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人民醫院超聲科成功開展經食道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無痛檢查

2020-12-05 海報新聞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

近日,在濰坊市人民醫院內鏡中心的支持下,超聲科心臟組成功開展了經食道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無痛檢查,使濰坊進入了經食道超聲檢查的無痛時代。

付先生,57歲,高血壓3期,冠心病,肥厚性心肌病,因房顫擬行射頻消融術。術前需要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檢查,超聲科主任醫師付世文經過評估病人一般狀態和心功能情況,可以進行檢查,但因為病人過度緊張,雖然進行咽部局麻,但反應劇烈,探頭無法插入,不能完成檢查。因為應用經食道超聲心動圖排除左心房、左心耳血是進行射頻消融的前提,經與患者主管醫生心內二科主任醫師徐海年溝通,決定在全麻下行經食道超聲心動圖無痛檢查。經過內鏡中心主任醫師儀福霞對病人進行評估後,在全麻狀態下,5分鐘順利完成了檢查。

主任醫師付世文在主任醫師儀福霞的配合下為患者實施經食道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無痛檢查

辛女士,77歲,高血壓,主動脈瓣二葉瓣畸形並狹窄,起搏器置入術後,反覆房顫,為預防心房血栓形成,擬行左心耳封堵術,術前需應用經食道超聲心動圖對左心耳的準確測量,對於選擇封堵器型號至關重要。雖然病人一般狀態可,但考慮病人年齡大,患有高血壓及房顫,存在很高的風險,經與患者主管醫生心內二科主任醫師張新才溝通,決定在全麻下行經食道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無痛檢查。在全麻狀態下,雖然患者心率一度達到了173次/分,血壓超過了150/100mmHg,主任醫師儀福霞及時、有效地幹預,8分鐘順利完成了檢查。

多學科協作對患者進行精確的術前評估

近年來,隨著心臟微創介入手術的廣泛開展,經食管實時三維超聲心動圖(The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在心血管疾病診療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TEE不僅能夠為心臟瓣膜病、心內血栓、感染性心內膜炎、先天性心臟病及心臟腫瘤等心血管疾病提供決策性的診療評估,進一步提升對心血管疾病定性與定量評估的精準性。

無痛TEE在歐美國家已經得到了廣泛應用,國內開展較少。

TEE通常採用口咽部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的狀態下檢查。由於放置TEE探頭會有較強的刺激,有時可能因為患者的過度緊張、反應劇烈、耐受性差造成檢查失敗,有些還可能誘發心臟疾患。另外,在清醒狀態下,對於本來就患有心血管相關疾病的受檢患者,插超聲探頭的刺激亦會增加發生併發症的風險,一定程度上限制了TEE的臨床適用性。

