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王母,全稱「上聖白玉龜臺九靈太真無極聖母瑤池大聖西王金母無上清靈元君統御群仙大天尊」。又稱:太華西真萬炁祖母元君、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太靈九光龜臺金母、瑤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靈聖母、金母、王母、西姥等 《枕中書》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氣煉精,生育萬物,調和陰陽,光明日月,莫不由之。」據《集仙錄》載:西王母即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又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系先天西華至妙之氣化生。
在道教信仰中,西王母是女仙之首,主宰陰氣、修仙的女神,對應男仙之首東王公。是生育萬物的創世女神,全真教的祖師。相傳王母住在崑崙仙島,王母的瑤池蟠桃園,園裡種有蟠桃,食之可長生不老。西王母被尊為掌管天下女仙及天地間一切陰氣的首領,是護佑婚姻和生兒育女之事的女神。
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王母在道教中地位極高,在中華道教形成和發展中,一直是很重要的尊神。據《集仙錄》載:西王母即九靈太妙龜山金母,又號太虛九光龜臺金母元君,系先天西華至妙之氣化生。
上清道教興起,推崇西王母王母娘娘奉為尊神,將王母娘娘列為七聖之一,西王母是盤古之女,三界內外十方女子登仙得道者,都是西王母的屬下。具有掌握宇宙的無上權力。許多地方祠祀的西王母,左右有六位夫人,有兩送子者、兩催生者、兩治瘟疹者,為仁慈、至尊的神明。
《枕中書》:「西漢九光夫人,始陰之氣,治西方。故曰木公、金母,天地之尊神,元氣煉精,生育萬物,調和陰陽,光明 日月,莫不由之。」又載:上古之時,黃帝討伐蚩尤之暴時,蚩尤多方變幻,呼風喚雨,吹煙噴霧,王母即遣九天玄女授黃帝三宮五意、陰陽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鬥之術,陰符之機、靈寶五符五勝之文。黃帝遂克蚩尤於中冀。虞舜即位後,王母又遣使授白玉環、白玉琯及地圖,舜即將黃帝的九州擴大為十二州。
《墉城集仙錄》載:「金母元君者,九靈太妙龜山金母也。一號太靈九光龜臺金母,一號曰西王母,乃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在昔道氣凝寂,湛體無為,將欲啟迪玄功,生化萬物,先以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木公焉,木公生於碧海之上,蒼靈之墟,以生陽和之氣,理於東方,亦號曰王公焉。
又以西華至妙之氣,化而生金母焉,金母生於神洲伊川,厥姓緱氏,生而飛翔,以主陰靈之氣,理於西方,亦號王母,皆挺質大無毓神玄奧於西方,渺莽之中,分大道醇精之氣,結氣成形,與東王木公共理二氣,而養育天地,陶鈞萬物矣。體柔順之本為極陰之元,位配西方,母養群品,天上天下三界內外十方女子之登仙得道者,鹹所隸焉。」
西王母乃西華至妙之氣所化生,為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崑崙仙島。而所有男仙之首,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據《三教搜神大全》卷一釋曰:「東華者,以帝君東華至真之氣化而生也,分治東極,居東華之上也。其掌管蓬萊仙島。各司其職,井然有序。
《列仙全傳》:西王母是西華至妙之氣化生而成,與東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內外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僅次於三清,是降誕於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
農曆七月十八,乃瑤池大聖西王金母聖誕
西王母寶誥
志心皈命禮。天池開泰,無極聖母,龍華盛會宴瑤池,萬靈統御傳教旨。諸仙獻壽,列聖稱觴,天威咫尺,功高德重,代燮全衡,仙主道宗。三千侍女,奏笙簧之天樂。百歲蟠桃,開金碧之靈園。救眾生之苦難,灑甘露於塵寰。大悲大願,大聖大慈,無極瑤池大聖西王金母天尊。
志心皈命禮。靈鍾神州,聲馳閬苑。託體庚辛之鄉,沐浴壬癸之境。玉樓重重,不數巫山十二。翠水疊疊,能教桃熟三千。清虛標徵實之奇,坤順轄乾陽之柄。五老與為周旋,八洞時承懿旨。飛鸞開化乎女宗,駕鶴談玄於淨土。克推仙祖,允司婦儀。大悲大願,至玄至仁。西華清靈金母,宏慈太妙無上元君。
常持誦王母寶誥,必可獲福無量!
