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哭聲 不能用來訓練!

2021-01-08 新浪財經

來源:新浪財經

3個月女嬰趴睡窒息|張思萊:孩子的哭聲,不能用來訓練!

汕頭的一位媽媽,花6000塊錢去「學習」,本來想提高自己的育兒技能,結果卻直播了自己用新技能導致3個月女兒窒息的全過程。這個趴睡訓練至嬰兒窒息事件曾傳遍網絡。

機構創始人每天在抖音發布嬰兒趴睡視頻

事情發生後,幾乎每個人都在說——

這個媽媽怎麼這麼傻?

寶寶哭得撕心裂肺,還在群裡問「老師」,母親的直覺難道不是第一時間衝進房裡嗎?

嬰兒趴睡易窒息是常識,隨手查點資料就知道了,怎麼那麼相信一個培訓機構編織的慌言?

這也正是我們心痛的地方。父母世界Parents一直關心「我們該做怎樣的父母」,我意識到,這個時候不能沉默!!

昨天我撥通了著名育兒專家張思萊教授的電話——

在一個逝去的小生命面前,

我們不談情緒,不談罪惡,只想跟大家聊一聊,怎麼做一個用科學的方法育兒,有理性頭腦的父母。

被全民誤讀的哭聲免疫法

生下孩子的那一刻,

沒有人告訴我們該怎麼做一個父母,

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父母不是馴獸員,孩子的哭聲,不是用來訓練的。

「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用這種方式訓練孩子自主入睡,被冠以「哭聲免疫法」,有不少追隨者,也一度被妖魔化。

事實上,這完全是對哭聲免疫法的誤讀!

真正的哭聲免疫法(Cry it out),是美國兒科醫生Luther Emmett Holt在1894年發表的《The Care and Feeding of Children》中提出的。

近代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科內科副教授Richard Ferber改良了這種方式成「Cry Control」(中文名為哭泣控制、延遲響應、法伯法等)。

具體做法是:

當孩子夜間醒來後,排除寶寶餓了、病了等因素後,不去抱他,讓他在床上自己躺著。如果孩子一直哭鬧,3分鐘後檢查孩子是否安全並且安撫孩子2分鐘,然後不管孩子是否哭鬧,離開孩子;下一次5分鐘後同樣安撫孩子2分鐘;下一次10分鐘後安撫孩子,直至孩子睡著。

真正的哭聲免疫法是為了改善孩子的睡眠,並且有助於幫孩子建立自行睡眠的習慣。並不是網上流傳了很多年的「放任孩子哭不管」,「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那麼簡單。

哭聲免疫法的使用有月齡限制和身體條件限制,但在以訛傳訛中,變成了簡單粗暴的方式。還特別迎合了「新手媽媽累到崩潰的心態」。

第一次當媽媽,我們都很不容易,但在知識爆炸、人人自稱專家的時代,真的需要動用我們作為母親的直覺,保留一點點自我判斷、自我學習能力,不偷懶,媽媽每一點滴在科學育兒上的較真,都能最直接地回報給我們的孩子。

再來說一下趴睡,美國兒科協會已經明確禁止1歲以下的寶寶趴睡,以防止「嬰兒猝死症候群」,並且在最新的安全睡眠指南中提到,仰臥是最安全的睡姿,無論白天還是晚上,不論早產兒還是足月兒,1歲內的嬰兒都要仰著睡。

有數據顯示,美國每年有大約3500個寶寶死於嬰兒猝死症候群,真的要引以為鑑。

孩子哭了,到底要不要抱?

孩子夜裡哭醒,不要抱?要抱?

這個問題談論了很多年,幾乎是每個新手媽媽都會問的問題。

片面給出兩個簡單的答案,沒有任何意義,也不具有任何指導性。

如果孩子半夜醒了,這個時候媽媽要不要抱?張思萊教授給出的建議是:爸爸抱。

為什麼呢?

我們首先要弄明白,孩子半夜哭醒可能的原因:餓了、尿了、驚跳反射把自己嚇醒了……

這個時候媽媽的第一反應,或許是抱起孩子餵奶。但孩子真的餓了嗎?不管怎麼樣,寶寶一進入媽媽的懷抱,聞到媽媽的味道,肯定是不願意回小床自己睡了。因為對於寶寶而言,媽媽的懷抱、味道、心跳、乳汁都能給他巨大的安慰,他可能會鬧著吃上幾口奶,然後賴在媽媽懷抱裡,折騰上十幾二十分鐘,才又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著。

如果不是真餓,寶寶需要這幾口奶嗎?

