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六百年故宮鑑賞③|鍾馗緊盯著蝙蝠,看明憲宗筆下的驅邪之神
鍾馗,是中國神話中能打鬼驅邪的神。自唐代畫聖吳道子按唐玄宗旨意畫鍾馗捉鬼圖以後,鍾馗的故事和畫像逐漸在宮廷和民間流行開來。在擅長繪畫的明憲宗筆下,驅鬼之神鍾馗帶領一個小鬼快步疾行,二目圓睜,緊緊盯住前方不遠處一隻迎面飛來的蝙蝠。
故宮
明代朱見深《歲朝佳兆圖》軸局部,鍾馗與蝙蝠
鍾馗是中國著名的民間神之一,後來被道教納入神仙體系,他的主要職能是捉鬼。
最初的鐘馗形象,據說是吳道子按照唐玄宗的旨意創作的,主題就是為人間除惡。據說,唐開元年間的某一天,玄宗到驪山去欣賞樂舞,回宮之後,覺得身心不適胸口悶熱。一個多月過去了,御醫使盡渾身解數也無可奈何。忽然一天夜裡,玄宗夢見兩個鬼,一大一小,小的身穿絳色衣,腰間插一把竹骨扇子,一隻腳光著,一隻腳穿著露出腳趾的鞋,偷了唐玄宗的玉笛和楊貴妃的紫香囊,繞殿奔跑。大鬼戴著帽子,雙足穿皮靴,上前捉住小鬼挖出眼睛拿起來就吃掉了。玄宗問大鬼是誰,大鬼回答說:「臣鍾馗,即考武舉落第之人,我誓與陛下除天下妖孽。」玄宗驚醒後,頓覺病情好轉,身上也有勁了。於是,他召來畫家吳道子,把夢境告訴他,讓他畫鍾馗捉鬼圖。吳道子奉旨,構思一番後,很快就畫好了。玄宗看過非常吃驚,問道:「你畫的和我夢中的情景一模一樣,怎麼畫得這樣準?」吳道子回答說:「陛下憂勞過度,飲食欠佳,內熱侵犯了龍體,然後就出現了為你除妖之物,以衛聖德。」
後來,宮廷為玄宗康復舉辦了隆重的慶祝活動,玄宗非常高興,下令詔告天下,公布此事。從此每逢過春節,唐朝皇帝都要給大臣們送新的日曆和鍾馗畫像,以迎接新的一年和寓意吉祥如意,同時表示對大臣們的關懷。此後,從宮廷到民間非常流行鍾馗的故事和畫像,歷代知名的畫家無不以鍾馗為表現題材,描繪出自己心目中這位降妖除魔的「鍾進士」形象。在民間,人們用他的形象製作成各種藝術品,放置在住宅裡或大門口,希望驅逐邪惡,平安康健。
在故宮博物院的館藏中,與「鍾馗」題材相關的書畫作品有戴進的《鍾馗夜遊圖軸》、明憲宗的《歲朝佳兆圖》以及清代揚州八怪之一華喦的《鍾馗秤鬼圖軸》。這些圖軸有的把鍾馗描繪成目光犀利,極具威嚴鎮懾之態的神人,有的把鍾馗圖繪成氣質儒雅剛正的文人形象,有的則呈現了鍾馗在雪夜巡遊的情景。而在院藏的一些工藝美術品中,鍾馗的形象更富生活氣息,如《粉彩鍾馗醉酒像》,鍾馗依山石而坐,醉態和藹可親,詼諧可愛;《竹雕老人挖耳圖筆筒》,鍾馗一手執笏,一手拈小枝正在掏耳,全神貫注,意甚陶醉。
2020年是故宮誕辰600年。在疫情小鬼肆虐人間之際,特此整理、解讀故宮博物院藏品中的鐘馗形象,藉此驅逐邪惡,祈禱人民生活康健喜樂。
明代戴進《鍾馗夜遊圖軸》
《鍾馗夜遊圖》軸,明,戴進繪,絹本,設色,縱190釐米,橫120.4釐米款署:「西湖戴進」鈐「靜庵」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