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鰭鯛養殖連續五年豐收,頭批一次上市量達1.7萬斤的經驗之談
黃鰭鯛養殖連續五年豐收,頭批一次上市量達1.7萬斤的經驗之談出處:粵海飼料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6-04-30 08:55:00 撰稿| 江門粵海 珠海黃鰭鯛項目組黃鰭鯛在廣東地區俗稱膠辣魚,又名黃腳立,養殖主要分布在珠海,汕尾和陽江有少量養殖,從投苗至上市需一年半至兩年,價格走勢較為平穩。
-
[每周一例]拉網篩魚後黃鰭鯛長期爛眼爛頭、死亡
[每周一例]拉網篩魚後黃鰭鯛長期爛眼爛頭、死亡出處:利洋水產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9-08-08 20:10:00 [病例512]廣東珠海市小林鎮廣發村一口黃鰭鯛成魚養殖塘,面積7.5畝,水深2.2米,投餵配合飼料。2019年5月27日,第一次賣魚,用拉網刮魚,平均4.8兩/尾。挑選大規格出售,留下小規格約2.5萬斤繼續養殖。
-
降溫後池塘養殖黃鰭鯛魚苗死亡一例
降溫後池塘養殖黃鰭鯛魚苗死亡一例2015-01-08 10: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利洋 瀏覽量: 2433 次 我要評論 廣東珠海金灣區紅旗鎮三板村一黃鰭鯛養殖池塘,面積12畝,水深1.5米,配置3臺增氧機(見圖1)。
-
黃鰭鯛金鼓魚金鯧魚等五魚混養 養出好收成
黃鰭鯛密度最大,過塘後的密度為7000~8000尾/畝,其次為金鼓魚1200尾/畝,再次為鯧魚500尾/畝,鱸魚80尾/畝,鱅魚20尾/畝。這些魚儘管密度有差,但卻各有各的作用,如鱅魚,由於是生活在最上層的魚,一旦水體有變化,尤其是缺氧,它就最先浮了上來,是養殖戶觀察水質的最佳「偵察兵」。
-
澳洲淡水龍蝦即將在廣東廉江「開枝散葉」
澳洲淡水龍蝦即將在廣東廉江「開枝散葉」2015-01-06 09:5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 據悉,這澳洲淡水龍蝦的學名為「紅螯螯蝦」,在臺灣塘邊價可以賣到80元~90元人民幣一斤。紅螯螯蝦原產於澳大利亞的淡水區,長相酷似海中龍蝦而體型略小,因此得名「澳洲淡水龍蝦」,在中國大陸鮮有養殖。 黃灼平告訴《海洋與漁業》記者:「這種蝦的生長速度很快,5月1日放的苗,養了6個月個頭就達到半斤重了。」
-
黃鰭鯛混養南美白對蝦助力漁業升級
黃鰭鯛混養南美白對蝦助力漁業升級2015-12-02 15:32: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2209 次 我要評論 ■ 《海洋與漁業》記者 高曉霞/文圖 提起廣東珠海漁業,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廣東珠海鬥門區的海鱸產業。
-
大樹一夜之間被咬斷,到底是什麼動物?原來它是罪魁禍首
大樹一夜之間被咬斷,到底是什麼動物?原來它是罪魁禍首網羅天下趣事,縱觀世界奇聞。在神秘的大自然中,經常會有一些奇特的事情發生,只不過還需要我們在生活中細心的觀察。比如我們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一個故事,大樹一夜之間被咬斷,到底是什麼動物?原來它是罪魁禍首。
-
黃鰭鯛的小眾作釣方法
黃鰭鯛的進食特性1.黃鰭鯛進食比較謹慎,發現食餌即吸進再吐出,反覆多次,確認安全之後才會再次吸入吞下;2.黃鰭鯛雖然屬於雜食性魚類,但對食物比較挑剔,因此在釣餌的選擇上,最好做到「投其所好」。黃鰭鯛對鮮活的釣餌比較感興趣,因此掛餌時最好能使釣餌在鉤上存活較長的時間。
-
廉江漢人的一個重要來源:因「土客大械鬥」遷來的彪悍客家人
他們分別為廉江全、黃、勞姓人的始祖。到了明朝,其他如羅、劉、賴、陳、李等一百二十多個姓氏,先後從福建南部舊興化府、泉州府、漳州府及廣東的舊潮州府地區,經海路進入雷州半島轉遷廉江境內定居。這些人當中,有客家人,也有閩南人,帶來了客家話與閩南語兩種方言。這段歷史,各姓的族譜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廉江有一支客家人的來源卻比較特殊,他們源自廣東歷史上有名的「土客大械鬥」。
-
廉江水庫移民故事:他鄉紮根,美了富了
「最早我們住在謝鞋山後面的龍狗塘,後來搬到謝鞋山前面的白水塘,再搬到現在青年運河對岸的譚傘坡,最後一次就是搬到現在這裡。」童孝傑數一次搬遷,就伸出一根手指,記憶依然清晰。「那年好不容易找到的第一單生意,是給湖南一家醫院手術室做淨化工程,那時候僱了我們村十幾個人,在火車上站了一天一夜,路途艱辛,但想著終於有生意做了,特別開心!」 如今,童炳林的三個孩子已長大成人,大兒子已經成家,近兩年,他決定把公司交給二兒子接手管理。每天早晨,童炳林準時6時30分起床,出門散步一個小時。
-
廣東數十億蝦苗或已排塘 陽江海陵島100萬斤海水魚再傳噩耗
廣東數十億蝦苗或已排塘 陽江海陵島100萬斤海水魚再傳噩耗2016-01-28 20:30: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8453 次 我要評論 羊城晚報訊,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1月26日,寒災已經造成廣東全省9.9億元漁業經濟損失。然而27、28日兩天,水產養殖失損已不再是9.9億元那麼簡單了,或呈幾何級的增長。
-
廉江奇葩地名大集合,來歷千奇百怪,能猜出來算你厲害(中)
今天接著說廉江的地名——仰塘圩:以為有什麼水塘?其實也是諧音。古代這裡為牛集市,原名「牛頭營」,由於圩地面積小,1961年廢除了,後來在這成立仰塘(牛頭的白話諧音)公社,所以改為「仰塘圩」。大欖田:這裡原是長滿紅樹林(又名海欖樹)的海灘。清中葉張姓在此圍海造田,叫做「大欖圍」。後來聚居成村,便叫做「大欖田村」。大山:這裡並木有山,為何叫「大山村」?
