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成都特價房文:orange
來源:成都37度
都20年代了,千年文脈上的成都城西還有大片荒地,多少有那麼點不正常。當然,地產商是偷笑著來看待這事的。
別猜了,說的是新光華板塊。這個才形成不久的房地產概念,左手抓來半個外光華,右手攬下光華新城青羊部分,拉好拉鏈,正在考驗各大房企投資部的想像力。
同志們,主城很珍貴,西貴更珍貴,這一片的土地信息,得用紅筆圈起來啊!
其實,別看「東進」和「南拓」今年有神仙打架的意思,聽上去氣勢略顯不足的「西控」,照樣有感人的機會。
只要周邊的產業規劃落實到位,新光華板塊這個寶藏,足夠以持續小十年的開發,把城西的存在感拿捏得SS的。
千畝舞臺與300億貨值
新光華板塊的誕生,首先得感謝房企策劃部和各大地產自媒體。相關文案、稿子上線得夠多,人民群眾也就點頭認可了。
所以,房地產行業是優秀的概念生產機。
沿著光華大道向西走,走到開始大面積地出現荒地,那就算闖入了「新光華」的地界。
一面是外光華板塊西部,一面是光華新城青羊區部分,把二者較為荒涼的區域縫合在一起,又是一張新嶄嶄的房地產「畫布」。
「外光華」很大,覆蓋從三環到繞城、光華大道兩旁的區域,北至日月大道,南鄰機投鎮。2014年,鵬瑞利青羊廣場建成,隨後光華中心、西環廣場、青羊萬達等大型商業體,共同推高了外光華東區的人氣。不過,外光華西區一直娘不疼舅不愛,還是一副「原生態」。
光華新城的情形也差不多。相對溫江部分步步為營的開發,青羊部分基本沒啥動靜,相當之佛系。看上去,溫江「進城」的積極性很足,傲嬌的青羊則對「邊疆」不那麼感冒。
據不完全統計,在新光華板塊內,僅光華大道以北區域,就有600餘畝的空地。這些土地以二類居住用地為主,兼部分教育用地。而在光華大道以南及繞城外的光華新城,還有尚無統計數據的大量空地。
保守估計,新光華待開發的土地體量也有上千畝。未來,即便按2.0的容積率計算,這裡的住宅產品,貨值也最少是300億。
在「西控」的背景下,上風上水的城西能有如此遼闊的待開發土地,讓天上的杜甫都有些感動。
人間的開發商們,自然更得摩拳擦掌思密達。
註定是單價25000起步的高端
主城,寸土寸金。這註定了新光華板塊的樓面價不會過於親民。
去年,新光華板塊內推出2宗含住宅用地,分別由新力和首創以樓面地價16200元/㎡、13670元/㎡競得,溢價率均超過40%,遠高於主城區16.7%的平均溢價率。同時,兩宗土地容積率均在2.5以下,打造高端產品無疑,目前均已動工。
在新光華這樣的寶地上做住宅,改善型產品是起步。或許,也只有「讀得懂西貴」的精工房企,才能真正在新光華「混得下去」。不難預見,洋房、多層、合院這類產品,極可能是新光華板塊的主流,25000元+的定價,或將成為常態。
來參考外光華的二手房市場。即使是剛需樓盤佔絕大部分,但20000元+卻已經成為外光華板塊的價格主流。以今天的掛牌價為例,光華欣苑小區二手房價格為21941元/㎡,凱德風尚二手房價格在21488元/㎡,西城尚錦二手房價格為23043元/㎡(數據來源:貝殼找房)。
So,我們可以大膽得出結論:在房地產價值上,新光華板塊與傳統的外光華板塊將處於同一水平線上,甚至有可能實現超越。而論其發展,也不難發現與其他新興板塊相比,新光華板塊更具有快速崛起的潛力——因為光華新城與外光華,已經為新光華板塊提供了良好的配套。
光華大道、日月大道、IT大道等多條主幹道聚集,軌道交通密布(地鐵4號線貫穿其中、9號線2020年底開通),大型商業綜合體扎推,無一不令新光華贏在了起跑線上。不過要吐槽的是,青羊萬達廣場周邊的道路體系,至今有點一言難盡,明顯影響到板塊的發展。
教育資源是青羊區最大的利器,這是對新光華板塊極大的加分。醫療資源的相對缺乏,則需要改變改變。
為城西的產業藍圖小捏一把汗
要是沒產業支撐,房地產的腰杆是硬不起來滴。
根據規劃,位於外光華板塊的國際智慧產業功能區,將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強調國際合作的智慧產業發展區。其中,青羊總部基地正是位於該區域內。另外,正在建設中的青羊總部經濟基地是成都市66個重點產業功能區之一,也是青羊總部經濟功能區的核心項目之一。除此之外,光華新城中還有長時期處於招商狀態的青羊綠舟總部經濟產業園。
一句話:新光華板塊周邊的產業園,多得很,琳琅滿目。
但藍圖雖好,要落地才算牛掰啊。
客觀地說,城西在與城南的產業競爭中,明顯處於下風。甚至,城南都形成了馬太效應。
那麼,城西如何在招攬優質企業這件事上,實現新一輪的破題?
除了特色化的產業規劃、更優惠的政策,等等等等,或許,一個更好更強大的高端人居版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哺產業的發展。
在城西主城少有土地可供的態勢下,新光華板塊,必須得挑起「為高端產業人才安放美夢」的大梁。
可以說,只要城西的產業發展不出大問題,新增產業人群的居住需求便足以支撐新光華板塊的地產開發——而這個起點相當不低的板塊,也就註定會成為城西房地產的「十年之燈」。
(本文轉自成都37度,轉載旨在分享,歡迎關注原作者)