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爾樓遺址出土五件青銅器,其中一件青銅俎,為何懸著兩個鈴鐺

2021-01-08 歷史店

花爾樓商周遺址一經發現,就出土了震驚世界的商周時期珍貴文物。出土的五件青銅器中,有一件為「青銅俎」,它的下面竟然懸著兩個鈴鐺。您可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小編就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花爾樓商周遺址發現的過程非常有趣。1979年4月,村民商學順只是在自家後屋平整土地,居然發現厚厚的土層下面,挖出了奇怪造型的青銅器。村民立刻告訴了考古專家,他們竟然在此處發現五件窖藏的大型青銅禮器,其中甗兩件,鼎、簋、俎各一件,件件都是商周時期珍貴的文物。

經過考古學家認真的考察,發現這批青銅器鑄造年代是商末周初。中原建造的青銅器,為何會傳到花爾樓?史料記載,西周初年,諸侯皆有自己的封地,封文王子召公奭於燕為候,閭山一帶的花爾樓正屬於其領地。

而花爾樓商周遺址發現的五件大型青銅器,也是在商周時期代表著王權的器物。這五件青銅器的發現,不僅令現代的考古專家歡呼雀躍,還令許多歷史學家激動不已,因為它側面證明了醫巫閭山4000多年的輝煌歷史,也表明花爾樓成了醫巫閭山地區人類,最早居住活動的文明之地。

其中有一件饕餮紋板足懸鈴俎,更是被判定為錦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國家一級文物。它有什麼資格被判定為鎮館之寶?看饕餮紋板足懸鈴俎,長33.5釐米,中寬16.9釐米,高14.5釐米,板壁厚0.2釐米,板足高12.1釐米,重2.5千克,整體的大小以及造型非常規整。

再仔細看它表面的花紋。它的板足面,裝飾著精緻的饕餮紋,旁邊用雲雷紋襯託,更顯精緻優雅。板足襠間兩端,各吊有一個鐘形銅鈴,一個鈴是素麵的,另一個鈴用單層紋進行裝飾,鈴鐺的每一個部分都製作精美。

僅僅憑著它製作精美的造型以及優雅的紋飾,就可以獲得鎮館之寶的資格嗎?其實並不是,考古人員更看重的是「俎」本身的地位。俎在古代,簡單來說就是剁肉割肉用的砧板,所謂「我為魚肉,人為刀俎」。一般都是用木頭製作成長方形,兩頭有立足的地方,方便砧板放置。

不過古人不僅會吃豬肉,還喜歡供奉豬肉、牛、羊肉進行祭祀。古時祭祀時,所謂「三牲六畜」,三牲指牛、羊、豬,六畜為馬、牛、羊、雞、犬、豕。《左傳》上說:「鳥獸之肉不登於俎」,說明鳥獸的肉沒有資格放置在俎上,用來祭祀。

而此饕餮紋板足懸鈴青銅俎不同。首先,歷史上用銅製作俎的文物就非常稀少,其次,它身為俎,也是造型最奇特的一種俎,前後兩塊板足架起俎面,俎面下竟然還懸掛著鈴鐺,俎面甚至製作成槽形,更加方便放置豬肉牛肉,也更加方便砧板,「槽形「在如今充滿高科技的年代,並不值得一提,但在那個落後的時代,製造它的人,有如此先進的意識和設計,已經非常厲害了。

更令人驚訝的是,此俎前後板足中央,甚至留出了壺門輪廓。它也是我國迄今,壺門形象所見的最早實物。

饕餮紋板足懸鈴俎能成為該館之寶,不僅僅是因為它的製造手藝精湛,花紋優雅精緻。更是因為它本身還是一隻如此與眾不同的俎,無論是超前的設計,還是獨樹一幟的製作材料,甚至是融合了中原以及邊疆的花紋設計,都造成了如今饕餮紋板足懸鈴俎,震驚考古界的地位。

饕餮紋板足懸鈴俎被奉為鎮館之寶後,眾人雖然都對它表面的花紋,以及超然的造型讚嘆不已,但是也都留下了一個疑問——俎下面為何懸掛著鈴鐺?

許多歷史學家和專家都進行了多次的猜測,小編將猜測進行總結,得出三個答案。第一個答案,鈴鐺可以起到裝飾的作用,做到動靜結合的綜合效果。第二個答案,鈴鐺有實用性,因為刀俎上的肉被切碎後,廚師敲響鈴鐺,下人就會來取食物。第三個答案就有趣的多了,鈴聲畢竟是樂聲,可以增加歡快和熱烈的氣氛。

不過刀俎下面懸掛著鈴鐺的種種答案,畢竟只是猜測。至於裝著鈴鐺的真正答案,還是要聽取專家的意見。希望隨著歷史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考古專家,可以給出我們一個合理科學的解釋。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馮豆豆

