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書新作白保華抗疫詩一首(每日一品第999期)

2021-01-20 wufeng2020

每日一品第999期 書法 · 隸書 · 白保華抗疫詩一首

這是我進入2021年以來書寫的第四幅抗疫書法。

石家莊的新冠肺炎疫情還在繼續,新的確診病例在增加。值得欣慰的是1月14日有首批12位確診患者已經從河北胸科醫院痊癒出院!

人們宅在家裡,在各自不同的群裡交流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那就是期盼疫情儘快過去,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網友白保華先生發到「河北博客聯盟」群裡的一首詩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北風瑟瑟三九天,新春將至舉國歡。

恰逢春運高潮日,全民抗疫無人還。

親朋千裡難相聚,友誼長存隔不斷。

待到新冠消滅時,對酒當歌盡笑顏。

我昨天用四尺仿古描龍宣紙把這首詩書寫了下來,這是我進入2021年來書寫的第四幅抗疫書法書,現貼出來與大家分享。

——武鋒(一峰)

相關焦點

  • 隸書新作《道德經》名句(每日一品第950期)
    這句名言出自老子《道德經》第64章。其意思很簡單:雙人合抱那樣粗的大樹是從毫末大的種子長起來的,九層的高臺是用土一點一點累積起來的,千裡的路是要從腳下一步步走出來的。任何事情都是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沒有「毫末」、「累土」、「足下」,一切都無從談起!這就是告誡人們,要想成就一番事業,都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依靠堅強的毅力,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下去。
  • 隸書新作忠孝傳家仁義處事對聯(每日一品第989期)
  • 在一首詩中,與你相遇
    作者│如夢晨曦 總是在此刻 讀一首喜歡的詩的時候 突然感覺時光很美好 天與地也美好 你也美好 詩中的你,你的詩 不再有時空的距離 不再有性別的差異 高高的舉起手臂
  • 每日一詩丨雄安,飛回了一群燕子
    每日一詩丨雄安,飛回了一群燕子 2020-03-22 0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州遵義仡佬族詩人姜代銀新作《常青藤的尾巴(外一首)》鑑賞
    最近,讀到詩友、貴州仡佬族詩人姜代銀的詩歌新作《常青藤的尾巴(外一首)》。感覺這位老友的詩歌近年來越發沉靜了,字裡行間,有一種年少輕狂時所不具備的哲理意味。詩人在戶外採風活動中留影在《常青藤的尾巴》這一首詩中,詩人把常青藤比作有靈性的動物,會「擺尾巴」,而且只需幾下,」人生之路/耗子般停了下來「。象耗子一般,可見這人生之路得有多提心弔膽?
  • 第641期:嚴美平詩四首
    文/嚴美平一 相思寄給月亮我伸出手臂拔開雲霧撕下黑色的圍幕讓太陽從幕後跳到幕前陽光晉照耀小草含淚笑花兒顯妖嬈楊柳扭著腰用靈魂寫一首相思寄給月亮在夜深人靜時把相思送到多情人的心房伴多情人入夢鄉二 小寒昨天身體還健康一夜過來鼻涕淌氣溫下降未抵防讓它爬上床吻在我唇上一直到嗓了斷了情傷壞了我的嗓三 用詩療傷
  • 花開小舟:第002期 貓頭鷹的眼睛(父子版) ┃ 宇宙最萌搖籃曲
    ▼點擊收聽 ▼第002期  宇宙最萌搖籃曲 《貓頭鷹的眼睛》 純享獨唱版  請點擊 ▶ 《貓頭鷹的眼睛-獨唱版》     徐 添貓頭鷹的眼睛,這首童話詩可以說是我自己最有靈感的一首創作。仿佛從天上掉下來了一個透明的紅蘋果,砸到了我的腦袋,瞬間流到了心裡和手上,呈現出來的。
  • 李嶠一首描寫風的詩,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非常的唯美
    小編今天要為大家推薦一首李嶠的小詩,只有一個名字,那便是《風》,這首詩中,詩人把風的動態描寫的活靈活現,寫得無比的唯美,很是值得我們一品。《風》唐代:李嶠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 一首小蟬詩,人生大智慧,值得你一讀再讀,一品再品
    初唐是指李淵稱帝建立唐帝國到唐玄宗即位以前的一段時間,這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有虞世南和上官儀;後有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被評為「初唐四傑」,他們的作品氣象萬千,雄渾博大,已經從南北朝爭相纖構狹小的宮體詩中逐漸走了出來,開闢了新的世界。盛唐,通常是指從唐玄宗開元到唐代宗大曆以前這一段時間。
