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倉」死當區內驚現大量銅鈴鐺!我國最早的冶銅術和出土銅器

2021-01-09 杞棠鑑定

在《盜墓筆記·重啟》第二季的開篇,吳邪和白昊天進入了死當區。神秘的死當區是一個危機重重的地方。他們二人先是遇到了能夠使人進入幻覺的黑色浮遊蠱蟲。在幻覺中,吳邪見到了他「朝思夜想」的三叔,連小編也一度以為這個「三叔」是真的!感覺好激動!可惜,一切都是幻覺,吳邪並未找到三叔。

然後,吳邪和小白深入死當區,發現了許多精緻的銅鈴鐺。不知為何,這些銅鈴鐺忽然響了起來,仿佛與什麼發生了共鳴。吳邪猜測,是外面打雷了。果然,在鈴鐺叮鈴聲的影響下,吳邪和小白再一次進入了幻覺。

緊張的劇情非常引人入勝,而這些精美的銅鈴鐺也深深吸引了小編。有一種說法,是我國的冶銅術來源於外國。那麼實際上,我國的冶銅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我國最早的銅鈴鐺又發現於什麼時期呢?

冶銅術的發明,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最重要技術成果之一。目前已發現最早的銅器與製作銅器有關的遺蹟、遺物,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的山東、河南、陝西、山西、甘肅、青海等省的仰韶和龍山諸文化中。

一·仰韶時期銅器

1942年,在山西榆次源渦鎮發現一塊陶片上附有銅煉渣,年代為仰韶文化晚期。1973年在陝西臨潼姜寨遺址出土一塊半圓形銅片,年代為仰韶文化早期,這是目前發現最早的銅器殘片。1977-1978年,在甘肅東鄉林家馬家窯類型地層中,發現一把銅刀,經分析屬於青銅,其年代相當於仰韶文化晚期,是目前中國已知的最早的青銅刀。

二·龍山時期銅器

黃河中遊地區:①20世紀50年代,在河南鄭州牛砦村龍山時期遺存中,發現熔化青銅的爐壁殘塊。②1975年,在河南臨汝煤山遺址龍山時期灰坑中發現有一泥質熔銅爐底殘塊。③1977-1981年,河南登封王城崗發現銅容器殘片1件,表面平整,可見一小段合範縫。這是我國目前已知最早的鑄造銅容器殘片。④1979-1980年,在河南淮陽平糧臺龍山時期城址中發現一塊銅渣。⑤1983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鈴形銅器一件,為紅銅鑄造。

黃河下遊地區:①1974年,在山東膠縣三裡河遺址龍山文化層中,發現兩段黃銅錐。②1978年,在山東諸城呈子遺址發現1塊銅片。③1981年以後,先後在山東棲霞楊家圈發現一段殘銅錐,並有許多銅煉渣和煉銅原料。在山東長島北長山店子發現1塊圓銅片,牟平照格莊發現有青銅錐等。

黃河上遊地區:①1975年,在甘肅永登蔣家坪文化馬廠類型地層中,發現一把殘青銅刀。相當於黃河中下遊的龍山時代晚期。②繼馬廠類型之後的齊家文化,出土銅器最多,其後期可能已進入青銅時代。在甘肅武威皇娘娘臺出土大量銅器,有銅錐15、銅刀6件等。③甘肅永靖大何莊發現銅匕1柄、殘銅片1件。甘肅永靖秦魏家遺址發現銅錐1個,銅指環2個,殘銅片2件。甘肅廣河齊家坪遺址發現銅空首斧1柄,銅鏡1個。

從考古發現上看,中國銅器及其製作技術,早在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即已出現。史前時期黃河流域發現的銅器有自然的紅銅,也有人工冶煉的合金銅,但並非有意配製,而是由共生礦冶煉得到。史前銅器多為小型手工工具和生活用具,如刀、錐、鏡、環等,有鍛造,也有單範鑄造。

新石器時代中晚期雖然出現銅器,但數量和品種都較少,當時的生產工具佔絕大多數的仍是石器。銅器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所佔實際地位不高。直到夏商周時期,青銅器廣泛運用於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成為社會文化的主要內容,才正式進入青銅時代。

