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
橘色的底色上,分布著黑色的條紋,猛的看上去,三間鼠確實有幾分小丑魚的神態,而三間鼠,也因此緣由,還有著小丑泥鰍的俗名。
三間鼠原產於印尼蘇門答臘和婆羅洲,野生的三間鼠據說有能達到40釐米的個體,而我們能夠飼養的大都是10釐米以下的個體,概因是三間鼠的生長太過於緩慢了。三間鼠的底色大都以橘色為主,有部分個體會呈現淺黃色,到腹部後,逐漸過渡到銀白色,在體側,有著橫跨背部的三條黑色斑紋,魚鰭同樣為橘紅色偏透明,但是在其上,有時會有大小不一顏色深淺不同的黑色斑點存在。
三間鼠在熟悉適應環境後,性格便會變得活潑,最為奇特的是它們的睡姿,您見過翻著肚子在水裡睡覺的魚嗎?餵食的時候,如果餵的是浮性飼料,也會看到成群結隊的三間鼠撲向水面的景象。三間鼠的好奇心也格外的重,對於進入其生活環境中的新鮮室外會格外的關注,比如後加入的魚,但是不用擔心它們會欺負後來者,三間鼠是性情比較溫順的魚類。
三間鼠的人工飼養
三間鼠喜歡偏微酸的水性,所以我們在調整水質時需要注意這一點。三間鼠是群居性鼠魚,所以我們在飼養時最好是符合其天性,一次性多放幾條進去,集體的力量會讓它們更快的適應環境。
三間鼠屬於底棲性魚類,平時喜歡在缸底翻動,如果缸底鋪有砂或者其他基質,便會別攪動,引起飛塵,影響水質。所以,如果嫌麻煩的話,可以使用裸缸進行飼養,如果想要美觀,要鋪沙的話,可以使用洗淨的無稜角砂礫進行鋪底,同時加強過濾。
雖然養定後的鼠魚並不會很怕人,但是在缸中,我們還是得需要為其營造躲避的場所。可以是沉木搭建,也可以直接用空心磚或者水管,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間鼠魚缸也可以進行水草造景,考慮到三間鼠翻砂的特性,所以我們一般選擇攀附性生長的水草,比如莫斯,水榕等,將其捆縛在造景沉木上即可。
三間鼠是底棲性魚類,平時主要活動區域為魚缸的底部,所以魚缸的中上部就比較空了,對於觀賞而言,會比較彆扭,所以我們可以適當混養一些其他的中上層的觀賞魚,比如一眉道人,埃及神仙等等,混養需要注意的是,相互間的體型要接近,不然可能會發生慘劇,大魚吃小魚,這是天性。
三間鼠食性偏葷,如果有條件,可以餵食紅蟲,一些專業的鼠魚飼料也是可以的,而且也比較方便便於儲藏。但是長期餵食紅蟲,尤其是活紅蟲的話,可能會得寄生蟲,這個對於三間鼠來說,是致命的,需要注意。
三間鼠的疾病
三間鼠養定後是相當皮實的,但是還是會有一些易得的疾病。
最常見的也是大多數觀賞魚的通病,白點病,也就是小瓜蟲病,發現早的話,還是很容易治療的,將病魚隔離,水溫升到30度,如果白點較為嚴重的話,可以加少許粗鹽(不是家裡的食鹽)或者白點淨等針對白點的魚藥。
還有就是拒食,拒食只是個表現,三間鼠是個吃貨,如果拒食了,很大可能是的寄生蟲了,隨著拒食時間的延續,患病的三間鼠的腹部會逐漸凹陷,體色變淡,最終死去。發現拒食不正常的三間鼠,我們可以先進行隔離觀察,如果確認是得了寄生蟲,基本上就很難治癒了。
關注元野自然,了解更多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