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鯨魚無齒頭骨 填補海洋哺乳動物進化史空白
據美國媒體報導,近日,科學家在紐西蘭發現兩具古代鯨魚的無齒頭骨,這一發現將改寫南半球海洋哺乳動物的歷史。
-
進化史上最極端的動物—神秘的鴨嘴獸
鴨嘴獸因是世界上最奇怪的動物之一。18世紀末,當鴨嘴獸的標本第一次展出時,很多科學家認為這是個惡作劇,不可能有這樣的動物。他們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怎麼可能會有腳和嘴巴像鴨子,尾巴像海狸一樣的動物存在。一位動物學家覺得這是騙人的,便試圖從標本的頭部取下「鴨嘴」,並試圖找出縫合的痕跡。
-
五億多年前的「麒麟蝦」填補進化關鍵空白
這是我國雲南「澄江動物群」中又一項新的重大科學發現,為生物進化論增添了實證。地球上的生命經歷了約40億年的漫長演化歷史,直到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複雜多樣的生命才在地球上突然出現。這一裡程碑式的重大生命演化事件,被稱為「寒武紀大爆發」。
-
鴨嘴獸和人類有共同祖先?最奇怪的哺乳動物進化史揭秘
當地時間1月6日,由丹麥哥本哈根大學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論文稱,他們對鴨嘴獸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找到了鴨嘴獸奇怪特徵的起源。18世紀末,歐洲人在澳大利亞發現了鴨嘴獸,這種古怪的半水生動物一直困擾著科學家們。「完整的基因組為我們解答了鴨嘴獸的一些奇異特徵是如何出現的。與此同時,破譯鴨嘴獸的基因組對於理解其他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的進化也很重要。
-
奇異動物-鴨嘴獸
研究人員吃驚地發現鴨嘴獸體內沒有胃,這意味著該物種進化結果並不需要胃,胃能夠分解某些食物,協助食物消化,但是鴨嘴獸僅有腸道和食管,兩者連接在一起。科學家明確指出,鴨嘴獸進化歷程中曾有胃,但出於某種因素最終未形成胃。最佳解釋理論稱,鴨嘴獸所吃食物並不需要複雜的消化系統,因此沒有胃。
-
鴨嘴獸被認為未完全進化,卻停止進化,從2500萬年前存活至今
在動物世界中,動物的外形千千萬萬,有些習以為常,有些卻出乎所料,地球上長相奇特的動物有很多,但鴨嘴獸必然能上榜,初次發現這種物種,一度還認為是惡作劇,鴨嘴獸的嘴和腳像鴨子,身體和尾部像海狸。鴨嘴獸最為奇特的就是被認為是未完全進化哺乳動物,是因為鴨嘴獸違背了對已有的對哺乳動物和非哺乳動物的劃分,鴨嘴獸能像爬行動物或鳥類般產卵;卵孵出後,又能像哺乳動物般餵奶水給幼仔,最終將鴨嘴獸列入「卵生哺乳動物」,這種動物代表著從爬行動物向哺乳動物進化的一個環節!
-
動物世界-鴨嘴獸
鴨嘴獸無疑是地球上長相奇特的動物之一,當其的標本被送到博物館時,奇怪的外觀使得當時歐洲的生物分類學家認為這是人為設計出來的物種
-
科學家發現5.2億年前類蝦化石 填補進化論「缺失環節」
原標題:科學家發現5.2億年前類蝦化石 填補進化論「缺失環節」參考消息網11月6日報導 研究人員日前發現了一種生活在大約5.2億年前、長著5隻眼睛的類蝦生物。這一發現可能終結有關地球上最常見的動物如何進化的長期爭論。
-
盤州發現斑喉希鶥 填補貴州該類鳥紀錄空白
該鳥的發現,填補了貴州斑喉希鶥此前分布記錄空白。 經查閱《貴州鳥類志》及相關資料,貴州並無此鳥類分布記載,確認為貴州新記錄種。據資料記載,斑喉希鶥(學名:Minla strigula)屬畫眉科希鶥屬的小型鳥類,主要分布於不丹、中國、印度、寮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和越南。
-
自然界12種動物活化石:螳螂蝦4億年沒進化
原標題:自然界12種動物活化石:螳螂蝦4億年沒進化 螳螂蝦,這種海生甲殼綱動物有著非同尋常的視力,具有現今人們已知動物中最複雜的視覺系統。它能夠分辨出12種顏色和多種形式的偏振光。相比之下,人類只能分辨出其中3種。
-
Nature:鴨嘴獸進化
圖:單孔目動物祖先的細胞進行減數分裂時染色體配對可能形成的環狀結構(左)和現代單孔目動物細胞減數分裂時染色體配對呈現的線性排列(右)的示意圖(周暘繪)另外團隊發現單孔目的多對性染色體之間存在著明顯高於常染色體的染色體間的相互作用
-
人類能懷孕,幸好細胞在3億年前,類似鴨嘴獸動物中進化而來!