西王母信仰
西王母是西華至妙之氣化生而成,與東王公分掌天下三界十方之男女仙籍,配位西方,其神格僅次於三清,十分崇高。西王母是匯集西華奇妙真氣,降誕於神州伊川的道教崇高女神,先居西方,德配坤元,主掌陰靈真氣,是洞陰至尊。
統領三界所有女仙
在正統道教神系中,西王母原本是由先天陰氣凝聚而成的母神,在天宮中是所有女仙之首,「為西華之至妙,洞陰之極尊」,並執掌著崑崙仙山。而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男仙之首為東王公,並執掌著蓬萊仙島。
漢代石刻畫像及磚畫中,常有九尾狐與白兔、蟾蛛、三足金烏之屬列於西王母座旁,以示禎祥,九尾狐即象徵子孫繁息。西王母可化險去災,擁有幫助人們度過災厄的神力。如「王母祝禱,禍不成災」。「西見王母,不憂不殆。」《莊子·大宗師》中有「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廣,莫知其始,莫知其終。」
《清靜經》的說經者
《清靜經》篇幅雖短,卻是一部博大精深、邏輯性驚人的經文,每一句話可以解釋成上千字的思維過程。涵蓋了宇宙人生的全部真相,讓人真正意義上地明白真理並獲得解脫。因其言簡意賅,義理深刻,一向為道教人士所重視,視為道教性功修持之準鵠。道教將其作為日常念誦的經文之一,編入《早壇功課經》中。
《清靜經》中有: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於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於金闕帝君,金闕帝君受之於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於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官;中士修之,南宮列仙;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因此可見,《清靜經》與西王母的特殊因緣。
西王母信仰的誤區
在道教的神仙信仰體系中,因受到現在電視劇的無釐頭惡搞,很多人一提到西王母除了想到蟠桃會就是玉皇大帝的夫人。這種傳言已經嚴重地破壞了道教信仰,那麼到底現在社會中那些有關西王母信仰的傳說是不如法的呢?
1、西王母和玉皇大帝的關係
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居於太微玉清宮,統領三界十方內外諸神與芸芸眾生,並管轄世間一切興隆衰敗、吉兇禍福。《皇經》講述了玉帝遠古時期「捨身堵北缺,代存萬眾生」的著名事跡。
玉皇大帝,尊號「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是道教信仰中的天地的主宰,又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玉皇大天尊」、「高上玉皇」、「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皇赦罪天尊」、「玄穹高上帝」、「天公」、「玉帝」、「老天爺」等。
玉皇大帝,無始以來,劫數久遠,聖人應號,亦復無邊。上帝本自然,垂象立號教化眾生而有所禱也。常住妙有無跡真境中,地位崇高,永處太玄至真上天之上.已證八身:道身、法身、本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是道教的基本信仰和最高信仰「道」的神化,被認為是道的本體。