-
廣州有座「半圓」客家圍龍屋,在金黃稻田間,像入鄉隨俗「淑女」
雖然此前珊珊三丫頭在廣東梅州、福建南靖和永定、江西的龍南見過不少的客家建築,但在廣州見到保存如此完整和精巧的半圓圍龍屋,十分難得。眼前的崗埔圍龍屋,就仿如一個端妝的「淑女」,一直在這裡。在圍龍屋的前邊,有一個低三尺的半圓形狀的水塘。水塘往下,就是稻田,處在一大片金黃色的稻田間的崗埔圍龍屋,充滿古樸氣息撲面而來。圍龍屋前堅著兩對功名旗杆石,雖然上面已看不到當年獲得功名的人的名字,但能感覺到這裡曾各聚了深厚的文化。
-
圍墾青蟹、黃鰭鯛……廣東最大連片水產基地之一就在南沙
圍墾青蟹、小虎麻蝦、黃鰭鯛……提起南沙美食,這些具有高辨識度的特色水產品就讓人忍不住垂涎三尺廣州南沙漁業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下簡稱「漁業產業園」)入選2019年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名單!據介紹,漁業產業園北至十六東圍,南至二十一圍,地處珠江入海口虎門水道西岸,是西江、北江、東江三江匯集之處,海域鹹淡水交匯,漁業資源豐富。現有連片規模養殖面積達2.8萬畝,標準化養殖面積達到70%以上,是省內最大的連片水產基地之一。
-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攜科研成果助力提升黃鰭鯛產業價值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攜科研成果助力提升黃鰭鯛產業價值2019-07-24 10: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珠海特區報 瀏覽量: 4743 次 我要評論 記者從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獲悉,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紮根珠海,依託學院各團隊紮實的研究成果助力珠海建設,近期圍繞黃鰭鯛(黃立魚)「良種選育及苗種擴繁」兩大關鍵問題,取得了一系列可以指導黃鰭鯛現代產業園建設的關鍵成果
-
湛江廉江 三位一體助民 小康願景成真
卸下白日繁雜,逛公園、轉商場、跳廣場舞,成為廉江市民的晚間常態。一張張幸福生活「截圖」,是湛江廉江小康美景的剪影。2020年12月19日晚,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名單揭曉,平山崗村摘得「廣東貧困村創建名村」。一群先鋒的人在這裡聚集共事,成為平山崗村舊貌換新顏摘掉貧困帽的強大內生動力。
-
廣州廉江狂犬咬死七人打狗隊滅狗兩千條
晨報廣州專訊今年3月份以來,廣東廉江市先後發生7起狂犬咬傷人致死事件。這7人都是被狗咬傷1個月後發病,發病送院後1至3天內死亡。事發後,廉江市組織10多支專業打狗隊伍,開展大規模的聯合打狗行動,全市已打狗2000多條。
-
2019梅州柚產銷對接大會舉行,採購意向量超7000萬斤
今年,梅州風調雨順,梅州柚品質好,就好比水靈靈的待嫁閨女,梅州市委、市政府不斷牽起「紅線」,通過市長代言、全國展銷、上央視、引進採購商、邀請網紅「帶貨」等,為梅州柚找「婆家」,將優質的金柚推介給全國消費者,讓梅州柚走出圍龍
-
廉江80後小夥回鄉傳承家族手藝製作肉製品—安鋪雞肉乾
廉江安鋪是美食古鎮,安鋪雞更是享譽國內外。從小在安鋪長大的80後小夥子譚叢松,大學畢業後留在廣州工作,心裡卻一直惦記著安鋪美食,最終決定回鄉傳承家族手藝製作肉製品,並創立品牌擴大影響。素材來源「湛江新聞網」,由廉江阿貴網綜合編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一夜之間,洛南村民家中50餘只雞全部死亡
5月17日上午6時許,洛南縣永豐鎮李村村民孫先生接到侄子電話,說他家養的雞全死了,孫先生急忙來到圈養雞的柵欄外一看,頓時傻了眼:50餘只白公雞全部死亡,雞毛撒落一地,雞的身上全是被動物咬傷的痕跡。孫先生說,洛南有個風俗習慣,家中老人去世了要用白公雞做引,於是他就在離自己家房子四五十米遠的草地上用鐵絲網圍了一個雞舍,養了50多隻白公雞。「白公雞一隻賣200元左右,現在已經長大到可以出欄的時候了,沒想一夜之間全部被咬死,致使我損失了上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