叫法的40cm~50cm的大型魚的可能也有。
  • 談談黃鯝魚的習性、食性及釣法
    南方有一句口頭語:"麥子熟了,尾巴黃了",四、五月間是江南一帶小麥成熟的收割季節,也正是黃鯝魚為了準備產卵需要大量進食時期,這是一年中垂釣黃鯝魚的頭個黃金季節,而北方因為氣候上與南方的差異會有所推遲。到了立秋以後的十、十一月(北方八、九月),秋高氣爽氧分充足,水溫適宜,已長得很是肥碩的黃鯝魚會四處尋食,為度過嚴寒的冬天補充營養,這時是垂釣黃鯝魚的又一個最佳時段。
  • 釣紅尾魚可破百斤的黃金釣點,從釣法到釣位,解析武漢寧港湖
    釣法差異決定漁獲在寧港湖這個釣點,以紅尾和弓背為主要目標魚的話,從臺釣的角度來看主要分為兩種釣法,二者各有優劣,這兩種釣法我都嘗試過,下面來分享我對這兩個釣法的一些心得體會。釣法上主要是高頻率抽窩,很快就形成霧化帶,紅尾自然就聚集過來了,餌料和釣法對路的話,經常可以連杆1、2個小時,不過這種釣法的缺點是,紅尾的個體偏小,但數量多,浮漂動作幾乎都是黑漂,很是過癮。
  • 黃尾魚釣法
    釣黃尾魚可以底釣也可以釣浮,拖釣誘釣等,在水庫釣黃尾魚的關鍵是找到黃尾魚的所在泳層,根據黃尾魚所在位置靈活施釣,因此也就有以下幾種不同的釣黃尾魚的釣法
  • 被臺釣傷害過的傳統釣法,才是冬季釣鯽魚最佳釣法
    新式傳統釣法經自主創新後,賦予了他們新的材質、新的裝備和新的技藝,而且還保持傳統釣法原理下,使新式傳統釣法煥然一新,更接近於臺釣,可釣底釣浮,還能拉餌作釣,實用範圍更加廣泛。為什麼說新傳統釣法是冬季最佳釣法?
  • 釣不到魚的時候,試試這種老祖宗留下來的釣法「逗釣」
    釣友們都很熟悉臺釣釣法,我在此處就不多做論述。而逗釣卻是許多釣友不熟悉的釣魚方法(特別是長竿短線逗釣法)。野生魚類喜好追逐運動目標的習性,這就決定了逗釣的上魚率要遠高於其他釣法。什麼是逗釣呢?從每年四月到十月,我都只用自製的穀子打窩,用穀子掛鈎釣大魚。偶爾使用嫩玉米,麥子等作釣餌。如果想多釣鯽魚,可在誘餌穀子中多加麥子、玉米等物,在三、四月天氣較冷時也可用粉劑飼料混合穀子打窩,但在五月之後,最好只用穀子打窩,否則會招來無數小雜魚和花白鰱,大大影響釣大魚的效果。到了冬天,水體較冷的水域,或天氣、環境等引起的輕口魚,可用紅蟲進行逗引,也是增加釣獲量的一個有效辦法。
  • 到底會多少釣技才算高手?藝多雖不壓身,但是專精才是真
    有的釣友喜歡專精某幾樣,有的釣友各種玩法都有涉獵,到底要學會多少種釣技才能算一個真正的釣魚高手呢?每個釣友的看法可能都不一樣,今天蓑笠哥根據自己數十年的釣魚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大家如果有什麼更好的看法可以在下面評論區一起討論。
  • 秋天釣鯿魚,釣離底比釣底好,用這兩種釣法,鯿魚連竿上!
    但是鯿魚的最大特點是嘴巴略微上翹,體型非常寬,這就導致進食水底食物的時候異常困難,所以釣魚老手釣鯿魚的絕招就是使用釣離底的方法。離底距離一紮長,大概20釐米左右,這個距離是鯿魚進食最舒服的距離。不過釣離底的方法較多,比如正常臺釣釣浮,魚鉤距離水底20釐米,這種釣法不太適合野釣環境,因為容易走漂,所以民間才有了更實用的離底釣鯿魚的方法。
  • 馬口魚幾種手竿釣法,只要釣法得當,魚兒連竿上,賊過癮!
    夏季是釣馬口的好季節,所以介紹介紹關於馬口魚的垂釣技巧。一、習性馬口魚是小體型魚類,在流水溪流中較為常見,非常靈活。在很多溪流中馬口會跟寬鰭鱲同遊,兩者在習性上也非常類似,在釣法上也非常類似。要說區別的話,好像寬鰭鱲主要生活在溪流中,馬口在部分水庫、湖泊、河流中都有分布。其實最大的區別在於馬口的嘴巴,這個也是馬口魚得名的由來。
  • 傳統與外來文化的碰撞,理性分析歐鯉釣與國內拋竿釣法的區別運用
    這裡所指的科學性並不是強調歐鯉釣比我們拋竿釣法更先進,筆者認同的是歐鯉釣在面對各種複雜水域的可調整性,而我們傳統的拋竿釣法就較為單一,且從魚類習性與生理角度來看,歐鯉釣更符合長時間守釣大魚的需求。理論雖然如此,但也要辯證的去看待兩種釣法的不同,畢竟釣法之間應該是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如果僅是強調外來釣法的先進性而忽略了其缺點,我想這並不是釣技釣法健康發展的表現。
  • 竹麥釣—有地方特色的民間釣法,主攻泥鰍兼釣攻擊性魚類
    雖說這種釣法現在已經被淘汰,可以說已經沒有那個資源了但是每一種釣法也是本地的特色希望可以被大家所了解。二,竹麥釣的優缺點以及餌料的製作方法①竹麥釣的優缺點「竹麥釣」最大的優點就是省時省力直接把線組放水裡等著收泥鰍就可以了,很多時候有意外的驚喜。缺點就是中到大魚後很容易纏線而且需要水中作業安全性不高。最大的缺點就是沒有垂釣提竿中魚的樂趣。
  • 釣魚方式很多種,教你離底釣的釣法,釣到大魚不是夢
    釣魚方式有很多種,我們最常見的是底釣。除此之外,還有釣浮、離底釣等。不得不說,離底釣也是一種非常的好釣法。很多釣友在野外釣魚很少使用這種方法,主要是因為沒掌握離低調的方法。以下就給大家講一下離底釣:為什麼要學會離底釣?喜歡釣鯽魚的釣友會發現,很多時候會因為一些水底的影響因素讓我們通常採用的底釣釣不到魚,這時候有經驗的高手就會選擇離底釣,確實離底釣的效果要好於底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