相關焦點

  • 《重啟》:十一倉的死當區,為什麼會放置那麼多銅鈴鐺?
    在觀看《重啟》這部電視劇的時候,筆者看到吳邪和白昊天進入到十一倉底部,看到散落一地的銅鈴鐺,而且還有很多是掛在走道上面的,只要已經過就會發出許多清脆的響聲。可能很多人在觀看以後,覺得是防盜所用,以此提醒那些霧狀的蠱蟲,有外敵入侵。其實並非如此,具體情況,且看下文細細道來。
  • 略談晚商太行山南麓及臨近地區的銅器墓
    輝縣褚丘曾出土數量可觀的青銅器,組合比較明確有兩批。1952年春的一批(下文稱褚丘A組)由村民發現後上交,推測出於一座墓葬。由於未經專業調查清理,不知墓葬結構信息。該批銅器的種類數量,最初發表與《河南出土商周青銅器(一)》有出入。按前者說法,有鼎、簋、卣各一,觚、爵各二,一件弓形器和224件銅鏃,伴出兩件玉魚。後者的記錄則多出鼎、斝、簋、尊各一。
  • 花爾樓遺址出土五件青銅器,其中一件青銅俎,為何懸著兩個鈴鐺
    花爾樓商周遺址一經發現,就出土了震驚世界的商周時期珍貴文物。出土的五件青銅器中,有一件為「青銅俎」,它的下面竟然懸著兩個鈴鐺。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就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四川渠縣發現漢代大墓,出土15枚竹簡,專家:上面記載《倉頡篇》
    眾所周知,《倉頡篇》是我國一部啟蒙識字課本,最初是由三篇文字構成,分別是李斯《藏頡篇》、趙高《愛歷篇》和胡毋敬的《博學篇》,共計20章,是為「秦三蒼」。晉代的張軌將秦本《蒼頡篇》作為上篇,以揚雄所續《訓纂篇》34章為中篇,以班、賈二人所續《滂喜篇》34章為下篇,合稱《三蒼》,稱為「漢三蒼」。
  • 原來《盜墓筆記》裡的青銅鈴鐺原型在這裡,造型真可愛
    所謂古蜀文明,是以族屬命名的中國古代文明源流之一,分為三星堆文化時期、十二橋文化時期和青羊宮文化時期,時間範圍分別為公元前18世紀初至公元前12世紀中葉、公元前12世紀中葉至公元前6世紀、公元前5世紀中葉至公元前2世紀中葉。
  • 國家重寶錯金銀雲紋銅犀尊竟是農民地裡刨出來的發現者獲獎50元
    中央電視臺曾經在《國寶檔案》中做過一個專題《錯金銀雲紋銅犀尊》。而這個錯金銀雲紋銅犀尊就是今天的主角,現存於國家博物館。錯金銀雲紋銅犀尊製作精良,生動形象,刻畫得十分傳神。將犀牛的形態描繪得十分恰當。犀牛以青銅鑄就全身錯金銀工藝,十分的奢華非皇家所不能擁有。
  • 《重啟之極海聽雷》大結局:為何十一倉有張大佛爺和尹新月的棺材
    大家好,隨著《重啟之極海聽雷》的熱播,該劇的劇情也即將迎來大結局,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么九門之首張大佛爺和他的夫人尹新月的棺材會出現在十一倉的水道當中。吳邪為了尋找三叔的蹤跡,混進了十一倉,在白昊天的幫助下,他成功地來到了十一倉的第二層,之後並和小白一起潛入到了贛陽倉的水底,去尋找三叔的線索。然而吳邪在這裡卻意外發現了,張大佛爺和他夫人尹新月的棺材,後來據白昊天介紹,十一倉本來就是由張大佛爺集合老九門的力量所建立的。
  • 中國最早蛇文物距今8000年:是查海先民圖騰(圖)
    大連普蘭店市喬屯漢墓出土的蛇形銅帶鉤。  2013年是中國農曆癸巳年——蛇年。龍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圖騰,但在現實世界中是不存在的。龍由蛇而來,龍的主體(龍頸、龍身)是蛇的形象。龍大蛇小,故人們常稱蛇為「小龍」。在中國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是美好的象徵,是中華民族最早的圖騰之一。從距今8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開始,直至春秋戰國、漢等時期,大連乃至遼寧有很多蛇文物出土,其中就包括中國已發現最早的蛇文物。本報特約遼寧師範大學考古學系主任、教授劉俊勇對此予以解讀。