不需要。

如果是這樣換是爸爸來哄,爸爸起來,檢查一下寶寶是否需要換尿布;給寶寶包好一塊能減少嬰兒驚跳反射的包巾,稍微哄寶寶一會兒,可能5分鐘,寶寶又安穩睡著了。

為什么爸爸起來哄,寶寶折騰少,因為爸爸身上沒有奶香味兒。

有人說哭聲免疫法(訛傳的)太過嚴酷了,孩子還那麼小,需要安撫,需要媽媽的懷抱,孩子一哭就去抱孩子、哄孩子,讓寶寶時刻都充滿安全感。這種做法在3個月齡內是推薦的,但如果孩子4個月齡後,還親密育兒,習慣奶睡、抱睡,這麼做不但累壞了自己,還會影響孩子口腔健康和睡眠質量。

數據顯示,在家長陪伴或拍抱下入睡的孩子,夜晚最長連續睡眠的時間相對較短。不僅孩子入睡潛伏增加,還會增加孩子夜醒後再次入睡的困難。

「哭聲免疫」的另一面,不代表要「親密育兒」,而是了解尊重孩子睡眠和成長的規律,用科學地方法,支持孩子獲得更健康的睡眠,並且學習自主入睡的能力。

科學哄睡,別讓孩子崩潰式入眠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中提到——

有的時候,孩子晚間醒來哭鬧,你可以讓孩子小哭一會兒,這不會有任何傷害,你也不需要擔心。記住,你有一整天向孩子表明你有多麼愛他、多麼關心他。在晚上,他需要知道這是睡覺的時間。

父母可以為孩子安排一個始終如一的「睡前儀式」:睡前洗浴、換上乾爽的紙尿褲、換睡衣等,當孩子到了犯困要睡的時候,讓孩子躺在床上進行哄睡,聽同一首安眠曲、講同一個故事,或者照看的家長做同一個動作,然後再親吻他、拍他等,直至孩子入睡。家長每天都採取這樣固定的哄睡模式,經過一段時間(2-3周),只要再做這些事情,孩子就知道該入睡了,養成自行入睡的習慣。

需要提醒父母注意的是,嬰幼兒期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健全,很容易疲勞,而孩子一旦疲勞,就會加速分泌腎上腺素,孩子常表現出煩躁和哭鬧增多,哄睡就更加困難,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不是餓了或需要安撫,而是因為疲倦急於睡覺造成的哭鬧。

建議媽媽在孩子快到睡眠時間之前給孩子餵奶,餵完奶把寶寶放到小床上,溫柔地拍拍、摸摸頭,並用平穩、輕柔的聲調安撫孩子,讓寶寶學習自己安靜下來。不要以為孩子能玩能鬧就不困,等到孩子困急了,「崩潰式入眠」孩子會很難受。

寫到最後

作家王蒙有句話「凡把複雜的問題說得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者,皆不可信」,把這句話送給媽媽們。

養娃的路上,媽媽多一點科學探究精神,不是把養孩子這件事交給某某專家,急於讓專家給到一個現成的答案,認識到養娃的很多細節,其實沒那麼簡單,我們就一定能跳出更多的坑,帶出更好的娃。

文獻參考:

1、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婦幼保健中心 中國嬰兒睡眠健康促進研究協作組《中國嬰幼兒睡眠健康指南》