玉皇大帝上掌三十六天,下轄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聖、人間、地府的一切事,權力無邊,有穹蒼聖主,諸天宗王之稱,贊玉帝之尊,權大化,得元始天尊秘授赤字玉文而開天執符,主承太上無極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歷,金闕四御輔助,北極四聖佐護,神霄九宸大帝拱衛,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統領萬聖。
玉皇大帝全稱「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昊天玉皇上帝」,為極尊貴特殊的大道聖尊,是眾神佛之領袖。玉帝爺統領三界六道十方內外,還統御法界的佛仙,管理天地萬物的興隆衰敗、吉兇禍福、果位任免。昔發廣大願合道利濟一切,為諸神、真、佛、至、聖賢人之師。萬神朝禮,五帝(五方五老上帝)司迎。煉就迴風混合之大道,成就無上道果帝位。居彌羅天,權大化。得玉清元始秘授赤字玉文而開天執符,主承太上無極大道之法旨而含真御歷。
金闕四御四皇上帝輔化,北極四聖佐護,神霄九宸大帝所拱衛。妙相莊嚴,法身無上,統御諸天,統領萬神,主宰天地,開化萬天,行天之道,布天之德,造化萬物,濟度群生,權衡三界,統御萬靈,而無量度人,為天界至尊之神,萬天至尊主宰。上帝在無上三天,為諸天之尊,萬象群仙,無不臣者。常升金殿,殿之光明,照於帝身,身之光明,照於金殿,光明通徹,無所不照,故為通明殿。諸天帝君,萬靈侍衛,仙眾梵佛,悉來朝謁,仰視其殿,惟見大光明中,上帝儼然。仙班既退,光明徧徹諸天。
玉皇大帝在天界的地位.猶如人間的皇帝,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神、仙、佛、人間、妖魔、地府等的一切事,權力無邊。
每年的臘月廿五,玉皇大帝要親自鑾駕陣聖,親自巡視察看各方情況。天神有過錯則謫其位,地袛有過錯則降其職,仙佛有過錯則墜其塵,鬼祟有過錯則滅其跡,君王有過錯則失其國,臣僚有過錯則加其刑,仕人有過錯則削其名,庶人有過錯則掠其福。
玉皇天尊居玉京中,金闕內,大光明殿上。統理三界,召制萬神。高虛清明天主云:「是帝身即道身也,非常體也。是無量功德之身,是清淨自然之身,是神明堅固不壞真空無上法身。威靈恢廓,名聲周徧,無幽不開,神奇堂堂,難可稱焉。是帝非有為功德之所燻修,而帝昔雖下生人間,多劫行化,示大神通而身清 淨,未嘗不在金闕,分身變化,應現隨方,利濟群生,超升道岸,普垂教法,開悟後人,依按奉行,登真成道。
以斯功德之所壯嚴,是故光明常充諸天,神智妙達,莫可度量。是身光明,皆具妙號,所謂大神通光、大慈悲光、大喜舍光、大忍辱光、大平等光、大柔和光、大自在光、大利益光、大如意光、大智慧光、大吉祥光、大解脫光、大歸依光、大功德光、大圓滿光、大無礙光、無能勝光。」玉皇大帝普放光明,照燭三界,慈心普度,教化人天。高虛清明天主讚嘆玉皇曰:「金闕玄穹主,高上玉皇尊。妙相冠諸天,慈光燭三界。真聖妙道師,天人依仗師。大乘垂法語,真一指迷途。功德若虛空,讚揚無窮盡。」
金闕至尊玉皇大帝,是三清所化身的太極界第一位尊神,居住在玉清宮,通明殿。是民間信仰中認為其上掌三十六天,三千世界,管理各部道,神,佛,仙,下轄七十二地、四大部州、掌管天上諸神仙,以及凡間億萬生靈,因此尊稱為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
據《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記載:光明妙樂國王子捨棄王位,在晉明香嚴山中學道修真,輔國救民,渡化眾生,歷億萬劫(所以玉帝的年齡大約等於一百幾十億歲,大概相當於宇宙還未形成時的年代),終為千古一聖,玉皇大帝。是歷經萬劫億難,千辛萬苦,不可思議,按《玉皇經》所載,玉帝的年齡和今天所考證的宇宙的年齡相接近。所以,西王母與玉皇大帝不是夫妻關係。
2、西王母和東王公的關係
西王母是先天陰氣凝聚而成,是所有女仙之首、掌管崑崙仙島。而東王公是所有男仙之首,為先天陽氣凝聚而成的東王公,其掌管蓬萊仙島。在最正統的道教典籍中,二者實為相併列,象徵陰陽二氣,並無夫妻關係之說。