  • 嚴志斌:四川滎經同心村墓地出土巴蜀符號探析
    墓地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邛崍山東麓,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地帶,為戰國秦漢時期邛、笮與蜀人交通的必由之地,也是古南方絲綢之路的門戶和必經之路。同心村巴蜀文化墓地位於滎經縣縣城北郊,其北距滎河500米,西距嚴道古城遺址1千米。20世紀80年代曾作過3次考古發掘,共計巴蜀文化墓葬35座。
  • 重慶合川猴清廟遺址出土唐代存錢罐 存千枚銅錢
    合川猴清廟遺址 驚現唐代存錢罐  本報訊 (記者 詹遙)同一區域內,疊壓著從商周時期至清朝,共6層不同時期的文物,有裝滿「開元通寶」的錢罐,有商周時期、漢代的房屋遺址,甚至還有新石器時代的陶片。
  • 有機銅殺菌和無機銅殺菌劑你知道嗎?
    無機銅 VS 有機銅銅製劑品種豐富,根據結構上的不同,銅製劑分為無機銅和有機銅。無機銅製劑是最早誕生的一類細菌藥劑,但何時使用無機銅製劑、如何使用、使用濃度不同,都會影響銅製劑的作用效果,過量或使用不當即會產生藥害。這使得銅製劑在我國備受詬病,在使用上也受到了很多限制。在此形勢下,大多數呈中性、具有更好的親和性和混配性、使用方便安全、便於操作的有機銅製劑逐漸受到市場重視。有機銅是銅離子跟有機基團結合而成,結構複雜,品種豐富.
  • 寶雞西周墓出土48件青銅器 饕餮銅尊細訴商周文明
    這件四耳簋高40多釐米、寬50多釐米,圓體深腹,口沿外折,腹部「長滿」堅硬的乳釘,出土時,其內放置兩個疊在一起的無耳簋,沒有銅鏽的部分十分明亮。四隻簋耳分鑄在簋體腹部,頸至下腹飾有精美條紋。令人稱奇的是,這件四耳乳釘獸面簋共飾有28個牛頭,192枚乳釘。簋耳的正面、側面以及背面,分別飾有形態各異的牛頭造型,簋耳上端的浮雕牛頭更是形神兼備,惟妙惟肖。
  • 呼倫貝爾大草原:驚現猛獁象
    猛獁象最早可以追溯到冰川時期,那時呼倫貝爾大草原就是猛獁象的第二故鄉。它的背部長有駱駝一樣的駝峰,用來儲存大量的營養,以此作為在嚴寒條件下,無食時維持生命之用。在1980年呼倫貝爾扎賚諾爾煤礦出土的猛獁象化石長達9米,高4.7米,僅門齒就長達3.1米。據專家估測,它的體重高達8噸以上。是我國目前為止所發掘最大的猛獁象骨骼化石。
  • 《重啟之極海聽雷》神秘十一倉深不可測,吳邪發現張大佛爺與夫人
    隨後另一個神秘的地方十一倉緩緩展開《重啟》裡吳邪從地宮帶出一具皮俑也就是啞巴公主,這個皮俑在地宮一路跟隨,並且帶領吳邪成功走出了地下城,還在關鍵時刻阻止了吳邪點燃沼氣。吳邪發現皮俑內部有一個聽雷裝置,但是後來被二叔送去十一倉儲存保護起來。為了查清真相,吳邪闖入十一倉成功帶走皮俑,但還是被二叔發現,隨後皮俑被收走。
  • 田裡挖出一個罐子,發現大量黃金,他積極上交國家,如今價值上億
    田裡發現金子,越來越多的人都前來挖掘,在發現金子的地方人們深入挖掘下去,在田的周圍深達1米多的地層裡又挖出了大量瓦罐、青銅箭頭、青銅刀和散碎的細小金塊。那一天,眾人在田裡上演了一場黃金大爭奪,直到天黑還有人前來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