2、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本文內容來源:新浪育兒

相關焦點

  • 讀懂孩子啼哭聲,寶寶樹孕育哭聲翻譯器解放年輕寶爸寶媽
    新手寶媽們面對寶寶的啼哭不止常常心緒不寧,常常感嘆如果有人能讀懂寶寶的哭聲就好了。寶寶樹孕育上線哭聲翻譯神器,解放年輕爸媽。寶寶樹的哭聲翻譯器是寶寶樹孕育中一款小工具,用來幫助寶爸寶媽們識別孩子哭聲。這一小工具的出現、使用,得益於寶寶樹依託自身大數據資源涉足語音識別、NLP等人工智慧領域。
  • 女子讓狗狗照顧寶寶,很久沒聽到哭聲,過去一看:這狗不能要了!
    女子讓狗狗照顧寶寶,好久沒聽到哭聲,過去一看:這狗不能要了!現如今的社會,對很多家庭來說,養孩子是件很累的事情,有的父母太忙了,根本無暇顧及到孩子,於是,很多人就會訓練家裡的狗狗,讓狗子陪伴孩子,不知道這樣到底好不好?
  • 女子讓狗狗照顧寶寶,很久沒聽到哭聲,過去一看:這狗不能要了
    女子讓狗狗照顧寶寶,很久沒聽到哭聲,過去一看:這狗不能要了!現如今的社會,對很多家庭來說,養孩子是件很累的事情,有的父母太忙了,根本無暇顧及到孩子,於是,很多人就會訓練家裡的狗狗,讓狗子陪伴孩子,不知道這樣到底好不好?
  • 母鹿的哭聲
    外公心裡有點犯嘀咕,他擔心是進山折菜的婦女遇見野獸了,於是就抄起進山的時候用來撥草開路的一根木棒,朝那哭聲傳來的方向搜尋了過去。哭聲好像是從一片茂密的樹林中傳出來的。外公小心翼翼撥草開路,憑著直覺朝這聲音傳來的地方慢慢走去。穿過樹林,外公還沒來得及放眼觀察,就聽見腦後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聲音。
  • 3個被吹上天的訓練,騙錢又要命
    同情這位小寶寶和她家人的同時,科大大認為也很有必要給寶爸媽們提個醒: 現在有些商家、機構推出的嬰幼兒訓練項目,其實並不科學且安全隱患大,如常見的嬰兒遊泳、趴睡訓練、哭聲免疫訓練等等。
  • 用樹莓派做個「智能嬰兒監視器」:啼哭自動通知,還能分析哭聲含義
    」當然,這也許能夠實現,就算有給孩子換尿布的機器人(假設有足夠多的父母同意在自己蹣跚學步的孩子身上測試這樣的設備),願意自動化照料嬰兒的父母還真為數不多。 作為父親,我首先意識到的事情是:嬰兒很多時候都會在哭,即使我在家,也不可能總是能聽到孩子的哭聲。
  • 嬰兒監視器:看護寶寶的「第三隻眼」 哭聲畫面全監控
    有了它,媽媽們就能在孩子睡覺的時候悄悄離開一會兒做些自己的事,同時又能時常查看孩子的動靜和狀況,在異常情況出現的第一時間就可以察覺。那麼問題來了,寶寶監控儀哪個品牌比較強?移動偵測功能也十分必要,特別是一旦孩子出現翻身、移動等情況,父母都可以第一時間獲知。第二部分:爆款全搜羅聲控類·哭聲報警器美芯700Ford嬰兒看護儀淘寶售價198元左右美芯700Ford的嬰兒機是一款精密的嬰兒聲音收集器,該品牌是嬰兒監護器淘寶銷售排名第一的產品。
  • 對嬰兒進行睡眠訓練?媽媽們:孩子到底照豬養,還是照書養?
    分享親子快樂,交流教育知識,歡迎關注陸北老師最近幾天,三個月嬰兒因睡眠訓練死亡的事情引發了廣泛關注。事情本身並不複雜,媽媽為了訓練三個月大的孩子獨自睡覺,把孩子自己留在了臥室,自己則通過監控器觀察孩子的情況。隨後,孩子因為翻身,變成了趴睡,還大哭不止,直到哭聲徹底消失。
  • 哭聲的正確解讀,你了解嗎
    而我們所聽到的寶寶的哭聲,實際上是寶寶在排出氣體時經過喉嚨頭時對聲帶的一種衝擊,聲帶出現震動就會發出了我們聽到的「哭聲」。所以即便是你的寶寶有多麼的堅強,在剛來的這個世界的時候,總要先哭上一番,這樣才能夠更安心。至於為什麼嬰兒出生時是哭不是笑,要知道嬰兒的情感反射還未發育並建立好,而且寶寶一出生就會和大笑,這畫面是不是有些詭異呢?
  • 《哭聲》導演羅宏鎮亮相見面會 談結局不同解讀
    《哭聲》導演羅宏鎮亮相見面會 談結局不同解讀 時間:2016.07.27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Kylee 分享到:
  • 「孩子」智商低的10大特徵表現,一眼看懂孩子的智商「狀況」
    "孩子"智商低的10大特徵表現,一眼看懂孩子的智商"狀況"哭聲比較異常嬰兒出生都是伴隨著哭聲落地,有的迷信長輩認為哭的聲音越大,孩子身體也會越好,將來也會越有出息。父母要是細心發現的話,有的嬰兒生下來時候,哭聲和同齡的嬰兒不同。有的是需要刺激才能出聲,其哭聲也很長。這也是為什麼有的父母就會認為自己的寶寶反應太慢是不是有點傻的問題。