人類能懷孕,依賴於細胞在3億年前,類似鴨嘴獸動物中進化而來!倫敦大學學院和耶魯大學聯合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血小板細胞最早在大約3億年前在一種類似現代鴨嘴獸的卵生動物身上進化出來,血小板細胞可以阻止哺乳動物不停地流血。這一事件是哺乳動物(包括人類)胎盤發育起源的先決條件。
-
研究發現鴨嘴獸有5對性染色體
新華網倫敦10月25日電(記者曹麗君)長著鴨子嘴、骨骼結構卻酷似爬行動物的鴨嘴獸可能是世界上最奇怪的一種動物。日前,澳大利亞科學家發現了這種哺乳動物更奇特的地方——它的性別是由5對染色體決定的。 包括人在內的大部分哺乳動物的性別都只由X和Y染色體決定的:帶有2個X染色體的便是雌性,帶有1個X和1個Y染色體的便是雄性。
-
進化史被刷新!有鱗類動物的起源終於有答案了?
進化史被刷新!有鱗類動物的起源終於有答案了?它的出土顛覆了我們之前對於有鱗類動物的起源與進化的認知,並為科學家們研究有鱗類進化的過程提供了重要的線索。 有鱗目:爬行動物中涵蓋物種最多的類群 有鱗類動物是地球生物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地球生物進化的過程中,其作為爬行動物中最具物種多樣性的類群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眾多令人不可思議的成員。
-
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遠古「鴨嘴獸」
人民網北京2月18日電(王紹紹)據中國地質調查局網站消息,近期,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武漢地質調查中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程龍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早三疊世(約2億4千8百萬年前)南漳-遠安動物群中首次發現了與現生鴨嘴獸具有相似捕食方式的海生爬行動物。
-
科學家發現,鴨嘴獸恐龍竟然會遊泳
科學家發現,鴨嘴獸恐龍先在北美洲進化,隨後遍布全世界鴨嘴獸恐龍是在北美進化而來的,後來擴展到南美、亞洲、歐洲,最後到非洲。在非洲發現了鴨嘴獸恐龍化石,專家們認為鴨嘴獸曾經穿越數百公裡的海洋到達非洲大陸。
-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中國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其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
-
多少人搜過「鴨嘴獸滅絕了嗎」
攝影:DAVE WATTS20世紀以來,澳洲大陸上很多本土動物不是數量減少就是完全消失,鴨嘴獸則表現出超強適應性。最近生物學家發現在澳洲「很常見」的鴨嘴獸,目前處境可不太妙:它們的數量一直在下降。攝影:JOEL SARTORE科學家發現的和鴨嘴獸類似的遠古動物的頭骨可以追溯到白堊紀(6300萬至1.38萬年前),看上去和現代鴨嘴獸相似的動物化石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約250
-
中科院團隊新發現!五億多年前化石「麒麟蝦」揭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
達爾文在他的《物種起源》裡就特別提到,複雜動物在寒武紀突然出現是對進化論的巨大挑戰。1984年,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學家在雲南發現的「澄江動物群」更加凸顯了「寒武紀大爆發」的突發性,將「達爾文的困惑」推向頂點。因為澄江動物群中化石發現表明,包括脊椎動物在內,幾乎所有現代動物門類在5.2億年前都已經出現了(圖一)。
-
解開節肢動物起源之謎,我科學家發現「麒麟蝦」化石!
節肢動物怎樣演化而來?它們的祖先又長什麼樣?這一生物進化的百年謎題或被中國科學家解開。近日,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科研團隊在全球首次發現了一種5億多年前的蝦形化石,其長相奇異,有五隻眼睛,身體嵌合了多種動物的形態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