無痛TEE則是在靜脈全麻下完成檢查的全過程,消除了患者緊張、焦慮情緒的影響,有利於TEE檢查的順利完成,便於獲取全面、優質的圖像資料,更準確的評估病情。

相關焦點

  • 花垣縣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超聲引導經皮靜脈球囊擴張成形術
    ▲張勇查房時為患者做舉臂試驗這位老年患者叫吳玉坤(化名),於11月27日實施了花垣縣人民醫院首例超聲引導下經皮靜脈球囊擴張成形術,採用介入無創治療技術,解決了動靜脈血管內瘻血管狹窄問題,當天下午即進行了正常血透。
  • 【科創醫療】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心內科成功開展寶山首例ICE指導下...
    【科創醫療】仁濟醫院寶山分院心內科成功開展寶山首例ICE指導下房顫「一站式」介入治療 2021-01-16 11: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院成功開展兩例不開胸超聲引導下經皮經心尖射頻消融治療肥厚型...
    在跳動的心臟上,不開刀,而通過超聲引導射頻針,就可以精準治療肥厚型心肌病。日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超聲醫學科牽頭聯合心臟外科、麻醉科等學科,採用超聲引導下不開胸經心尖室間隔射頻消融術,為兩名嚴重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實施精準微創治療,術後左室流出道梗阻即刻緩解,手術順利。
  • 超聲造影「揪出」隱藏在肝臟內的定時炸彈
    近日,四平市中心人民醫院超聲科通過超聲造影檢查新利器為一名年輕女性患者檢查出隱藏在肝臟裡的定時炸彈——惡性佔位性病變,為患者的及時治療爭取了有利時間。該患者因月經期延長,月經量多而來我院就診,經超聲檢查為子宮腺肌症合併多發肌瘤。其後該患者在我院婦科住院準備手術治療。
  • 三亞中心醫院舉辦「婦產超聲新技術暨海南南部地區超聲病例討論會...
    11月22日,由三亞中心醫院(海南省第三人民醫院)舉辦的省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婦產超聲新技術暨海南省南部地區超聲病例討論會」學習班在三亞舉行。三亞中心醫院副院長田作春、中國超聲醫生工程學會婦產超聲專業委員會委員王慧芳、中國超聲醫學工程學會生殖專委會副主委王莎莎、中國醫師協會超聲醫師分會婦產學組委員尚寧、海南省醫學會超聲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景香香等出席本次學習班。學習班由三亞中心醫院功能科主任馮嵐主持。三亞中心醫院副院長田作春為學習班致辭。
  • ...出血——濰坊市人民醫院介入放射科實施經頸靜脈肝內門腔分流技術
    孔銘新接到急診電話深夜趕到,集合團隊為患者緊急實施TIPS術,成功進行肝內門腔分流,使患者的門靜脈壓力基本降到了正常值,同時對出血靜脈進行栓塞止血,達到了「一舉兩得」的雙重效果,成功將患者從死亡的邊緣拉回。「本以為這回就不行了,是濰坊市人民醫院給了我第二次生命。」後來該患者康復出院時拉著孔銘新和主治醫師的手連聲道謝。
  • 我院舉辦2020年運城市超聲質控年會暨冠脈超聲新技術推廣會
    我院副院長鄭秀萍、西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張小用教授、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超聲科喬英豔教授及運城市各縣市區超聲科負責人、心臟骨幹共計50餘位專家匯聚一堂,共襄盛舉。副院長鄭秀萍致辭,她歡迎各位專家及超聲同仁到來,並針對冠狀動脈的重要性提出更高要求,希望超聲工作者一起努力將這項技術常規性開展並積極推廣,更好的為廣大患者服務。
  • 「我的扶貧故事」千裡援黔醫路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超聲醫學科...
    我叫徐建平,是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超聲醫學科醫生。在這非常時期,我響應上級部門的號召,有幸成為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第七批援鎮遠縣人民醫院醫療隊成員之一,於2020年6月29日告別父母妻女和單位同事踏上援黔醫路,開展為期半年的幫扶工作。鎮遠,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一座5A級旅遊之城。鎮遠縣人民醫院是全縣唯一一座大型公立醫院,擔負著全縣20餘萬人民健康的重任。
  • 寶山首例ICE指導下房顫「一站式」介入治療在仁濟醫院寶山分院成功...
    寶山首例ICE指導下房顫「一站式」介入治療在仁濟醫院寶山分院成功開展 2021-01-16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榆中縣第一人民醫院首例超聲「麻」技術獲成功
    隨著可視化技術的發展,超聲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逐漸增多,特別是在麻醉領域。11 月 17 日,榆中縣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成功實施首例超聲引導下腹橫肌平面阻滯技術,應用於一例剖宮產患者術後鎮痛。該技術既填補了縣域空白,又標誌著榆中縣醫療麻醉技術水平實現新突破。
  • 上饒五院成功開展全麻下喉罩無痛支氣管鏡新技術