  • 幼兒學拼音18:注音訓練——哪些韻母能或不能單獨給漢字注音?
    在了解了前面的全部17講內容之後,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跟孩子一起進行一下「給漢字注音」方面的互動訓練。本講的目的是:①讓孩子熟知哪些韻母能單獨給漢字注音。②對那些不能單獨用來給漢字注音的韻母能掌握其注音規則。【訓練內容】家長讀出漢字(因為孩子的識字量不多),孩子根據讀音給漢字注音。(正確的注音已經寫在了括號中,便於家長檢查與輔導。)
  • 訓練嬰兒趴睡到底靠不靠譜?育兒這些坑千萬別踩
    一名新手媽媽訓練3個月大的寶寶趴睡,嬰兒在趴睡過程中啼哭不止,後來竟不幸窒息身亡。孩子的死因是不是因為趴睡,需要通過醫學鑑定方能得出結論。但也有不少人疑惑:訓練嬰兒趴睡到底靠譜嗎?三個月的孩子趴睡真的安全嗎?廣醫三院兒科康復治療師黃曉茵介紹,正常孩子生長發育中,三個月大的寶寶剛剛可以自主抬頭,但身體其他機能發育還不夠好,嬰兒的頸椎無法支撐長時間抬頭的姿勢。
  • 嬰兒趴睡訓練身亡,培訓機構「芝士小餛飩」話術誘人籤單
    4月16日,一名新手媽媽購買嬰兒睡眠課程後,按照機構指導讓自己3個月大的女嬰訓練「趴睡」,孩子母親通過房間外監控看到孩子掙扎哭鬧,曾在課程群裡反映,群友表示老師建議不幹預。大約1小時後,這名媽媽發現孩子流鼻血、嘴唇變紫、沒有呼吸。涉事訓練機構「芝士小餛飩育兒經」發布聲明稱,事發時團隊與孩子母親終止育兒諮詢服務已達15日,據團隊了解,寶寶直接致死原因並非由於趴睡導致的窒息。
  • 9個月大孩子哭聲像貓叫 醫生診斷為罕見遺傳病
    貓叫綜合症 哭聲像貓叫一樣  一名9個月大的小寶寶,出生不久就住進了新生兒病區,根據當時的臨床表現,醫生診斷為肺炎。然而這位寶寶除了有肺炎的症狀之外,他還有些異常表現,如哭聲比較弱,反應低,哭聲呈貓叫狀,手指彎曲,眼際寬,面容畸形。
  • 嬰兒哭聲像貓叫 什麼是貓叫綜合症
    「寶寶哭聲似貓叫,體重發育、動作發育都明顯滯後,家長還一度堅持,自己的寶寶沒有問題,只是『難養』!」  日前,寧波市鄞州區潘火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兒保科發現一名「貓叫症候群」患兒,兒保科醫生曹卓慧提醒,寶寶有異常,家長要正視,早期幹預往往能取得理想效果,錯過康復黃金時間才是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 哭聲是新生寶寶特有的語言,可寶媽們明白這其中的含義嗎?
    「孩子怎麼哭個不停啊,是不是拉屎了,老公去看看」曉曉說,「我先把廚房的飯弄好,一會兒就過去,你趕緊去看看」,曉曉老公說:「你別急,我現在就去,反正我也會換紙尿褲」曉曉老公過去一看,果真是孩子幹了「壞事」,孩子看見自己過去就停止了哭泣。
  • 「哭聲免疫法」會麻痺媽媽的「母愛天性」,很多媽媽卻仍然在用
    這種孩子哭了不抱的做法,有個名稱叫做「哭聲免疫法」,是美國人約翰·華生提出的——即孩子哭了就不管他,讓他哭完他自己就安靜了,這個時候才去擁抱他,這樣能夠讓孩子明白哭泣得不到父母的安慰,不哭才可以讓父母擁抱。華生提出這樣的觀點,基於他的「物質滿足說」,他認為孩子只要得到物質的滿足,也就等於得到了父母的愛,父母要注重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而不是給予愛的享受。
  • 主人家在廚房做菜,忽然聽見孩子哭聲,跑出一看嚇住趕快勸狗子
    有許多 家裡邊有小孩子的別人都期待養一隻小寵物,能讓小寵物陪著孩子一塊成才順帶讓孩子了解什麼叫做義務,2個小傢伙一塊成才,這類事兒想來十分趣味,並且更非常容易文化教育孩子。而養毫無疑問是讓這類念頭獲得了最好是的實踐活動。由於狗狗性格一般都十分溫馴,並且十分的有魅力。恰好可以相互配合孩子的愛玩頑皮。
  • 孩子智力發育遲緩的12種表現!
    核心提示:智力發育遲緩的寶寶就是與同齡兒童相比在某方面或多方面發育水平明顯滯後的孩子,通常滯後同齡兒4-6個月。如果可以在寶寶智力發育遲緩的早期發現並及早進行幹預訓練,這樣對寶寶今後的健康成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