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怕《易經》,為何南師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

2020-12-05 柴犬八卦記

文丨逸世聽文

引言:

不讀易,不可為將相。這句話是否時常聽老人提及,有沒有很耳熟的感覺。雖然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了將相的稱謂,但是《易經》依舊被人們所追捧。它作為群經之首,是諸子百家的思想啟蒙,也是對中華文化影響最深的一部巨著。

但是在民間,卻有著這樣的說法!

《易經》是神的東西,妖魔鬼怪都懼怕它。如果是重症病人,只需在床頭放上一本《易經》即可,這些鬼怪就不敢近身。這樣的說法十分玄幻,並沒有科學依據,畢竟世上到底有沒有鬼還是另一說。但不可否認,《易經》在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與定位。

既然是民間有流傳,鬼怕《易經》,但是為何南懷瑾大師卻告誡人們晚上不要讀《易經》。假如真的有鬼的存在,那我們晚上讀《易經》豈不是更安全,南師的這個說法就是在害人?還是說有別的......

有鬼只是一種猜測,老賈認為世上是沒有鬼的,鬼只是人性醜惡所展現的一面。看下《搜神記》卷六【宋定伯賣鬼】的故事就知道,鬼並不可怕,最可怕的是人,是所謂的人性。而南師說晚上不讀《易經》其實和鬼怪之類的並沒有關聯,兩者說的不是一種情況。

易經是群經之首,不過現在世人更多想用它來佔卜。這裡要給大家提到的是,易經,也是現在的周易,全書並沒有提到這是佔卜的書,是能夠推測禍福的。它的作用在於教導君王治理天下,如何能夠在世事的沉浮中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每個人的思想和經歷不同,觀看和學習易經的感悟也不同,最終走的路子也不一樣。易經只是說一種參考,算是啟明星之類的,但是所有的作為還是我們來控制和主導的。

有點扯遠了,繼續說關於鬼怪和晚上到底能不能看《易經》的事:

我們先來看下南師是怎樣說的:「我常常將我的經驗告訴青年的同學們:『晚上不要讀《易經》。』他們不大相信,因為老輩們說《易經》可以避邪,凡是不正的妖魔鬼怪都怕《易經》。有的人生了重病,枕邊放一本《易經》,就可把鬼怪趕跑,又說《易經》一讀,鬼神都不安,所以夜裡不讀《易經》。」

這段話乍一看有些雲裡霧裡的,到底能不能看,什麼鬼啊神啊的。在這段話後面還有,看完就是說的啥意思了:

「最初我也喜歡在夜裡看周易,但是一讀就忘了時間,常常是剛剛想明白了一個問題,接著另一個問題就出現了,在反覆的循環之中,一夜就過去了,回神之後才發現天色漸亮」

易經是老祖宗留下的智慧合集,其中包含森羅萬象,我們現在的各個學科都能從中找到。其中的道理看似是一種玄學,但在當時就是科學。我們不能用現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現在科學的定義才出來多少年,《易經》可是經過時間的考驗,就連我們遵從的儒學都是脫胎於《易經》。

《易經》其實分為三部《周易》、《連山易》、《歸藏易》。後兩部已經失傳,只有《周易》流傳。正如上文所說的,人們現在使用它是進行佔卜,明顯是曲解了意思。

《易經》博大精深,今天並沒有說啥,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老賈主攻易經,將六十四卦深度剖析,人人都能看懂,先到這裡吧!