相關焦點

  • 寶雞西周墓出土48件青銅器 饕餮銅尊細訴商周文明
    原標題:寶雞西周墓出土48件青銅器 饕餮銅尊細訴商周文明   原標題:寶雞西周墓出土48件青銅器 饕餮銅尊細訴商周文明  2013年12月29日16時許,隨著一件長著小翅膀的青銅犧尊的出土,陝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葬M4號墓的發掘提取工作告一段落。
  • 「十一倉」死當區內驚現大量銅鈴鐺!我國最早的冶銅術和出土銅器
    不知為何,這些銅鈴鐺忽然響了起來,仿佛與什麼發生了共鳴。吳邪猜測,是外面打雷了。果然,在鈴鐺叮鈴聲的影響下,吳邪和小白再一次進入了幻覺。緊張的劇情非常引人入勝,而這些精美的銅鈴鐺也深深吸引了小編。有一種說法,是我國的冶銅術來源於外國。那麼實際上,我國的冶銅術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我國最早的銅鈴鐺又發現於什麼時期呢?冶銅術的發明,是中國古代文化發展的最重要技術成果之一。
  • 一件青銅古器,雕刻兩條咬著魚的蛇,專家:兩個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一件青銅古器,雕刻兩條咬著魚的蛇,專家:兩個謎團至今無人能解梁力本來只是一個十分普通的農民,1987年的11月的某一天,梁力和往常一樣早起幹活,想要在後院中挖一個糞坑。剛下去幾鋤頭,就碰到了一個十分硬的東西,鋤頭也反彈了回來,差點砸到梁力的腳。
  • 山西青銅博物館將開館,摸金校尉為何最怕它?
    據介紹,2018年1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開展以來,山西公安機關將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取得輝煌戰果。通過兩次正式移交,已向文物部門公開移交涉案文物逾25000件。這些收繳文物中包括晉公盤、義尊、蟠蛇紋建鼓座等一批珍貴文物,它們都將在山西青銅博物館中展出。
  • 世界一流的青銅器收藏——泉屋博古館
    此鼓原是圓明園舊藏,是非常罕見的青銅太鼓,只1977年在湖北崇陽出土過一件與之類似。關於本器及其與崇陽銅鼓的異同,李學勤先生曾做過細緻研究,並認為其產自今湖南地區,學者一致認為其時代屬殷墟時期。  該俎面飾一圈蟬紋,兩端飾夔紋,支腿上飾獸面紋,足部附近飾蕉葉紋,本器曾為鳥尾小彌太所藏,羅振玉定其名為「俎」(容庚:《海外吉金圖錄》)。迄今為止,出土和傳世的俎都十分罕見,可見於河南博物館淅川下寺出土的鏤空俎、錦州博物館懸鈴俎兩件。
  • 中國最逆天的5大文物,一件是遠古「手機」,圖4疑似穿越
    如今我國現存的文物中,絕大部分都是出土自古墓的,其中有5件最為逆天,一件遠古文物看起來非常像遠古手機,還有一件與現代之物非常相似,讓人以為疑似穿越時空。三星堆大頭鳥三星堆遺址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是珍貴文物,在出土的幾千件青銅器中,有不少是國寶級文物。
  • 青銅食器 鐘鳴鼎食(文物有話說)
    中國古代青銅食器起源甚早,源遠流長,經夏商周三代而臻於隆盛。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就曾出土一件距今3500多年的平底圓鼎。商代之後,青銅食器逐漸作為主角登上歷史舞臺。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杜嶺方鼎,就是目前所見商代前期形體最大的青銅鼎。商代後期也就是殷墟時期,青銅食器開始以特定的組合方式出現,不但規模數量大幅度提升,而且面貌各異,精品迭出。
  • 國家博物館收藏的我國十大青銅器國寶,每一件都是精美的藝術品!
    青銅是紅銅(純銅)與錫或鉛的合金,因為顏色青灰,故名青銅。青銅器的出現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大飛躍,而我國出土的十大青銅器國寶多為商、周至西漢時期,以當時的並不發達冶煉技術還能造出如此龐大、精美且保存完好的青銅器確實不多見。
  • 世界「最逆天」的4大文物,一件非地球之物,圖4疑似遠古「手機」
    在世界各國中也挖出了不少「逆天文物」,但這4件毫無疑問是最逆天的,其中一件非地球之物,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其實在我國出土的古代武器中,絕大多數都是古代軍隊常用的矛、戈等,儘管青銅劍也有出土,但埃及圖坦卡蒙墓出土的這件武器不是劍,卻是一把匕首。不過令人震驚的是,這把距今3300多年的黃金匕首居然是古埃及人,用天外隕石打造而成的。但是隕石並非地球之物,所以說埃及的考古家,也稱這件黃金匕首非地球之物。這就是原因了。
  • 「人為刀俎[zǔ],我為魚肉」中的「俎」是什麼東東?
    上網搜了幾張俎的圖案,還真出乎大家的相像吧?這是河南博物院館藏的俎。端莊大氣上檔次吧?這是棗陽市九連墩楚國貴族墓出土的俎,是不是充分體現了修長婀娜的楚國風韻?王子臣俎,現存唯一的帶銘文的銅俎,十分珍貴。我怎麼總覺得象鬼臉嘟嘟。
