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糖瓜粘,糖瓜雖好可不要貪吃哦

2020-12-05 新京報

「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到了這一天,就意味著過年的氛圍越來越濃了。按照習俗,在小年這一天,男女老少都會買一些糖瓜來祭灶。你可知道糖瓜祭灶的傳說?糖瓜又是怎麼來的呢?

吃糖瓜代表美好期盼

有民間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貶到人間成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的廚灶中,看著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等到臘月二十三就迴轉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各家各戶的善惡情況。到了臘月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根據玉帝的旨意懲惡揚善。

所以人們在臘月二十三都要祭灶,並把又黏又甜的糖瓜獻給灶王,粘住灶王爺的嘴,讓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有些地方,在祭灶儀式結束後,還要把灶王像從牆上揭下來燒掉,以免事情敗露。雖說是傳說,故事也有些令人捧腹,卻表達了人們對來年的美好期盼。

糖瓜雖甜卻不可貪吃

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吃的糖瓜其實是一種飴糖,主要由玉米、糯米、粳米等含有澱粉的糧食原料經過發酵製成。由於飴糖的主要成分為麥芽糖,因此又被稱為麥芽糖漿。

用麥芽糖漿製作的糖瓜也稱「關東糖」「麻糖」「 灶糖」。做的時候拉長則為糖棍,拉成扁圓形就叫做「糖瓜」。大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為天氣嚴寒,糖瓜凝固得堅實而裡邊又有些微小的氣泡,吃起來脆甜香酥,別有風味。

糖瓜雖好吃,但也不能多吃,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此前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糖果、甜點類食品不宜過多攝入,節日期間更是如此。節日期間的很多食品,比如一些酥皮點心往往依賴飽和脂肪酸塑型,美味的口感則是來自其中大量的糖。「這些食物大多營養成分單一,主要是大量的糖和脂肪,會讓血糖迅速升高,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尤其應當限量。」 顧中一表示。