    近日,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內窺鏡室和麻醉科通力合作,成功開展了全麻下喉罩無痛支氣管鏡新技術。此術的順利開展,標誌著該院支氣管鏡檢查從傳統的局麻發展到更加舒適化的全程無痛全麻,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貼心的診療服務。  54歲的洪先生是廣豐區人,患有慢阻肺、肺氣腫、冠心病、肺結核等多種疾病,身形瘦削。
  •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心胸外科——仁醫團隊...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 記者 魏浩 實習生 劉雅 通訊員 封寧 文圖 (謝宜旭主任為先心病患兒做檢查) 醫者,技不在高而在德;術不在巧,而在仁。 從2005年開始,凡是河南省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無論孩子還是成人,無論簡單還是複雜,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鄭州市中心醫院)都承諾免費手術。
  • 產前檢查中的二維、三維、四維超聲有什麼區別?
    ,而CT、X等檢查都帶有較大的輻射,並不適用於常規的產前檢查,因此常用超聲進行檢查。 那麼關於超聲,我們有聽說過二維、三維和四維超聲,它們都有什麼不一樣呢? 簡單來講,二維超聲是一種平面超聲,可以理解成是平面的照片,三維超聲是在二維超聲的基礎上加上空間軸,也就是能夠立體性的觀察結構,等於立體照片。四維超聲就是在三維的基礎上加了時間軸,等於是動態的三維。
  • 巴南區人民醫院疼痛科成功開展首例DSA引導下經皮穿刺三叉神經半月...
    近日從巴南區人民醫院獲悉,該院疼痛科成功開展首例DSA引導下經皮穿刺三叉神經半月節射頻熱凝術。據了解,患者8年前無誘因出現右側面頰上頜區及下唇部發作性觸電樣跳痛,長期口服卡馬西平+苯妥英鈉+甲鈷胺片,難以耐受藥物不良反應,8年來奔波於各大醫院治療效果不佳。
  • 拉薩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胃竇早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
    圖為多吉在進行術前病變部位檢查。記者 凃瓊 攝  近日,拉薩市首例胃竇早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在拉薩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目前患者狀態良好,無手術併發症,這也是西藏第一例由本土醫師完成的消化道早癌ESD術(內鏡下黏膜剝離術),標誌著市人民醫院內鏡診療技術邁上新臺階。  日前,拉薩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收治了一名來自那曲市巴青縣的男性患者多吉(化名)。
  • 無痛無創胃病篩查之胃腸超聲造影檢查!
    >是在患者空腹的前提下,通過口服胃腸超聲助顯劑充盈胃腸腔,消除胃腸腔內氣體及內容物等對超聲波的幹擾,從而通過改善胃腸超聲的成像環境來達到清晰顯示胃壁結構及其病變,診斷胃疾病的一種影像學檢查方法。 1、與胃鏡和X線鋇餐的區別 做胃腸超聲造影檢查和胃鏡、X線鋇餐檢查,最大的區別在於胃腸超聲聲學造影是以超聲檢查對胃部進行一種斷面顯像技術,而胃鏡和X線鋇餐則是一種平面顯像技術,後者只能看到表面的病變。
  • 濰坊市人民醫院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
    濰坊市人民醫院開展「2020年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活動2020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和世界動物衛生組織召開會議,決定將「抗菌藥物」名稱改為「抗微生物藥物」,並將每年11月的第三周定為「世界提高抗微生物藥物認識周」。
  • 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報導心臟副神經節瘤一例
    體格檢查、胸部X片以及實驗室檢查指標等均無顯著發現,胸部CT血管成像發現中縱隔有一腫物。 經食管超聲 實時三維我們制定了體外循環下外科切除的手術計劃,並成功進行。 病例報導者: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超聲科夏紅梅。將發表在JACC(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該雜誌最新的影響因子為14.2,在心臟病領域中排名第二,僅次於circulation。
  • 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助力甘孜縣人民醫院開展肝包蟲手術
    2020年7月22日-7月26日,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市二醫院)黨委和甘孜縣人民醫院精心籌備下,市二醫院援甘孜縣人民醫院肝包蟲項目肝膽外科、超聲影像、援爐霍縣人民醫院麻醉專家及甘孜縣「傳幫帶」援藏醫療隊密切協作,繼2019年首次在甘孜縣人民醫院開展肝包蟲手術後,再次助力甘孜縣包蟲病中心建設,集中免費為2020年第一批5例肝包蟲患者成功實施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