  • 汨羅江流域再次出土國家一級文物商代青銅鐃
    嶽陽廣電全媒體訊(汨羅臺 張為 胡清)近日,汨羅長樂鎮出土一件獸面紋青銅鐃【náo】,省文物專家鑑定為國家一級文物,這是汨羅江流域出土的又一件「青銅重器」。獸面紋青銅鐃通高52釐米、銑【xian】長33釐米、鼓間23釐米,重量為33公斤,主紋為粗線條的獸面紋,鉦【zheng】周和甬部飾雲雷紋,被發現時位於長樂鎮海螺山,與長樂西沙灣商周遺址相距不遠,與白塘鎮劉家塅商周遺址同屬汨羅江流域。
  • 三星堆青銅神樹, 竟然與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有著神秘的關係!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山海經》中記錄的關於太陽神鳥和青銅神樹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了。(漢T字形帛畫)漢T字形帛畫1972年在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中出土了T字形帛畫,該畫畫出了區分天界、人間、地下的分層世界。這幅T字形帛畫更可貴的是彩繪的,畫上有一棵樹,彎曲的樹幹和枝葉,樹枝間有九個太陽。與《山海經》中的《海外東經》中的描述完全一致。
  • 四川挖出最詭異的青銅器,距今2000多年,上面有32隻青蛙,兩條蛇
    說起國內著名的青銅器,大家能想起哪些呢?毛公鼎、曾侯乙編鐘、雲紋銅禁等,這些都堪稱是逆天國寶,而如今出土的這麼多青銅器中,要說哪一件青銅器最難複製,估計很多專家都認為是淅川楚墓出土的雲紋銅禁,但是要說哪一件青銅劍最為的詭異呢?估計這個很多人不知道,我們下面就好好的介紹下這件最詭異的青銅器吧!
  • 疑似扶桑樹的青銅神樹,怪異的青銅面具,三星堆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由於這裡曾經有三個巨大的土堆,所以自古以來就被稱為「三星堆」,而這裡出土的文明遺址也因此被命名為「三星堆遺址」。考古學家在此發現了兩個巨大的祭祀坑,並且從中發掘出土了很多精美的青銅器,只是年代太過久遠,加上造型獨特,很難確定它們具體的來源。卻不曾想到,即便過去八九十年,有關三星堆的謎團仍未破解。
  • 看見文物|中國古代最早出現的打擊樂器之一——青銅編鐃
    青銅編鐃(3枚),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商代青銅器,同時出土一套5件,形制、紋飾基本相同,唯大小依次遞減,可以演奏出不同音階。最大的一件,通高14.4釐米、重0.6千克。最小的一件,通高7.7釐米、重0.15千克,口內壁鑄有「亞」銘文。
  • 上海廣富林文化遺址考古遺址展示館對外開放
    9月26日,被譽為「上海文化之根」的廣富林文化遺址對外開放了考古遺址展示館。據悉,該展示館面積達2960平方米,主體由三個獨立展廳和一個正廳構成,裡面展出了159組文物,其中具有明顯楚文化特徵的青銅尊也揭開了塵封千年的面紗,與世人見面。
  • 「晉公盤」「義方彝」以絕美示人——帶您探秘中國首座省級青銅...
    經過專家學者長期研究,山西青銅文化的面貌逐漸清晰,山西青銅器在中國青銅文明中的地位日益凸顯。2018年1月,中央部署開展了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我省公安機關將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作為其中的重要內容,取得了輝煌戰果。25000餘件文物歷經劫難,輾轉回家,其中商周青銅器價值重大,特色鮮明,豐富了我省青銅文物寶庫,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 中國科研團隊建立古代青銅器產地研究資料庫初具規模
    鄖縣喬家院墓地出土青銅器。羅武幹課題組 供圖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孫自法)司母戊(又稱后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乳釘紋青銅爵……在博物館展出的造型精美的古代青銅器頗受觀眾矚目。不過,這些青銅器的出土地並不一定就是產地,它們的產地研究也是考古學關注的一個重要方向。
  • 原來《盜墓筆記》裡的青銅鈴鐺原型在這裡,造型真可愛
    雖然墓穴雖多次被盜,但置於槨室底部腰坑內的珍貴文物躲過數劫,腰坑內出土銅器近二百件,多五件成組,少數兩件成組,是非常罕見的組合現象。從墓葬規模和出土文物來看,足可彰顯古蜀文明末期恢弘磅礴的王者之氣。記得看《盜墓筆記》時,最讓人淚崩的一段,就是潘子一邊高聲唱著:「妹妹你大膽的往前走。」一邊開槍清除小三爺身邊的青銅鈴鐺,最終自己用生命給吳邪開闢了生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