此外,尤其對於小朋友來說,除了攝糖量會增多,灶糖黏度大,非常容易沾在牙齒上增加蛀牙風險。所以小朋友們更要少吃,且吃完糖瓜之後要及時刷牙。

新京報記者 劉歡 攝影 劉歡

編輯 祝鳳嵐 校對 吳興發

相關焦點

  • 二十三,糖瓜粘,今天你吃糖瓜了嗎?
    二十三,糖瓜粘,這個習俗由來已久了。以前在灶臺旁邊,家家戶戶都拜灶王爺,到了農曆臘月二十三這天,灶王爺就要上天庭匯報,匯報這一家人在這一年裡的表現。所以,這一天要用糖瓜給灶王爺,叫「糖瓜祭灶二十三」,為的是用糖瓜粘住灶王爺的嘴,讓灶王爺在玉帝面前不要說自己家的壞話。
  • 「二十三,糖瓜粘」 透過糖瓜看小年習俗
    今天是己亥年臘月二十三,是北方大多數地區的小年。老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祭灶是小年這天的重要活動。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
  • 為什麼說「二十三,糖瓜粘」?
    小時候老家流傳著一段順口溜,說的是:「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為什麼說「二十三,糖瓜粘」呢?灶神身邊還帶有兩個隨從,一個手裡捧著「善罐」,一個手裡捧著「惡罐」,這家人做一件好事,就記錄在「善罐」裡,做一件壞事,就記錄在「惡罐」裡,到年終的時候,也就是臘月二十三的這一天,灶神就把每一戶人家在這一年所做的善惡之事分別統計好,離開世間,向玉皇大帝匯報各家各戶的所作所為,到大年三十晚上,再返回人間。
  • 二十三,糖瓜粘!
    相信大家都知道要吃糖瓜,過小年,那小年的由來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就和您一起探索~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兒"。這一天,家家戶戶要鄭重其事地舉行祭灶儀式。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有神龕,常年供奉灶君爺像。在兩旁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橫批為"一家之主",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 二十三糖瓜粘,但不是每個地方都吃糖瓜
    2、粘糕在山東魯西地區民間有「二十三、粘糕粘」的民謠。每年臘月廿三,是家家戶戶蒸粘糕吃粘糕的日子,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3、麻糖晉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頭」的俗話。據說,小年是灶神上天的日子,他上天要向天帝報告一年來人間的衣食用度及其它天帝想要了解的事。也就是灶神的述職日?
  • 張利清: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三糖瓜粘文/張利清二十三糖瓜粘,天更冷了,冷的咬牙切齒,縮背鑼鍋。父親有個大皮襖總會在這樣的天氣隆重登場。二十三糖瓜粘,每年的這一天父親進家門時都能在大皮襖裡掏出一兜的麻糖團,讓他的孩子們吃個夠。甜蜜的汁水在不斷的咀嚼裡融化,溢出口腔,鼓鼓的腮幫把臉皮都撐得薄薄的,就算溜出口腔的甜蜜也要被偵查兵一樣敏銳的舌頭再舔回去,於是連過往的日子都是暖的,甜的,蜜汁一樣。賣東西的遇見父親都是幸福的。
  • 二十三糖瓜粘,為什麼要吃糖瓜你知道為什麼嗎?
    他每年臘月二十三都要打道回天宮,與玉皇大帝團聚,並匯報這一家人一年中的所作所為,根據奏報的情況,對這家人進行獎善懲惡。豈知這位張單,自當上灶君之後,仍是好吃懶做,不務正業。人們信不過他,害怕他上天之後胡言亂語,便在他上天之日,擺上糖瓜來祭奠他。祭祀時,先將「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貼在灶君像的兩側,用來提醒他多為百姓說好話,辦實事。
  • 【網絡述年】二十三糖瓜粘 南皮人過小年
    【網絡述年】二十三糖瓜粘 南皮人過小年 2020-01-17 18: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小年)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
    前言: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是指臘月的二十三,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小年,每年的臘月二十三,孩子總會哼起這些歌謠:二十三祭,一碗清茶一碟懈」。「二十三,糖瓜粘,老爺要上天」。二十三糖瓜粘兒童繪本故事分享因為盼望著大人們快些買回糖瓜來。
  •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
    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爺要上天);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今天我們就說說:「臘月二十三,有關糖瓜的故事。臘月二十三是「小年」。「小年」祭灶,是我國老百姓生活中一項流傳甚廣、影響最大的民間習俗。
  • 二十三糖瓜粘,北方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我會吃糖瓜你吃什麼呢
    你那裡吃糖瓜麼臘月二十三這天是北方的小年,很多地方都有祭灶王爺吃糖瓜的習俗,為什麼祭灶王爺會和糖瓜聯繫在一起呢?據說是為了用糖瓜糊住他的嘴,也有說法是為了讓他嘴巴甜甜的,只會說好話。你那裡小年這一天會吃什麼呢?大家都可以分享一下哦!
  • 【網絡述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唱著歌謠迎新年
    【網絡述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唱著歌謠迎新年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這裡的糖瓜是麥芽糖做的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寫福字,二十五掃塵土,二十六拉大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對聯貼門口,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小年辭灶在民間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家家戶戶都得貼灶王爺的畫像,據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間來監護一家人的神,是「一家之主」,他的權力很大,保佑一家老小平平安安,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的時候還得回去天庭跟玉皇大帝匯報一年裡家裡的大小事情,灶王爺像兩邊貼的對聯一般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所以臘月二十三小年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家家戶戶都得用甜的供糖給灶王爺甜甜嘴巴,好向玉皇大帝匯報的時候多說些好話
  • 二十三,糖瓜粘,小年祭灶神,南北差一天?
    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新年的『彩排』,是春節的一個序曲。我國春節,一般是從祭灶揭開序幕的。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以往的傳統灶臺已難覓蹤影,祭灶的習俗也簡化不少。如今的小年,儀式化的「祭灶神」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拜神」、「掃舍」、「吃糖」等相對簡易的禮俗。
  • 俗語「二十三,糖瓜粘」,小年這天都有哪些傳統習俗
    在北方有句俗語叫做「二十三,糖瓜粘」,在這一天,人們會吃「糖瓜」或」關東糖「,意為粘住灶王的嘴,讓其上天言好事,不說人間壞事。到了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此俗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當時為驅疫鬼、祈安康的宗教儀式。三、貼窗花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等掌故,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 ,獅子滾繡球 ,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貼上窗花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剪好窗花後貼在打掃一新的屋子裡,自然為家中增添不少喜氣。
  • 臘月二十三 小年糖瓜粘
    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習俗祭灶王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
  • 二十三糖瓜粘 邯鄲消防新媒體組送福來!
    福 小年 快樂 福 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小年。小年,是春節的序曲,此時,大街小巷已開始洋溢著喜氣和年味兒。漂泊在外的人們,陸續穿過人山人海、跨過山川河流,回家團圓!
  • 臘月二十三吃糖瓜的傳說
    明天就是農曆小年臘月二十三了,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   傳說灶王爺本是天上的一顆星宿,因為犯了過錯,被玉皇大帝貶謫到了人間,當上了「東廚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戶的廚灶中間,靜觀人們怎樣生活,如何行事,把好事壞事都詳細記錄下來,到了臘月二十三就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善惡情況。
  • 年俗知多少 | 臘月二十三 小年糖瓜粘
    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對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小年習俗祭灶王民間傳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玉皇大帝根據灶王爺的匯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於灶王爺之手。
  • 為什麼要給他供糖瓜和餵馬的草料?
    為什麼要給他供以糖瓜和餵馬的草料?原來此公乃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專司飲食之神,是家家必供的一家之主。對灶神的祭祀源於對火的自然崇拜,後來發展成祭祀先炊之神,漢代以後受神仙思想及道教影響,灶神成為專司監察善惡、掌管家庭成員命運之神。每年的臘月二十三,這位大人要騎馬返回天宮述職,向玉皇大帝匯報一年來人間的善惡,以便決策向人間降福或降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