相關焦點

  • 「鬼」怕《易經》,為何南懷瑾卻告誡世人晚上不要讀《易經》?
    既然民間流傳,「鬼」怕《易經》,那為何南懷瑾大師卻告誡人們晚上不要讀《易經》呢?假如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鬼,鬼又真的怕易經,那我們晚上讀《易經》豈不是更安全?有鬼只是一種猜測,我認為世界上是沒有鬼的,鬼只是人性醜惡所展現的一面。看下《搜神記》卷六宋定伯賣鬼的故事就知道,鬼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是所謂的人性。
  • 易經告誡:飯桌上有這4種表現的人,一般沒啥真本事,沒必要深交
    一提到《易經》,大多數人對它的印象就是封建迷信,但這是一個千百年來的大誤解。流傳上千年的《易經》是上古時期的一部著作,內容包含了世間萬象,除了自然間的規律,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在古代,《易經》就被稱為「萬源之書」,被賢臣世家們公認為民族智慧的結晶。大多數人誤解《易經》,主要是因為不夠了解。
  • 來自易經的告誡:人老後,就別跟這3個人「混」在一起了,難看
    等我們老了,要儘量不要和下面三種人『混』在一起,免得自己長得醜。第一個人:帶你「大吃一頓」的朋友《易經》:帶你「大吃一頓」的朋友要遠離朋友有很多種,有的願意和你共患難,一起經歷過困難的,叫真朋友,有的叫酒肉朋友。人老了,一定交了很多朋友,但很多老人對朋友沒有準確的預見,以為自己是天下兄弟。
  • 易經提醒:那些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可能是生性涼薄,最好保持距離
    易經提醒:那些喜歡獨來獨往的人,可能是生性涼薄,最好保持距離有人說易經可以趨吉避兇,有人說它可以預卜未來,這部上古就出現的聖書究竟有何魔力?能夠歷經數千年而越發令世人稱奇?其實《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關於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和《歸藏》已經失傳,現存於世的只有《周易》。
  • 易經:這3種傷害過我們的人,不要再心軟原諒了,躲得遠遠地才好
    易經:這3種傷害過我們的人,不要再心軟原諒了,躲得遠遠地才好但是,有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道歉都能等來一句沒關係,也不是所有的惡人都值得你去原諒, 而對我們自己而言, 也沒有必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讓自己心理不爽。
  • 易經告誡:一個家庭禍事不斷,多半家裡多了這4種「怪人」受教了
    《易經》告誡我們:家裡有這四個「怪」,一定會出現不好的事,一定要小心!一怪:執意進入歧路的家人《易經》裡面說:家裡有一個誤入歧途且萬事執迷不悟的家人,那這個家庭一定會支離破碎。通過《易經》的忠告,終於明白易經為什麼是群經之首了,所謂無易不成將相,不讀易不為太醫,講的是天道,地道,人道,氣勢磅礴,字字精煉,可謂一字能表千言。是一部集哲學,教育,數理,軍事,養生,文學等等於一體的巨著,是幾位聖賢極盡一生經歷參悟,編撰的寶作。
  • 《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謙卦
    說謙卦是《易經》中最特殊的一卦是因為兩點。首先,謙卦,是《易經》中唯一一個六爻非吉則利的卦象。這在其它卦象中是沒有的現象。其次,謙卦,也是《易經》唯一一個同時談及天道、地道、鬼道、人道的卦象。總體來說,謙卦就是告訴世人行事立身要有謙卑之心,懂得謙卑的道理,自然可無往而不利。在這裡說明一下,讀《易經》時,在看到鬼、神之類的字詞時,不要用現在的理解去理解。因為之前就說過《易經》是一部包含理、術、數的哲學書籍,所謂鬼神,在當時的年代裡著書立說時用來代表某一類特定現象的概括名詞而已。就像人、動物、植物、風、雨、雷、電等等,只是代表某類事物和現象的代名詞而已。
  • 《天天向上》錄製密室逃脫,怕黑怕鬼怕密室的王一博怎麼通關?
    導讀:《天天向上》錄製密室逃脫,怕黑怕鬼怕密室的王一博怎麼通關?據悉,在10月8日錄製的《天天向上》節目任務是密室逃脫遊戲。那麼,對於怕黑怕鬼更怕密室的王一博來說,他該怎麼通過呢?眾所周知,王一博看上去很高、很帥、很man,但是他也有自己內心的恐懼,那就是怕黑怕鬼怕密室。
  • 南工&南師,這對CP鎖了
    南工&南師,這對CP鎖了 自從小編打卡南陽師範學院後
  • 易經建議:人到四十九,這三種人來家做客,不要久留,是有含義的