西王母聖誕
民間的三月初三是西王母的出道日,開蟠桃會的日子,並非她的聖誕。農曆七月十八才是西王母的聖誕。
習俗
①蟠桃會
明清時代,王母娘娘在中國民間善男信女中的地位非常之高,影響遍及整個中國。清朝北京竹枝詞《都門雜詠》中有一首《蟠桃宮》曰:「三月初三春正長,蟠桃宮裡看燒香;沿河一帶風微起,十丈紅塵匝地颺。」北京的蟠桃宮本叫太平宮,在東便門內,宮內主祀王母娘娘,每年農曆三月初三有著名的蟠桃會,屆時百戲競演,熱鬧非凡。
泰山王母池道觀也是如此,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由240多名香客籤名刻勒的《合山會碑》(現存王母池院內)載:「泰邑城東石碑莊有祭泰山之會,由來已久,飲和食德,鹹獲神庥,靡有缺遺矣。……會中人恐世遠年湮之後,善事或有不繼者,故於道光十五年掛匾王母之上,……今又立石以志,以永建此會雲。」港臺同胞也不斷向泰山王母池捐款維修、粉飾金身或刻碑送匾。王母娘娘之所以如此受到中國民間的信仰崇拜,是因為她有不死之藥,能使人長生不老。
蟠桃會
王母娘娘能使人長生不死之說甚早,據《穆天子傳》記載,王母曾為周天子謠曰「將子無死」;《淮南子》講:「羿請不死之藥於王母」。漢晉時期成書的《漢武故事》和《漢武帝內傳》中,明知這個不死之藥為「仙桃」(蟠桃)。此桃「大如鴨卵,形圓色青」,「桃味甘美,口有盈味」,「三千年一生實,中夏地薄,種之不生」。此仙桃因與西王母有關,故有稱之為「王母桃」者,如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卷一載:「(華林園中)有仙人桃,其色赤,表裡照徹,得霜即熟。亦出崑崙山。一曰王母桃。」
賈思勰《齊民要術》卷十稱:「仙玉桃,服之長生不死」。另外中國民間不僅認為王母娘娘握有不死之藥,而且還賜福、賜子、化險消災。如漢焦延壽的《焦氏易林》卷一載:「稷為堯使,西見王母。拜請百福,賜我善子。引船牽頭,雖物無憂。王母善禱,禍不成災。」也有說西王母也掌握各種瘟疫戾氣,後期漸漸轉移為泰山府君的神職。
②祀廟會
西王母(太真王母)廟會始於宋開寶元年(公元968年)農曆三月二十,已傳承了1043屆。它是宋代重修王母宮竣工慶典而形成的上層、民眾參與的公祭、民祭王母和娛人活動為主題的民俗文化載體,含有歷史、宗教、民俗、禮儀、節慶和工藝、技能、商貿、飲食、文藝展銷展演等諸多元素,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
每逢廟會,涇川城區居民傾家出動,鄉下農民成群結隊湧向縣城;豫、晉、陝、甘、寧各地客商和王母信眾慕名參會。當日,回山上下人山人海,蔚為壯觀,最多時達到十多萬人。近20年來,每屆王母廟會都有各國家的民俗研究者考察、採風,海內外華人,尤其是臺灣同胞組成的聲勢浩大的王母朝聖團前來朝聖。廟會慶典活動主要有取水、法會、放河燈、演秦腔、唱小曲、舞神鞭以及剪紙、刺繡、小吃等展銷。2009年,歷經千年而不衰的王母廟會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奉祀
在《漢武帝內傳》中有「王母娘娘」下賜三千年結果之蟠桃事,因此,「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故事深入人心。道教和中國民間一直將「王母娘娘」作為長壽延年的象徵,以「王母娘娘」為金籙延壽道場的主神,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每逢「王母娘娘」神誕之日,三月初三日是王母娘娘開蟠桃聖誕之日,七月十八日為王母娘娘聖誕日,道教徒,特別是女性教徒常聚集在道觀內,為「王母娘娘」建祝誕道場,同時祈求健康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