  •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疫防控」主題海報展示(第十七期)
    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抗疫防控」主題海報設計徵集主辦單位:濟寧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濟寧市美術家協會承辦單位:濟寧市美術家協會設計藝術委員會協辦單位: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 兩首經典宋詩,一首寫春景,一首寫秋景,第一首作者一詩封神!
    本期為「詩詞歌賦匯」原創賞析連載第422期,更多文章請持續關注我,感謝!我國自古以來地域就非常的遼闊。其中秀麗的山川美景數不勝數,從古至今人們都不免被美景所陶醉。像唐宋文人才子,就會將眼前所見的秀美的景色和自己興奮的心情付諸於筆墨,化成了一首首令人陶醉的詩篇,被世人保存下來。南宋時期,詞風盛行。
  • 「申江詩潮第241期」高山流水弦聲好 一曲雲歌勝抖音(總614期)
    睽違有日人詩老,惋惜無情歲景流。小店杯盤狼藉後,聲聲珍重賽琳球。遊震澤史濟民驅車百裡沐霜風,攜友遠來秋正濃。橋跨頔塘尋禹跡,舟橫古渡說堯封。公園溼地常翔鷺,禪寺慈雲未聽鍾。楊柳依依絲尚綠,蒹葭夾岸水溶溶。
  • 高適寫在牆上的一首「錯詩」,被不知名路人改一字,成了一首妙詩
    這個成語出自北宋文人陶嶽編著的《五代史補》,講的是這樣一段雅事:當年晚唐著名詩僧齊己寫了一首名為《早梅》的詩,詩中有一句「前村深雪裡,昨夜數枝開」,他拿去找大詩人鄭谷品鑑,對方於是將他的「數枝梅」改成了「一枝梅」。雖只改了一個字,卻讓整首詩的意境都更加優美,齊己感激不已,稱鄭谷為自己的「一字之師」。本期要和大家說的也是一個一字之師的事。
  • 「申江詩潮第242期」談詩說詞:潘承勇從毛澤東的兩首詩說起(總615期)
    01意境美意境美是古詩詞所追求的最高的藝術標準,是決定一首詩詞好壞的關鍵。何謂意境?劉禹錫說"境生象外";司空圖說「思與境偕」;劉勰說「神與物遊」。即,作者的主觀情感與客觀物境的交融契合為意境。一般來說,詩像不像詩,有沒有詩味,主要看意象; 而詩美不美,有沒有意蘊,主要看意境。
  • 木心的一首詩 木生手記
    而第三輯19節全用繁體無標點一排到底,大多節內含有一首自度的古體詩,為閱讀增加了不少難處,光是斷句就要費些思量。雖為閱讀平添了障礙,卻也與古體詩及所論多為國內之事相貼合:既是為尋極少的「小眾」知音(肯定也有看輕長時期文化荒漠化之下大眾讀者的意思),又多一層含蓄也多一道「安全」係數(潛意識中的餘悸),當然也會讓願意沉下心來的「小眾」閱讀者更能句思字辨。
  • 一位震古爍今的隸書大師,他精通四種書體,被譽為「國朝第一」!
    鄧石如隸書《少學琴書冊》他就是打開了清朝「碑學」大門的鄧石如。鄧石如「四體皆精」,最值得稱道的是他的隸書,他曾經寫過一件隸書作品《少學琴書冊》,為世人再現了漢隸之風貌。大書法家趙之謙曾經這樣評價鄧石如的書法:「國朝人書以山人為第一,山人以隸書為第一;山人篆書筆筆從隸書出,其自謂不及少溫當在此,然此正自越少溫,善易者不言易,作詩必是詩,定知非詩人,皆一理。」
  • 李榮浩發布抗疫新歌《同根》,聽哭許多人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宇浩「幾十億人同根,同一家人,都有過紛爭,可每當一方受困,是捨命陪伴的人……」2月4日,李榮浩在微博發布了為疫情所創作的新歌《同根》,短短一個多小時,在各大音樂平臺上的評論都達到了999+。
  • 《Chest》發表中國醫生抗疫英文詩 「逆行勇士」熱血無畏 冷靜頑強
    中新網上海5月6日電 (陳靜 袁蕙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6日披露,著名的國際學術期刊《Chest》(胸)在線發表了風溼科主治醫師李佳的現代詩「
  • 「林深時見鹿」,原來下句不是「海藍時見鯨」,竟出自李白一首詩
    然而並不是,「林深時見鹿」其實是李白寫的一首詩的其中一句,當然後人稍加改動,成了現在備受歡迎的名句。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這首詩詞本來的面目呢?在經過後世的添加修改,其實詩詞早已經失去了原有的韻味。所以今天為大家賞析的這一首詩,就是李白所寫的《訪戴天山道士不遇》。這首詩的第2句是「樹深時見鹿」,雖然與前文提到的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卻也有些許不同。因為一個字的差距,讓兩句話的意境相差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