    對於一些喜歡來我家做客的曖昧異性,我們要像「防賊防盜」一樣,提防對方,千萬不要久留他們,才能避免節外生枝啊。《易經》之道不僅僅是給人們指出當下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時的方向,教做人的道理,生而為人,理應善良。老祖宗的一言一行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只有我們認真去體會,才能夠真正開拓眼界,讓自己的靈魂得到升華。
  • 《易經》:人生進德修業,悟透兩個道理,方能避禍就福
    文章由【國學人生】原創,品讀《易經》智慧,學習古人文化。古人云:成事在天,謀事在人。一個人做出什麼樣的努力,取決於自己,但是最後能否有成就,取決於上天。我們控制不了的是「上天能否讓我們成就一件事情」,但是我們能做的,就是讓自己努力的去追逐。
  • 《易經》:水滿則溢,人滿為患
    他最喜歡用「花未全開月未圓」七個字,教導自己和告誡家人,將其視作立身保家之法,正是這樣謹慎處事的態度才讓他人生位居高位,不僅保全了自身,而且子孫後代都可以享受福澤。古人常說:小心謹慎者,必善其後,暢則無咎也;高自位置得,難保其終,亢則有悔也。
  • 為何說《易經》並非迷信,而是超科學?西方科學家的論證值得一看
    在《易經》課程的日常教學中,我經常引用瑞士心理學家對「語義思維」和「並發性原理」的定義作為對《易經》六邊形原理的西方科學解釋。《易經》是如何傳到西方的?尉禮賢:遠渡重洋的傳教士,不愛洗禮愛翻譯在清末和明初,一位德國神學家自稱尉禮賢,是因為他對孔子敬佩。儘管他只有57歲,但他在中國呆了20年。
  • 易經告誡:做人,別在這四件事上唉聲嘆氣,會倒黴的,別不信
    故宮就是按照《易經》卦理來設計,蘊含精密數學原理,歷經600年風吹雨打,依然金碧輝煌;儒家以《易經》乾卦立派,道家以《易經》坤卦立派,兵家三十六計也是來自《易經》;最近的研究更表明,《易經》的每一卦,都是一首詩,文學、美學價值,完全不亞於《詩經》因此就有人說,讀懂了《周易》,便是讀懂了中國人的根!
  • 常讀《易經》不僅可窺探古人智慧,還有這4點好處!
    這裡面影響較為的大的,《易經》一定排前列。易經地位高,名氣還大,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中國哲學思想的開始。在2000年前就被稱為了「群經之首」、「群經之始」。其後的文化現象或書籍都或多或少地收到了《周易》的影響,所以從《易經》裡就可以大體了解中國文化發展的脈絡。
  • 易經告誡:走路時有這2種表現的人,往往沒真本事,看看你有嗎?
    《易經》告誡:有這兩種行為走路的人往往沒有真本事,要敬而遠之,看看你有沒有?第一種,快速前進,匆忙行走的人一個人走起路來匆匆忙忙的,動作很快,這種人都是平時很忙,也沒什麼耐心的人。要記住,不能太急躁,也不要拖拖拉拉地,對任何事情都要保持一顆平常心,這樣才能讓自己的行為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避免常犯錯。《易經》之道能給人們指出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時的方向,還教給人們做人的道理,是「一部奇妙的未來學著作」。
  • 《易經》中的生命周期,需要注意兩個年齡
    所以說,如果人要是想長命百歲,就需要在這兩個時間段注意自己的身體情況,不要給身體造成太大的負擔,給自己一個良好平和的心態。《易經》中的世間規律大道理,這些的道理對於人是受益匪淺,但其實只是《易經》容納概括的一部分而已。《易經》其中的道理那是屬於森羅萬象一統自然。
  • 易經提醒:男人可以大器晚成,但靠的不是人脈,建議讀讀這4句話
    例如在《易經》裡,有四個句子,如果你在路上掙扎,我建議你讀一讀。第1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很多人在人生中,可能都會遭遇突然的變故,或是好運,或是厄運。但是你要明白,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突然降臨,在我們看不見的規律層面,這些事情都是一點一點演化而來的。
  • 易經告誡:走路時有這3種表現的人,都沒啥真本事,建議保持距離
    《易經》這本書,裡面涉及的學問領域簡直不要太多。裡面包含生活、文學、哲學、政治、天文、地理等等,總的來說能概括為象、數、理、佔,大多人都只把注意力放在了佔卜上。它就像是是一套語言編程一樣,能夠套用在各個方面,告訴你想知道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